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4175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一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一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

《甘肃省天水一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一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天水一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x

甘肃省天水一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

清华大学有这样的话:

“只要方法正确,总会有突破瓶颈,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那为什么有些同学看起来付出了很多,却成绩平平?

是不够聪明吗?

是缺少天赋吗?

不,那都是借口。

1.认真听课。

这点很重要很重要。

2.题海战术只对一部分学科有用。

不要以为你做题好几本就一定能出好成绩。

3.笔记很重要,对普通人,简单明了的框架图,解题思路就行了,学霸和这个正好相反。

学霸越详细越好,因为学霸对解题,都有了一定的思路,解一般题和难题,没问题,80%-90%的分学霸都能拿到,包括难题,他们也能拿70-80%的分,他们缺的只是解难题和新式题型的点睛之笔。

这和详细的笔记有密切的联系。

然而普通人,问题出在根基。

4.纠错对每个人,效果不同,纠错不是抄错题上的笔记,是重新做再对答案,尤其是理科。

5.千万别因为讨厌老师而不学。

老师如果很恶心,那么你得在上课听讲后再加倍自己努力,就是要让你看看,劳资不用你一样可以搞懂。

6.回顾和积累笔记的主要内容,要去回顾,笔记中的小点,要去积累。

笔记本是去翻的,不是记完扔的。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

(满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

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

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②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

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后,鲜卑、吐谷浑、吐蕃、回纥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

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

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

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

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

③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

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州、县等以加强治理。

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④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

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方,也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饮茶逐渐成为北方与西部民族的习俗。

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

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

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乳香、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

元朝时,中西交通空前畅通,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

⑤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毫无疑问,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台。

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

未来,“一带一路”延伸之处必将是人文交流活跃之地,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

(选自杜建录《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

B.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对丝绸之路的重要贡献,是建立在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基础之上的。

C.丝绸之路对内密切了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对外则密切了中国和西方各国的关系。

D.丝绸之路联结着不同类型的文明,又联结着不同民族的人们,是重要的沟通交流舞台。

2.下列对原文论据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一条横贯欧亚的草原丝路,可见他们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

B.早期月氏、乌孙、匈奴,后来鲜卑、吐谷浑、吐蕃、回纥等民族与丝绸之路的联系,表明民族融合的延绵不断。

C.中原、巴蜀名茶输入西方、西域,西域、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传入内地,说明丝绸之路密切了民族与国家间的关系。

D.唐朝时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宫廷、百姓皆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而中华文明对西方的影响式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鲜卑、吐蕃等民族有的曾一度控制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可见其在丝绸之路开拓上占据主体地位。

B.汉、唐、元、明各朝代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建立州县等,是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

C.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这个重要的沟通渠道和交流舞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D.和古代的丝绸之路一样,未来的“一带一路”必将活跃

人文交流,促进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促进东西方交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白天,空气中弥漫着窒息的味道,日光榨干了鲜花的最后一抹微笑,皮靴静静地躺在角落里,下一秒,身体就会瘫进柔软的地面……到傍晚才有了些许生机。

这时候,一位年迈的老人出现在湍急的伏尔加河的岸边。

他总是在老地方坐下——在那棵长在水中的盘根错节的老树旁,然后就向太阳凝望。

太阳正落到山后去。

傍晚时的太阳看上去又大,又红。

老人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双手放在膝上——这是一双深褐色、干枯的手,手上的皱纹多得惊人。

他脸上也刻满了皱纹,湿润的眼睛黯然无光。

他的颈项很细,头也小,但盖满了白发。

蓝色的印花布衫下支撑着瘦削的肩胛骨。

有一天,老人正这样坐着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说话:

“您好,老爷爷!

老人点了点头。

一个少女在他身旁坐下,她手里提着一只扁平的小箱子。

“我给您画一张像,可以吗?

”少女问。

老人沉默了片刻。

他望着太阳,眨动着微微发红的眼睑,那上面已经没有睫毛了。

“我如今可不好看了。

”他说。

“为什么?

”少女有些茫然地说,“不,您很美,老爷爷。

“而且还有病。

少女对老人看了很久。

然后,她用自己柔软的小手抚摸着老人那只酱色的干枯的手说:

“您很美,老爷爷。

真的。

老人淡淡地笑了笑。

“既然这样,那你就画吧!

少女打开了箱子。

老人一直望着太阳。

少女画着,她从侧面仔细端详老人的面容。

“多好的太阳啊!

”老人低声地赞叹说。

“怎么好?

”少女不懂。

“它多大啊!

“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对面岸边的……”

太阳轻轻接触到阿尔泰山的山顶,便开始缓慢地沉入远方蓝色的天底里去。

后来,太阳完全隐藏到山脊后面了。

一束鲜艳的金光,投在淡绿的天幕上。

“太阳落下去了。

”老人叹息说。

少女把画纸叠好,放进箱子。

他们就这样静坐了一会儿,谛听微微的水波急促地拍打河岸的声音。

“您明天到这里来吗,老爷爷?

