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五章课堂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4111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3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五章课堂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必修一第五章课堂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必修一第五章课堂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必修一第五章课堂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必修一第五章课堂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五章课堂练习.docx

《必修一第五章课堂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五章课堂练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一第五章课堂练习.docx

必修一第五章课堂练习

必修一第五章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会发生在人体内的是( )

A、H2O中的O转移到O2中

B、CO2中的C转移到C6H12O6中

C、C6H12O6中的H转移到C2H5OH中

D、O2中的O转移到H2O和CO2

2、下列关于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者均可改变反应的速率

B、反应前后,二者的性质和数量均没有变化

C、酶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无机催化剂则不能

D、酶需要温和的条件,而无机催化剂则不需要

3、下列实验中,既需要使用显微镜,也需要染色剂染色的是( )

A、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B、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4、呼吸商(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右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商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5、表1所示为探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表2所示为探究酶的专一性的实验。

据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表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

B、表l所示实验的观察指标不能用碘液检测

C、表2所示实验应该先加酶溶液后加本尼迪特试剂

D、表2所示实验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要水浴加热

6、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1

2

3

4

5

加入物质

适量唾液

铁锈钉

生土豆块

熟土豆块

生土豆块+稀盐酸

实验结果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

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试管

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C、各组实验不能体现酶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影响

7、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

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8、若下图Ⅰ中装置甲与装置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绘制成曲线如图Ⅱ(净氧量=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处净氧量为负值,是因为小球藻不进行光合作用,且细胞呼吸消耗氧气

B、Q处净氧量为零,是因为Q处小球藻不进行光合作用

C、甲与乙两管净氧量差异的原因是乙管小球藻叶绿素合成受阻,影响光合作用

D、由图Ⅱ可知,光照强度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9、图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 )

A、红色B、黄色C、绿色D、紫色

10、人体红细胞产生ATP的部位及所需ATP的主要来源是( )

A、线粒体、有氧呼吸B、细胞溶胶、无氧呼吸C、线粒体、无氧呼吸D、细胞溶胶、有氧呼吸

1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ATP的描述中,全部错误的一组是( )

①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唯一能源物质②ATP中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③ATP中的能量可以转变为热能④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热能⑤ATP中的A代表腺苷,也就是腺嘌呤 

⑥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A、①④⑤B、②③⑥C、④⑤⑥D、①②③

12、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 )

A、提供物质B、提供能量C、提供场所D、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13、三磷酸腺苷的分子简式为( )

A、A﹣P﹣P﹣PB、A﹣P﹣P~PC、A﹣P~P~PD、A~P~P~P

14、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

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1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没有光合色素的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硝化细菌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异养生物

C、化能合成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根本区别是能量来源不同

D、硝化细菌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能维持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

二、探究题(共2题;共11分)

16、如图是关于酶的一组实验,①~④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溶液。

请回答问题:

(1)单位时间内①号和②号均能放出比③号更多的气泡,说明________都具有催化作用。

(2)单位时间内②号放出的气泡比①号又多又快,说明________;这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

(3)④号试管单位时间内放出的气泡量比②号________,说明________。

17、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记录。

请回答:

实验操作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①向试管中加入唾液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②向试管中加入可溶性的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③控制温度

0℃

37℃

60℃

④将唾液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振荡后分别保温5min

⑤向试管中滴加碘液

1滴

1滴

1滴

⑥观察实验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该同学在此实验操作过程中至少需要________支试管。

(2)若实验结束后,将甲组的温度调节到37℃,保温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在该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

(4)若将实验中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

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

三、填空题(共3题;共20分)

18、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а﹣淀粉酶并测定а﹣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的相关实验.请同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

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

制备酶溶液.取5g萌发的小麦种子+少量石英砂+10ml蒸馏水研磨→3000转•min﹣1离心分离1Omin→获取酶液.

