潮汕的习俗作文.docx
《潮汕的习俗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汕的习俗作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潮汕的习俗作文
潮汕的习俗作文
【篇一: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潮汕传统节日及习俗】
功夫茶
1、名称由来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
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
极为讲究。
2、历史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
3、地位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持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4、组成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
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
功夫茶的茶具,包括炉子,是红泯小炭炉,一般高一尺二寸,茶锅为细白泥所制,锅炉高二寸,底有碗口般大,单把长近三寸,冲罐如红柿般大,乃潮州泥制陶壶,茶杯小如核桃,乃瓷制品,其壁极薄。
5、茶艺
标准的功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
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亲自操作。
首先点火煮水,并将茶叶放入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
待水开即冲入冲罐中之后盖沫。
第一冲杯,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气韵彻里彻外的气氛。
洗过茶后,再冲入虾须水,此时,茶叶已经泡开,性味俱发,可以斟茶了。
斟茶时,四个茶杯并围一起,以冲罐巡回穿梭于四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
此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
潮汕人称此过程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
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
最后,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红桃粿
又称红曲桃、粿桃。
也是潮汕过年过节或有喜
庆吉事时祖宗灵位前或饭桌上的主角之一。
取桃果
造型而得名,其红颜色也有吉祥如意、好意头的象
征。
桃果象征长寿,所以制作红桃粿是寄托了潮汕
人祈福祈寿的美好愿望。
制作红桃粿的材料比酥饺要复杂些,内馅一般
包括糯米饭、香菇、肉丁、花生、虾米、蒜。
先把
切成丁的湿香菇、虾米、肉丁、炒香去外衣的花生
仁、切碎的生蒜,一起下油锅爆香,再拌入糯米饭,
加味精,胡椒粉、鱼露调味,既成红桃粿馅。
皮是
用粳米粉(或米浆),加红米曲,然后用温水搅拌成
大块团状,下蒸笼至半熟取出,再反复揉捏和成一
整块面团,再捏出一块块粿皮,用粿皮包好陷做成粿,
再用模具印出来,上蒸笼蒸熟既成红桃粿。
他精致的图案,所以它既美味又好看,热着吃时粿皮柔
软,馅料丰富,咸味适中。
也可以蒸好了下锅煎,那样
皮吃起来有点脆脆的,又是另一番风味。
每次看到总让
人忍不住咬一口,一饱口福。
“出花园”——潮汕独特的成人礼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较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在潮汕地区,七夕又叫女儿节。
“祭公婆神”、“出花园”、“走仔会”这些都七夕潮汕特有的习俗。
“十五成丁,十六成人”,传统的潮汕人认为,小孩子在15岁(虚岁)之前是一直生活在“公婆神”保护下的“花园”里,当15岁时,无论男女,都必须在七月初七这一天举行“出花园”仪式。
“出花园”这一天孩子要穿新衣,脚着红木屐。
其仪式是将三牲果品合凑成四件、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
“出花园”的孩子要穿新衣,穿红皮屐,男孩要吃公鸡头,女孩要吃母鸡头或鸭头。
澄海、潮安、饶平等地习俗要用12样鲜花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揭东、普宁、惠来等地要让孩子吃猪肠猪肚,俗称“换肠肚”。
中午进餐时,备办丰盛的午餐,有肉、三鸟蛋,共十二道菜。
青菜以厚合、青蒜等为主,其意是吃了厚合,“出花园”后处处“讨人喜欢”;青蒜,长大后能算会除,聪敏伶俐;芹,是终身勤劳。
