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培训材料.docx
《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培训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培训材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培训材料
浅谈运用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
时间:
2014年10月
前苏联教育家伊叶、西尼查说过:
“要寻找理由嘉奖学生,往往一次合理的嘉奖要比十次各种各样的指责带给学生的收益多。
”其中所说的嘉奖就是指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赏识。
所谓赏识就是老师充分肯定学生,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后进生逐步克服缺点,树立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对班集体的自豪感、荣誉感,增强上进力,提高自觉性。
据专家调查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仅能发辉自己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以后,他的能力可以发辉到90%以上。
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赏识教育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了。
在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在寻求转化后进生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听了赏识教育专家周宏先生的报告后,我也尝试着用“赏识教育”——让每位学生每天得到一次表扬,来促进后进生转变,建立优良班风和学风。
“挖掘闪光点,扶持起步点,抓住反复点,促进飞跃点”。
环环相扣,扬长避短,实践与计划相结合,一帮一结对互助等方法,使那些所谓的后进生逐步克服缺点,树立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对班集体的自豪感、荣誉感。
下面具体谈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采用赏识教育转变后进生的几点做法:
一、赏识后进生的开始——挖掘其闪光点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后进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有自己的爱好、专长。
对于他们的爱好和专长,我们教师要加予引导肯定:
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力,从而提高自觉性。
当一名教师以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时,他的教育工作都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赏识后进生的重要手段之一——谈话、谈心
采用赏识教育与后进生谈心,可以从其闪光点入手,以此作为谈话激励的中心,引导其重拾自尊、自信,从而端正纪律和学习的态度。
前苏联教育家伊叶、西尼查说过:
“要寻找理由嘉奖学生,往往一次合理的嘉奖要比十次各种各样的指责带给学生的收益多。
”每个人都有优点,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差生也不例外,哪怕一点点。
三、赏识后进生的重要手段之二——用集体的力量来感召后进生
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风能催人奋进。
后进生在这种环境中能受到熏陶,感到自身的不足,鼓起勇气,奋起直追。
四、赏识后进生的目的——唤起后进生的自尊和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顽强的用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自己的自信和自尊感。
”要让后进生顺利地以新形象展现在同学面前,班主任还必须在班中对他们的每一个优点、每一点进步进行公开表扬,并要求同学们也来帮助、关心、支持他们。
以此鼓舞他们能抬起头、挺起胸,树立必胜的信念,祛除“我学不好,我赶不上,我拖班级后腿”等心理因素,从而扬起希望的风帆。
因此,在班级中我有意做到以下几点:
(1)、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肯定后进生。
例如:
“某某同学虽然成绩不理想,但他很聪明,大有潜力可挖。
”
(2)、让学生肯定后进生。
如果发现某位后进生有进步,就特意要求组长对他进行表扬,从而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让后进生自我评估。
在每个月的学生成长手册上,让他回顾总结一下前一阶段的学习生活情况,感到成功的事情有哪些,需要改进的事情又有哪些,分析出得与失。
如果有进步,就予于肯定,并提出新的努力目标,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真心的关心、爱护他,而没有把他当成包袱、累赘。
(4)、在学期考试中,在运动会中,在艺术节中,我对其中表现优秀的同学,进步最大的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在一个学年里争取每个同学都能获得荣誉,获得证书。
在家长会上也对他们一一总结。
对这些同学除发奖品鼓励之外,还送喜报告之家长,让家长也来分享学生的快乐。
后进生的话题已经很多了,可是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还是要小心对待这个问题。
因为我们清楚他们是一哪类型的学生。
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在教育时一味的批评、指责,甚至挖苦,只能导致其逆反心理,自暴自弃。
请家长或报告学校,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最好的办法是在生活、学习各方面用慈母般的温暖来体贴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让他们感到老师在平等对他们,看得起他们。
这样,才能唤回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其看到自身的缺点、错误,痛改前非。
