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4580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docx

《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docx

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根据《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未来5年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规划背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川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又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十一五”时期,是四川文化发展史上极为特殊、极不平凡的5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挑战,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四川文化改革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部署,冲破传统体制束缚,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初步形成了体制机制创新、事业产业共荣、城市乡村联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的文化发展格局。

5年来全省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活力增强。

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

文化企业集团实力不断壮大,集群发展的文化产业振兴格局初步显现。

“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重建同步推进,灾区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历史性跨越。

“三基地一窗口”建设成效显著,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弘扬。

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深入拓展,四川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十二五”时期,是四川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四川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攻坚时期。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1],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文化建设在“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全社会文化自觉日益增强,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愿望和期待更加迫切。

我省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具备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

成渝经济区建设、天府新区建设、灾区发展振兴和中央扶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跨越发展,将为我省文化建设提供难得的有利条件。

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文化体制改革还不深入、不全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不平衡,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还不强、贡献率还不高,展现四川特色和巴蜀气派的文化精品力作还不多、市场开发还不够。

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与建设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顺应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顺应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努力开创我省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为推进我省“两个加快”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为建设文化强省奠定坚实的基础。

  立足当前文化建设的良好基础,抓住未来5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十二五”时期推动四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省文化改革发展应坚持和遵循以下6条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顺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多样多变的客观现实,创作生产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神文化产品,努力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统一。

  ——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正确认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突出以文化育人的功能,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公益性文化事业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经营性文化产业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准确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着力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体制机制创新,破解文化发展难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对内对外开放。

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挖掘利用独特的巴蜀文化资源,吸收借鉴外来有益文化,塑造四川特色文化品牌。

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搭建对外文化传播平台,不断提升四川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坚持发展与管理并重。

始终一手抓发展繁荣、一手抓加强管理,在促进繁荣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加强依法管理,完善体制机制,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促进文化发展繁荣。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省人民群众文明素质明显提高,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弘扬。

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2]。

文化发展综合实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四川文化形象进一步提升,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全面覆盖,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到2015年,全省城市基本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基本建成“十里文化圈”,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县县有两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和广播电视站”、“村村有农家书屋”。

  ——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

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明显增强,国有文化企业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到2012年,基本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任务。

到2015年,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传统文化产业实现改造升级,新兴文化产业所占比重明显增加,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明显提高,文化产业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性产业,西部文化产业高地和区域文化市场中心地位基本确立。

到2015年,新增文化企业上市公司2家以上,总资产、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文化企业(集团)3家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左右。

  ——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文化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文化原创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明显提高,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文化感染力大幅提升。

到2015年,文化产品生产创作综合能力进入全国前列,形成一批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成。

文化产品和消费市场健康活跃,文化要素和服务市场规范有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成。

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达到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占现金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达到4%左右。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文化人才成长的环境不断优化,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引进人才力度不断增强。

到2015年,建成一支素质优良的基层文化队伍,培养一批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技能型人才,造就一批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领军人物,形成梯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

  ——文化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备。

中央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全面落实,地方配套政策日趋完善,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得到有效保障,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

地方性文化立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到2015年,形成法制保障有力、配套政策完备的文化政策法规体系。

  二、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一)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宣传。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大力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持续兴起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强大热潮。

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和引导,深入回答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切实巩固全省群众团结奋斗、加快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推动基础理论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应用理论研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学术精品和理论品牌。

实施“决策智库工程”,整合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开展重大理论攻关,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四川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加大学术领军人物、科研骨干和青年人才培养力度,打造高水平社科团队,建设一批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力度,推进社科普及法制化进程,努力打造有特色的人文社科讲坛,切实提高全社会的人文素质。

  (三)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3],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宣传月、公民道德论坛、公民道德建设网上谈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引导形成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

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和谐包容的社会心态,形成扶正祛邪、见义勇为、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全社会积极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推动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校园文化,引导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形成关注青少年、关心青少年、关爱青少年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培育“感恩奋进”文化。