“出花园”者的座位也是有讲究的,这一天,他(她)用餐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别人不可动,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出花园”者的专利,其意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出花园”前几天,亲戚们都会来送礼,一般都是送来一串生猪肉、八粒鸡蛋,还有一件新衣服。
礼物是给“出花园”的主角的,父母一般都会把衣服收下,再收一点猪肉,两粒或四粒鸡蛋,其余的作为回礼返还送礼人。
现在就简单多了,直接包个红包,送钱由父母操办。
1、春节
2、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这是因道教信奉三官神(天官、地官、人官),以正月十五为大官当令,称上元节,祈望天官赐福。
潮汕各地元宵风俗活动有吊花灯、游花灯、舞狮、猜灯谜、吃汤丸等。
其主要内容在灯,故又称灯节。
它有最浓厚的游乐色彩,故称闹元宵,是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
旧俗的游神赛会都集中在元宵前后进行,活动时间长、项目多,民俗文化色彩更为浓烈。
改革开放之后,各地政府倡导在这段时间开展各种健康的迎春文化活动和对内对外的联谊活动,使这个节日更具有时代色彩和积极意义。
3、清明节
潮汕的清明节,习俗主题是扫墓,民间扫墓称为“挂纸”(挂镪纸),在清明节扫墓的称“挂春纸”。
人们备办镪纸和三牲果品到祖坟祭拜,丹书碑文,修整墓地,剪除杂萆。
海外侨胞也常在清明节回乡扫墓,以示不忘先祖。
新中国成立后,倡导纪念英烈,机关团体和学校在清明节组织队伍到革命英烈墓地、纪念碑和陵园举行纪念活动。
4、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潮俗称为五月节,赛龙舟、食粽、采药、熏蚊为主要习俗。
5、中秋节
潮汕的中秋节,民间习俗有拜月、赏月、吃月饼、煨芋、烧瓦塔、烧香塔、“关戏童”、“关阿姑”等。
拜月,是妇女和孩童的事。
“女不祭灶,男不拜月”,古已成例,潮人也大抵如是。
潮人拜月叫拜月娘。
月属阴,叫“太阴娘”,民间管叫“月娘”。
妇女拜月的重要心愿还在寻找一个好夫婿。
潮汕有民谣唱道:
“中秋节,月娘娘。
深深拜,团团圆。
好夫婿,结良缘。
?
?
”潮汕是个侨乡,不少妇人的丈夫远隔重洋,托月寄意,更为情切。
民谣唱道:
“八月十五中秋夜,夜昏月朗天又晴。
思君想君来看月,坐看明月到五更。
听得寒蛩啼叫声,凄凄惨惨得人惊,不知我君在何处,欲托明月传心声。
”烧瓦塔,也是中秋节旧俗。
瓦塔是用废砖瓦片在旷地上砌成的小塔,大小高低不等。
塔顶留孔洞,塔心装柴草,青少年烧塔以为乐。
起火后,撒松香助燃,火光直冲塔顶,蔚为壮观;再撒盐,僻啪作响,如放鞭炮。
有的地方还有赛烧塔之俗。
凡烧得全塔通红而不倒者胜。
6、重阳节“九月九,风琴仔,四散走”,是潮汕民谣,说明潮汕重阳节有放风筝之俗。
重阳时节,云淡风高,正是放风筝的上好时节,而潮汕最盛。
旧时,潮汕人于此时节,常聚集在韩江凤凰台沙滩竟放风筝。
潮城竞放风筝,近年复苏至盛期。
1991年10月27日,潮州市在凤凰台沙滩举行首届风筝大会,金龙、彩凤、燕子、八卦?
?
近百只精美风筝翱翔长空,其中金龙风筝长达125米。
在此之前,潮汕还举办过风筝文化展览会,并成立潮州市风筝协会,举办风筝文化研讨会。
7、冬至
潮人有冬节小过年的习俗。
在周代,已将一年划分为四节候,冬至前一天是除夕,冬至也就是春至,是一年之始,是元旦。
古代,历法逐步发展变化,夏、商、周、秦、汉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
据《史记》载:
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朝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朝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到汉武帝时又规定以正月初一为元旦。
以后,才将冬至称为亚岁,即小过年。
潮人至今仍有“冬节小过年”之俗语,即源于此一历法的变化。
潮汕冬节习俗,主要是祭祖谢神。
祭祖除祠祭外,还有扫墓。
冬至扫墓,称“挂冬纸”。
祭祖、谢神的祭品,除三牲果品之外,必须人人食冬节圆,以示一家圆圆满满、大小平安。
农民还将汤圆喂牛喂猪喂狗,将圆粘贴在牛头牛角上,贴在门框、碓臼、炉灶、米缸、谷簟、犁耙、水车以及猪、鸡、鹅、牛等,祈神保护,祷祝牲畜平安过冬,新年健旺。
8、祭灶
年尾祭灶神司命公是潮人普遍风俗。
有两项主要活动:
一是祭灶神司命公,送灶神上天;二是全方位大清洁,俗称“宪尘”。
灶神,也叫灶王爷、灶君、灶公、灶母,也是不男不女的;还有叫东厨司命的,与潮人叫司命公接近。
祭灶神的日期,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廿四。
祭灶必备三牲果品酒食,糊制纸车纸马纸鹤作神上天工具,献镪纸给灶君作盘缠,托灶君上天向玉帝为本家言善事,不言罪错等等。
在祭品中必有甜糯米圆,想用它糊灶神的嘴。
有的还用红酒糟糊灶门,要使灶君成为醉鬼,到玉帝殿前说不出话来。
祭灶神的另一个习俗是除尘,也叫扫尘、掸尘,潮俗称“宪尘”,其实是全方位大扫除,家家户户大小总动员,翻箱倒柜,收洗清扫。
旧时在农村大清早还未煮饭,主妇要先清理炉灶,将大小铁锅倒转过来,刮去乌烟。
供灶神的香炉里的旧香骨和金花红绸要拨去,墙壁的旧神符要换新的。
人们采集来榕树枝,青竹梢捆在竹竽上做一把大扫帚,拭去屋檐下的蜘蛛网和烟尘。
