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咽喉区路改桥工程现浇梁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6232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5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咽喉区路改桥工程现浇梁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南咽喉区路改桥工程现浇梁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南咽喉区路改桥工程现浇梁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南咽喉区路改桥工程现浇梁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南咽喉区路改桥工程现浇梁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咽喉区路改桥工程现浇梁施工工艺.docx

《南咽喉区路改桥工程现浇梁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咽喉区路改桥工程现浇梁施工工艺.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咽喉区路改桥工程现浇梁施工工艺.docx

南咽喉区路改桥工程现浇梁施工工艺

南咽喉区路改桥工程现浇梁施工工艺

一、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钢筋加工

 

 

二、地基处理

针对南咽喉区地质情况,不同地质区域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

现浇梁地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PC管桩、复合地基三种形式。

支架采用梁柱式和碗扣式满堂支架两种,PC管桩处理的地基区域选用梁柱式支架,其余区域均选用碗扣式满堂支架。

㈠、地基处理

1、水泥搅拌桩加固

根据新广州站总体设计规划,南咽喉区32~48轴为停车场,要求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

⑴、加固区域

①、D区

32~39轴,设计段为DK2218+867.0~2219+081.0,长约214.0m,宽约316.3m。

除桥梁承台范围外,地基采用搅拌桩加固,搅拌桩桩径0.5m,桩间距1.4m,正方形布置,加固深度6m,临近承台的搅拌桩与承台边缘不小于0.8m。

②、E区

41~48轴,设计段为DK2219+144.8~DK2219+360.7,长约214.0m,宽约243.9m。

除桥梁承台范围及房屋建筑范围外,地基采用搅拌桩加固,搅拌桩桩径0.5m,桩间距1.5m,正方形布置,加固深度5.5m,临近承台的搅拌桩与承台边缘不小于0.8m。

E区本次只对桥梁范围内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③、Lf、Lg、Lh区

39~41轴,本区域为道路区域,设计段为DK2219+081.0~DK2219+144.8,长约63.8m,宽约212.9m。

除桥梁承台范围外,地基采用搅拌桩加固,搅拌桩桩径0.5m,桩间距1.3m,正方形布置,加固深度Lf区7m、Lg区6m,Lh区7m。

临近承台的搅拌桩与承台边缘不小于0.8m。

⑵、搅拌桩加固深度按上述加固区设计深度施工且搅拌桩桩底应穿过淤泥层进入砂层不小于1.0m。

⑶、搅拌桩加固区域与桩顶铺设0.2m厚砾石层、0.2m厚砾石层,其间铺设80型土工格栅,沙砾层上浇筑10cm(平均)C20砼处理。

断面如图所示。

通过对主箱体地基承载力检算,主箱体投影部位的搅拌桩应按桩长7m,桩间距1.2m进行布置。

2、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图

 

⑴、施工准备及测量放样

搅拌桩施工前,备齐施工机械机具和材料,接通电力,施工劳动人员进场,进行需施作喷浆作业地点的地面表皮清除,查明地下线路管道情况后进行场地平整,桩位放线,一切准备就绪后,进行搅拌桩作业。

①、场地清理:

施工前,必须先平整场地。

清除地上地下一切障碍,场地低洼处应回填粘性土料,不得回填杂填土及碎石层。

地表过软时,应铺设砂垫层,防止施工机械失稳。

②、测量放样:

测量人员按施工设计图,进行搅拌桩桩位、原地面标高、孔口标高等有关测量放样工作,做好测量放样记录及布桩图记录等。

③、材料:

搅拌桩施工采用的加固料为水泥,其质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出厂质保单及出厂试验报告,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质的劣质水泥。

运到工地的加固料(水泥),应对水泥质量进行抽样检验,抽样试验频率根据规范要求,一般要求每批量100吨最少抽检1组。

④、水泥土强度试验:

施工前应详细了解各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土层位置,钻孔取出一定数量的试样土进行必要的软土物理性质、含水量、有机质含量试验和水泥土配合比强度试验,以验证软土的性质和设计的水泥土(搅拌桩)强度能否达到要求。

