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 尔雅答案.docx
《毒理学 尔雅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毒理学 尔雅答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毒理学尔雅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
1、毒理学: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2、毒物:
是指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二、选择
1、描述毒理学直接关注的是——,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
A
A、毒性鉴定
B、接触毒物时间
C、接触毒物剂量
D、毒性强弱
E、以上全是
2、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A、核素
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E、以上都是
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
E、以上都是
三、填空
1、毒理学研究领域主要分为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2、动物实验的“3R”法分别是优化、减少和取代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
1、外源化学物:
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
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的能力。
3、毒物:
在一定的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4、靶器官:
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但起发挥毒作用的部位则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毒物直接发挥作用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5、生物学标志:
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的测定指标。
6、暴露生物学标志:
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可提供有关化学物质暴露的信息。
7、效应生物学标志:
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
8、易感生物学标志:
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9、量反应:
此类效应的观察结果为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的数值表示。
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
10、质反应:
计数资料、没有强度差别,不能以具体数值表示,只能以“+,-;有、无”表示。
如:
死、不死。
用于表示化学物引起的某种毒效应产生的个体在群体中的发生比例
11、剂量-效应关系:
表示化学物的剂量变化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效应)强度改变之间的关系。
12、剂量-反应关系:
表示化学物的剂量变化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高低之间的关系。
13、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
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14、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
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其低一档的剂量即不再引起动物死亡。
15、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
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16、半数致死量或浓度:
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它是一个经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的数值.
17、阈剂: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毒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量。
也称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effectlevel,MEL)。
18、最大无作用剂量:
是指一种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用最灵敏的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19、毒作用带定义:
表示化学毒物毒性和毒作用特点的重要参数之一。
二、选择
1、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靶器官是指外源性化学物
A、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
B、最早达到最高浓度的部位
C、在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
D、表现有害作用的部位
E、代谢活跃的部位
2、氟(F)的靶器官为
A、中枢神经系统
B、脂肪
C、肝
D、肺
E、骨骼
3、铅(Pb)的靶器官为
A、中枢神经系统
B、脂肪
C、肝
D、肺
E、骨骼
4、对某化学毒物进行毒性试验,测定结果为:
LDso:
896mg/kg,LDo=152mg/kg,LD100=1664mg/kg,LimaC:
64mg/kg,Limch:
8mg/k8,其慢性毒作用带的数值为
A、8
B、14
C、26
D、112
E、208
5、关于生物学标志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
B、检测样品可为血、尿、大气、水、土壤等
C、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
D、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
E、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
6、欲把毒理学剂量反应关系中常见的非对称S状曲线转换为直线,需要将
A.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
B.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对数表示
C。
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
D.纵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
E.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
7、某农药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60mg/kg体重,安全系数定为100,一名60mg体重的成年人该农药的每日最高允许摄入量应为
