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传播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
2、什么是“传播隔阂”
传播隔阂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利益、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
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
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与动物界几乎没有增加发生类型不同,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穷的创造力。
人类的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这一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通过体内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人类以一种效率极高的信息传播方式完成了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
4、试论述电子传播的发展在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于实现了信息的远距快速传播。
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电子媒介的里程碑式意义在于:
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它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的诞生,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
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形成了新形式的多媒体传播。
总之,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化社会。
5、什么是信息社会它具有哪些特点 所谓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其特点为
(1)产业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6、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新的传播媒介不断被发现和创造出来,使社会信息系统不断走向发达和完善。
{
而传播媒介的进化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进一步增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也由此诞生。
7、简述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符号在一定的指代和表述关系中产生,可以在形式上独立存在,但和指称的对象事物和意义密不可分,人们以符号为介质从事信息传播,这种交流互动只有通过传授双方的对符号意义的解释才能获得。
符号又可理解为能指,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联想。
8、象征符具有哪些特性
(1)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4)可以自由创造。
—
9、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表述和理解功能。
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需借助可感的物质形式。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
(2)传达功能。
意义具有了一定的物质形式,由符号承载,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3)思考功能。
思考是内在意识活动,是内在的信息处理过程。
思考本身就是一个操作符号、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10、什么是意义意义是如何产生的
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产生:
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它与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
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了意义。
11、情境意义指的是什么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作用 情景意义是由一系列情景符号及其相互组合形成的意义。
情景是由参与传播的时间、地点、人物、场景、氛围等附随性情景要素构成的,它们所携带的意义会对符号文本系统的意义产生影响,并对传播效果形成制约。
#
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外,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积极传播情境所形成的意义也在发挥作用。
(1)传播者的意义。
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但符号有时并不能正确传
"
达我们的意图或本意。
符号本体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一回事。
(2)受传者的意义。
对同一组符号构成的讯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受到的意义也未必是一回事。
每个受传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社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的。
受传者的意义既不等于传播者的意义,也不等于符号本身的意义。
(3)情境意义。
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
总之,意义不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而是存在于人类传播的全部过程和环节当中。
12、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
意义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两层含义:
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或文化背景。
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
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互相理解。
如果传受双方没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传播。
13、什么是象征行为它有哪些特性
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维感情的行为。
—
象征行为的特点,就是使象征符的字面意义向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转化。
象征行为具有智慧性,需要在某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之间巧妙地建立起联想关系。
象征行为总是一定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并且需要得到较多社会成员的认同,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约定性。
14、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1)传播者。
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2)受传者。
又称信宿,指的是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受传者并不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它可以通过反馈来影响传播者。
(3)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4)媒介。
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5)反馈。
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
15、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
\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
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结构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
此外,各环节或要素本身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16、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
(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cct/)
“5W”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这个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后来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
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
但是,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这个模式还不完全,这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17、群体规范--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要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群体规范功能包括:
—
1、协调成员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3、通过指示共同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18、群体--(广义)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19、集合行为(collectivebehavior)--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
如:
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自发集会、游行、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
集合行为的形态:
群集、恐慌、流言、骚动
后果: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集合行为的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
1、结构性压力。
(危机:
自然灾害、经济萧条、失业、物价不稳、社会不公、政治动荡、种族关系恶化达到临界点)
【
2、触发性事件。
(流言、谣言、人肉搜索)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大众传媒公信力丧失、政府封锁严重、公开度极低、宁愿相信留言)
2014年底湖南卫视《武媚娘》停播事件
结构性压力——受众对国家广电总局对影视作品限制的不满
触发事件——受众对停播、剪胸的不满
官方主流媒体的“失音”,加速了流言的产生和传播
(
20、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核心内容:
群体规范)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2、群体感情(“我们”的感情)
3、群体归属意识
21、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
1、拉斯韦尔三功能说:
环境监视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2、赖特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3、施拉姆:
政治、经济、社会功能
¥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痹作用”。
1、环境监视功能
正功能
发出警告,促使他们及早防御,“授予地位”的功能
负功能
对社会而言,世界新闻的流通会构成对某社会体制潜伏的威胁。
对个人而言,受到过多的新闻的冲击,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对社会统治而言,环境监视也有负功能
对文化体系来说,因环境监视而产生的信息广泛流通,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社会的文化发展,也可能出现文化渗透甚至文化侵略的后果。
2、社会协调功能
3、社会协调是一种组合功能,即大众传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释与评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适应当前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或事件上。
(可以避免环境监视的负功能)
正功能
¥
在对社会的各组成部分加以组合以应付当前事件的活动中,大众传播协调社会行动的正功能,即激励和动员群众投入当前的事件并提出对策抵御有碍社会稳定的各种威胁;
通过解释与评论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些事件以使之广为传扬,成为公众的议论中心,这就是所谓“设置议题”。
负功能
大众传播具有面向全社会的公开性,它的解释有触及现存社会秩序以至社会弊病的,都会引起广泛的反响。
这样,它评论、解释就会受到限
22、3、文化传递功能
23、正功能
文化传递功能就是社会遗产传递功能。
是指通过大众传播把文化传递给后代,并继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是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
#
负功能
大众传播的各种教育活动扩大“大众”社会。
所谓“大众”
社会,是说大众媒介的受众多数是没有受过专门教育的新对
象,构成的“大众”社会的平均教育水准也较低。
4、娱乐功能
娱乐功能是大众传播最明显的一种功能。
传播学研究已越来越强调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