⑤、施工工艺试桩

A、搅拌桩施工前必须分区段进行工艺试桩,以掌握适用该区段的成桩经验及各种操作技术参数。

成桩工艺试验桩至少2根。

B、工艺试桩结束后,提交工艺试桩成果报告,作为该区段搅拌桩施工的依据,不得任意更改。

工地技术主管在搅拌桩施工时应向机组下达操作指令,并负责监督执行。

C、工艺试桩应达到如下目的:

a、获取操作参数:

包括钻机钻进与提升速度,钻进持力层时孔底电流值,送浆时管道压力、搅拌的叶片旋转速度、喷停浆时间等。

b、喷浆和搅拌的均匀性。

c、钻进、提升阻力情况及特殊情况施工处理措施等。

D、在施工过程中若需要更换电流表、喷浆计量仪等影响施工技术参数的设备时,必须重新确定施工技术参数,以指导下阶段施工。

⑵、钻机就位及调直组装架立搅拌桩机。

检查主机各部的连接,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粉喷系统各部分安装试调情况及浆罐、管路的密封连接情况是否正常,做好必要的调整和紧固工作,排除异常情况后,方可进行操作。

浆罐装满料后,进料口加盖密封。

安装钻机时,将钻机对准桩位,调平桩机机身以保证桩的垂直度。

⑶、钻进

桩机调正后,启动主电机钻进,待搅拌钻头接近地面时,启动空压机送气。

钻深由深度尺盘确定,其数值应等于设计加固深度和桩机横移槽距地面高度之和。

⑷、钻至设计标高

当深度尺盘达到预定数量后,停止钻机,钻头反转,但不提升,等待送料。

⑸、送料

打开送料阀门,关闭送气阀门,喷送加固浆液。

⑹、提升钻头

确认加固浆液已到桩底后提升搅拌钻头,一般在桩底停滞2~4分钟,即可保证加固浆液到达桩底,提升到设计标高时停止喷浆,停止喷浆深度应结合搅拌提升的速度确定。

在尚未喷桩的情况下严禁进行钻机提升工作。

⑺、停止提升

打开送气阀门,然后关闭送料阀,保持空压机运转,搅拌钻头提升到桩顶时停止提升,在原位转动两分钟,以保证桩头的均匀密实。

⑻、重复搅拌

将搅拌钻头边旋转边向下钻至设计桩底深度,然后再提升出地面进行第二次搅拌。

⑼、停机

将搅拌钻头提升到地面以上,停止主电机,停止空压机,填写施工记录。

⑽、桩机移位:

利用桩机液压系统,将桩机移到下一个桩位施工。

⑾、搅拌施工完成后,在搅拌桩顶铺填50cm砂垫层。

⑿、搅拌桩质量检测

①、成桩7天内采用轻型动力触探(N10)检测桩的质量,检测频率2%。

②、28天后去试件做无侧抗压强度试验,无侧抗压强度应≥1165KPa。

3、PC管桩加固

⑴、加固范围

武广正线48~58轴,长330m,宽40m,此间地质条件特差,32~33轴跨站房桥环形公路及两侧水沟两处均采用梁柱式。

⑵、选用φ500PC管桩,桩长8.0m,且保证嵌入强风化岩层不小于2m。

⑶、每孔梁桥墩处各设一组,布于桥墩外侧,每侧4根,PC管桩间距3.0m。

PC管桩上浇注1.2m高的小承台,与桥两个承台连接。

⑷、每孔梁跨中设两组,布于梁的1/3、2/3处,每组沿桥向两排,间距1.5m,每排4根,横桥向间距3.0m。

PC管桩上浇注1.2m高的小承台,小承台尺寸为10.6m×2.6m×1.2m。

PC管桩具体布置见后梁柱式支架图。

4、复合地基

⑴、地基处理范围

①、广珠正线80-92轴,长397.3m,宽16。

②、武广正线58-73轴,长516m,宽35m。

③、武广站场南咽喉15号桥58-66轴,长238m,宽8m。

⑵、地基处理方法

由于复合地基处理的区域在施工后要求地面标高为+2.8m,而现有地面平均标高为+3.0m,故拟采用以下地基处理方法:

A、地表处理

①、承台四周回填土部分,清挖后回填石碴。

②、有压路机碾压时,局部有反弹现象的区域,清挖并回填石碴。

③、有泥浆池的区域,要清挖后进行回填石碴。

④、以上区域外,对地表进行清理,平整。

B、地表处理完后,进行晾晒、碾压,使表层土压实度达到80%,自地面标高下挖2.0m,然后填筑厚1.5m的石碴。

C、石碴采取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每层填筑50cm,用压路机压实,直到厚度达到1.5m。

