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96132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一.docx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一.docx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一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

(一)

学校:

________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学号:

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震耳欲聋B.闪烁其辞C.掩耳盗铃D.耳熟能详

2.《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

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

“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

”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

C.音色D.以上说法均正确

3.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  )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4.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载行道树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5.近年来,不少地区地震频发,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关于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波主要是超声波

B.地震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地震波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

D.地震波都可以被人耳听见

6.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也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B.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

C.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D.超声波在空气中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7.下列实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8.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B.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

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9.对于图中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的

B.乙图中,倒车雷达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丙图中,禁鸣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丁图中,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0.2016年5月21日,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1.晚上小明家楼上的孩子正在拉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

琴声影响了小明的学习,他关上窗户,这是在       控制噪声。

12.“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

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

13.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   是乐音的波形。

14.有些小区的保安配备有一种高频口哨,当小偷进入小区后,保安会吹响这只特殊的口哨,虽然小偷听不到,但狼狗会扑向小偷,口哨发出的声音是    波;现在有人设计了一种锁,不需要钥匙,只要主人对着锁孔说话,门就会自动打开,而其他的人则无法打开,这里描述声音的    。

15.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建湖”的重要举措。

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     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音调/响度/音色).该装置    (能/不能)减弱噪声的传播。

16.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

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

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    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17.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传递    的性质。

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

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    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

18.如图是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    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能量”或“信息”)。

19.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

如图所示,改变         ,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         ,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0.小明在吉它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

于是他想: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甲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和  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请你据图乙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点。

21.实验桌上有A、B两个能正常使用且体积较小的手机,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玻璃容器、一个金属刀,满足实验要求的塑料袋、泡沫塑料、细线若干,小明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水能够传声。

【进行实验】

(1)将A手机放入塑料袋,用细线封口,手提细线,将装有手机A的塑料袋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且不接触    。

(2)用手机B拨通手机A.小明听到了手机  (选填“A”或“B”)发出的声音。

于是小明认为水能够传声。

【评估】

(1)小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请你针对小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

                     。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2.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

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

”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A为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剪成圆片的挺直的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

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

完成表中的内容。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              

探究内容

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探究“声音的能量与响亮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3cm

做法

观察内容

23.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五、计算题(共1小题)

24.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单位m/s

空气(0℃)

331

3230

空气(15℃)

340

铜(棒)

375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5200

在一根长为884m的金属管两端有甲、乙两个同学,若乙同学在长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金属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金属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43s,求:

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

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

(一)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分析】响度是指声音很大,从成语的含义分析哪个成语表示声音大小即可。

【解答】解:

A、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响度大;符合题意。

B、闪烁其词是声音时断时续,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符合题意;

C、掩耳盗铃是从人耳处减弱声音的传播;不符合题意;

D、耳熟能详是指从音色的角度区分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2.【分析】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解:

因为每个人的发声声带结构都不相同,因此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都是音色。

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音色。

故选:

C。

【知识点】音色

3.【分析】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从生活的角度考虑,不管声音是优美动听,还是杂乱刺耳的,只要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的,都可以称为噪声。

【解答】解: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是球迷们激动之举,不是噪声,此项不符合题意;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由于是震耳欲聋的,这种声音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所以是噪声,此项符合题意;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在歌舞厅里人们愿意去欣赏,不是噪声,此项不符合题意;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是为了方便人们,不是噪声,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

4.【分析】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

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解答】解:

A、道路两旁载行道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可以在噪声的接受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限制建筑工地的工作时间是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5.【分析】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

A、地震波主要是次声波,而不是超声波,故A错误;

B、地震波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地震波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地震波是次声波,不能被人耳听见,故D错误。

故选:

C。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6.【分析】

(1)声速跟介质种类、介质温度有关。

介质不同,声速不同;同种介质,温度不同,声速不同;

(2)噪声的分类有两种:

①从物理角度考虑:

物体做不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噪声;②从生活角度考虑:

凡是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都是噪声;

(3)声音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在同一介质中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的速度相同。

【解答】解:

A.声速跟介质种类、介质温度有关,故A正确;

B、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C错误;

D、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

A。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速

7.【分析】

(1)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还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结石;

(2)声音还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医生利用听诊器来听病人的心肺就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解答】解:

A、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工件是否完好,使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不符合题意;

B、医生用“超声”排石,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

符合题意;

C、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D、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说明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知识点】声与能量

8.【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由于声音经过空气传递到耳朵里的。

【解答】解:

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现象说明了音叉在振动。

故选:

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9.【分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3)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

A、用力敲击鼓面时,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故A错误;

B、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原理来工作的,故B错误;

C、禁鸣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丁图中,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这说明气体越稀薄,声音越不容易传播,当没有空气时,声音就不能传播了,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正确。

故选:

D。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信息

10.【分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2)在同样的环境下,同种介质里,声速是相同的;

(3)麦克风可将声音的响度扩大,但不能提高音调;

(4)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据此可辨别不同的乐器。

【解答】解:

A、在演唱会上,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故A正确;

B、在同样的环境下,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与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响度,但不能提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现场观众根据音色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而不是通过响度,故D错误。

故选:

A。

【知识点】声速、响度、音色、声音的传播条件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1.【分析】①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②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

在人耳处、传播过程中和在声源处进行减弱。

【解答】解: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优美的琴声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小明为减小噪声关上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

振动;传播过程中。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

12.【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包括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入耳三个方面。

【解答】解:

“掩耳盗铃”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

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故答案为:

产生;传播。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13.【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不同的发声体发声时的音色是不同的;

乐音是由物体做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

人们在说话时,由于声带的差异,发出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

从图形上可以看出,甲声音中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振动,故是乐音;乙是无规则振动,故是噪声。

故答案为:

音色;乙;甲。

【知识点】音色、噪声及来源

14.【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两点入手:

①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在20Hz到20000Hz之间,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

②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和不同人的声音。

【解答】解:

(1)这只特殊的口哨,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而狼狗会听到,所以保安吹响这只特殊的口哨时,虽然小偷听不到,但狼狗会扑向小偷。

(2)这种锁对主人的声音进行分析,存储到存储器里。

如同人耳一样,能根据其他的人和主人的音色不同来区分其他的人和主人。

所以只要主人对着锁孔说话,门就会自动打开,而其他的人则无法打开。

故答案为:

超声;音色。

【知识点】音色、超声波与次声波

15.【分析】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控制噪声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外界的噪声越大,也就是声音越强,即响度越大,其所显示的数字就越大。

【解答】解:

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35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35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

故答案为:

声源处;响度;不能。

【知识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防治噪声的途径

16.【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能加强原声。

【解答】解:

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回声的音效效果。

故答案为:

回声。

【知识点】回声

17.【分析】

(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2)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从发射到接受的时间已知,利用s=vt可以得到海水的深度。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

(1)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2)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

×2s=1s,

由v=

可得,海洋的深度为h=vt=1531m/s×1s=1531m。

(3)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月球周围是真空,所以声波不能传播,不能用声波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

能量;信息;1531;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声与能量、声与信息

18.【分析】

(1)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同种介质中,声速和介质温度有关。

(2)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

工人师傅用一把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由于固体可以传递声音,所以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该现象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

固体;信息。

【知识点】声与信息、声音的传播条件

19.【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解答】解: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

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

【知识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0.【分析】

(1)①由图示可知,b、d琴弦的材料、粗细都相同而长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判断应用该琴弦所能探究的实验;

②要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都相同而粗细不同,分析所给琴弦,找出符合要求的琴弦进行实验;

(2)琴弦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琴弦的材料、长短、粗细和松紧程度,在材料和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越长,音调越低,琴弦越粗,音调越低。

【解答】解:

(1)①由图示可知,琴弦b、d的材料和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选择琴弦b、d进行实验可以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

②要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粗细不同,由图示可知,可以选琴弦a、b进行实验;

(2)由图示可知,在琴弦材料和张力相同的情况下,琴弦越长,音调越低,琴弦越粗,音调越低,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A点,最低的是按住B点。

故答案为:

(1)①长度;②a;b;

(2)A。

【知识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21.【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

【进行实验】

(1)小明将A手机放入塑料袋,用细线封口,手提细线,将装有手机A的塑料袋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且不接触容器;

(2)用手机B拨通手机A,小明听到A手机的声音,于是小明认为水能够传声可能是通过液体传来的;

【评估】

(1)小明听到A手机的声音可能是通过液体传来的,也可能是通过细线传来的,因此得出水能够传声的结论有些牵强;

(2)为了防止细线传声,实验中不能用手提细线,应该使用能浸没在水中且不沉底的物体放置手机。

故答案为:

【进行实验】

(1)容器;

(2)A;

【评估】

(1)手提细线,听到的声音不能排除是固体传声;

(2)使用能浸没在水中且不沉底的物体放置手机。

【知识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条件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2.【分析】

(1)拍塑料膜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跳动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3)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解答】解:

(1)拍塑料膜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跳动;烛焰的跳动是由喇叭声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轻拍塑料膜和重拍塑料膜,使塑料膜振幅不同,观察烛焰摆动幅度;

(3)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答案如下:

探究内容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3cm

3cm

做法

轻拍塑料膜

轻拍、重拍塑料膜

现象

烛焰摆动

烛焰摆动幅度不同

结论

声音具有能量

声能与响度有关

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23.【分析】

(1)声音和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车距山崖距离的2倍,据此求出鸣笛时车距山崖的距离。

(2)司机听到回声时车距山崖的距离等于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减去车行驶的距离;

【解答】解:

(1)在t=2s的时间内,车行驶的距离:

s1=v1t=15m/s×2s=3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m/s×2s=680m,

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

2s=s1+s2,所以s=

=355m,

(2)司机听到回声车距山崖的距离:

s′=s﹣s1=355m﹣30m=325m。

答:

(1)鸣笛处距山崖离355m;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325m。

【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五、计算题(共1小题)

24.【分析】利用v=

,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再结合时间差计算声音在金属管内的传播速度,对应数据表找出金属管的材料。

【解答】解:

由v=

,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

t=

=2.6s;

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传播的快,所以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

t2=t1﹣△t=2.6s﹣2.43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