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现代文学史笔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8382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1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现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考研现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考研现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考研现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考研现代文学史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现代文学史笔记.docx

《考研现代文学史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现代文学史笔记.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现代文学史笔记.docx

考研现代文学史笔记

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第一节人的发现、西方文化与文学史构成

19-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大运动与变革是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本质力量。

“人”的发现,人对自我的认识、发展与描绘,人对自我发现的对象化,即“人”的观念的演变,是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近代,梁启超倡“新民”说,呼唤中国社会现代化与人的观念的现代化。

近代新文学创作与文学观念尤其注重文学的社会性、政治功利性。

五四文学倡扬个人的旗帜、胡适宣传“易卜生个性主义”,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

五四对“人”的个性主义的发现,具有20世纪文化的现代性。

1928年的革命文学、30年代的左翼文学发现了人的阶级性,为中国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展示了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新天地。

左翼文学进而以人的阶级性、革命性取代人性、对峙人情,否认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这是革命文学派的人的观念与话语。

30、40年代,茅盾着重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关系的文学,巴金、曹禺、沈从文、张爱玲、路翎各具特点地承传了五四个性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人的观念,老舍、钱钟书等强调人的文化属性的人的观念,近现代通俗文学的人的观念体现了充分世俗化中的充分人性化传统世俗化社会的大众道德与大众人性观。

50、6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君临文坛,阶级的、革命的人的观念与话语成为主流观念,否定了五四个性与人文主义人的观念和话语。

新时期文学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到文化寻根等一系列文学沿革,以对人的逐步再发现,五四的人的观念的逐步在寻找,构成新时期文学发展裂变的内在律动。

西方文化刺激着中国人不断发现人,启发着20世纪中国文学如何表现“人”。

20、30年代,易卜生、卢梭、尼采、弗洛伊德进入中国,启发中国人重新认识“人”。

易卜生、卢梭所揭示的人,是人类对自我的理性主义认识,尼采、弗洛伊德对人的自我的非理性主义层面的揭示,使人的内涵获得了现代性。

这使得五四时期中国文化、文学对于人的发现,构成一个完整丰满的、现代性的人学观。

新时期,影响最大、最广、最深的是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尼采、弗洛伊德、贝克特、萨特对新时期文学影响最大。

第二节中国文学现代化开端(物质基础)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文化与文学已开始了民族存亡背景上的外部与内部双重的现代化努力。

民族先觉者们从社会的组织结构上寻求变革,带来文化机制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文学。

1法律对从事文学活动者和报刊繁荣的基本保障,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2报刊、书籍等现代出版业的发展,给以具有现代思想的独立知识分子为主的、进行文学创作的人提供了理性交往的空间,保证了文学的现代性实现的机会。

3现代社会分工在文学创作队伍方面率先实现,一些接受新式教育的人与独立知识分子、自由撰稿人一起活跃在文学领域。

4文学的接受机制发生了变化,文学接受者的队伍日益扩大,唯新是鹜,推动着文学自身的发展。

第三节文学观念的变革

梁启超首倡“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诗界革命梁启超于1899年在《夏威夷游记》中首倡,他主张诗界革命应达到三个标准:

“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

”他所说的新意境是指“理想之深邃闳远”;新语句是指来自欧洲、表现新思潮的名词术语;以古人之风格入之,是指革其精神而不一定革其形式,“独辟新界而渊含古声”。

他提出的保留诗歌旧形式的革命终不彻底,真正以诗人面目倡言诗界革命的是黄遵宪,他主张用俗话作诗(“我手写我口”),用新思想和新材料(“古人未有之境,未辟之境”)入诗,对五四时期的新诗运动产生很大影响。

文界革命在中国文学现代化先导期内最有成就,但在观念上阐发不多。

梁启超倡导打破桐城派古文的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

他的政论文具有空前的开拓创新精神,思想新颖,文字介于文言白话之间,条理清晰,风格雄放隽快,有很强的鼓动性。

小说界革命中国小说观念的变化始自1897年天津《国闻报》所载《本馆附印说部缘起》,执笔者严复、夏曾佑从小说营构人心的角度,将小说凌驾于经史之上。

梁启超看重小说启蒙、新民的工具性作用,夸示小说的社会功能,把自古为小道的卑贱文体提到“不可思议之力”的高度。

1908年,徐念慈发表《余之小说观》,矫正上述观点,强调小说的审美价值,指出“小说与人生不能沟而分之”。

戏剧观念更新1904年,陈独秀指出戏剧改良可使更广泛的群体开通风气,陈去病、柳亚子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

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成立春柳社,宗旨是“研究新旧戏曲,冀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