当然,有时会有反复的现象,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直到其成为优秀的学生。
同时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
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有质的飞跃。
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总结起来看,赏识教育的运用使我收获多多,在期末我所教班级获得了学校的先进文明班称号。
同时我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也使我深深的感受到: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赏识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钟爱。
在我们的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就能培育出累累硕果。
我的座右铭是:
“世上之事只有想不到的而无做不到的。
”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误,对后进生来说,他们更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而赏识教育的批评会给学生这样的感觉:
你犯了错误不要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改正,你还是好学生。
这样,学生才会有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才能健康成长。
本文通过寻找闪光点,谈心,帮学生重塑形象,循循善诱,与家长沟通等方法赏识后进生,重塑学生健康和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几点具体做法
时间:
2014年11月
转变后进生是一项棘手的工作,但只要有了爱,有了宽容,有了鼓励与认可,有了持之以恒与无限的耐心,后进生的心扉自会打开,他们的潜力也会发挥。
赏识你的学生,给予他无条件的爱,这对学生来说或许是成长道路上的巨大动力。
一、赏识差生的开始一一寻找闪光点
美国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
学生自尊心很强,受到批评时自尊心很容易受伤害,所以平时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是少批评多鼓励,特别是后进生。
后进生一般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我们要在后进生身上寻找闪光点,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方式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
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入手,为差生重树自信,使他们不致于“破罐子破摔”。
因此,我们要细心观察他们,寻找他们的优点、缺点,为转化他们寻找突破口。
二、赏识差生的重要手段一一谈心
采用赏识教育与差生谈心,可以从其闪光点入手以此作为谈话激励的中心,引导其重拾自尊、自信,从而端正其纪律、学习态度。
曾经教过一个双差生,长得方头大耳,又胖又黑,目光中有一种学生不该有的冷漠。
他对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不加理会,常有迟到、穿拖鞋等违规行为,导致班里“五项评比”的成绩很差,很难夺得学校流动红旗,同学们对他恨之入骨。
我找刘茂谈话时,他一进办公室,就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等着挨批,我对他说“刘茂,坐下来,老师有话对你说”。
他一脸疑惑地坐了下来。
“老师很想跟你交朋友,但对你还不太了解。
你告诉老师你身上有什么优点?
”“优点?
我哪有优点,我身上全是缺点。
”“怎么会呢?
我觉得你身上的优点挺多的;值日生芳芳个子矮,你就帮她擦黑板;上次种花劳动时,你一人抬的土比两个同学一起抬的还多……”我把我开学以来寻找到的闪光点,都一一讲了出来。
听着听着,刘茂的眼神从疑惑变为感动,竟然哭了起来:
“老师,我以为你一定也恨死我了……”原来,刘茂因为成绩不好,人长得肥胖,有许多同学便给他起绰号,骂他是大笨猪,他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
通过违反纪律使班里得不到流动红旗来报复同学。
我指出他这种想法、行为的错误,鼓励他别灰心消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用实际行动改变同学们的看法。
他连连称是,决心从此改正错误,后来他确实改得很好,班里也多次获得流动红旗。
三、赏识差生的重要方法——循循善诱。
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
如我班陆飞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
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
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
“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
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
”我接着问他:
“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
”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四、赏识差生的目的一一重塑形象。
要让差生顺利地以新形象展现在同学面前,班主任必须在班中对他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进行公开表扬并要求同学们关心、支持,给他们以改正的机会。
在我的带领下,许多同学都改变了对刘茂的态度,并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
刘茂的行为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极少违反纪律,学习也有了进步,当然,学生是善变的,还必须反复找其谈心,开导、鼓励他,使他的转化保持持久性。
