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苏教版.docx
《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苏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苏教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二、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
【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主要教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背景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①洗涤(dí);②惮(dàn);③攒射(cuán)、尸骸(hái)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三、研习新课。
1.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①介绍写作缘由。
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认识过程。
④抒写惊愕、义愤。
⑤叙述遇难经过。
⑥总结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
2.集体阅读一、二部分,讨论: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
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
“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
”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
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
“三?
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
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3.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
“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
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
“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可爱;“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4.集体阅读第四、五两部分,然后重点抓住第四部分“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这两句;在第五部分重点抓住“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四、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
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几个部分的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第二教时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明确:
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
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
②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
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
明确:
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
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
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
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
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
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请同学们背诵文章的第一部分,考虑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
明确答案:
“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
三、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
明确:
“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
“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
“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
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明确:
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
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
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
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③“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
明确:
“中国人”泛指中国人。
“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四、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
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
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
感情线索:
悲、愤、激励。
第一教时
一、内容二、刘和珍:
渴求真理善良和蔼有事业心
第二教时
1.煤(喻)(历史进程)请愿(不值得)。
2陶诗(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
3纵观全文:
悲、愤、激励。
(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
)
以上预习力争在20分钟内完成。
三、讨论第一段的有关内容。
提问:
文章写于4月1日,追悼会开于3月25日,相距不到一周,作者为何不写“几天前”“一周前”,而要不惮其繁地写“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女师大是尽人皆知的学校,刘和珍遇害之事也震动全国,为何作者还要详细地用“国立……追悼会”作为“那一天”的定语,致使文章开头一句的状语就花去了56字,这是否太罗嗦了?
明确:
不罗嗦,而是大有深意的。
:
用“中华民国”“国立”,不仅表明态度庄重,而且包含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当局不但照旧杀人,而且杀到了堂堂“国立”大学的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的头上,甚至公然把“执政府”门前当成了屠场。
可见,段祺瑞之流凶残下劣到了何等程度。
文章刚开头,用一个长状语,准确地交待了悼念的来由和背景,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为全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2、文章的思路:
程君请求写文为警醒庸人写文回忆认识刘和珍的过程叙述得到噩耗时的惊愕(不相信)记叙刘和珍等人遇难的经过,控诉暴行总结烈士牺牲的教训对烈士死难意义的评价
统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感情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
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请求,引起作者对烈士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化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死难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3、讨论问题,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四、讨论第二段的写作意图和难句。
五、讨论第三段的有关内容。
提问:
这段写刘和珍,突出了她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这么写?
明确:
提出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特点。
这样写既提出了刘和珍的无辜,从而控诉了段政府的残暴,又表现了作者与她只是在女师大事件结识的,往来很晚,(“直到……直到……待到……此后”),永别又很早,无论当初的女师大事件,还是现在的“三•一八”,与她都无直接的接触,有力地驳斥了了“流言家”诬蔑作者是“后台”的谣言。
板书:
始终微笑,态度温和———控诉敌人残暴直到……直到……此后——驳斥“流言家”污蔑
三、讨论第五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问题。
提问:
作者为什么对烈士遇害记载那样详细?
明确:
以铁的事实控诉反动政府杀害学生的暴行,并且是有组织的屠杀(有拿手枪的),是“虐杀”(“猛击两棍”)。
提问:
“当……伟大呵”有什么含义?
明确:
“这”指三个女子在枪弹中辗转;“伟大”是“伟大的场面”或“伟大的情景”的省略。
这句是高度赞扬烈士的英勇。
四、讨论第六、七段。
提问:
作者对学生请愿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
作者的态度是有保留的,用煤的形成做比喻来说明观点。
但也给了高度的评价:
评价对陶潜诗的理解:
作者引陶潜诗的主要意思是说,用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名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
剖析:
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
上文,已经写了这种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自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并且“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
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懑达于极点。
“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
“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
做真的猛士!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所以,“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出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
“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
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
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这意思是说:
“让它们去快意于我的痛苦吧,让魔鬼们去狞笑吧,我不但不感到难堪,反而感到幸福。
”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剖析:
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
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
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思路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
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
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3.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剖析:
理清了第五部分的思路,这两句就不难理解了。
也只有理清思路,才能正确理解文章。
第五部分第二段记叙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
这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下一段思路接着这两个方面展开。
第三段第一句接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
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的伟大,“从容地辗转”概括了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震撼。
思路远接上一段所说的执政府的凶残,近接上一句中“枪弹的攒射”,给段政府以辛辣的嘲讽。
“中国军人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就是屠戮刘和珍她们。
“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
“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
1926年,日本纠结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
段政府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
“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
这是善和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
什么“伟绩”、什么“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伟绩”“武功”是他们对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4.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剖析:
“伟大”一词有“赞颂”说与“反语”说。
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刘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协调一致。
(解说:
此处历来有争论,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争论,展开思路,培养多向思维和阐述论辩能力,教师不一定要非此即彼,只要能言之成理,就应予以肯定。
)
二、重点语段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至“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剖析:
该部分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结构上,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该段起句不凡,用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对烈士的高度赞扬,接着一转,谈现实的悲凉,烈士为了国家、为了民众牺牲了,但人们却忘记了烈士,黑暗仍然笼罩着旧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强调,该写点东西了,一是纪念烈士,一是提醒人们不要忘了烈士。
点明了写作目的。
2.“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至“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剖析:
这一段里有一个难点,就是“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此句用了比喻、类比等手法。
比喻好理解,类比是:
血战前行的历史——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煤,血战——历史的前行。
这是鲁迅比别人高明的地方,一般人只悼念烈士,鲁迅除了赞颂烈士,还总结历史教训,推动历史的发展。
咬文嚼字
1.难读字
寥落(liáo)菲薄(fěi)洗涤(dí)踌躇(chóuchú)诧异(chàyì)桀骜(jiéào)赁屋(lìn)和蔼(héǎi)黯然(àn)不惮(dàn)喋血(dié)抹杀(mǒ)浸渍(zì)殒身不恤(yǔn)
3.学生讨论:
文章是如何将记叙、抒情、议论交错结合,达到有机统一的境地的?
