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分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943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分析.doc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分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及总结分析.doc

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项目:

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培训演练

演练地点:

医技楼一楼CT室

演练时间:

2013年4月18日

演练人员:

全体影像科人员、急诊科

演练目的:

为提高放射科医技人员应对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能力

演练过程:

2013年4月18日下午17:

00,首先由急诊科陈主任对碘过敏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以及抢救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指出防治过敏性休克必须询问病史详细、观察仔细、发现及时、用药紧急。

17:

10分放射科人员分组在陈主任指导下进行人体模特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操作演练。

1.首先模拟一名成年男性患者在行肾盂静脉造影注射泛影葡胺时,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血压骤降、呼之不应;

2.立即停止注药、呼救、通知急诊科和相关科室;

3.病人平卧、保暖、氧气吸入;

4.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根据情况隔20~30分钟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5mg;

5.持续给氧、呼吸不见好转,由急诊科医师主持抢救,遵医嘱肌注尼可刹米针和洛贝林针剂各1支,必要时气管切开;

6.遵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

7.血压回升不明显者,用多巴胺20㎎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中静滴;

8.对症处理。

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同时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经以上抢救,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鼓励患者,战胜困难,送回病房观察及高级治疗支持。

  张凌主任强调,之所以要做碘过敏性休克的演练,是因碘造影是放射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少数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若诊治不及时,患者可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功能严重障碍而迅速死亡。

因碘过敏主要与人体特质有关,无有效地预防措施,因此正确判断和积极抢救成为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就是要全科人员树立碘剂使用安全的意识。

并强调指出,每天正式检查前对急救药品、急救设施的检查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培训演练,提高了放射科、急诊科工作人员对碘过敏性休克的防范意识和抢救病人的实际处置能力,为安全医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当然放射科人员存在演练中不够严肃认真,用药不熟练,配合不够密切的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认真对待。

抢救流程:

立即停止注射→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平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吸氧→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参演人员:

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项目:

影像科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演练

演练地点:

医技楼一楼CT室

演练时间:

2013年4月18日

演练人员:

全体影像科人员、急诊科

演练目的:

提高对心肺复苏的掌握程度

演练过程:

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2013年4月18日下午18:

00首先由急诊科陈主任讲解了呼吸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按规范操作演示。

18:

15分放射科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应急演练,吴主任现场指导和总结。

模拟一名男性患者在CT室进行照片时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之不应,瞳孔散大、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心脏骤停。

1.立即停止检查、呼救、通知急诊科和病房管床医师,

2.放射科抢救小组展开抢救工作,将病人平仰卧,双手放于躯干两侧,解开衣领,放松裤带;

3.检查颈椎无外伤,使头后仰(采用仰头抬颏法、有外伤者,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用一手掌跟放于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相交处,另一手以拇指根部为轴心平行重叠于下掌手背上,手指并拢上翘不接触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肘力及臂力有节律地垂直下压30次,人工口对口送气2次。

要求使胸骨下陷>5cm(婴幼儿为4cm),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自然弹回,但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如此每分钟>100次,其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为1:

1;人工口对口呼吸时,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口完全罩住患者口,缓慢吹气持续2秒,确保胸廓隆起,同时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两手松开,通气频率为10~12次/分钟,每次吹气量为700~1000ml。

如此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

当恢复时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能摸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发绀减退,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色泽由灰转红,散大的瞳孔缩小,出现自主呼吸;

4.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抢救药物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尼可刹米针和洛贝林针剂各1支;同时交急诊科医师主持抢救,作好记录。

经过的抢救,病人终于恢复了自主心跳和呼吸,随后医护人员将病人转入抢救室进一步治疗。

抢救过程中,各部门人员协调有序,忙而不乱,在全体放射科及急诊抢救人员的积极配合下,这名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

鼓励患者,坚定信心,战胜困难;与家属沟通,获得理解和支持。

通过演练,放射科个别人操作不够规范,步骤不够流畅,配合有欠缺,应事后大家加强操作练习,要求放射科每位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岗位对照演练脚本,掌握所在岗位应该承担的职责。

通过这场演练,进一步加强了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放射科、急诊科工作人员抢救病人的实际处置能力,保障急救患者的医疗安全。

抢救流程:

立即抢救→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快速输液→遵医嘱用药→密切配合→对症处理→转运患者至急诊科→及时记录

参演人员:

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项目:

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培训演练

演练地点:

2号住院大楼一楼MRI室

演练时间:

2014年6月25日

演练人员:

全体影像科人员、急诊科

演练目的:

为提高放射科医技人员应对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能力

演练过程:

2014年6月25日下午17:

00首先由放射科主任张泽明对碘过敏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以及抢救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指出防治过敏性休克必须询问病史详细、观察仔细、发现及时、用药紧急。

放射科人员分组在人体模特身上进行了规范化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操作演练。

17:

10分演练开始:

1.模拟一名成年男性患者在行CT增强检查时,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血压骤降、呼之不应;

2.立即停止注药、呼救、通知急诊科和相关科室;

3.病人平卧、保暖、氧气吸入;

4.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根据情况隔20~30分钟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5mg;

5.持续给氧、呼吸不见好转,以后由急诊科医师主持抢救,遵医嘱肌注尼可刹米针和洛贝林针剂各1支,必要时气管切开;

6.遵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

7.血压回升不明显者,用多巴胺20㎎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中静滴;

8.对症处理。

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同时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经以上抢救,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鼓励患者,战胜困难,送回病房观察及高级治疗支持。

  张泽明主任强调,之所以要做碘过敏性休克的演练,是因碘造影是放射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少数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若诊治不及时,患者可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功能严重障碍而迅速死亡。

就是要全科人员树立碘剂使用安全的意识。

同时指出,今年的演练较去年其配合情况、用药情况明显改善,并强调指出,每天检查急救药品、急救设施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培训演练,提高了放射科、急诊科工作人员对碘过敏性休克的防范意识和抢救病人的实际处置能力,为安全医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当然仍然存在用药不熟练,配合不够密切的问题,心肺复苏操作不够连贯,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值得表扬的是急诊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打电话到派医护人员至现场,只用约2分25秒。

抢救流程:

立即停止注射→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平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吸氧→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参演人员:

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项目:

影像科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演练

演练地点:

2号住院大楼一楼MRI室

演练时间:

2014年6月25日

演练人员:

全体影像科人员、急诊科

演练目的:

提高对掌握程度

演练过程:

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2014年6月25日17:

50分,放射科开展了心肺复苏的应急演练。

首先,张泽明主任对呼吸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演示,然后科室分组进行演练。

模拟一名男性患者在MRI室进行照片时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之不应,瞳孔散大、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心脏骤停。

1.立即停止检查、呼救、通知急诊科和病房管床医师,

2.放射科抢救小组展开抢救工作,将病人平仰卧,双手放于躯干两侧,解开衣领,放松裤带;

3.检查颈椎无外伤,使头后仰(采用仰头抬颏法、有外伤者,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用一手掌跟放于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相交处,另一手以拇指根部为轴心平行重叠于下掌手背上,手指并拢上翘不接触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肘力及臂力有节律地垂直下压30次,人工口对口送气2次。

要求使胸骨下陷>5cm(婴幼儿为4cm),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自然弹回,但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如此每分钟>100次,其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为1:

1;人工口对口呼吸时,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口完全罩住患者口,缓慢吹气持续2秒,确保胸廓隆起,同时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两手松开,通气频率为10~12次/分钟,每次吹气量为700~1000ml。

如此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

当恢复时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能摸到患者大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发绀减退,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色泽由灰转红,散大的瞳孔缩小,出现自主呼吸;

4.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尼可刹米针和洛贝林针剂各1支;同时交急诊科医师主持抢救,作好记录。

经过的抢救,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恢复了自主呼吸,随后医护人员将病人转入急诊科进一步观察治疗。

待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

鼓励患者,坚定信心,战胜困难;与家属沟通,获得理解和支持。

这场演练,各组人员配合基本协调,进一步加强了医护人员的应急协作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放射科抢救病人的实际处置能力,当然也存在个别人员操作不够流畅,希望时候多练习。

抢救流程:

立即抢救→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快速输液→遵医嘱用药→密切配合→对症处理→转运患者至急诊科→及时记录

参演人员: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项目:

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培训演练

演练地点:

医技楼一楼CT室

演练时间:

2015年1月21日

演练人员:

全体影像科人员、急诊科

演练目的:

提高放射科医技人员应对碘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能力

演练过程:

首先由放射科主任张泽明对碘过敏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以及抢救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指出防治过敏性休克必须询问病史详细、观察仔细、发现及时、用药紧急。

放射科人员分组在人体模特身上进行了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操作演练。

1月21日下午17:

10,演练开始。

1.模拟一名外一科成年男性患者在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时,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血压骤降、呼之不应;

2.立即停止注药、呼救、通知急诊科和外一科;

3.病人平卧、保暖、氧气吸入;

4.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根据情况隔20~30分钟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5mg;

5.持续给氧、呼吸不见好转,以后由急诊科医师主持抢救,遵医嘱肌注尼可刹米针和洛贝林针剂各1支,必要时气管切开;

6.遵医嘱静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