一切破旧污秽物件要清理浆洗,不可用的东西、连同这把榕竹扫帚一起焚毁或丢弃河里或池塘。
屋内外整理一新,然后才拜灶神。
从这个时间起,叫“入年架”(年假),到正月初四“年假开”,屋里物品不随便搬动。
9、除夕
风俗内容是布新、团圆。
布新是贴新符、门神、春联、年画,倒贴“福”(“福”字倒贴,福即“到”),挂榕树青、红灯笼、辟邪镜,摆柑桔果品等。
今人多增摆四季桔、盆景、水仙、挂历、日历、安装节日灯等。
真是“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联中,潮汕人最喜爱的一对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相传是明代潮州状元林大钦所撰,它道出了过新年的喜庆气氛和人们追求福寿的美好愿望。
除夕的重要内容是围炉,即吃团年饭,表示一家和顺团圆。
潮人多侨属侨眷,年终都有回乡吃团圆饭者。
团圆寄予着中国人和家幸福,奔波在外的许多潮人,更重视年终的团圆,都要赶在围炉之前回到家中,一是要同家人一起拜祖宗,二是要带些物品回来敬老爱幼。
而且围炉要早,“早食早发”,发,发达,发财,从来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就连围炉的食物中也隐藏着这种意念吃猪肠炒蒜,寄意“会盘算,长长发”;吃珠蚶,潮人称蚶壳为“蚶壳钱”,古代以贝为币,吃蚶意味着有贝有钱,能发财。
围炉之俗,目前在城市有变化。
兄弟姐妹多分散居住,但都有团聚的传统观念,故常到酒店去围炉,图个方便,增添情趣。
农村的老人,则喜到儿女家轮流着吃,俗云“食透透,兴透透”。
围炉之后是守岁,一家人品茶话旧,直至子时(十一点至凌晨一时),放鞭炮,迎接新年。
【篇二:
潮汕传统习俗】
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最热闹、最隆重、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
春节为一年之首,古代亦称为“元旦”、“元日”、”等。
历史上各个朝代对春节的不同叫法,名异而实同。
辛亥革命后,将阳历一月一日定为新年,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今仍沿此节俗。
在潮汕,春节这个节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是特指正月初一,故府县志也谓之为元旦、元日;广义是指从正月初一延续到初四这段时间。
潮人所说的春节通常指的是广义的春节。
一个地方的风俗是由其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因此潮汕地区有很多与中原地区相同或相异的民俗活动。
贴门神、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毫,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由于历代大力提倡,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潮汕人对春联更是重视,买一副春联,往往要琢磨很久。
从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其中较多的是反映出潮汕人勤劳上进、团结和睦的特点,像“和睦一家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勤生产五谷丰登,善治家六畜兴旺”等等。
潮汕对联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明朝潮州才子林大钦撰写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
在潮汕的春联中,经常还看到单扇门儿上或谷簟、福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
“春”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
一层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层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达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
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
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它始于二千多年前的西汉。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篡权,培植吕氏势力。
老臣周勃、陈平趁吕后病亡,一举勘平“诸吕之乱”,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桓登基,称汉文帝,这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日。
汉文帝为要万民同庆,便把这天定为元宵节(正月又称元月,“宵”同“夜”,故也称元夜、元夕)。