然后举例说明。
明确:
如本文的第五节,叙述刘和珍、杨德群的死难和张静淑的重伤,就一直充满着强烈的抒情因素和议论色彩。
“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这是议论。
穿插在叙事之中不仅天衣无缝,而且使文章力量陡增。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这更是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加上正面感叹和反语讽刺形成对比,文章的深厚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态度,便表达得更酣畅淋漓了。
总体思路 局部思路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君 爱
控诉反动政府(逻辑顺序)
写作缘由 痛斥走狗文人
(1、2) 唤醒麻木庸人 恨
追述生平事迹生前
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主体 概括惨遭杀害(时间顺序)
(3、4、5)详写遇难经过遇害
教训意义劝戒徒手请愿否定
(6、7)激励奋然前行肯定(逻辑顺序)
5.解读“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
明确:
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
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4.解读“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这句话。
①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
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②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③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2)明确:
“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
作者用煤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而请愿何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呢?
可见作者是否定徒手请愿这种斗争方式的。
三、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提问:
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本文叙述的主体。
同学们,你们以前一定写过不少此类文章,你们一般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呢?
学生回答:
一般是通过叙事来凸现人物形象,另外还要交代事件的缘由和结果。
(放录音,让学生带着自己已往的经验,采用边听边勾画、做标记的方法初步疏理文章的整体思路)
学生思考:
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板书:
记叙刘和珍君明确:
三、四、五节。
提问:
第一、二:
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交代写作缘由提问:
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
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
教帅总结: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乎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具体分析每部分的思路
板书:
局部思路
1.分析第一部分(一、二节)的思路
(1)学生齐渎后,思考本部分写作的缘由,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
如何理解这句话?
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
文中具有提示性的语句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
“必要”何在呢?
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
“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鲁迅先生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板书:
奠烈士醒庸人
(2)学生讨论:
从写作的缘由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第一、二部分为什么老围绕这一点展开?
明确:
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
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段政府诬指为“暴徒”的遇害者。
反动势力方面,提出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
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
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表现了作者的爱憎之情,体现了由爱到憎的逻辑思路。
板书:
思路顺序
2.分析第二部分(三、四、五节)的思路
指名3位同学分别朗读三、四、五节,读完后组织学生讨论:
第二部分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怎样理解三、四、五节内容之间的联系?
明确:
第二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作者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她遇难的经过。
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第三节侧重写刘和珍生前的事迹,即她在女师大学生运动中的出色表现。
鲁迅先生写与刘和珍的关系,谦虚地自称为“苟活到现在的我”;在写向刘和珍致哀时,又用了“奉献”一词,充分表达了对烈士的高度赞颂和深切的悼念之情。
接着作者写刘和珍在学生运动中和平时的表现,反复写到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
为下文刘和珍惨遭枪杀作了铺垫。
正因为刘和珍君的出色表现,刘和珍君的“温和”“微笑”使鲁迅先生“不料”“也不信”,“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会“无端在府门前喋血”。
但面对血淋淋的残杀,无耻的诬蔑和卑鄙恶劣的流言蜚语,鲁迅先生不能不感到: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极度的愤怒使鲁迅先生发出了“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呼喊。
由此,鲁迅先生在第五小节中怀着悲愤的心情追叙了刘和珍等无端遇害的具体经过,赞扬烈士临难沉着、勇敢和互相救助的精神,进一步声讨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
追述生前事迹生前时详写遇难经过遇害间
3.分析第三部分(六、七节)的思路
(学生齐读两遍)
提问:
这部分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
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痛心地指出爱国青年的牺牲没有解决什么问题。
非人的世界“依旧太平”。
并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然后将笔锋一转高度评价和热情歌颂了她们“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肯定了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鼓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