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工作报告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890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府工作报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市政府工作报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市政府工作报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市政府工作报告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市政府工作报告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府工作报告1.docx

《市政府工作报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府工作报告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府工作报告1.docx

市政府工作报告1

市政府工作报告

8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武夷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2020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时期与20*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是我市在新世纪实施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

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市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过去的五年,我们的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振奋人心。

"**"期间,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初步统计(以经普调整后公布的数据为准),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高于"九五"1.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650美元。

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16亿元,比"九五"增长1.86倍。

地方财政收入由20*年0.83亿元提高到20*年1.21亿元,年均增幅达9.88%。

项目带动全面推进:

坚持以项目带动战略为经济工作主线,突出招商引资,以项目带动发展。

累计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新办项目462个,世遗二期、高教园区、过境公路、高尔夫球场等事关长远发展的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经济结构调整呈现可喜变化:

三次产业比重由"九五"时期的26.81:

21.11:

52.07调整为23.63:

24.01:

52.36。

旅游产业实力增强,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1.26%和11.28%;"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成效明显,工业增加值达到3.72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发展农村经济,累计投入达4.07亿元,年递增22.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5%。

在南平市创业竞赛活动中,连续四年名列前茅。

过去的五年,我们的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鼓舞人心。

品牌建设全方位推进:

五年来,荣获全国4A级风景旅游区、中华十大名山、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等称号。

以"大活动"推广品牌,举办世界遗产节、全国万人攀登武夷山、全国漂流大赛、茶文化艺术节、武夷岩茶节、武夷山中国情人旅游节、国际摄影周、中国企业营销攻略武夷论坛、大红袍拍卖等活动,参加"中国魅力城市"评选,扩大"武夷山"品牌辐射面。

以"大营销"激活品牌,加强山海协作,与厦门、杭州等地建立了联动协作营销机制;与厦门合作,在全国首创城际联合旅游"大篷车"促销活动;组建武夷山旅游集团公司等企业联合体,积极开展联动营销。

以"大媒体"宣传品牌,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新浪网等大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构建了低成本、高效益的品牌宣传渠道。

城乡面貌同步改观:

完成社区设置工作,拉开城市框架,城区面积从2000年的6平方公里扩大至20*年的7.3平方公里。

开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完成路灯工程、武夷大道绿化、火车站站前广场、中华路、和平北路等城市建设工程。

完成过境公路、武夷大道排污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污水处理厂,启动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项目建设。

五年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5万平方米,新增城市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12.65公顷,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9.2平方米,市区亮灯率达99%。

与此同时,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实施农村水利"651"工程,累计建设2个乡(镇)、46个村级供水工程,受益人口3.73万人;加大农村路网建设力度,完成农村公路路面硬化231.5公里、自然村通机耕路66.75公里;洋墩、大渚、麻坜地质灾害点村民搬迁85户;累计投入4800万元,完成全市行政村农网改造,城乡实行"同网同价",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通过省上验收。

过去的五年,我们的发展活力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带来新变化深得人心。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国企改革基本完成,对111家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安置职工8000余人;成功实现航站、电力公司等企业的合作重组。

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行总量控制,五年来共撤销、合并、转制47个事业单位。

积极推进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取消审批事项214项,改变审批类型的事项110项,削减收费项目和标准事项88项。

大力推进政务改革,加快"数字武夷"建设,投入830万元完成一期、二期工程,建成覆盖全市各乡镇的视频会议系统,获"全国电子政务调查综合奖第一名"、"中国政府特色网站"等荣誉,成为"数字福建"建设示范点。

加大财税改革力度,促进了税收征管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建立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市共完成林权登记面积240.2万亩,占应登记面积的98.7%。

加快推进殡葬改革,全市火化率达99%。

机制创新有效推进:

健全城市管理机制,推行专家评审委员会规划方案决策机制;成立城投公司、土地收购储备中心,组建城市综合执法大队。

深化南平机制,五年来,共下派科技特派员、村助理、村支书、各类乡(镇)长助理共986人次。

推行"城乡双百联动"机制,全市挂点单位共为挂点村投入扶持资金1012.3万元,扶持和开发经济项目680项,办实事好事1161件。

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累计新批外资企业105个,引进合同外资2.88亿美元。

积极扶持扩大外贸出口,加大外贸出口企业业务培训力度,累计实现出口创汇4910万美元。

过去的五年,我们的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为民利民实现新进展温暖人心。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科教强市"富有成效,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省级验收。

