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育系统开展提升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docx
《全教育系统开展提升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教育系统开展提升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教育系统开展提升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
宜市教字[2010]24号
关于印发《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提升质量年”
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各科室馆站,市直学校:
现将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提升质量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要求取得实效。
二0一0年四月十四日
主题词:
教育提升质量年实施方案通知
抄报:
省教育厅
宜春市教育局秘书科2010年4月14日印发
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提升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切实推动教育科学发展,进一步把工作重心引导到提高“五率”、提升教育质量上来,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提升质量年”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落实全市“创业服务年”活动要求,市教育局决定,在巩固“规范管理年”、“创新发展年”活动成效的基础上,2010年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提升质量年”活动。
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以提高“五率”为目标,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牢固树立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促发展,以质量检验发展的意识,努力提高教育工作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认真分析各地各校教育工作质量现状,进一步理清提升质量的思路,研究提升质量的措施,探索建立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使“提升质量年”活动成为全市教育质量深入调研的过程,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过程,探索建立教育质量长效机制的过程。
二、主要内容
“提升质量年”活动以“双十提升”为主要内容,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分别从十个主要方面提升质量。
(一)教育行政部门
1、提升教育发展质量。
增强科学发展意识,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完善科学发展机制。
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拓宽发展途径,推动科学发展观在教育系统的全面落实。
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使各级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科学合理,规模上相互适应,质量上相互支撑。
使教育更加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使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使学校更加符合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期望。
2、提升教育创新质量。
弘扬“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继续深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体制,完善教育机制,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既创新方法,又创新载体,着力转变不适应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提高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努力把教育行政部门打造成创新型组织,把学校打造成新型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通过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制度等各方面的创新来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机制、方法和途径,为我省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和绿色崛起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主动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需要,统筹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断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主动融入、找准定位。
围绕低碳经济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建设新兴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增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为环境保护、经济结构调整和重大项目建设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和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
4、提升教育保障质量。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
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
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的投入机制。
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坚持勤俭办学,勤俭办校,勤俭办教育。
5、提升项目建设质量。
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确保所有教育项目发挥应有的效益。
加强对项目申报、建设规划、图纸设计、招标投标、项目管理、工程监理、资金监督、档案资料、检查验收等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认真实施“倒排工期、分片包干、检查监督”等制度,确保教育项目成为优良工程、安全工程、廉洁工程,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6、提升教育管理质量。
坚持规范管理,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提高常规管理水平,努力形成职责清晰、程序严密、要求具体、行为规范、评价科学、奖惩分明、配套完备、运转协调的管理制度体系,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
坚持科学管理,进一步理顺政校关系,增强学校活力。
坚持严格管理,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管理全覆盖。
坚持依法管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使各项管理行为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既不失职不作为,也不滥用职权乱作为。
7、提升工作落实质量。
建立健全涉及教育决策执行全过程的任务分解、检查落实、跟踪问效、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确保政令畅通,政出必行,行必有果。
围绕重点抓落实,对教育重大政策措施、重要工作的贯彻执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掌握落实进度,切实抓出成效。
改进作风抓落实,在抓经常、打基础、管长远、固根本上下功夫,在盯住问题做工作、不见成效不罢休上用气力,在注重效果、讲求实效上见高低,使工作安排部署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项项有效果。
8、提升教育督导质量。
坚持督学与督政的统一,创新督导内容和方式,拓展督导范围,增强督导工作的针对性,提高督导成效。
研究制定对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年度目标考评办法,重点考核教育整体水平、均衡发展、优质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情况以及学校的基础建设、教学能力建设、实验室建设、薄弱学校改造等要素,将其作为上级政府督导下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方面。
9、提升教育评价质量。
探索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分类标准、评价和监控保障体系。
把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发展差距是否得到缩小,困难群体学生受教育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人民群众是否认可和满意,作为评价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把素质教育是否真正得到了落实,学校是否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学生是否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作为评价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
防止和克服单纯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评价学生、教师、学校和地区的教育水平。
10、提升队伍建设质量。
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加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培训质量,切实解决教育行政干部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健康素质和决策水平与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干部道德修养,自觉依法治教、廉洁从政,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行政干部队伍。
(二)各级各类学校
1、提升学校德育工作质量。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坚持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校内外德育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
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国情省情教育,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把课堂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重视教学设计检查评定,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加强常态课的管理与监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质量。
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有实效的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把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课题去研究,并通过课题成果交流、展示、评比等活动激发研究热情,加快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直接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