步骤二:

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

“+“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

8

8

8

8

8

8

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α﹣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溶液(mL)

1

1

1

1

1

1

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

++

+

++

+++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 ,制备酶溶液时必须对萌发的小麦研磨,理由是________ 

(2)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一定是60℃?

________ .若要进一步探究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在________ ℃范围内进一步设置温度梯度,实验步骤如表中所示,比较其他温度与60℃时该酶的活性.

(3)该实验中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9、细辛是一种在森林下层生活的植物,滨藜是一种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如图是光照强度对两种植物(甲、乙)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请据图作答:

(1)图中代表滨藜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是________ .b1点的含义是________ .若将植物移植到缺Mg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b2点将向________ 移.

(2)图中e点时,限制甲植物增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 ,限制乙植物增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 ,此时固定CO2量较多的植物是________

20、图1是某课题组研究大丽花中度缺水时绘制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曲线图.实验过程中其他环境因素保持适宜且不变.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的胞间CO2至少需要跨________ 层膜才能到达CO2被固定的场所________ ,除此之外,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CO2还可能产生于叶肉细胞的________ 

(2)据图分析,从第________ 天开始,影响Pn的主要因素不是Gs,此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除缺水外还可能有________ 

(3)研究表明,水分正常供应时,大气中高浓度的CO2会导致大丽花胞间CO2浓度(Ci)升高和气孔导度(Gs)下降,据此分析,此时叶片水分蒸腾作用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4)撕取新鲜的大丽花叶片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若干,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滴加清水,乙组滴加0.3g/mL蔗糖溶液,观察结果如2图所示.据此推测气孔开闭的机制是________ .此时乙组________(填“能”或“否”)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四、综合题(共3题;共31分)

21、如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________,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该细胞器的________上,这些色素的作用是________.

(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B表示:

________阶段.

(3)写出图中所示物质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4)C和D的化学过程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总式:

________.

22、回答有关实验的相关问题:

(1)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时,需要用活性染料________将其染色,而观察染色体时可以用碱性染料________染色.

(2)在提取绿叶中色素时,用________提取绿叶中的色素,为了有助于充分研磨,需向研钵中加入少量的________;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需向研钵中加入少量的________;分离色素时,则根据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进行分离.最终在滤纸上出现四条色素带,最上面的色素是________.

(3)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中,检验酵母菌是否产生CO2,可使用澄清石灰水或________,其中后者颜色变化为________,检验是否产生酒精可使用橙色的________溶液,其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为________色.

23、发的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的相关实验.实验材料:

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

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

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出后冷却.

步骤三:

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如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

+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

8

8

8

8

8

8

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α﹣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β﹣淀粉酶失去活性的溶液(mL)

1

1

1

1

1

1

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min(℃)

0

20

40

60

80

100

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

(3)该实验中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________(能/不能).理由是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

A、H2O中的O转移到O2中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人体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C02中的C转移到C6H12O6中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暗反应阶段,人体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C6H12O6中的H转移到C2H5OH中发生在植物细胞或酵母菌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人体细胞不能进行酒精发酵,C错误;

D、02中的O转移可通过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转移到H2O中,H2O中O再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转移到CO2中,D正确.

故选:

D.

【分析】光合作用过程:

光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1)水的光解:

2H2O→4[H]+O2;

(2)ATP的形成:

ADP+Pi+能量→ATP

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1)CO2固定CO2+C5→2C3;

(2)C3的还原2C3→(CH2O)+C5

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

C6H12O6→2丙酮酸+2ATP+4[H]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

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

24[H]+6O2→12H2O+34ATP 

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2酒精+2CO2+能量

2、【答案】C

【考点】酶的概念,酶促反应的原理,酶的特性

【解析】【分析】酶和无机催化剂一样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只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3、【答案】C

【考点】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解析】【分析】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不需要显微镜,A错误。

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不需要染色,B错误。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不需要染色,D错误。