建设高教园区,打造现代高等教育平台,境内首次拥有了全日制高等院校;全面完成"普九"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得到妥善安排,扶贫助学机制逐步建立;投入1209万元完成上梅、洋庄、五夫、兴田等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12项。

文体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进一步活跃;建立健全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巩固和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累计发放奖励扶助金12.43万元,连续六年完成人口计划生育责任目标。

坚持"发展为民",先后实施新建殡仪馆、中医院、食品放心工程、造福工程、生态富民工程等为民办实事项目。

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五年实现再就业717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6129人,分别是"九五"期间的2倍、1.5倍。

全市城市低保4247户9293人,发放保障金552.22万元;农村低保户6248户13990人发放低保金520.51万元。

五年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0.43%、8.88%。

同时,"双拥"共建活动不断深入,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市称号。

"四五"普法任务基本完成,法律服务不断加强。

平安环境更加稳固:

强化稳定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疑难信访挂牌督办等机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20*年,全市信访总量比降7%,全市50%的乡镇街道达到了南平"平安乡(镇)街道"要求。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责任制和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严厉打击各种犯罪行为。

与此同时,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收到实效。

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民政、防灾救灾、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人防、消防、档案、修志、保密、口岸、统计、气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取得新成效,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新发展。

各位代表!

20*年,我们全面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以南平市创业竞赛第一名的佳绩为"**"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主要工作成效:

一是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主要经济指标增势不减,地区生产总值30.18亿元,比增11.7%;地方财政收入1.21亿元,比增13.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比增4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亿元,比增16.85%;外贸出口1673.27万美元,比增21.47%;城镇新增就业2146人,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122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20元,比增9.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13元,比增9.69%。

二是重点改革卓有成效。

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从20*年起,全部免征农业税及除烟叶外的所有农业特产税,全市农民共减负2590.6万元,人均减负161.9元,减负率66%以上。

积极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全市精简乡(镇)、街道行政编制101名,行政人员减少37名,事业机构精简93个,事业编制精简117名。

创新城市投融资机制,获得国家开发银行授信贷款额度1.6亿元。

强化社会稳定工作机制,建立了每日市领导接待信访工作制度。

三是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果。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年全市共引进项目196个,1000万元以上新开工工业项目25个,5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77个。

合同利用外资9556万美元,比增36.75%;实际利用外资完成6989万美元,比增16%;山海协作引进市外资金9.81亿元,比增79.88%。

突出重点项目建设,省、南平市、本市三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65亿元。

高速公路主线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完成,进入建设阶段。

四是旅游目的地形象更加鲜明。

名列第二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称号。

红色旅游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和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成功举办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闭幕式暨第七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旅游节、中国武夷山旅游节、"七夕"文化风情节等活动。

景区实行门票奖励新机制,有效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效益明显提高。

对台旅游合作取得突破,"武夷山-阿里山"两山合作正式签约。

至20*年,全市星级饭店44家,其中,四星级5家,三星级14家,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75.13万人次,比增12.23%。

《福建省武夷山景区保护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依法治旅工作迈上新台阶。

五是工业发展实现突破。

全市工业总产值9.78亿元,比增23.89%,实现入库税收3260万元,比增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65亿元,比增33.1%,占工业总产值的68%,占年初规划目标任务的110.83%。

纺织服装、竹木加工、食品加工、茶叶加工四大产业完成产值5.2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8.5%。

加快工业平台建设,仙店创业园区已入园工业项目22个,总投资5.95亿元;已投产企业6个,在建15个。

洋庄工业小区引进企业10个,开工建设5个、投产企业4个。

六是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获得"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称号,"武夷岩茶(大红袍)民间手工技艺"列入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规划新建市立医院;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市11.85万农民参加,参合率达76.22%,市财政配套投入119万元。

南平师专武夷山校区三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武夷学院获教育部批准筹建,实验中学投入使用,武夷山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开工建设;20*年起,市财政每年拨出40万元专款用于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并为每位农村寄宿生免费提供菜汤等。

各位代表!

"**"发展成就来之不易。

省、南平市和中共武夷山市委的坚强领导,为武夷山的快速前进把握了正确方向。

全市人民贡献智慧,挥洒汗水,齐心协力,为武夷山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此,我代表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向战斗在各条战线的全市人民和驻武部队、武警官兵,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向关心武夷山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发展成就令人鼓舞,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主要体现在:

经济总量小,与武夷山拥有的品牌地位不相适应;工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起支柱作用的工业企业;市区与农村、乡镇与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乡村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除,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仍有待加强;稳定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