”她问老人。

“来。

”他答应道。

少女站起身,到村里去了。

老人又坐了一会儿,也走了。

他回到家里,在炉子旁边他那个小角落里坐下。

他默默无言地坐着。

儿子下工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百事都不顺心的样子,儿媳妇也总是带着气。

孙子都已长大,进城去了。

家里没有他们冷清得很。

大家坐下来吃晚饭。

他们给老人把面包捏碎,和到牛奶里。

他挨在桌子边喝着,小心翼翼地不让勺子碰到盘子,生怕弄得太响。

大家都不说话。

第二天傍晚,老人和少女又坐在河岸边那棵盘根错节的树旁。

少女匆忙地画着,老人一面望着太阳,一面说:

“以前我当木工,活儿总是挺多。

几个儿子也都是木匠。

打仗的时候死了四个,剩下两个。

现在我跟一个儿子过,他叫斯捷潘。

万卡在城里住,是一个工地上的主任。

他有信来,说生活不错。

他们来这里做过客。

我有许多孙子,他们都喜欢我,现在都分散在各个城市里……”

少女在画老人的双手,她画了又涂,涂了又画,心情很急迫,也很激动。

“生活很艰难吧?

”她问道,好像没听见老人的话。

“什么?

艰难?

”老人很惊讶,“我活得挺好呀!

现在轮到少女惊讶了,为老人的安详和平静。

太阳又落到山后去了。

天边又悄悄燃起红霞。

“明天是阴雨天。

”老人说。

少女看了看明朗的天空,“为什么?

“我浑身酸疼。

“你明天来吗,老爷爷?

“不知道,”老人没有立刻回答,“不知怎么回事,浑身都疼。

老人站起身,沿着小路上坡了。

少女望着他的背影,一直等他折进小巷。

他走得很慢,低头看着脚下的路。

少女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猜想:

她仿佛觉得老人是个盲人。

第二天老人没到河岸边来。

少女独自坐着,想念着老人。

他的一生是那样简单,那样平常,而其中又含有某种不简单、不平常的东西。

“太阳是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少女想道,“但难道这是平平常常吗?

”于是她长久地审视着自己的画,忧伤起来。

老人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来。

少女于是去寻找他的家。

她找到了。

院子里一个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男人正在台子上刨松木板。

“请问,有位老爷爷是住在这里……”

男人仔细而又有点奇怪地打量她。

“原来在,”男人说,“我这不正在给他做棺材嘛。

少女惊愕地张开了嘴。

男人又低下头来刨木板。

“请问,他是盲人吗?

”少女沉默了许久说。

“是瞎子。

“瞎了很久吗?

“十年了。

怎么?

“没什么……”

少女走出院子,她靠着篱笆哭了。

不过,又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老人的肖像,寥寥数语,生动形象凸显了生命的沧桑与辛劳,在落日的背景下,颇有画意美感。

B.行文中采用插叙的方式,用老人自己的述说交代了他的家庭生活境况,目的在于巧妙地暗示故事发生的背景。

C.少女听说老人逝世的消息悲痛地哭泣,她十分痛惜没把老人的肖像画完。

最后巧用夸张修辞手法,刻画出少女心理微妙的变化,丰富了作品的主旨。

D.本文语言质朴自然却让人回味。

例如“老人总凝望太阳”“那棵盘根错节的老树”等一些描写,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味,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

5.文中多次出现的“太阳”对刻画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6.文学文本往往有着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章,分别从历史政治意蕴、伦理道德意蕴以及最重要的生命意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

弘治六年进士。

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

除德安推官。

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

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

母丧归。

服阕赴京。

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迁江西副使。

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

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

“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

”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

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

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

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

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

居四年,宸濠果反。

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

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

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

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

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

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

诸大臣皆忌之。

帝始终优礼不替。

九年秋卒。

赠少保,谥端敏。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B.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C.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D.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治,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

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疏的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

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世宁通晓军事。

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沧州城还是没有被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

B.胡世宁疾恶如仇。

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

C.胡世宁不畏权贵。

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狱。

D.胡世宁举贤荐才。

即使他举荐的人被罢官,考评中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他还是连上奏章推荐,唯恐被举荐的人仕途不通达。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5分)

(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

(5分)

(2)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南歌子

吕本中(注)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

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吕本中(1084-1145),寿州(今安徽寿县)人。

宋廷南渡后,诗人流寓江南。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小令抒写了旅途风物和诗人感受,词情凄清伤感,但格调清新流利,读来凄伤却不压抑。

B.词作开头两句写早行情景,意境与晚唐诗人温庭筠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很接近。

C.词中由“晓霜”写到“残菊”,由“残菊”联想到“重阳”,又由“重阳”联想到眼前处境,思绪曲折。

D.过片“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写出诗人因旅途艰辛渴望好梦不得而倍感春夜漫漫的痛苦,凄然之意卓然。

12.这首词与纳兰容若《长相思·山一程》题材相类,但思想情感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喻人生是天地间的过客,光阴易逝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伶官传序》中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西方文明的品牌是英语,东方文明的品牌是汉语。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加上社会成员,约有3.5亿人在学英语,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着企业家们的神经。

英语培训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英语经济_____。

各种大大小小的国内英语培训机构与之_______,为英语热潮_______。

他们纷纷打出“学习英语--迈向人生辉煌的第一步”“英语改变命运”等_______的广告语,与社会现实和社会心理相默契。

在如今的中国,英语能力强往往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比如:

熟悉西方的管理和经营、思路开阔、知识面广等等。

英语品牌化经营对我们有何启示呢?