D、石碴填筑压实后,再预埋10cm×10cm钢板作为观测点,跨中及两端各设一组,每组横桥向设3个,共计9个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预压压实后,测量此时标高并记录,再对整段路基进行三次震动碾压,再观测此时标高,沉降量控制在2mm以内。

E、石碴压实后,在石碴上铺筑30cm厚水泥稳定土或浇筑10cm(平均)C20砼处理。

5、地基质量保证措施

⑴地基平整,加固后的地基应满足支架搭设的需要,每侧比桥宽不小于0.5m。

⑵基底要达到在150kpa的静载作用下两周内的地基沉降不超过1cm。

表面应设2~3%横坡,并在两侧挖设临时排水沟及集水井,防地基积水沉陷。

6、地基处理的区域划分(见下图)

地基处理的区域划分图

 

三、支架系统的搭设

南咽喉区现浇箱梁支模方式采用梁柱式和碗扣式满堂支架,在地基进行PC管桩加固的区域采用梁柱式支模方式,其余区域均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

1、梁柱式支架

⑴、上部利用3m×1.5m的标准贝雷梁桁架组装成纵梁,局部采用非标准段贝雷梁,单线梁沿桥横向设置12排贝雷梁。

⑵、临时墩横梁

在纵梁下每排临时墩顶用2根I45a工字钢作为分配梁,贝雷梁桁架与工字钢垫梁之间用U型卡连接,分配梁与钢管临时墩直接焊接连接。

⑶、临时支墩

每孔顺桥向设置四排,采用单排钢管,每排临时墩横桥向分为三个独立墩,每个独立墩间距为2.25m。

临时墩采用φ426×8mm螺旋钢管。

⑷、基础

在跨中位置的临时墩基础采用在打入Ø50cmPC管桩上设置临时承台,靠近桥墩位置的基础利用主桥承台。

临时承台在横桥向的三个临时墩位置各设置一座,临时承台采用钢筋砼结构,尺寸为2.4m×1.0m×1.0m,每座临时承台下面设置两根PC管,桩间距1.5m。

在跨中位置的临时墩基础采用在打入Ø50cmPC管桩上设置临时承台,靠近桥墩位置的基础利用主桥承台。

临时承台在横桥向的三个临时墩位置各设置一座,临时承台采用钢筋砼结构,尺寸为2.4m×1.0m×1.0m,每座临时承台下面设置两根PC管,桩间距1.5m。

⑸、落架装置

临时支墩钢管底部设置底座板,承台预埋钢板,两者之间利用丝杠进行调节高度。

在临时支墩安装时,在临时支墩钢管底座板与承台预埋钢板之间设置与临时支墩同直径的钢管,将钢管同支墩底座板焊接,同时用螺旋丝杠的上、下螺母将临时支墩底座板固定。

梁部施工完成后,在支架卸落和模板拆除时,将临时预埋钢管烧断,通过调节丝杠螺母使支架降落,拆除模板。

2、碗扣式满堂支架

采用碗扣支架和门式支架搭配钢管加固联结杆件,来作为梁体及安全通道的支撑系统。

其中梁体采用碗扣支架,门式支架做为安全通道的搭设。

⑴、箱梁梁体部分支架的搭设

①、碗扣支架布置

模板设计为底模采用木模,腹板模及上下倒角部分采用钢模,翼缘板处的底模板采用木模,碗扣支架分三部分搭设,各部分间纵横布置同一规格的钢管加固联结,使整个支架形成一体。

支架主要采用碗扣架,φ4.8㎝壁厚35mm规格的钢管进行加固联结,支架底座下垫采用10cm×10cm方木,满布于已处理好的地基上,底座采用可调范围为30cm~40cm的可调垫座。

支架顶托上纵向布置纵横分配梁,底模和侧模下纵、横分配梁分别采用I12a工字钢、10cm×10cm方木,翼缘板下纵、横分配梁均采用10cm×10cm方木,分配梁布置先纵后横。

②、碗扣支架搭设方法

碗扣式支架的搭设程序:

根据梁底面及地面标高差,预先选配好立杆规格,在地基上铺设垫木→下托定位、安装下部立杆和纵横向水平杆→测量调整水平拉杆和基准标高并锁紧立杆碗扣→扶正立杆纵向垂直、拉杆横向水平→继续接高上层立杆和水平拉杆→安装上托→接正立杆垂直度,扣紧水平杆→放置分配梁。

A.支架立杆搭设

支架立杆在顺桥向每隔0.9米布设一道,横桥向在箱室下底模下设4排立杆,间距分别为0.6m、0.9m、0.6m;两侧模及其桁架处,各设置两排立杆,间距0.6米;两侧翼缘板处各设置3排立杆,间距0.9m。

底模下支架与侧模下支架间距0.17m,侧模下支架与翼缘板下支架间距0.22m。

每排立杆应采用不同的长度交错布置,连接牢固,保证支架刚度。

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B.横杆步高

横杆步高为1.2米。

C.剪刀撑(与门式支架联结后整体考虑)

横桥向剪刀撑在两端排必须设置1道,中间共设置2道,共4道;顺桥向剪刀撑共设置5道。

剪刀撑搭设注意事项:

a、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下表的规定确定。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0~600之间。

表-05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α

450

500

600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n

7

6

5

b、高度在24m以下的支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c、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d、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每一根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剪刀撑具体施工时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结合剪力撑搭设注意事项进行调整。

③、支架搭设注意事项

A、接头组装。

接头是立杆同横杆、斜杆的连接装置,应确保接头锁紧。

组装时,先将上碗扣搁置在限位销上,将横杆、斜杆等接头插入下碗扣,使接头弧面与立杆密贴,待全部接头插入后,将上碗扣套下,并用榔头顺时针沿切线敲击上碗扣凸头,直至上碗扣被限位销卡紧不再转动为止。

如发现上碗扣扣不紧,或限位销不能进入上碗扣螺旋面。

B、脚手架拼装到3~5层高时,应用经纬仪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和立杆的垂直度。

并在无荷载情况下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有否松动或空浮情况,并及时旋紧可调座和薄钢板调整垫实。

相邻的两下碗扣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横杆水平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与立杆的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下碗扣的水平面同立杆轴线的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横杆接头与横杆是否变形;横杆接头的弧面中心线同横杆轴是否垂直;下碗扣内有无砂浆等杂物充填等;如是装配原因,则应调整后锁紧;如是杆件本身原因,则应拆除,并送去整修。

C、杆件组装顺序。

在已处理好的地基或基垫上按设计位置安放立杆垫座或可调地托,其上交错安放2.4米和1.8米长立杆,使立杆街头错开,保证同一截面上立杆接头不大于50%。

调整立杆可调底座,使同一层立杆碗扣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以便安装横杆。

搭设顺序为:

立杆底座→立杆→第一层横杆→斜撑→脚手板搭设→上一层立杆→横杆→斜撑

搭设时,从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中间向两端推进,不得从两端向中间合拢搭设;支架体与主体结构拉结牢靠后,随着架体升高,每层斜撑与立杆、横杆需同步设置。

D、组装注意事项。

所有构件都应按设计及脚手架有关规定设置;在搭设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整架的垂直度,最大允许偏差为100mm;在搭设、拆除或改变作业程序时,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④、构配件检验验收

A、碗扣式脚手架构件主要是焊接而成,故检验的关键是焊接质量,要求焊缝饱满,没有咬肉、夹渣、裂纹等缺陷。

B、钢管应无裂缝、凹陷、锈蚀。

C、立杆最大弯曲变形矢高不超过1/500L,横杆、斜杆变形矢高不超过1/250L。

D、可调构件,螺纹部分完好,无滑丝现象,无严重锈蚀,焊缝无脱开现象。

各焊缝应饱满,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4~5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底不得小于150mm。

