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5170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x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ocx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理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2、道德二字合用,始于战国时的荀子道德决定论”也叫“道德万能论”。

它夸大了道德的作用。

“非道德注意”(或道德无用论)完全否认道德的社会作用(韩非主张)。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萌芽即“四心”或“四端” 

道德现象分为:

道德意识象、道德规范现象和道德活动现象。

 

3、道德的社会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是伦理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对立的观点:

道德决定论和道德无用论。

 

道德是一种上层建筑;道德仅仅调节以个人为主体的社会关系。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 道德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思想关系,它植根于经济关系之中 

4、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特殊的规范性,这种规范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B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非强制性)C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内化的规范称为良心 

5、道德把握世界的特殊性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是进行道德评价C道德把握世界的目的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 

6、道德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道德能够促使他所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

B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

C道德对形成人们的生活方式,维护日常生活和交往的正常进行 ,起着定向知道和行为准则的作用。

 

7、道德发展的规律性的表现:

A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发展。

B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

C道德是在批判继承中发展的。

 

8、道德容许行为是指那些难以作出非此即彼的善恶判断,对他人和社会即非有利也非有害,称之为善行则过高,称之为恶行则过低,而又确属道德行为的行为。

道德容许行为是一种过渡性质的行为。

不损人利己的行为属于道德容许行为。

 

“道德决定论”也叫“道德万能论”。

“非道德注意”(或道德无用论)完全否认道德的社会作用 

9、人类最初的道德意识是怎样产生的:

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

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10、维护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 

维护或反对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的对立和斗争,是奴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 

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道德最基本的社会内容。

 

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也是它的最基本的原则。

 

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的主要道德规范。

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 

11、职业:

就是人们由于特定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

 

12、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13、职业道德特点:

(1)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带有强烈的具体职业特征。

(2)在形式方面,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3)在调节范围方面,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4)在功能和效果方面,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成熟性。

 14、职业道德带有强烈的具体职业特征。

 

15、职业道德的正式形成是在奴隶社会。

 

16、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 

17、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内容 

第二章 

1、教师职业产生的条件:

(1)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社会基础。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经济基础。

(3)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历史前提。

 

2、教师职业的发展:

⑴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学校教育开始出现,教师职业随之产生;⑵奴隶社会官学的教师都是统治阶级的官吏兼任的;⑶我国私人讲学之风发端于春秋战国,盛行于两汉与唐宋。

其中,春秋时期的孔丘在中国第一个办起了“私学”,这样在中国和世界上第一次正式出现了以教为业并以此为谋生的教师和教师职业,孔子本人被尊为万世师表;民间私学是我国教育史上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一种教育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私学是儒墨两大学派创立的,儒家私学以孔子为最盛。

墨家私学以墨子为首⑷我国师范教育起于19世纪末。

1902年张骞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这是我国第一所私办的和独立的师范学校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最早提出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第一次将“师表”连用的人是司马迁。

 1794年,法国第一个建立了巴黎师范学校首开人类师范教育的先河 

3、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

 

4、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

A继承、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B维护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C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 

5、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作用:

A提高竞争意识 B开拓创新观念 C增强平等观念 

6、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A教师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 B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人民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C教师职业作风(职业作风是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 D教师职业技能 

7、教师职业责任:

就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它往往是通过具有法律和行政能力的职业章程或者职业活动来规定的。

 

教师如何做到履行教师职业责任:

教师必须自觉地对学生负责。

对学生家长负责。

对社会负责。

 

8、教师职业作风是教师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9、职业技能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应当具备的技术和能力。

教师职业技能集中地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

 

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

要懂教育规律。

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

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10、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是育人。

 第三章 

1、教师职业劳动有哪些特点:

A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   B教师职业的复杂性C教师职业劳动的创造性   D教师职业劳动的长周期性 

2、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是育人。

 

教师独特的劳动手段,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特点。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A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所谓道德意识,是指人们在道德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 B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C影响结果的深远性 (所谓深刻,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心灵的撞击;所谓久远,是指教师道德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精神风貌,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4、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有:

A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B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 C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5、调节教师的行为,从而实现对教育过程的协调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6、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

A对调节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作用(师生关系) B对调节教师与教师关系的作用(师师关系) C对调节教师与领导关系的作用(师干关系) 7、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孟子认为人生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敌,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8、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它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做到:

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献身教育事业。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9、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包括: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其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总纲。

  

第四章 

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体包括: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教书育人原则和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其中,教书育人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的根本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统摄教师职业道德全局和贯穿教师职业道德始终的准则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总纲,它是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总方针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核心地位体现:

(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总纲。

(2)教师职业道德诸规范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派生出来的。

(3)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人际关系的根本行为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2、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必须从根本上反映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自我完善的主体追求;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应提倡和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教书育人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

其中人道主义原则居于较次层次,全面发展原则居于最高层次,教书育人原则居于承上启下的中间层次 

3、人道主义泛指一切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地位,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保障人的权利的道德思想体系。

人道主义的发源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所谓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就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培养学生。

 4、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包括:

(1)尊重人。

即尊重人的价值、人格尊严和权利。

(2)关心人。

即对人要关爱、同情,而不是冷冷清清、麻木不仁。

(3)爱护人。

即爱护人的生命、财产、人身安全和一切应当享有的权利。

 5、教育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1)尊重每一个学生。

(2)关心每一个学生。

(3)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爱人。

(4)教师要把教育人道主义原则贯彻到其他一切人际关系的处理中。

 

6、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社会职责。

教书育人是对教师这一称谓的最简洁、最准确的解释。

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7、为什么说教书育人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2)教书育人体现了集体主义原则的要求。

(3)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的根本原则。

 8、教书育人:

“教书”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使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教学过程。

“育人”则是指培育人才。

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要自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并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9、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一直使我么教育方针的核心和教育的目的,也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10、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社会发展所要最终达到的目标 

1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A人的解放使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  B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集体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D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第五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正确对待职业的行为规范:

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2、 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

一要畏业,二要爱业,三要乐业,四要创业。

 3、教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行为规范是:

热爱学生,教学相长。

 

4、师爱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

A目的性B广泛性C科学性 

5、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罗森塔尔效应”实质上是师爱效应。

 

6、教学相长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7、教师正确对待自身业务的基本规范:

严谨治学,博学多才。

 

8、教师的治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A对专业知识的研究B对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的研究。

 治学有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智德”。

所谓智德,是指教师在对待科学知识德态度上,在追求和运用知识德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德道德品质。

 9、教师正确处理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道德行为规范:

关系集体,团结协作 10、教师之间的关系既具有协调性又具有矛盾性。

 

11、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行为规范是: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2、风度仪表是人的精神气质及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教师的风度仪表是其在内心世界的表露,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风度仪表方面的要求:

在服饰上,要做到整洁高雅。

在神态上,要做到愉快亲切。

在言谈上,要做到谦逊文雅。

在举止上,要做到稳重端庄。

在待人处事上,要做到真诚热情。

 

第六章 教师道德范畴 

1.教师道德范畴是反映教师道德关系和行为调节方向的一些最本质的概念。

 2.教师基本的职业义务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自然义务。

第二类是社会义务,可以称为“职责”。

 

3. 道德义务:

个人自觉地、无私地对社会、对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人们行为的要求。

(义务根源于社会关系。

)教师职业义务的涵义:

就是教师对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教师集体所承担的责任,所履行的职责。

 4、教师职业义务的特点(教师道德义务在调节教师的行为和道德选择中具有下列特点):

(1)履行教师道德义务是教师自愿选择的结果。

(2)教师出于道德义务选择的行为,不企求相应的报酬,具有纯义务性。

(3)教师道德义务的内容必须付诸行动才具有现实意义。

 5. 良心:

在道德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良心是一种意识,以主观形式存在着。

)良心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它的社会的心理特征有四个方面:

A内在性B综合性C稳定性D广泛性 

6.职业良心区别于职业责任的明显特征在于它是一种“道德自律”。

 

7.所谓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对教师责任的自觉意识,是教师在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义务过程中多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8.教师职业良心的本质认识:

A良心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条件决定的。

B马克思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C良心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们的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规定的D良心的社会作用受社会关系的制约。

9教师职业良心的作用:

A教师行为前的选择作用B教师行为前的监督作用C教师行为前的自我评价作用 

10、教师职业荣誉:

就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意向。

荣誉是客观评价和主观感受二者的统一。

教师职业荣誉包含自我意识的荣誉与社会客观评价的荣誉 

11.教师职业幸福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以自己出色的劳动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和理想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第七章 教师道德行为及其选择 

1.所谓道德行为,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产生的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2.道德行为的特征:

A是主体自知的行为B自觉的行为C自我选择的行为 3. 人类把各种各样的行为分为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

一切不涉及他人和社会利害关系的行为,都是非道德行为,也称之为“空白行为”或“中性行为”。

 4.在道德实践中,社会对人们行为的道德态度可分为肯定、否定、容许三种,由此有道德肯定、道德否定、道德容许三种道德行为。

 

5.全部的道德行为可分为A职业道德行为B家庭道德行为C公共道德行为 6.家庭道德规范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7.自主性是道德行为选择的本质特征。

多层次道德规范是道德行为选择存在的前提。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

是教师在面对两个以上的道德行动方案时,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愿自觉的判断取舍和决定一种道德行动方案的过程。

 

首先教师的道德行为选择本质上是一个道德价值判断取舍的过程。

 

其次,教师的道德行为选择是一个自愿、自主、自择的过程,是教师高度自主的道德活动。

 

再次,教师的道德行为选择是教师道德行为主体意志的体现。

 

最后,教师的道德行为选择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而其选择的结果则必须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

 教师体罚学生是教师道德行为。

(对) 8.价值冲突表现在社会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式:

一种是同一价值体系内部的不同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是大善与小善、高层次的义务与低层次的义务之间的矛盾。

另一种是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对立,是善与恶、履行义务与不履行义务之间的冲突。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价值冲突形式:

(1)由于社会或他人对教师的期待或要求不一致所引起的教师内心的矛盾。

(2)由于教师改变角色而形成的新旧角色所承担的义务之间的冲突。

(3)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一个教师往往身兼几种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往往赋予其不同的义务,从而形成义务的冲突。

 

9.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原则:

A集体主义原则。

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B人道主义原则C功利主义原则D精神价值原则。

 

10.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表现为两种形式,即社会自由和意志自由。

社会自由是教师道德行为的外在可能性。

教师的意志自由是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内在自由。

 

11.教师道德评价依据其主体不同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12.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作用:

A中介作用,B教育作用,C裁决作用,D维护作用 

13、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原则:

实践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公开性原则。

 14.教师道德行为的考察和判断:

(1)注重行为动机的考察,是教师道德评价的特征之一。

(2)主要是看效果的善恶(3)实践是检验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的根本依据。

 

15.良心、内心信念是教师道德自我评价的基本形式。

 

16、教师道德行为在本质上必须是一种道德行为。

 

第八章 教师道德修养与道德品质

 1.教师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根据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的要求,在道德方面所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锻炼改造而形成的教师道德品质和达到的师德境界。

 2..教师道德的修养特点:

A自觉性B持久性C实践性 

3.教师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不断得解决道德必然性与个人道德选择能力之间得矛盾。

【矛盾包括:

(1)道德必然性和个人道德选择能力之间的矛盾;

(2)一个社会或阶级与另一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品质之间的矛盾;(3)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欲之间的矛盾】 

4、教师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教师进行道德修养。

第二,为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需要进行道德修养。

第三,道德品质的后天形成和可变性特点,要求教师进行道德修养。

 

教师道德修养的可能性:

第一,每一个教师都有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力。

第二,社会或阶级为教师进行道德修养提供了条件。

第三,人性的后天性和可塑性是道德修养的先决条件。

 

5.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

A理论学习的方法B实践锻炼的方法C慎独的方法 慎独:

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它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

 

6.道德品质是指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倾向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的根本属性。

A道德品质是道德关系的体现B道德品质是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C道德品质是主体自觉意志的凝结D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积累E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内在根据F道德品质是行为整体的稳定特征。

 

7. 教师道德品质:

是以教师为职业的道德主体所特有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特征,是教师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和一贯表现。

 

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有六个最基本的要素:

教师道德认识、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教师道德信念、教师道

德行为、教师道德习惯。

 

8.教师道德情感是以“爱”为基本特征的;爱学生是教师道德情感的核心。

“皮格马利效应” 

9.教师道德信念是教师道德进步中的灯塔,它内在地规定着教师道德发展地方向。

 

10.道德认识是整个道德品质发展地前提。

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则是整个道德品质结构中地精神支柱。

 

11、教师道德内化的三个阶段:

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

教师道德内化的意义:

(1)完成教师道德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

(2)实现了教师道德的规范作用(3)达到了培养新一代教师的道德目的。

 

12、教师爱岗敬业的必要性:

首先,教师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也必须要爱岗敬业. 

其次,教师职业是复杂而充满创造性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必须爱岗敬业。

第三,教师职业是极其繁重而需要自我牺牲精神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必须爱岗敬业。

第四,教师价值实现过程的长期性,必须要求教师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第五,爱岗敬业是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

 13、严谨治学的具体要求:

首先,树立优良学风。

包括治学德态度、风格和方法等内容。

其次,刻苦钻研业务。

再次,强化教育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育能力德核心。

最后,处理好教学和治学德关系。

一般应该围绕教学搞科研。

 

14、教师要正确对待荣誉:

第一,消除虚荣心,培养荣誉感。

第二,正确处理义务和荣誉的关系。

第三,正确处理好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的关系。

第四,正确对待他人的荣誉。

第五,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15、教师职业幸福的内容:

第一,教师的职业幸福观,应强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

第二,教师职业幸福观,应强调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统一。

第三,应强调创造与享受的统一。

 

1、 试论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与其特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是社会的主体道德,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对于社会主义道德本身及整个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

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例如,一个人的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职业生活中度过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立足本职工作,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要求贯彻落实到职业实践中,不仅会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而且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就有了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道德水平的基本途径。

 

第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例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激发人们的职业理想、职业热情,将自我实现与奉行社会的价 值追求统一起来,努力去创造不凡的业绩。

职业道德建设水平更是关系到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

 

第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社会风气是道德文明水平的重要表现。

社会风气的好坏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能起到推动或阻碍作用。

而社会风气的好坏与职业行为密切相连。

例如,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正之风大多与行业不正之风联系在一起,贪污受贿、制假贩假、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影响了改革开放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为此要加强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规范职业行为,增强人们的职业责任感和遵纪守法意识,从根本上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我国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的。

职业道德建设能够把共同理想与职业理想、坚定信念与职业责任感、公民素质与职业素质、文明风尚与文明行业等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职业道德的实效性,从而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落到实处。

 2、论述:

教师应如何贯彻教书育人的原则。

 

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自觉地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

 

(一)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学生的益友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专业造诣和好的人品。

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最好的指导者和知心朋友,要怀着满腔的热情尽可能多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