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高考理科综合全面达标高效演练模拟卷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8806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卷二高考理科综合全面达标高效演练模拟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卷二高考理科综合全面达标高效演练模拟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卷二高考理科综合全面达标高效演练模拟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卷二高考理科综合全面达标高效演练模拟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卷二高考理科综合全面达标高效演练模拟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卷二高考理科综合全面达标高效演练模拟卷二.docx

《卷二高考理科综合全面达标高效演练模拟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二高考理科综合全面达标高效演练模拟卷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卷二高考理科综合全面达标高效演练模拟卷二.docx

卷二高考理科综合全面达标高效演练模拟卷二

2013高考理科综合“全面达标”高效演练模拟卷二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S:

32Al:

27Cu:

64Ag:

107.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甲、乙、丙的化学组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X、Y表示构成这些化合物的元素(除C、H、O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Y表示N元素

B.甲、乙、丙均携带遗传信息

C.单体C溶液与双缩脉试剂混合后出现紫色反应

D.丙从细胞质经核孔进入细胞核,与甲共同形成染色体。

2.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清洁用水,健康世界”。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探索外星空间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关键的一环,这是因为,生化反应必须在水中进行

B.水是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C.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D.一个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2个环状多肽,水解需要m-2个水分子

3.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

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B.去掉癌细胞中IAPs的RING区域,可有效促进癌细胞凋亡

C.IAPs的合成可以不受基因的控制

D.衰老细胞和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

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5.一般成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这说明

A.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

D.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

6.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磕度、酸碱度、使用试剂的量等都是自变量

B.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可根据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检测CO2产生情况

C.用斐林试剂模拟尿糖检测时,应设计正常人尿液的对照实验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取样计数前培养液应充分摇匀

7.下图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短时间内会导致生殖隔离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8.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

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裂解死亡。

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糖蛋白有关

B.控制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在效应B细胞中也存在

C.穿孔素是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细胞膜的

D.穿孔素分泌的过程依赖膜的流动性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铝、碳素钢都是合金材料;合成纤维、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油脂在碱的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

C.处理废水时可加入明矾作为混凝剂,以吸附水中的杂质

D.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氨可用作致冷剂

B.向Fe(OH)3胶体中滴入过量的NaHSO4溶液,能使胶体发生凝聚而沉淀

C.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D.28g乙烯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原子(戈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1.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X、W的质子数之和为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

B.氢化物的稳定性:

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W>Z

D.Z的氧化物不能溶于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

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棉花、蚕丝和锦纶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将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迅速插入乙醇溶液中,铜片恢复红色且质量不变

D.用新制的Cu(OH)2可用于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B.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会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铁粉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3

D.浓硫酸、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都能将木炭氧化为二氧化碳

14.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

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

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

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15.25℃时,在25mL0.1mol·L-1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的CH3COOH溶液,溶液的pH与醋酸溶液体积关系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点的横坐标a=12.5

B.C点时溶液中有:

c(Na+)>c(CH3COO-)>c(H+)>c(OH-)

C.D点时溶液中有:

2c(Na+)=c(CH3COO-)+c(CH3COOH)

D.曲线上A、B间的任意一点,溶液中都有:

c(CH3COO-)>c(Na+)>c(OH-)>c(H+)

16.如图所示,一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恰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

若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用力F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斜面体依然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则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

A.大小为零B.方向水平向右

C.方向水平向左D.大小和方向无法判断

17.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副线圈与理想电压表、理想电流表、热敏电阻Rt(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及定值电阻R1组成闭合电路。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变压器原线圈中交流电压

的表达式

V

B.Rt处温度升高时,Rt消耗的功率变大

C.Rt处温度升高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D.Rt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大

18.据中新社3月10日消息,我国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天宫一号”既是交会对接目标飞行器,也是一个空间实验室,将以此为平台开展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验证。

假设“天宫一号”绕地球做半径为r1、周期为T1的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绕太阳做半径为r2、周期为T2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根据题中的条件,可以求得

A.太阳的质量B.“天宫一号”的质量

C.“天宫一号”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D.地球与太阳间的万有引力

19.如图所示,一簇电场线的分布关于y轴对称,O是坐标原点,M、N、P、Q是以O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N在y轴上,Q点在二轴上,则

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低

B.O、M间的电势差小于N、O间的电势差

C.一正电荷在O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Q点时的电势能

D.将一负电荷由M点移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20.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

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水平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l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此物体

A.在位移为l=9m时的速度是

m/s

B.在位移为l=9m时的速度是3m/s

C.在OA段运动的加速度是2.5m/s2

D.在OA段运动的加速度是1.5m/s2

21.甲和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

若两物体均只受到彼此的相互作用,则甲、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刻t1分别为

A.1:

3和0.30s

B.3:

1和0.30s

C.1:

4和0.35s

D.4:

l和0.35s

22.如图所示,相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ab、cd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阻值为R的电阻与导轨的两端a、c相连。

滑杆MN质量为m,垂直于导轨并可在导轨上自由滑动,不计导轨、滑杆以及导线的电阻。

整个装置放于竖直方向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滑杆的中点系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绳绕过固定在桌边的光滑轻滑轮后,与另一质量也为m的物块相连,绳处于拉直状态。

现将物块由静止释放,当物块达到最大速度时,物块的下落高度

,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物块由静止开始下落至速度最大的过程中

A.物块达到的最大速度是

B.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是

C.电阻R放出的热量为

D.滑杆MN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为

第II卷(必做120分+选做32分,共152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16大题,其中23-30题为必做部分,31-34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2个物理、1个化学和1个生物题作答。

不按规定选做考,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前面的2个物理题、1个化学和1个生物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必做部分】

23.(12分)

(1)(4分)图一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mm。

图二中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读数为cm。

(2)(8分)电池的内阻很小,不便于直接测量。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将一只2.5Ω的保护电阻R0与电池串联后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①按电路原理图把实物电路补画完整;②实验中测定出了下列数据:

请根据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I-U图象。

连线时,有一组数据是弃之不用的,原因是

③由I-U图象得出电池的电动势为,内阻为。

24.(15分)如图是利用传送带装运煤块的示意图。

其中,传送带足够长,倾角θ=37°,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传送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半径相等,主动轮轴顶端与运煤车底板间的竖起高度H=1.8m,与运煤车车箱中心的水平距离x=1.2m。

现在传送带底端由静止释放一些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到达主动轮时随轮一起匀速转动。

要使煤块在轮的最高点水平抛出并落在车箱中心,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l)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v及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半径R

(2)煤块在传送带上由静止开始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所经过的时间t

25.(18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MN为其左边界。

磁场中有一半径为R、轴线与磁场平行的金属圆筒,圆筒的圆心O到MN的距离

所在直线与圆筒右侧壁交于A点。

圆筒通过导线和电阻r0接地。

现有范围足够大的平行电子束以相同的速度从很远处垂直于MN向右射入磁场区。

当金属圆筒最初不带电时,发现电子只能射到圆筒上以A点和C点为界的ADC弧上,而AE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