5、经济发展功能
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故大
众传播媒介本身可作为经济单位出现。
而其所提供的信息对
社会经济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
经济功能可总结为两个基本功能:
第一,影响和改变社会需求(经济信息和广告通
过大众传播传递,引起经济因素的改变。
传媒产业
的发展壮大也是大众传播改变社会需求的结果);
第二,大众传播监督市场秩序的基本功能。
22、大众传播的特点:
"
1、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
3、对象是一般社会大众,即“受众”;
4、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传6、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7、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23、什么是信息环境理解这个概念应注意那些方面
①定义:
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②特点(理解):
a.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等信息符号;
#
b.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结构相互组合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传达消息或知识且包含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告知性且指示性,制约人的行为;
c.当某类消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
d.具有社会控制功能,是制约人行为的重要因素。
24、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拟态环境)
①(美)李普曼《自由与新闻》、《舆论》
②a.人们因为活动范围等局限,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往往通过新闻媒介进行。
因此人们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媒介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媒通过对象征**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的反应。
而人们意识不到注意这一点,往往把“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看待。
b.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且由此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该机制使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即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25、你认为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
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
|
26、如何理解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
(1)让人沉醉在虚拟满足之中,剥夺了行动能力;
(2)使人们丧失了辨别能力而顺从现状;
(3)使大众审美鉴赏能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
(4)以低廉的代价占用、剥夺人们宝贵的自由时间资源,“时间窃贼”。
27、.什么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其代表学者和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
“说服性传播“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
[
霍夫兰(Carl Hovland 192l—1961)是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教授,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
1953年出版了《传播与说服》。
28、谈谈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时期和效果观的变化。
答:
从20世纪早期的子弹论到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年代的以后的宏观效果,人们对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表面上看,早期的子弹论与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都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有利性,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也就是说,前者主张的是一种无条件的、无中介的绝对效果,而后者则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作出的重新评价。
29、试述信源的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答:
传播者决定着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即便是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处于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
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
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
1.传播者的信誉。
2.专业权威性。
30、简述以下概念和范畴:
休眠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免疫效果、诉诸感情、恐惧诉求、自信心假说。
答:
休眠效果:
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发现出来。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已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
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
免疫效果:
“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像事先接种年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两面提示”的这种效果,被称为免疫效果或接种效果”。
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也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
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2)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
但是由于敲警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如果分寸把握不好容易招致自发的防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
3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①概要:
.麦库姆斯和.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②特点:
a.着眼点于传播效果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b.考察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宏观的社会效果;c.暗示这种媒介观:
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不管是客观或歪曲的反映,都会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判断。
32、“知沟”假说
1970年,蒂奇纳、多诺霍、奥里恩:
《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的扩大》
观点:
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
故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鸿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33、什么是IPP指数,它是如何设计的,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
拉扎斯菲尔德的“伊里调查”
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由此提出了著名的“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
很显然,人们的政治态度,与他们归属的社会群体和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他们还进一步提出“选择性接触假说”
33、简析作为“大众”的受众观
用典型的大众社会论观点看问题,大众传播的受众无疑就是大众本身。
受众具备着大众的一切特点,因此,受众在本质是一种被动的存在。
这可以说是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的核心观点。
不过,在说明这种被动性时,传播学者更多地从社会传播结构的变化以及大众传播的性质上来寻找因。
以日本著名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家清水几太郎的关于"拷贝的支配"的观点为代表。
这种分析在揭示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及其社会影响力方面是有说服力的,但把受众看做是绝对被动的存在的观点则有失于偏激。
在现代社会,接触大众传播是社会成员的一项重要活动,但并不是全部活动、他们同时还参与着各种能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丰富的现实社会关系,而这样一些社会关系和实践也必然会对他们接触大众传播产生能动的影响。
34、什么是“使用与满足”如何理解受众需求
使用与满足”研究(usesandgratificationsapproach)——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
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
[
对印刷媒介的“使用和满足”的需求:
获得外界信息消息的来源,日常生活工具,休息的手段,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社交的手段,读报本身的目的化。
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的需求:
心绪转移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
35、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研究
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使用与满足”研究采用的新视角的三个意义
第一,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
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第二,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这对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
'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局限性
1、使用与满足研究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2、它脱离开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3、指出了受众的而某种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仅仅限于对媒介提供的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的范围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
4、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37、什么是人内传播如何理解人内传播的性质和特点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的和特点:
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信息处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他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他的本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间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主动的反映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38、试述人内传播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或要素。
环节:
1接受刺激;
2产生感觉和引起心理活动;
3产生意识。
要素:
1)感觉---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2)知觉---对事物感性信息属性的综合认知
3)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
4)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
5)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的思维活动
6)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活动
39、什么是人际传播它的特点是什么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