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老师班主任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900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老师班主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老师班主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老师班主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老师班主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老师班主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老师班主任教案.docx

《最新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老师班主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老师班主任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老师班主任教案.docx

最新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老师班主任教案

 

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老师班主任教案

初中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教案

敬畏生命

一、教学背景

在这场新冠肺炎“抗疫”之战中,我们再次感受了人类的渺小,生命的脆弱,自于野生动物身上一颗小小的病毒竟然可以使成千上百人陷入生命危机,使上亿民众陷入焦虑与恐慌。

一部分狂妄自大、无知无畏的人,无视野生动物生命的存在,最终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惨痛的教训必须让我们意识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我们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但同时我们又感受到了人类生命的顽强与伟大,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无数平凡的人逆行而上,这也是对生命敬畏与尊重。

防疫在家,停课不停学,教师通过网络课堂复习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探问生命之敬畏生命这一课,以现实案例强化提升学生敬畏和尊重生命的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命观。

二、教学对象:

七年级-九年级

三、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懂得个体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既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敬畏大自然中的生命。

2.能力目标:

学会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和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感受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积极追寻生命的美好。

四、课前准备

学生:

回顾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最后一课探问生命的内容;搜集平凡的人们在抗疫情中的行动,按角色分类。

教师:

搜集当前疫情发展的相关数据、视频、照片等,制作成PPT;制作活动小卡片分发给学生。

五、活动过程

导入:

出示图片1:

当前日期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图以及引用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代表的一句话,这些数据不是一个个数字,而是一个个的人!

问题设计1:

看完第一张数据图以及世卫组织成员代表的话,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个词来形容生命?

出示图片2:

前几日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图以及网友绘制的众志成城将新冠肺炎病毒抵挡在门外的图。

问题设计2:

看完了数据对比和网友绘制的漫画,联系我们今天的主题,用个句话来诉说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

用时事热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往“生命”的主题上靠拢,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同时引发感悟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人类是渺小而又伟大的。

过渡语:

我们从这场疫情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强,人类的渺小与伟大,那么这场疫情是如何起源,将如何结束呢?

(一)疫情的起源,人类的无知

图片1:

鼠疫的宿主——老鼠、土拨鼠;非典的宿主——果子狸;新冠肺炎目前的宿主可能是——蝙蝠……数据展示人类的传染性疾病百分之80是来自于动物身上的。

图片2:

人类食用蝙蝠的图片。

图片3:

华南海鲜市场内的野生动物贩卖。

引用文字:

著名小说《三体》中警句——“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未知不是我们对抗疫情最大障碍,你一次次低估它才是。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本没有人是局外人。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对生命的毫无敬畏。

问题设计:

看完展示的图片与资料,联系《三体》的警句,你想说对食用野生动物的人类说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追溯疫情的起源,让学生感受人类对大自然中的野生动物缺乏敬畏之心,从而失去自己的生命,体现了人类无知,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过渡语]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大自然是强大的,需要敬畏,人类的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而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二)疫情的阻击,人类的选择

材料一:

“真心英雄”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

“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他让大家不要去,84岁的他却义无反顾去武汉前线。

这个与病毒战斗了一辈子的国士,眼中泛起了英雄的泪光:

“武汉,是能够过关的!

材料二:

“最美逆行者”别人都因害怕而逃离,你们却义无反顾地集结前行。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你们挺身而出;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你们冲锋在前。

全身密闭在防护装备下,连呼吸的时间都分秒必争,感恩有您。

24小时不间断作业,救人!

赶快救人!

是他心中不断重复的话语。

材料三:

敬业担当从闻令而动、勇挑重担的人民子弟兵,到席不暇暖、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医护人员;从每天在防疫第一线工作14个小时的老党员,到身患渐冻症仍固守阵地的医院院长……尽管岗位不同,但个人都努力做到守土尽责。

问题设计: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你看到了那些人?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他们有怎样共同的品质?

问题讨论:

不顾自身危险选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探讨中深刻理解: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三)疫情的好转,人类的伟大

视频展示:

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几天之间的拔地而起

图片展示:

1.普通人群口罩的佩戴

2.居家隔离福字贴

3.中学生在家停课不停学

4.日本和俄罗斯的捐赠物资

5.各个国家对中国的加油鼓劲

数据展示:

近几天来治愈人数和除湖北省外其他省市的确诊人数下降图

问题讨论:

看了视频,结合图片以及数据,说说,这场战疫的好转,让你有什么深切的感受?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从新闻材料中总结。

体悟人民的伟大,同时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生命是休戚与共的。

[过渡语]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四)疫情的结束,生命的敬畏

引用网友创作:

《史记·荆楚大疫记》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道无车舟,万巷空寂。

然外狼亦动,垂涎而候,华夏腹背芒刺。

幸龙魂不死,风雨而立。

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

政者,医者,兵者,扛鼎逆行勇战矣!

商客,名家,百姓,仁义者,领邦献物捐资,叹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能者竭力,万民同心。

月余,疫除,终胜。

此后百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活动设计:

全体同学共同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之前提问应该读出怎样的语调呢?

拓展活动:

围绕敬畏生命为主题试着写一下《我身边的抗疫记事》。

设计意图:

通过前面的系列学习后,学生对网友创作的史记能顺利的翻译下来,并提升了主题,同时面对此次中国人的行动,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主题式的创作,也是让学生们发现身边的敬畏生命的例子,从现实中去敬畏生命,真正从行动上去做起来。

结束语:

新时代下的中国,面对百年一遇的大变局时刻,从九八年的洪灾、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各种复杂困难,又怎样,战胜它!

或许我们每个人只是时代的一粒尘埃,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但当每一粒尘埃都能落定,必能成就一座高山,这就是中国普通人的伟大,更是普通中国人的向往。

生命很短暂,但也可以很绚烂。

没有神的光环,握紧手里的平凡!

六、教学反思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下,教育部要求“停课不停学”,我校开始了“空中课堂”的线上教学,但面临的问题还是很多,其中一条便是学生没有新课本。

于是,作为学科老师兼班主任,结合目前学生对疫情的关注度上,乘热打铁,将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最后一课探问生命以学科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开设了这样的一堂线上复习课。

一方面是让学生们在线上学习尝试的时候不会有陌生和距离感,另一方面社会是最好的课堂,生活即教育,联系此次的疫情让学生们更加深切体会和感悟如何去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在自然面前,人类很渺小,但在疫情面前,人类又很伟大,这都是对生命的敬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