五、赏识差生的重要途径——与家长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家庭与学校密切联系,可以互通信息,全面深入掌握学生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使老师的教育更加有效和及时。
老师应该多与家长联系,并把学生在校情况通报给家长,学生的一些错误也可以用委婉的方式告知家长。
家长也是想全面深入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的,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这既是他们配合学校对孩子实施教育的事实依据,也是家长应有的权力。
学校、家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十分关注。
我们常常发现,家长们聚在一起,总爱把彼此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会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自己“不会教孩子”而感到愧疚。
但是,他们对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学习成绩提高的背景乃至孩子的心理需求注意得不够。
据了解,许多失败的家长都是由于家教观念陈腐,没有用赏识的目的凝视自己的孩子。
平时我都很注意家校联系共同教育孩子。
有一次我给家长打电话,刚说了一句夸奖孩子的话,就听到电话里传来哭泣声。
原来这位家长以前接的老师电话,全是批评孩子,指责家长的。
老师们,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话已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孩子的方便渠道。
但大部分电活内容是训斥孩子的缺点,让学生恐惧、紧张。
班主任要用电话把孩子的优点及时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多加鼓励。
这些学生受到家长、老师的肯定后,会更加努力。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到: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世界上生活的好处。
”因此,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以鼓励、真诚、表扬、友爱、关心。
赏识你的学生,给予他无条件的爱,常常竖起你的大拇指吧,这对学生来说或许是成长道路上的巨大动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
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足交汇的桥梁,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的案例
2014年12月
案例一《赏识是教学成功的基石》
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在一个亲切的笑容中,一个信任的眼神中,一个鼓励的手势中,一句期望的话语中,把赏识的信息传递给学生,那么赏识的非凡的魅力,就可能带给学生心灵的革命,使他们让压抑变成开朗,让自卑变成自信,让每个学生都欣喜地发现自己那么棒,从而变得自信起来,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而获得激发其斗志的力量,去努力探索,积极克服,提升自己的求知欲望,解决问题,赢得成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
谁都希望和赏识自己的领导、赏识自己的同事一道工作,那样心情愉快,信心倍增。
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心态还不够成熟,自制力不是很强,有时还凭自己的兴致而来。
他们喜欢给与他们赞赏的老师,喜爱曾经给他门带来赞赏的那门学科。
对于给自己带来愉快的事物,学生总是格外有兴趣,越有兴趣越是钻研,也越觉得自己学起来容易,从而信心大增,这门功课的成绩也越来越辉煌。
这就是赏识对人的推动作用,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们的健康的心理。
下面,结合我校赏识教学中个人教学工作的实践,来谈谈自己对赏识教育的一点体验。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随笔化写作教研活动。
我是六年级三班的语文老师,依据学校校本课程《红草莓蓝草莓/随笔化写作》小学版六年级下册展开教学。
在随笔化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赏识的理念施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年级学生曹国昌是一个比较活泼的孩子,上可能积极发言,可是一到写作文上,他总是三言两语写不出内容来,作为六年级学生每次作文才写三百来字,并且错别字很多,一些语句也不通顺。
之前,我没有少批评他,但效果却不尽人意。
这一学期,结合学校赏识教学的教研活动,我转变方法,正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差距与缺点,运用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的赏识观念,即收到了令人欣慰的成效。
记得第一次随笔化写作的主题是《留住童年——照片的故事》。
曹国昌同学很快写完了,拿给老师看。
只见在横格本上,几行歪七扭八、潦潦草草的文字,我刚要生气地发火,却慢慢忍住了,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对他说:
“你是第一个完成作业的同学,你的学习风格雷厉风行,在别人还在苦思深想的时候,你已经写出一段文字。
这说明你是一个按时做作业,从不拖拖拉拉,而又非常聪明的学生,老师很欣赏你!
如果你能把字写工整认真一些,再把文章能够写的内容丰富一些,你的这篇文章就一定是一篇具有可读性的好文章了。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你愿意尝试着这样去做吗?
”与此同时,我用一种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眼神看着他。
他看着老师的眼睛,也许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认真,脸上泛起了一片红晕,但眼睛里却闪现出了明亮的光泽。
我知道他的心灵已经有所触动了,于是朝他鼓励的点了点头,再次对他表示信任和期望。
“嗯!