本题选C。

4、【答案】B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解析】【分析】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放出的CO2量与吸收的O2量相等,即RQ=1。

当放出的CO2量大于吸收的O2量时,表明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差值越大,无氧呼吸所占的比例越大。

即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弱,无氧呼吸越强;A错误。

b点有氧呼吸大于a点;B正确。

c点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机物消耗量多,不利于水果保存;C错误。

c点以后呼吸商恒为1,并不表明呼吸强度不再变化;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5、【答案】B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解析】【分析】表1所示实验只是温度不同,则自变量是不同温度;A正确。

表l所示实验的因变量是淀粉分解的程度,观察指标用碘液检测时是否出现蓝色以及蓝色的深浅;B错误。

表2所示实验应该先加酶溶液,后加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生成,另外还需要水浴加热;C、D正确。

6、【答案】D

【考点】酶的特性

【解析】【解答】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2号实验,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比具有高效性,A错误;

B、唾液中只有唾液淀粉酶,不含过氧化氢酶,所以几乎无气泡,而生土豆块中含过氧化氢酶,所以产生大量气泡,因此1号和3号对照能说明酶有专一性,B错误;

C、3号和4号实验对照可说明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C错误;

D、5号实验加入的是生土豆块和稀盐酸,与3号对照,几乎无气泡,所以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D正确.

故选:

D.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

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2号和3号实验;1号和3号对照能说明酶有专一性;3号和4号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

7、【答案】B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

A、温度的改变直接就能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以过氧化氢为底物,A错误;B、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B正确;

C、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所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宜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C错误;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能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水解,D错误.

故选:

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知识.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8、【答案】B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解析】【分析】Q处净氧量为零,是因为Q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故B错误。

如图可知ACD正确,故本题选B。

9、【答案】B

【考点】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解析】【解答】解:

正常绿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叶绿素a,其次是叶绿素b,第三位的是叶黄素,含量最少的是胡萝卜素,所以植物叶片是绿色的原因是叶绿素的含量高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秋天叶子变黄的原因是叶绿素不稳定分解了,显示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从图中可以看出,胡萝卜素、叶黄素明显高于叶绿素a、叶绿素b,故叶片呈黄色.

故选:

B.

【分析】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在纸层析上,从上往下(距离点样处由远到近)的色素依次是: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10、【答案】B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析】【解答】解: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A错误;

B、无氧呼吸是靠分解葡萄糖形成ATP的,场所是细胞溶胶,B正确;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C错误;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故选:

B.

【分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故ATP的来源靠无氧呼吸,场所位于细胞质基质.

11、【答案】A

【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

①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并非唯一能源物质,例如CTP等,①错误.

②ATP中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供各种生命活动,②正确.

③ATP中的能量可以转变为热能,③正确.

④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来形成ATP,ATP中的能量不能来源于热能,④错误.

⑤ATP中的A代表腺苷,是腺嘌呤和核糖合成的,⑤错误.

⑥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⑥正确.

故答案为:

A.

【分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ATP中的A代表腺苷,是腺嘌呤和核糖合成的.

12、【答案】D

【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解答】解:

酶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酶的性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故选:

D.

【分析】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酶的性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13、【答案】C

【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解答】解:

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

故选:

C.

【分析】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4、【答案】D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

根据题干可知,小麦种子萌发时能产生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性糖,同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所以试管乙比试管甲含有的还原性糖多,出现砖红色的程度高于甲,而丙中的淀粉没有分解,因此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但斐林试剂本身的颜色为蓝色.所以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故选:

D.

【分析】酶具有专一性,所以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变成还原糖.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即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甲、乙的单一变量是温度不同,且乙的温度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丙试管作为对照组.

15、【答案】B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化能合成作用

【解析】【解答】解:

A、不管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具有光和色素才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硝化细菌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利用无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的水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B错误;

C、合作用中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源于光能,化能合成作用中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源于环境中的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C正确;

D、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能维持硝化细菌的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

B.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