A.0.6mg/人•日
B.3.6mg/人•日
C.12mg/人•日
D.36mg/人•日
E.60mg/人•日
8、有害作用的质反应剂量反应关系多呈S型曲线,原因在于不同个体对外源性化学物的
A、吸收速度差异
B、分布部位差异
C、代谢速度差异
D、排泄速度差异
E、易感性差异
9、在毒性上限参数(致死量)中,最重要的参数是
A.绝对致死剂量
B.大致致死剂量
C.致死剂量
D.半数致死剂量
E.最大耐受量(最大非致死剂量)
10、LD50的概念是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经统计,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
D.在实验中,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
E.抑制50%酶活力所需的剂量
11、有关半数致死剂量(LD50)的阐述,正确的是
A、是实验中一半受试动物发生死亡的剂量组的染毒剂量
B、LD50的值越大,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
C、LD50的值越小,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
D、不受染毒途径和受试动物种属影响
E、需要结合其他参数才能对受试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12、如外来化合物A的LD50比B大,说明
A、A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比B大
B、A的毒性比B大
C、A的作用强度比B小
D、A的急性毒性比B小
E、A引起死亡的可能性比B小
13、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是
A.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
B.引起DNA损伤的最低剂量
C.引起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低剂量
D.引起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
E.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低剂量
14、一般对致癌物制定实际安全剂量在人群中引起的肿瘤超额发生率不超过
A.10-2
B.10-3
C.10-4
E.10-6
15、未观察到损害作用水平(NOAEL)是指
A.不引起亚临床改变或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高剂量
B.引起DNA损伤的最低剂量
C.引起免疫功能降低的最低剂量
D.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学物不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E.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
16、下列属于无阈值效应的是
A.汞所致的中毒性脑病,
B.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坏死
C.氢氟酸所致的皮肤灼伤
D.乙酰水杨酸所致的胎仔畸形
E.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
17.外来化学物在血液中主要与下列哪种蛋白结合
A.铜蓝蛋白
B.血红蛋白
C.白蛋白
D.球蛋白
E.脂蛋白
三、填空
1、毒性是物质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2、任何一种化学物只要达到一定的剂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
3、生物学标志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4、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性质和强度,直接取决于在靶器官的剂量。
5、暴露特征包括暴露途径、暴露期限和暴露频率
6、重复染毒引起毒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暴露频率,而不是暴露期限。
四、简答
1、简述毒性和毒效应的区别
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能改变化学物的毒性,而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2、毒作用分类
(1)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
(2)局部或全部作用
(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
(4)超敏反应
(5)特异质反应
3、急性毒作用带的意义
急性毒作用带升高,急性毒性作用越宽,不易引起急性中毒死亡。
反之,亦反。
4、剂量-反映关系在毒理学意义
(1)有助于发现化学毒物效应性质,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毒性;
(2)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
(3)判断某种化学物与机体出现某种损害作用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4)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重要内容。
五、论述
1、简述毒效应普
还包括致癌、致突变和致畸胎作用
第三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一、名词
1、生物转运:
外源化学物穿过生物膜的过程,且其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故统称为生物转运。
2、生物转化:
是外源化学物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过程,形成的产物结构与性质均发生了改变,故称之为生物转化。
3、脂水分配系数:
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4、代谢解毒:
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以后成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物,这个过程称为代谢解毒。
5、代谢活化:
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这种现象称为代谢活化或生物活化。
6、蓄积:
外源化学物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
7、生物利用度:
又称生物有效度,指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时的吸收率。
8、清除率:
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有途径能够消除的外源化学物占有的血浆容积值。
9、半减期:
指外源化学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10、曲线下面积:
指外源化学物从血浆中出现开始到完全消除为止这一时间过程内时-量曲线下覆盖的总面积。
11、消除率常数:
表示单位时间内外源化学物从体内消除的量占体存总量的比例。
12、表观分布容积:
是表示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分布容积的重要参数。
该参数只有在外源化学物均匀分布于全身组织时才与其真正占有的生理容积相等,故称之为“表现”。