”,终于曹国昌用力了的点了点头,拿着本子返回了座位,拿起笔重新写起来。
我在班里一边巡视和指导着其他同学们的习作,也一边时不时地有意识地观察曹国昌同学的表现,只见他一回儿皱着眉头思索,一会儿又埋头书写。
当第二次他把作文拿给老师看的时候,他这次在本子上写了密密麻麻的一页多张纸,虽然错字病句很多,总是有了较大的改观。
因此,我装作惊喜的样子,再次表扬了他的进步,曹国昌的脸上也笑开了花。
但是,我不会就此止步的,接着趁热打铁,又对他作文中存在的文字,委婉地指给他看,启发诱导他进一步修改。
几次三番下来,前后共修改了五次,曹国昌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极大的学习热情,并且这篇作文写的语句流畅、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抓住这一时机,我又在全班上表扬了曹国昌,并把将他的这篇习作收集到学校准备印刷的《随笔化优秀文集》的决定在班上公布。
从此,曹国昌好像一下子变了一人一样,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特别强烈,而且连续多篇作文都写得非常认真,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充实起来。
看到他的进步,作为教师的我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
此后,我常常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们的表现也随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由此,教师的教学工作也逐步变得得心应手。
我想,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的点滴可贵之处,巧妙加以赞赏,足以使学生产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使星星之火自然燎原,同时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愉悦。
赏识对于学生来说,犹如雨露滋润禾苗。
赏识,它将给学生为一个目标的实施带来巨大的动力,可能使原本颓唐的心理带来蓬勃生机,也可能使原本失去信心的学生重新认识自己。
作为教师,帮助学生取得某方面的成功,使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精神氧气”。
赏识,激励学生成功,同时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石。
案例二《赏识教育的力量》
刘昊是我们班的一名后进生,作业不是数量不够,就是乱七八糟,检测成绩是班中属于倒数的那种,我曾经与家长沟通过,家长说;“孩子自上学以来,不完成作业是常有的事。
为了她的学习,我放弃了工作,每天检查作业,辅导她,还是很差,我早就对他没信心了。
我很失败,我教一个孩子都没教好。
您教这么多学生,对刘昊这么关注,我们很感谢您。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望着家长一脸的无奈,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我说道:
“刘昊其实一点也不笨,只是对学习没有产生兴趣,自觉性差些,我们的教育方法不适合他,我想只要我们肯定他,鼓励他,他会进步的。
”家长的眼神由暗淡转为光亮。
通过观察,我发现刘昊素质并不是很差,作业本上开始的几行字,写的很漂亮,可是后面就不堪入目了,查字典选字义,不是不会分辨,而是根本没查,自己瞎写的,数学题也是乱七八糟错题不断,不给他说,他自己有时也能改对。
更有意思的是,上课让他发言,发言前他先左看看,右看看,说话时的声音都是颤抖的,说完后还要左右再看一遍。
由此,我找到了刘昊学习差的原因,是学习态度以及自卑心理造成的。
我对刘昊采取了赏识教育的方式,拿出作业本,找到书写工整的地方,欣赏地说:
“你看这些字写的多好看,后面的如果也像这样,该有多好,老师相信你以后能从始至终都写好的。
”他露出了惭愧又充满信心的表情。
随后我又表扬了书写进步大的同学,他是首当人选。
课堂上我更加关注他,当他用发亮的眼睛看着我的时候,我会用微笑向他示意;当他欲言又止的时候,我会鼓励他大胆把话讲完,他每次发言后我总会附上欣赏与鼓励。
从此以后,课堂上能够看到他高举的小手了,耳目一新的发言,也让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了,课间他不在独处了,座位边也围上了同学,昔日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刘昊进步了,是尊重与赏识开启了他的内驱力。
儿童幼小的心灵是十分脆弱的,任何打击都会使它畏畏缩缩,自卑自怜。
而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小小的鼓励却能让他充溢向上的力量。
赏识,是唤醒学生自我价值的号角;赏识,是开启学生奋斗之心的钥匙;赏识,是滋润学生灵魂的雨露;赏识,还是使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法宝。
因而,当今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赏识教育。
赏识需要真诚
时间:
2015年3月
新学期开始学校全面实行赏识教育,并且要求开展“夸夸我自己”等主题班队会,我想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我要把赏识的风气带给孩子们,让赏识成为我们班的班风。
在班会上,我面带微笑,用信任的目光望着全班学生,说:
“今天,我让同学们写写自身的闪光点──优点,看看自己有哪些长处,学会自己赞赏自己。
”话音未落,全班同学炸开了锅。
这个说:
“真新鲜,哪有自己赞赏自己的。
”那个说:
“老师,缺点还写吗?
”顿时,我意识到传统美德教育已在学生心灵深处扎下了根。
但此时,我要让学生们在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尊重中寻找自己的长处,找回自信,树立自尊;我要让学生们明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赏识其实是一种提醒、一种暗示、一种激励。
听了我的一番解释,同学们渐渐地进入了角色。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班上一名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赵建朝只字未写,焦急得抓耳挠腮。
学习上的劣势使他饱尝了失败的痛苦,让他失去了自信。
他时常感觉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所以在班上发言时,总是低声细气,连头都不敢抬。
此刻,鼓励他树立自信的机会来了。
于是,我让同学们帮他找闪光点。
王雪菲同学说:
“他热爱班集体。
去年运动会他没有比赛项目,主动帮运动员拿衣服,拎板凳,咱们班取得的优异成绩也有他的功劳。
!