深入开展主题宣讲、理论研究、典型宣传、文艺创作等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把重建后的地震灾区建设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把“三基地一窗口”纳入四川红色旅游线路,广泛开展参观学习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以“感恩奋进”为主题的全民阅读、诗歌朗诵、歌曲传唱、故事传说等系列文化活动,大力宣传抗震救灾英模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东汽精神”,推进“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把“感恩奋进”内化为全省人民的文化自觉,转化为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

  (五)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全面实施《四川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以服务群众、服务民生为宗旨,开展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深入推进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的创建机制。

结合城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综合治理,开展“节约资源、低碳生活、保护生态”、“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和 “绿色频率频道”系列主题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营造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目标,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和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系列主题活动,塑造“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形象,形成扶危济困、热心公益的文化风尚。

服务灾区和民族地区振兴发展,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和“文明生活倡导行动”系列主题活动,促进灾区和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六)塑造新时期四川文化形象。

立足四川文脉悠长、底蕴深厚的巴蜀文化积淀,依托传承有序的巴蜀人文精神,总结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围绕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不断创新文化载体和形式,广泛开展理论研究、专家论证、文化论坛、全民讨论等活动,动员全社会挖掘凝炼四川文化特质及其内涵,培育塑造新时期四川鲜明文化形象,提升四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以城乡基层为重点,以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按照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建设以省级为龙头、市县为支撑、乡村为基础,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适用高效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全面改善市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

全面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各项规定,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工程,市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数字电影院,市(州)建设博物馆;乡镇(城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4],其中包括文化、广播影视和出版物发行网点等文化设施;村(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室),其中包括文化活动、广播、电影放映、公共电子阅览、农家(社区)书屋和报栏等文化设施。

推动乡镇、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合并建设,注重社区与学校文化设施共享,发挥综合效益。

努力拓展农村青少年文化活动及德育阵地,全面完成市(州)青少年宫建设,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乡村少年宫”。

支持各种民办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发展。

  ——大力推进省级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省图书馆新馆、省美术馆新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中心建设,新建四川大剧院、四川社科馆、四川文艺家之家、四川省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四川省文化演艺中心,力争开工建设四川新闻发布中心、四川社科图书馆等一批省级重点公共文化设施。

建设灾备与应急相结合,覆盖各市(州)及所有县城区、主要高速公路沿线和90%以上人口的全省应急广播系统。

建成以农村等有线电视覆盖不到区域为重点的全省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有效提高本地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率。

建成全省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平台和数字内容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二)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适应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切实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加大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

文化单位和专业文艺团体要成为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力量,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等形式鼓励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的公共文化产品,实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

加快推进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影视资源库建设,加快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提高数字化展示传播能力和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译制能力。

基本实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推动音乐厅、展览馆等定期提供免费或低票价服务。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服务网,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在全社会有序流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积极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挖掘传统节日、民族节庆、民俗活动等资源,支持开展四川少数民族艺术节、成都大庙会、绵竹年画节等一批特色浓郁、群众广泛参与的民族民俗文化活动。

打造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及博览会、四川艺术节、全民阅读等一批示范性强、带动力大的文化活动品牌。

鼓励和扶持各类社会团体和机构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三)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保障机制。

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的投入力度,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和活动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员配备和待遇到位,建立一支扎根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机制。

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使用长效机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标准,提高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效率。

  四、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一)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

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改革思路[5],全面完成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

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着力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

加快推进市、县两级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转企改制,全面完成电影领域的改革任务。

分类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推进一般性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推动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文艺院团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深入推进党刊和市(州)党报发行体制改革,剥离发行部分,组建发行公司。

稳步推进市(州)电台、电视台合并以及制播分离改革,在把好播出关的前提下,剥离电视剧制作机构,组建节目制作公司。

积极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

到2012年,全省所有经营性出版单位、电影发行放映单位、一般性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重点新闻网站,以及其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全部转制为企业。