因为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日称上元,七月十五日称中元,十月十五日称下元,所以元宵又称上元节
潮汕的元宵节,在传统节日中是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
旧俗的游神赛会都集中在元宵前后进行,活动时间长、项目多,民俗文化色彩更为浓烈。
改革开放之后,各地政府倡导在这段时间开展各种健康的迎春文化活动和对内对外的联谊活动,使这个节日更具时代色彩。
赏灯
潮汕俗语曰:
“一年一度元宵明。
”这一天,明月皎洁,高悬碧空,而人间万家灯火、金碧辉煌,真可谓天上人间,惧成灯火世界了。
元宵节在潮汕人眼里,地位只稍亚于春节。
敌此,从十三日起;便已经开始准备过节了。
例如,海丰人在十三日便开始“搭灯棚”了。
这天,街头卖灯笼的,将各式各棒的灯笼高高悬挂,供人观赏选购,而且神庙和宗祠里都挂着很多花灯。
小孩子更显得兴奋异常,在那里敲锣打鼓“开灯”。
普通人家要备很多茶点请亲戚来吃喝,这叫做“喝灯茶”。
即使没人邀请,但只要你有雅兴,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
掷弥勒佛
元宵夜,潮州府城的街巷拐角的一些比较空旷的地方,搭起一个个以竹竿做骨架,下面插满榕树枝叶、张灯结彩的彩棚。
棚子里面塑有一尊大弥勒佛,肥头胖脑,长耳垂肩,裸着大腹便便的上身,似坐似卧,笑容可掬。
在弥勒佛身上放着一些潮州浮洋出产的泥塑彩娃。
棚主放过了喜炮之后,掷弥勒佛活动就开始了。
人们在距离弥勒佛一丈多远的竹栏外,用铜钱瞄准那些彩娃,使劲掷去。
,如果彩娃被击中,即为中彩,棚主将破击中的彩娃拿起用红纸包了赠送给中彩者作为纪念。
有时击者的劲太大了,击碎了彩娃,棚主会重新拿一个补上。
在一些较难击中的部位,如头顶、耳朵、鼻尖等,则是中一赠三。
这彩
娃俗称为“喜童”。
人们认为:
击中了,来年定能早得贵子早发财。
故此,那些刚当新郎的小伙、刚娶儿媳妇的公公,由于抱子孙心切,即使投几百次也在所不惜,一经击中棚主和围观者即喝彩道贺。
清明
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另外还有很多以“清明”为题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清明》。
扫墓
扫墓,又叫祭墓,即在墓前祭祀祖先,以示对祖先的追思和尊敬。
秦以前已有祭墓之事,但不在清明。
至唐代,清明扫墓开始盛行,唐玄宗曾明确规定允许百姓寒食时扫墓。
宋代则规定从寒食到清明祭扫坟墓3日。
潮汕各地清明节上坟扫墓的习俗十分盛行。
扫墓,潮人俗称为“挂纸”。
称“挂纸”,是因为清明扫墓时,“松楸丘陇间遍悬楮钱”(清乾隆《揭阳县志》)。
为与冬至扫墓有别,清明扫墓就叫为“挂春纸”,而冬至扫墓则称为“挂冬纸”。
潮人清明扫墓都在节前三天至节后三天进行,提前或拖后都被视为对亡人的不敬。
人到墓地时,先将墓前、墓身杂草拔除,填土整坟,打扫干净。
然后刷新墓碑字,除先人名字用绿色油刷外,其余的字都用红色油涂写。
祭祀将毕时,就要压纸镪,分别压于碑顶和坟身上。
如果是去年清明节后才修的新坟,碑石顶端要压下十二张宴币,若为闰月则压下十三张,作为给亡人阴间花费之用。
坟身上也要压上五至七层纸镪。
今年压多宽,明年就多宽,不能扩大和缩小,据说这是死者还“地租”的范围。
如果是去年新修的坟今年扫墓就称作为“新社”,要压红白纸镪,以后每年压的便用白纸条。
扫墓的供品,一定要有烫熟的蚶,吃了蚶,蚶壳压纸镪,意为留给祖宗当钱用。
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草木长出嫩芽,满目葱翠,一派生机,人们便借上山扫墓之机,三五成群到野外去游玩踏青。
踏青郊游原为古俗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主要活动项目,后来人们将这一活动挪在清明日。
此民间习俗自古就有,《岁华记丽谱》曾提及:
“郡人踏青游赏,散在四郊。
”魏晋时,每到“上巳节”,人们便到风景区或溪水之畔嬉乐,带着春食、春酒,或席地野餐,或在河边“曲水流觞”相与为乐。
“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此是杜甫笔下长安城郊曲江风景区游人踏青的盛景。
至宋代,踏青之风更盛。
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再现了宋都汴京以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盛况。
潮汕古俗三月三日也有踏青之俗,这在方志中有所记载。
清乾隆《南澳志》称:
“(三月三日)士大夫携酒遨游山水之间,谓之‘踏青’,犹兰亭修禊事也。
”清嘉庆《澄海县志》云:
“(三月)三日郊游,谓之‘踏青’。
”清光绪《潮阳县志》说:
“‘上巳’,士民登山踏青,修兰亭禊事。
”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吃粽子
世代相沿,端午吃粽子,在潮州也是一种十分流行的习俗。
潮州粽球的做法是用竹叶包糯米,配以精肉、虾米、香菇及香料,也有用糯米佐以白糖瓜丁、豆沙泥或绿豆的,放在沸汤中煮熟,名为“角粽”。
唐时就有“家家粽子白莹如玉”之句。
汕头老妈宫的粽球更是驰名中外。
至于民间,俗语所说的“未吃粽,破裘未甘放”则是说明时届端午,就标志着署天的来临。