二、选择
1、使外来化学物易于经生物膜简单扩散的因素为
A.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高,非解离状态
B.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解离状态
C.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小
D.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大
E.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非解离状态
2、气态和蒸气态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化学物质的分子量
C.溶解度
D.血气分配系数
E.化学物质的沸点
3、脂溶性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是
A.简单扩散
B.滤过
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胞饮和吞噬
4、一般外源性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为
A、简单扩散
B、膜孔滤过
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胞饮和吞噬
5、适宜于用气管注射染毒的空气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物
C.二氧化氮
D.苯
E.氯气
6、一般认为,不同途径接触化学毒物的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顺序为
A、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经口>经皮
B、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经口≥腔注射>经皮
C、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经口>经皮
D、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经口≥肌肉注射>经皮
E、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经皮>经口
7、脂溶性化学物经口灌胃染毒,首选的溶剂为
A、酒精
B、水
C、吐温80
D、二甲基亚砜
E、植物油
8、洗胃清除体内未吸收毒物的最佳时间是服毒后
A、1~6小时
B、7~13小时
C、14~20小时
D、21~27小时
E、28~34小时
9、毒物的脂/水分配系数低提示毒物易于
A.被机体吸收
B.在体内蓄积
C.被肾排泄
D.被机体代谢
E.与血浆蛋白结合
10、导致化学毒物在体内不均匀分布的转运方式是
A、吞噬
B、胞饮
C、滤过
D、简单扩散
E、主动转运
11、外来化合物的肠肝循环可影响其
A、毒作用发生的快慢
B、毒作用的持续时间
C、毒作用性质
D、代谢解毒
E、代谢活化
12、某外源化学物可发生肠肝循环,则可使其
A.毒作用发生减慢
B.毒作用性质改变
C.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D.代谢解毒抑制
E.代谢活化抑制
13、毒物排泄最主要的途径是
A.粪便
B.唾液
C.汗液
D.母乳
E.尿液
14、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
A.一相反应可以降低毒性,二相反应可以增加毒性
B.经代谢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D.毒物代谢可经过一相反应和二相反应
E.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代谢解毒)
15、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加单氧反应需
A.PAPS
B.UDPGA
C.NADPH
D.GSH
E.CH3COSCoA
16、下列反应中由微粒体FMO催化的是
A、P—杂原子氧化
B、黄嘌呤氧化
C、脂肪烃羟化
D、醛脱氢
E、醇脱氢
17、谷胱甘肽S-转移酶存在于细胞的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胞液
D、细胞核
E、溶酶体
18、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解毒的毒物与此酶系的诱导剂联合作用,此毒物的毒性效应
A、减弱
B、增强
C、无变化
D、持续时间缩短
E、潜伏期延长
19、在给予实验动物多氯联苯后,发现体内苯转变为苯酚明显加速,说明该物质诱导
A、黄素加单氧酶
B、黄嘌呤氧化酶
C、细胞色素P-450
D、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E、单胺氧化酶
20、可使亲电子剂解毒的结合反应为
A.葡萄糖醛酸结合
B.谷胱甘肽结合
C.硫酸结合
D.乙酰化作用
E.甲基化作用
21、谷胱甘肽结合反应需
A.PAPS
B.UDPGA
C.NADPH
D.GSH
E.CH3COSCoA
22、硫酸结合反应需
A.PAPS
B.UDPGA
C.NADPH
D.GSH
E.CH3COSCoA
23、与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发生结合反应的内源性底物,不包括
A、PAPS
B、UDPGA
C、半胱氨酸
D、丙氨酸
E、S-腺嘌吟蛋氨酸
24、溴化苯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后成为肝脏毒物。
如事先给予动物SKF-525A,则溴化苯的肝毒性明显降低,原因是抑制了
A.黄素加单氧酶
B.谷胱甘肽S-转移酶
C.环氧化物水化酶
D.超氧化武歧化酶
E.混合功能氧化酶
25、下列酶中不参与水解作用的是
A.环氧化物水化酶
B.A.酯酶
C.B-酯酶
D.DT-黄素酶
E.胰蛋白酶
26、经肝脏细胞色素β-450依赖性加单氧酶系代谢活化的毒物与此酶系的抑制剂联合作用,该毒物的毒性效应
A.减弱
B.增强
C.无变化
D.持续时间延长
E.潜伏期延长
27、胡椒基丁醚可抑制
A、细胞色素P-450
B、醛脱氢酶
C、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D、羧酸酯酶
E、乙酰胆碱酯酶
28、对硫磷可抑制
A、细胞色素P-450
B、醛脱氢酶
C、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D、羧酸酯酶
E、乙酰胆碱酯酶
29、某农村曾用飞机喷洒农药以扑杀棉花害虫,事后不久,在这数十平方公里受到该农药污染的环境里,有少数人群出现鼻刺激、咳嗽、头晕、恶心,更有甚者附近村民8人发生急性中毒(有多汗、呕吐、瞳孔缩小等症)而入院治疗,住院者中5人系同家族亲属,另3人情况不明。
在上述同一污染环境中,人群之间的健康危害效应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其最大可能原因是
A.个体接受农蓟的量不同
B.身体健康状况不同
C.个体营养状况有差异
D.个体年龄不同
E.个体易感性不同(某些个体存在该有害因素的易感基因)
三、填空
1、机体对于外源化学物的处置包括: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2、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分别为:
被动转运和特殊转运两大类。
前者包括简单扩散和过滤;后者包括主动转运、易化扩散和膜动转运.
3、易化扩散需要载体参与,因此易化扩散也存在对底物的特异选择性、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
4、多数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的吸收主要是通过简单扩散方式进行的。