次年公演《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是为新派剧开端。

新派剧被称为文明戏,是自古现代话剧的早期形态。

文体观念革命黄遵宪最早提出“言文合一”;裘廷梁倡言“白话为维新之本”;陈荣衮主张报纸改为白话;梁启超从文学功能发论白话。

诸文学观念的现代性发展,上升为中国文学史学观念的现代性萌动。

1904年,林传甲、黄人分别撰写《中国文学史》。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从理论上表述了具有现代性的文学观念。

第四节文体叙述的创新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从文学的意义上来说,最重要的是叙述的问题,即用什么样的文体与语言把故事叙述出来。

在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20年里,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具有比较鲜明的现代性的,是政论散文和小说(含翻译)。

林译小说是指清末古文家林纾(琴南)用文言意译的163种欧美小说。

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迦因小传》,译笔哀感顽艳,《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述》等译笔质朴古劲。

因其早而开风气,对世界小说的大量输入,而引发读者对中国小说正宗地位的首肯。

中国现代小说家先通过“林译小说”来了解世界,它为20世纪中国小说的创造准备了作家,准备了读者,功不可没。

周译小说是以周树人(鲁迅)、周作人兄弟合译的《域外小说集》为代表,直译日俄与其他弱小民族的小说,影响到了“五四”小说的内容形式以至风格。

 

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

第一节五四文学革命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即以此为肇始。

1917年迁京,《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大力倡导民主和科学精神,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又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最有实绩的一部分,文学革命的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关。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他倡导语体革新,废文言而倡白话。

他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着手,即: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此“八事”从不同角度针砭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并粗浅地触及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重要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与推行白话语体文的立场。

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

推倒雕琢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

他把文学革命当做“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并认为文学有其“自身独立存在之价值”。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在《平民文学》中进而提出“人生的艺术派的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原则。

新文学革命的具体内容:

1.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2.新文学的价值观念1917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8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将文学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周作人《人的文学》周作人对现代散文文体的确认。

3.对于怎样建设新诗、新小说、新戏剧,文学革命的先驱们也进行了探讨。

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的全面革新与解放。

4.文学革命的成绩。

鲁迅郁达夫的小说郭沫若的诗歌胡适的《尝试集》湖畔诗人

第二节五四文学思潮与论争

这个时期的文学论争主要体现在新文学的意识、语言与封建的旧文学传统之间的分歧。

1919年初,新文学阵营展开了对以林纾为代表的旧知识分子的斗争。

1922年,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甲寅》派进行了斗争。

新文学阵营内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和退潮时期也发生着分化与斗争。

胡适由1919年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到1923年大力提倡“整理国故”,引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第三节新文学社团流派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组、蒋百里等12人,代表作家有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冰心等。

他们主张“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认为“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强调写实主义,其创作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重要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文学研究会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发展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使整个现代文学都着眼于批判社会现实而相当程度地忽略了文学的娱乐作用。

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起人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等。

他们创办了《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洪水》等刊物。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其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有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对病态心理的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显示出浪漫主义特征。

以1925年五卅为界,后期创造社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等,出版《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杂志,提倡“表同情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1929年被当局查封。

语丝派(下文)

莽原社、未名社是20年代中期成立于北京、得到鲁迅扶持的青年作家社团,办有《莽原》《未名》;未名社有同人团体的性质,出书二三十种,主要人物有高长虹、邰静农、韦素园等乡土文学作家和翻译家。

南国社是由创造社的田汉领导创立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社团,以戏剧的成就与影响最大,1924年即创办《南国半月刊》,田汉在20年代的剧本代表作基本都在上面发表。

1927年冬,南国电影剧社改组,正式定名南国社。

弥洒社成立于1923年,发起人是胡山源、钱江春等,有《弥洒》月刊(共6期)、《弥洒创作集》(3种),宣称“两无两不主义”,即“无目的无艺术观,不讨论不批评而只发表顺应灵感所创造的文艺作品”,强调灵感创作。

浅草—沉钟社这是两个有连贯关系的社团。

浅草社成立于1922年,主要成员有陈炜谟、陈翔鹤、冯至;沉钟社成立于1924年,由原浅草社成员加上杨晦、蔡仪等组成;刊物有《浅草》季刊、《沉钟》周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德国浪漫派文学;创作上的代表,小说有陈炜谟、陈翔鹤,诗歌是冯至,作品朴实而带点悲凉,有浪漫主义色彩。

沉钟社是五四时期挣扎得最久的一个团体,其周刊《沉钟》直到1934年2月才停刊。

湖畔诗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

主要代表诗人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

同年4月,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出版,以写作爱情诗闻名,并因此得名为“湖畔诗人”。

1923年出版诗合集《春的歌集》。

他们的诗多为歌唱大自然的清新美丽和友情、爱情的纯真,最有影响的是爱情诗,风格清新自然、天真率直,表现了对传统封建世俗大胆反叛的精神,艺术上也较成熟,是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别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