高校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并完善科技人才激励、科技成果评价、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人性化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提升科技贡献能力。
4、提升信息技术保障质量。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稳步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基础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教育资源库与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作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中职学校要积极参与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改造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网上教学和实训平台。
高校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仪器设备、课件、图书等各种资源的集成共享;推进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文化与生活信息化;建设网上科研协作支撑环境和虚拟试验研究环境,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
5、提升教育教学评价质量。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人才成长规律,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
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在改变百分制、减少考试数量、评语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普通高中要做好学业水平测试,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职业院校要推行“双证制”。
6、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质量。
培育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建设一批寓意深刻、内涵鲜明的校园文化景观和设施,优化美化亮化校园环境,努力建设绿色生态校园。
注重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勤奋、刻苦、自主学习的品质。
把教学育人与环境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7、提升学校后勤服务质量。
不断改善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提升校园物业管理水平。
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以及特殊教育学校,要提供更多更好的后勤服务。
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扩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能,围绕师生需求、学术发展需要提供便利、高效、优质服务,提高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
8、提升安全稳定工作质量。
学校主要领导要切实承担起学校安全稳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安全稳定工作与教育教学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
完善工作机构,健全维稳制度,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形势研判,定期排查安全隐患,提高维稳工作的针对性。
建立健全信访制度,畅通师生意见反映渠道,及时化解矛盾,建设和谐平安校园。
9、提升班子办学治校质量。
学校党政领导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先进办学理念,掌握先进管理方法,遵循教育规律,勤于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努力提升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力。
10、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
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办法,引导教师聚精会神教书育人。
中小学校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升学历,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教学互助组、教学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职业学校要通过内部培养、社会引进等举措,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实施步骤与方法
“提升质量年”活动从2010年4月开始,年底结束。
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阶段(2010年4月1日4月30日)
1、制定方案。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各科室馆站要结合实际,制定《“提升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
请于2010年4月20日前报市教育局“提升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组织动员。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各科室馆站要召开“提升质量年”活动动员会,部署活动实施工作。
3、开展学习讨论。
采取召开交流会、研讨会、座谈会、专题辅导、专家讨论以及个人自学等形式,围绕“双十提升”的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学习讨论,把思想统一到提升质量,提高“五率”,办人民满意教育上来。
(二)实施阶段(2010年5月1日-11月30日)
1、举办主题活动。
为确保“提升质量年”活动有效开展,各地、各校、各科室馆站要围绕“双十提升”内容,从各自工作实际出发,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主题活动。
2、组织调查研究。
各地、各校、各科室馆站要结合实际,广泛深入征集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分析影响工作质量的原因,提出提升教育质量的思路和对策。
3、提出质量报告。
各地、各校、各科室馆站要写出有价值、有份量的教育质量分析报告,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各科室馆站请在10月30日前将质量报告上报市教育局“提升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4、探索建立提升质量的长效机制。
为巩固“提升质量年”活动成效,探索建立提升质量长效机制,由市教育局相关业务科室牵头,市直学校和各县(市、区)教育局等参与,探索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备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有效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各地、各校要把公用经费最大限度地向提高教育质量倾斜,将公用经费的一定比例用于奖励提升质量。
(三)总结阶段(2010年12月1日-12月30日)
“提升质量年”活动基本结束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各科室馆站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
着重总结通过活动查找到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思路、采取了什么措施、建立了什么制度、解决了什么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效,并形成总结报告。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各科室馆的总结报告请在2010年12月10日前上报市教育局“提升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市教育局成立“提升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徐晖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陈峰为常务副组长,各科室馆站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督查落实。
办公室挂靠局科书科,卢小军兼任办公室主任。
为确保“提升质量年”活动有序有效开展,确保“双十提升”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局各科室馆站根据各自业务对应开展各项活动,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成立相应机构,把此项活动纳入年度工作总体目标,确保“提升质量年”活动取得实效。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以及校园广播、板报、班会等宣传途径,宣传“提升质量年”活动的有效做法、成功经验和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三)强化督查,务求实效。
各级领导小组要对本地、本校开展“提升质量年”活动情况适时进行督查,全面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改进工作,确保活动有效开展。
附件1:
宜春市教育局“提升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人员
附件2:
“提升质量年”活动考核评分标准
附件1:
宜春市教育局“提升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人员
组长:
徐晖局长
副组长:
易咏春党组书记
南青副局长(正处)
袁志平副局长
陈峰纪检组长(常务副组长)
林兰副局长
李筱珍副调研员
邬顼副调研员
成员:
卢小军秘书科科长
饶时红人事科科长
胡振东计划财务科科长
余兆辉基础教育科科长
周坚职成科科长
彭国发高教师范科科长
高观明社管科科长
陈瑞泉安全稳定科科长
明雪峰学生资助科科长
刘长辉督导室主任
罗晋波监审室副主任
邹白玉党总支专职副书记
颜辉中招办副主任
王泽芳教研室副主任(正科)
叶传芳招考办主任
余新和电教装备中心主任
杨少奎电教装备中心书记
附件2:
“提升质量年”活动考核评分标准
评价指标
评价要素
满
分
值
等级分值
实
得
分
考评
方式
优
秀
良
好
合
格
一
般
组织实施
1、有健全的教育质量年活动组织机构。
20
6
5
4
2
2、广泛深入动员。
6
5
4
2
3、认真开展学习讨论。
8
6
5
3
主题活动
4、制定了活动方案。
25
8
7
5
3
5、开展了相关活动,取得了活动效果。
8
7
5
3
6、对活动情况进行了总结。
8
7
5
3
调查研究
7、制定了调研方案。
25
7
6
4
2
8、向服务对象、教育对象和社会各界征集了意见、建议。
8
6
5
3
9、撰写了质量报告。
9
8
6
4
制度建设
10、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30
6
5
4
2
11、研究建立了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6
5
4
2
12、研究建立了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6
5
4
2
13、研究建立了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6
5
4
2
14、研究建立了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6
5
4
2
注:
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