⑵、安全通道部分支架搭设

支架每边比桥超宽2.2m,作搭脚手板操作和安全通道之用,支架两则设置上、下楼梯及栏杆(扶手)。

此部分支架采用门式支架。

①、门式支架搭设方法

门式支架尺寸规格(单位:

mm),高1930、1730、530mm,宽1200mm等几种类型的门式支架。

门式支架顺桥向间距0.9m,横桥向在翼板部分各1榀门架,门式支架与碗扣支架之间间距0.6m,用φ4.8㎝壁厚35mm钢管加固联结。

顺桥向铺设100mm×100mm方木,顺桥向方木与方木之间用马钉或木板进行连接。

方木上设底托与门架连接,其底托的调整高度一般控制在200mm~400mm之间,下部门架共设六层,先搭设高度为1930mm的三层,然后再搭设高度为1730mm的两层,最上面搭设530mm的一层。

支架上设置调节顶托,其顶托的调整高度一般控制在200mm~400mm之间,顶托上纵横铺设100mm×100mm方木,先纵后横。

②、门式支架搭设质量保证措施

①、对下托的下垫方木应进行调整,确保位于底座中心,确保地基平整,保证垫木方下密实。

②、对门式支架的上下托、顶柱、纵横联系钢管、剪刀撑进行检查、加固。

③、门架与门架联结垂直,可调上下顶托与门架垂直。

④、上下顶托的丝杆有足够的锚固长度,一般不超过上下托丝杆的一半,宜控制在40cm之内。

⑤、搭设时,每接长一榀门架,必须在两侧及时安装剪刀撑。

在各层各跨的门架之间,其两侧必须用钢管设剪刀撑加固。

⑥、为不使水平各杆产生变位,要将其末端顶在坚固附着物(如桥台、墩柱或盖梁)上,或与斜撑合作,使支撑结构整体联系获得加强,形成一体化。

⑶、安全网

支架外侧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应将安全网固定在碗扣支架外立杆上,安全网应用1.2mm的镀锌钢丝以下的铁丝张挂严密。

安全立网起挂高度不高于2m。

安全立网在使用时必须避免以下现象发生:

①、在粗糙或有锐角的表面拖拉;

②、人倚靠或物品堆积向立网;

③、大量焊接火花落入立网。

支架具体布置如图所示

 

⑷、构配件允许偏差

表-06构配件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Δ(mm)

示意图

检查工具

1

钢管尺寸

-0.5

-0.5

游标卡尺

2

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Δ

1.70

塞尺、拐角尺

3

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

≤0.50

游标卡尺

4

立杆钢管弯曲

≤12

网板尺

5

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

≤30

网板尺

⑸、支架搭设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07支架搭设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

项次

项目

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Δ(mm)

检查方法与工具

1

地基基础

表面

坚实平整

观察

排水

不积水

垫板

不晃动

底座

不滑动

不沉降

-10

2

立杆垂直度

最后验收垂直度

±100

吊线检查

3

间距

步距

纵距

横距

±20

±50

±20

钢板尺

4

纵向水平杆高差

一根杆的两端

±20

水平仪或水平尺

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

±10

5

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偏差

外伸500mm

-50

钢板尺

3、跨环形便道支架搭设方案

⑴、32-33轴箱梁跨站房桥环形便道,为保证施工期间正常通车,本架箱梁支架采用贝雷片和工字钢(I25)进行搭设。

支架布置如下图所示。

⑴、32~33轴箱梁跨站房桥环形便道,为保证施工期间正常通车,本架箱梁支架采用贝雷片和工字钢(I25)进行搭设。

支架布置如上图所示。

①、本方案设计原则是:

临时墩的间距必须满足双向一车道需要,行车净宽不小于4.5m,净高不小于5m。

②、首先进行临时墩基础平面位置的测量放样,然后根据临时墩底部钢筋图绑扎好钢筋后,安装侧模及预埋贝雷梁压位槽钢,浇注C25砼。

施工中严格控制砼顶面各标高一致,比设计标高低2~3cm,以便不平处垫钢板调平。

③、临时墩基础砼浇筑完成三天后,即可起吊预先拼装好的临时墩贝雷架,可一次一层起吊安装3×2片。

与临时墩基础直接接触的贝雷架安装就位后,用钢片垫平贝雷架,使贝雷架底面各点的高差控制在5mm以内。

随即将横梁槽钢与预埋在砼中的槽钢焊接,压牢贝雷架,以确保稳定。

④、贝雷架全部安装就位后用吊车起吊安装12m长I25工字钢,间距按50cm布设,并在与贝雷架联接处用骑马螺栓将工字钢固定在贝雷架上。

⑤、临时墩的施工应在晚上道路交通流量小的时候进行,并注意设置警示信号装置。

四、支架预压

支架搭设完成后,必须先进行预压,预压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下均至少需要预压一次,如搅拌桩施工区域、复合式地基处理区域、PC管桩区域,其他相同区域则参照预压结果进行施工。