5、气体和蒸汽在呼吸道吸收与作用的部位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浓度。
6、排泄外源化学物最主要器官是肾脏。
7、I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四、简答
1、主动转运的特点
(1)转运系统对于外源化学物的结构具有特异选择性,只有具备某种结构特征的物质才能被转运;
(2)载体具有一定的容量,在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转运系统可被饱和,即存在转运极限;
(3)使用同一转运系统转运的外源化学物之间可发生竞争性抑制;
(4)需要消耗能量,代谢抑制剂可以阻断转运过程。
2、毒物蓄积的部位可以认为是储存库的作用
(1)对于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
(2)是慢性中毒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3、常见的结合反映有哪些
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氨基酸结合、乙酰化和甲基化等
4、氧化反映的主要酶系
(1)细胞色素P-450酶系(成分组成、命名、反应机制、催化反应的类型)
(2)微粒体黄素单加氧酶
(3)醇、醛、酮氧化-还原系统和胺氧化
(4)过氧化物酶依赖的共氧化反应
五、论述
1、简述经典毒物动力学
分为2个类型:
速率类型和房室模型
速率类型可以分为一级速率过程和零级速率过程
一级速率过程特点:
毒物在体内某一瞬间的变化速率与其瞬时含量的一次方呈正比;其半对数时-量曲线为一条直线;半减期恒定。
零级速率过程特点:
单位时间内消除毒物的量恒定;其半对数时-量曲线为一条曲线;随初始浓度或剂量增加而增加。
房室模型是指在动力学上相互之间难以区分的,转运和转化性质近似的组织、器官和体液。
房室模型可以分为一房室模型和多房室模型,又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
第四章毒作用机制
一、名词
1、终毒物:
是指与生物靶分子反映或严重的改变生物学(微)环境、启动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化学物。
2、亲电物:
是指含有一个缺电子原子(带部分或全部正电荷)的分子,它能通过与亲核物中的富电子原子共享电子对而发生反应。
二、选择
1、自由基具有下列特性
A、奇数电子,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
B、奇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
C、奇数电子,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
D、奇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长,有顺磁性
E、以上都不对
2、终毒物可以为:
A、原化学物(母化合物)
B、代谢物
C、活性氧(氮)
D、内源化学物
E、以上都可以
3、通常影响毒物吸收最重要的理化特征是
A、水溶性
B、脂溶性
C、挥发性
D、LD50
E、LD100
4、毒物吸收率与其在吸收表面的浓度有关,主要取决于__及化学物的溶解度。
A、暴露面积
B、暴露强度
C、暴露速率
D、暴露期限
E、暴露时间
5、影响毒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脂溶性
B、分子大小
C、形态
D、电离度
E、以上都是
6、下列哪些因素促进毒物分布到靶部位
A、毛细血管内皮的多孔性
B、专一化得膜转运
C、细胞器内的蓄积
D、可逆性细胞内结合
E、以上都是
7、排泄的途径与速度主要取决于毒物的
A、物理化学特性
B、溶解性
C、分子量
D、脂溶性
E、水溶性
8、主要排泄器官仅能有效的清除___和离子化的化学物。
A、高亲脂性
B、高亲水性
C、脂水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9、经扩散重吸收的过程需要化学物具有一定的
A、水溶性
B、脂溶性
C、脂水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哪些是靶分子的反应类型
A、非共价结合
B、酶促反应
C、去氢反应
D、电子转移
E、以上都是
三、填空
1、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主要取决于机体暴露的程度和途径。
2、毒效应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终毒物在其作用靶部位浓度和持续时间。
3、靶分子上终毒物的浓度取决于毒物在靶部位浓度增加或减少过程的相对有效性。
4、内源性分子作为靶分子必须具有合适的反应性和/或空间构型,以容许终毒物发生共价或非共价反应。
四、简答
1、终毒物主要分类有哪些
亲电子剂;自由基;亲核物;氧化还原性反应物。
2、增毒使外源化学物转变为:
(1)亲电物;
(2)自由基;
(3)亲核物;
(4)氧化还原性反应物。
3、自由基的特点
顺磁性;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反应性极高;半衰期极短;作用半径短。
4、解毒过程失效
解毒能力耗竭(解毒酶、共底物、抗氧化剂);
解毒酶失活;
某些结合反应被逆转;
解毒过程产生潜在的有害副产物。
5、亲电物的形成
通过插入一个氧原子而产生;
共轭双键形成;
键异裂;
金属的氧化还原。
6、修复的局限性:
某些损伤的修复可能被遗漏;
损伤程度超过机体修复能力时,修复失效;
修复所必需的酶或辅因子被消耗时,修复能力耗竭;
某些毒性损害不能被有效地修复。
如毒物与蛋白质蛋白质的共价结合。
7、修复障碍引起的毒性
(1)炎症:
细胞与介质;活性氧和活性氮。
(2)坏死
(3)纤维化
(4)致癌作用:
DNA修复失效;细胞凋亡失效;终止细胞增生失效;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五、论述
1、简述靶分子功能失调
(1)对蛋白质靶:
活化靶蛋白分子,模拟内源性配体;
抑制靶分子的功能(酶、受体、通道、复合物)。
(2)对NDA靶:
干扰DNA的模板功能,化学物与DNA共价结合引起复制期间核苷酸错配。
第五章毒作用影响因素
一、名词
1、脂水分配系数:
是指达到动态平衡时化学物在脂相和水相中的溶解分配率的平衡系数。
2、血/气分配系数:
是指当呼吸膜两侧的气体的气压达到动态平衡时,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和肺泡气中浓度之比。
3、毒物的联合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先后相继进入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称为联合作用。
二、选择
1、通常使化学毒物表现出最大毒性的染毒途径是
A.腹腔注射
B.灌胃
C.皮内注射
D.涂皮
E.静脉注射
2、在毒理学试验中较少使用的染毒途径是
A.腹腔注射
B.灌胃
C.皮内注射
D.涂皮
E.静脉注射
3、毒理学试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除了
A.受试物溶解后稳定
B.溶剂本身无毒
C.不被机体吸收
D.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
E.与受试物不发生反应
4、毒理学试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不包括
A.受试物溶解后稳定
B.不被机体吸收
C.与受试物不发生反应
D.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
E.本身无毒
5、外来化学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除了
A.诱导作用
B.相加作用
C.协同作用
D.独立作用
E.拮抗作用
6、在给予实验动物苯硫磷后,发现马拉硫磷的毒性明显增强,说明该物质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