  

(二)创新文化单位运行机制。

与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相衔接,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竞争激励机制,形成新的事业管理体制,充分激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活力,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的骨干力量。

建立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责任明确、规范有序、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巩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成果,推动已转制的文化单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加快国有文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形成自主经营、运转高效、富有活力、充分竞争的文化企业运行机制。

  (三)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打破行业壁垒、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文化市场格局,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完善文化产品市场,加快电影、演出院线和出版物销售网点建设,积极开发和拓展动漫游戏、移动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兴市场。

积极开拓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

加快培育文化资本、人才、信息、技术和版权等要素市场,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的对接。

培育文化服务市场,加强文化资产评估、文化产权交易、文化经纪代理等中介机构建设。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建立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机制,推动文化企业诚信经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良性发展机制。

  (四)改革文化宏观管理体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政企、政事、政资分开以及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研究制订国有文化单位综合评估考核办法,形成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快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在市县两级组建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五、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一)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

依据我省文化资源分布状况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构筑“一核四带”文化产业区域布局。

以各地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加大资源产业化开发力度,把成都建设成为全省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着力打造以红军长征路线、川陕革命根据地、伟人故里、将帅纪念园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产业带,以古巴蜀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以“藏羌彝文化走廊”为核心区域的民族文化产业带,以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区为依托的重建文化产业带,把川西、川中、川南、川东北等四个片区建设成为全省文化产业特色发展区。

以园区、基地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载体,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成都核心发展区。

依托成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发挥成都作为西部交通枢纽和物流、商贸、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抓住国家建设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的重大机遇,以成都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成都东村)、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园、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四川)振兴基地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为载体,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旅游、动漫游戏、演艺娱乐、创意设计、广告会展、文化艺术品原创等产业集群[6],把成都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出版发行产业基地、数字影视传媒产业基地、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动漫游戏研发运营中心、创意设计基地、演艺娱乐中心和民办博物馆示范城市,成为全省文化产业的核心发展区。

  ——川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区。

依托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九寨沟、黄龙、大香格里拉、大熊猫栖息地、邛海、泸沽湖等自然文化资源,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演艺娱乐、影视制作、民族工艺品生产等产业。

  ——川中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区。

依托峨眉山、乐山大佛、遂宁观音故里、安岳石刻等自然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和文化休闲产业;依托三苏祠、陈毅故居、郭沫若故居、张大千故里等名人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艺术鉴赏、演艺娱乐、影视制作等产业。

  ——川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区。

依托酒、茶、盐、灯、恐龙等特色文化资源和竹海、石林等自然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博览、演艺娱乐、影视制作、民间工艺品制作、广告创意设计、印刷包装等产业。

  ——川东北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区。

依托川陕革命根据地、华蓥山游击队根据地和朱德、邓小平、张澜故居以及红军文化纪念园、旺苍红军城等,重点打造红色文化产业;依托剑门蜀道、米仓古道、阆中古城、陈寿故里等三国文化遗址,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图书出版、文博展览等产业。

  

(二)大力发展文化主导产业。

依据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做强做大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影视、文化旅游和演艺娱乐产业,重点培育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产业,形成“5+2”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实施主导产业引领发展战略,推动文化领域优势行业率先发展,带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大力支持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切实转变文化产业增长方式。

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广告、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延伸文化产业链。

  ——出版发行产业。

推进出版发行资源深度融合,打造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出版发行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出版业内容创新,规划实施国家和省级重大出版项目,努力打造一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具有本土特色的出版精品。

着力推动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数字出版新兴业态。

发挥大中城市报刊业的主导和辐射作用,推进报刊业由传统平面媒体向全媒体转变,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无线移动数字化报刊。

推进出版物物流建设,打造西部一流的出版物物流中心,健全全国发行网络。

鼓励、扶持出版单位积极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