1、预压方法

预压采用等载预压,预压观测点采用在支架上方木挂线锤和支架下部划油漆标记,观测点布置为:

⑴、顺桥向每7米设置一道;

⑵、横桥向每个断面设6个测点,上下各3个,上部3个测点分别设在两腹板处各1个,梁中心线底板处1个;下部3个测点分别设在对应上部3个的水平投影位置左右,并且在枕木上。

对各测量点进行编号,以便预压时进行对比观测,控制模板立模标高。

观测点布置具体见下图

由于两侧翼板荷载较小,而箱体荷载较大,故只对箱体下支架进行预压。

加载时候仅考虑梁体自重、模板自重、人机荷载、振捣荷载、倾倒荷载.

⑵、加压材料及数量

预压材料采用砼预制块,砼预制块尺寸为1.0m×1.0m×1.25m,每块重量约为3t,取一孔32.7m标准的简支现浇梁为例,重441.5t,需砼预制块147块。

堆放方法见下图。

3、加载、检测、记录数据

采用水准仪测量、倒尺计数的方法,分别测量加载前读数(加载份两次,第一次加载2/3,第二次加载1/3),加载完成后12小时、24小时、36小时、48小时读数,待总体沉降量稳定后,最后再测量一次卸载后读数。

在压载过程中采用水准仪实施全天候跟踪观测支架的变形情况并作好记录,待支架不再发生沉降,预压过程即告结束。

在进行压载施工中,要边进行压载,边观测支架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压载作业,及时查找原因,处理正常后再进行压载。

支架标高调整:

架体预压前,支架按照设计标高调整,确保支架各杆件和支架各竖向杆件的间隙等非弹性变形。

通过预压,观测计算得出支架弹性变形数值,调整梁底标高。

梁底立模标高=设计梁底标高+支架弹性变形值。

五、模板工程

1、模板设计

梁模板针对南咽喉区梁的特点,其长短角度不一样,考虑到合理发挥利用模板的最大效能,避免浪费和节约成本为出发点,本区梁部模板的设计采用三种模板组合,分别是钢模、竹胶板、木模板。

竹胶板的规格为1220×2440×18mm,内模竹胶板的规格为1220×2440×12mm,钢模的厚度为6mm,梁体底板和两侧翼板采用竹胶板,腹板、上倒角R10cm、下倒角R35cm及与倒角相连的长22.9cm的翼板采用钢模,与翼板的竹胶板模相连接。

箱梁内模采用木模,底模和侧模采用钢模。

以一片标准简支梁为例:

底板直线部份尺寸为230cm,用一整块竹胶板切割14cm后与钢模下倒角相连接,翼板模分两部分,一部分为斜向122cm为竹胶板,与倒角相接处的22.9cm为钢模;另一部分为长80cm,采用一块宽122cm竹胶板切割成80cm,剩余部分竹胶板再切割成两块21cm作为翼板边板。

端模采用4块122×244×2cm切割而成,切割时注意合理分配尺寸,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

模板加固采用上、下各两排对拉螺栓,详见下面示意图,单位:

cm

钢模设计制作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⑴、钢模与木模相连接的部份要采取技术处理,详见下面示意图;

⑵、钢模部份要易拆除;

⑶、钢模部份要易加固,且不能与木模部份的支撑系统相抵触;

2、安装方法

⑴、吊装

模板采用汽车吊与人工相配合的方式进行施工。

⑵、安装

①、铺设底模:

采用人工为主机械配合的方式施工。

底模板安装前要考虑支架的预留拱度的设置调整、加载预压试验及支座板的安装。

②、侧模的安装:

先使侧模吊装到位,与底模板的相对位置对准,用顶压杆调整好侧模垂直度,并与端模联结好。

侧模安装完后,用螺栓联接稳固,并上好全部拉杆。

调整其它紧固件后检查整体模板的长、宽、高尺寸及不平整度等,并做好记录。

不符合规定者,要及时调整。

③、内模安装:

本工程内模为拼装式结构,采用吊装方式安装内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