包粽的来历,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公元35-55年),长沙欧回,曾遇见一个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曾做些官职)对他说:
“你们给我的祭礼很好,可是每次祭祀的东西,大多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祭礼时请你们把祭品用艾叶扎,并以五色丝线来缠捆后放入江中,蛟龙最怕这些东西,才免被它们偷吃了”。
此后,人们都用艾叶裹黍米做成角黍,因其“角尖”象棕榈叶心之形,故此叫做“粽子”。
由此可见,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不完全是什么封建迷信活动。
赛龙舟
赛龙舟也是潮人喜爱的一项活动。
潮人赛龙舟活动历史悠久,明陈天资《东里志》云:
“(五月五日)
水乡竞渡,大城所结彩为龙舟,或以彩纸糊之,各扮故事。
”可知早在明代前,潮汕便有赛龙舟的习俗。
在潮汕,有一种关于竞渡的迷信说法,就是在某一溪涧,如果经常有人在那里淹死,人们便认为那是“水浸鬼”作怪。
所以竞渡时,就请龙舟到那里划来划去数次,名曰“洗溪”。
这样“水浸鬼”自然害怕而逃走了。
潮汕龙舟竞渡前龙舟手要斋戒,要分别把龙舟划到他们所奉祀的神庙(通常为妈祖庙)前祭拜“龙尾爷”,龙首朝庙门,划进划退参拜三次,谓“三参灯”,以祈神明庇佑平安,旗开得胜,夺头标(过去各村各姓为了夺头标甚至酿成械斗,可见头标之重要)。
比赛时夺标点设在一只五肚船上,上插绫缎彩标。
参赛夺标的龙舟各在起点待发。
当神庙前鞭炮一响,龙舟便闻声起鼓,健儿们奋臂划浆,力争上游。
锣鼓手统率全船,划浆的只管划浆,掌舵的把稳方向。
夺标进入高潮时,击浆激起的水花能把整个船都罩住,以致岸上观看的群众不见龙舟,只见一团团雾在江面飞奔,十分壮观。
中秋节
潮汕地区的中秋习俗,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
有俗谚说:
“男不圆月,女不祭灶”,就在女人“拜月娘”时,男人们便约上几位好友,到阳台上或登上高处,摆上工夫茶具,煮水冲茶,一边品茗,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
烧塔、燃烟堆
潮汕的中秋节还有一种有趣的习俗,就是烧塔和燃烟堆。
往往由村中小孩拾瓦片、砖头,然后送到晒谷场上,由富有经验的大人把这些东西砌成塔,然后把各家各户派来的稻草柴片都填在里面,等祭完月娘时,就将塔内的东西引燃。
这时孩子们最为激动,欢呼雀跃,并且不时地撒上一把盐,噼哩啪啦,十分壮观。
燃烟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草、柴块分别在村里较为空旷的场地上堆成堆,拜月结束后点燃,火焰冲天。
此时天上明月朗朗,地上烟堆点点,煞是好看。
赏月
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为妇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进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谚。
潮人谓拜月为拜月娘。
月属阴,叫太阴娘,民间
【篇三:
潮汕家风作文】
潮汕家风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
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
“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的家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家的家训是:
尊老爱幼,必须让自己的家干净、整洁,不能以大欺小,也不能以小欺大,客人来了必须泡“功夫茶”。
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很少。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
我家的家规是:
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原主,要拾金不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运动,让身体健健康康。
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爸爸妈妈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从小,爸爸妈妈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规矩,成就了我现在的成绩。
我家的家风是:
以德立家,以德治家。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古人有云:
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三大目标:
和谐、文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