”纪祥乐说:
“他经常帮助值日生打扫卫生区。
”曹宁说:
“他主动帮助同学修理课桌椅。
”……听到同学们热烈的赞扬,看到老师和同学们赞许的目光,他感动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他第一次沉浸在受人尊重的气氛中,他体会到了受人赞赏的喜悦。
打那以后,他产生了许多变化。
他上课敢回答老师的一些简单问题了,学习比以前主动了,每天准时完成一张字帖,而且每次都认认真真的,还多次得到了科任老师的表扬。
班级的刘丛丛同学文明守纪,就是胆子特别小,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也不敢向老师请教问题,因此学习进步的很慢。
我也多次课后找到他鼓励他大胆发言和提问题,但他还是很胆怯。
一次公开课上,我发现她听得很用心,我想今天有这么多的听课教师,她一定不敢主动回答问题,但如果今天我借此机会让她课上发言,她一定尽力表现好,那么她体验了在这么多的人面前发言,以后是不是胆子就会变大呢?
因此,我有意在发现她听懂了的情况下提问了她一个简单的问题。
她虽然很紧张但是完整的回答了问题,我十分赞许的看着她并且给了她高度的评价。
她的脸立即红了,但我看到了孩子的兴奋。
从那以后,她果然胆子变大了,学习也进步了。
我也在思考我们究竟该赏识孩子什么?
该怎样评价孩子?
我想,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准确、具体说出孩子的表现和成就,把孩子的良苦用心和艰难努力都看在眼里,然后再夸奖孩子,会是我们赏识的基础。
回想我们见到的教学过程,也不难看到这样的场面:
无论是读了几个单词的,还是写了几个字的,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的,还是回答几句话的,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了大拇指:
“真好”、“真行”、“你真棒”,有时还兴师动众地要求全班学生一次次掌声鼓励。
再如一位学生结结巴巴地读完课文,教师还随即表扬:
“你读得真好!
”
说实话,诸如此类的现象在我们的课堂还真是为数不少,或许是出于对学生发言的尊重,或许是为了体现人性的关怀,或者是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所以,我们的教师慷慨无私地献出了赏识教育的法宝,一味地为学生叫好,诚然,学生确实需要沐浴赏识的雨露,在激励性语言的评价下,即使是“平庸”的学生也会变得鲜活起来,但是物极必反,凡事过头了就未必是好的了。
一味地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不需要付出努力,唾手可得的称赞有谁会珍惜呢?
事实上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廉价的夸奖不仅不能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他们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所以,只有细心观察孩子,在孩子精心准备,刻苦努力处赏识,才会让他们赏识与表扬值得珍惜,来之不易。
再次,赏识也得及时、准确。
我们要时刻注意关注孩子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断进步。
要把握表扬的时机。
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学生身上有了“闪光点”时,老师们要善于捕捉,及时抓住表扬的时机,鼓励学生的进步。
表扬只有在最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为学生打开一扇“别有洞天”的窗口。
要把握表扬的度。
第一、不言过其实地表扬,表扬要符合实际,注意分寸,不无限夸大。
第二、不吝啬表扬,但也不轻易表扬。
一些学生本应完成的事情,不因为学生希望被关注就随意表扬。
频繁的表扬,就有可能导致“超限效应”。
走进课堂我们不难发现,老师们的赞美之词大都千篇一律:
“你真棒”、“你真聪明”。
这样的表扬已经成了老师的口头语。
学生听惯了,听腻了,也就谈不上激励作用了。
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轻轻地抚摸,一句激励的话语,都能在学生心中激起上进的涟漪。
表扬讲究了方式、方法才不至于让学生感到腻味,表扬才能起到应有作用。
的确,让学生在教师真诚赞美中,从从容容地学习,踏踏实实的探究,真真切切的对话,自然而然地对学习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这种赏识、赞美才能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天地的窗口,这才是我们每一个老师恒久的理想和美丽的期待
放大闪光点,赏识待进孩子
时间:
2015年4月
罗丹曾经说过: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教育过程中同样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教育方法。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教会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优缺点,从而使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的肯定,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今后的道路。
抱怨教育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赏识教育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
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无形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