()对中国国家品牌,汉语是这个品牌中最有文化内涵、最有战略意义和最具历史感的一个方面。

因此,加速汉语品牌化进程,使之跻身于世界通用语行列,已迫在眉睫,而这必会是一段激动人心的旅程。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方兴未艾一呼百应推波助澜扣人心弦

B.欣欣向荣遥相呼应摇旗呐喊蛊惑人心

C.方兴未艾遥相呼应推波助澜扣人心弦

D.欣欣向荣一呼百应摇旗呐喊蛊惑人心

15.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其中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于中国国家品牌来说,汉语是其中最有历史意义、最有文化内涵,也最具战略价值的一个方面

B.对中国国家品牌而言,汉语是这个品牌中最具战略价值,最有文化内涵,也最有历史意义的一个方面

C.从建立中国国家品牌的角度看,汉语是其中最有文化内涵、最有历史意义,也最具战略价值的一个方面

D.对中国国家品牌而言,汉语是这个品牌中最具战略价值、最有历史意义,也最具文化内涵的一个方面

16.在下列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要融入国际社会,就必须打造国家品牌

B.中国必须打造国家品牌,以融入国际社会

C.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必须强化母语教育

D.必须打造国家品牌,使中国融入国际社会

17.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汝殁以六月二日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④为君翻作《琵琶行》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18.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惟兄嫂是依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②燕赵之收藏③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垣墙周庭,以当南日⑥烛之武退秦师

⑦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⑨有泉侧出⑩单于壮其节

A.①⑥/②④⑩/③/⑦⑨/⑧⑤B.①⑥⑧/②③/④⑦⑨⑩/⑤

C.①⑤⑥/②③⑨/④⑩/⑦⑧D.①⑥/③⑨/④⑩/⑤⑦⑧/②

20.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牛、猪各一头叫“少牢”。

B.“薨”在古代指诸侯或大官的死。

年幼丧父称为“孤”。

C.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

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

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D.“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初一”称“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③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熟虑也⑤可谓智力孤危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⑦思厥先祖父⑧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A.③④⑥B.①⑤⑦C.②③⑤D.①③⑥

2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某学生去看望自己中学时代的班主任,一见面,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

“老师,久仰了!

身体还好吧?

B.多年不见,蒙您垂念,我这边说起来事事如意,一切安好,也遥祝您在异乡诸事顺畅。

C.邻居小伙平时总是西装革履,每次见到他,我都由衷地对他说:

“在下真是风度翩翩!

D.刚才李教授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希望他的发言能为各位抛砖引玉,下面请大家畅所欲言!

2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新媒体在文化遗产旅游地意象传播中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和独立性等优势。

由于新媒体所传播的文化遗产旅游地意象信息更为个性、自由、广泛,,。

从实证数据来看,,,,。

①使新媒体在遗产旅游地意象的文脉属性传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②高度个性、自由和广泛的信息传播内容

③这将大大增加其所传递信息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④高度互动、即时和独立的信息传播方式

⑤从而增强其实际传播效果

⑥成为传统媒体的有力补充

A.⑥⑤②④①③B.③⑤④②①⑥C.⑥③②①④⑤D.③⑥④②⑤①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前不久,“佛系青年”词条火遍网络。

不少青年把佛祖的无欲无求思想运用到自身:

对待任何事情不争不抢,不求输赢,云淡风轻,随遇而安。

有人说,这反映了当今社会一些青年的心态和生活方式;有人说,这种淡然随性能化解戾气,是压力下的放松,有利于身心健康;有人说,说什么“佛”,其实就是懒惰,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还有人说,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根据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作。

要求:

①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题目;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规范书写,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根据第三段可知“建立在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基础之上”错。

2.D(“中华文明对西方的影响式微”无中生有。

3.A(“主体地位”错。

4.C(“没把老人的肖像画完”依据不足;夸张手法说法欠妥,应该是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

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一项”,立足考查“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本题中C项,故选C。

5.①描写太阳落山的情状,烘托老人垂暮的苍凉;②描写老人欣赏赞美太阳,表现老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以及坚强、乐观的品格;③描写老人平静从容地看落日,表现其内心的淡定从容;④描写少女对日升日落的思考,表现她对艺术和人生的迷茫,为文尾女孩的“长大”形成呼应,突出老人对她的影响和震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物象的作用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全文,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和主题,在此基础上根据题干回归文本,找到关于要把握的形象内容部分,仔细阅读,从文章内容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塑造、背景环境氛围等方面把握形象(物象)的作用。

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文中多次出现的“太阳”对刻画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题干中明确指向“刻画人物形象”方面;“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