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教程》课后题答案陈世超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83479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教程》课后题答案陈世超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教程》课后题答案陈世超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教程》课后题答案陈世超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教程》课后题答案陈世超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教程》课后题答案陈世超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教程》课后题答案陈世超汇编.docx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教程》课后题答案陈世超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教程》课后题答案陈世超汇编.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教程》课后题答案陈世超汇编.docx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教程》课后题答案陈世超汇编

中国地理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王静爱主编)

 

课后思考题答案

(个人总结版)

 

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

研究生初试参考书目

中国地理(专业课1)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编辑出版学陈世超

2015.08.07

第1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1、对比中国与美国地理位置,分析地理特征的异同点。

思考下列问题。

(本题课本上无答案答案来源:

网络+自己总结)

(1)为什么美国东部的亚热带较中国的亚热带位置偏北?

(2)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荒漠区位置都在西部,而且中国的荒漠位置区偏北,美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南?

中美地理位置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

a:

两国都位于北半球,中国的纬度范围为4°N~53°N,美国的本土纬度为20°N~47°N,两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

b:

两国都是太平洋沿岸国家,海岸线漫长,沿海都有许多优良港湾。

c:

两国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②不同点:

a: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经度范围大致为73°E~135°E,美国经度范围为70°W~180°W。

b:

从所属大洲来看,中国属于亚洲东部,美国属于北美洲,位于北美洲南部。

c:

两国虽都属于太平洋沿岸国家,但分别从属于太平洋两岸,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美国则位于太平洋东岸,同时位于大西洋西岸。

d:

中国纬度范围更广,接近50度,美国本土纬度不到30度。

e:

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一面沿海,大陆海岸线是一条完整的相连的,美国三面临海,大陆海岸线分成三段不相邻的部分。

f:

从邻国角度看,中国邻国众多,美国北部只有加拿大,南部只有墨西哥,邻国较少。

g:

两国内陆山脉走向不同,中国山脉走向多种多样,而美国主要为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

h:

山地格局及面积不同,中国山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山地面积较大,距海较远,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呈阶梯状分布,美国山地主要在大西洋沿岸,高度不及中国,山地占有面积也比较少。

(1)美国东部受墨西哥暖流影响,水热条件好,且一路向北,故亚热带位置更偏北。

而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加上北部沿海受到千岛寒流影响,水热条件较美国差,因此亚热带位置偏南。

(2)①中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太平洋水汽难以到达,加上温带大陆性气候控制,常年干燥少雨,易形成荒漠;青藏高原等山脉的抬升和阻挡作用,使得南部印度洋水汽难以到达,西北地区受高压控制明显,气温高,蒸发量大,雨量少,加剧干旱程度,冬季西风受山脉分流作用无法影响内陆,降水量极少,使中国荒漠位置不仅偏西,而且偏北。

②美国西部有高大的落基山脉阻挡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形成半干旱气候,又受到冬季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加利福尼亚寒流减温减湿作用的影响,中部平原贯穿南北,冬季极地冷空气可以从北冰洋直达墨西哥湾,所以北部不干旱,南部干旱。

2、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中国地理特征?

(本题课本上无答案答案来源:

网络+自己总结分别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角度来分析)

(1)中国的地理景观复杂多样,首先体现在地形上,主要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种。

不同的地形显现出对人类活动不同的影响,人们需要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从事农业生产,凸显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如在农业方面,平原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而高原农作物为青稞。

建筑景观方面,高原山地的房屋为了防止低温封冻等灾害多以砖瓦结构为主,而平原和盆地由于气候炎热夏季多降水,考虑到通风排水等因素,多以木质或茅草结构。

各地区地貌自然景观上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在经济、社会、文化、行为认知上的不同。

(2)中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降水量从东南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依次递减。

形成了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的分区,这种气候特点导致的降水量分布差异,使得各地区农业景观大不相同,例如南方的水田和北方的旱地,气候的不同也使得农作物的种类差异明显,比如北方的小麦种植区南方的水稻种植区,季风气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地关系,人类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气候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3)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深刻。

广泛的人类活动使得中国的地理景观更加丰富多样。

伴随土地资源的开发与经济的发展,中国形成了东部发达的都市景观,中部较发达的城乡景观和西部欠发达的农牧景观。

另外中国人口众多,农业历史悠久,对自然环境改变尤为深刻,在中国农业化的进程中,人们圈地造田、伐木毁林,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地关系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但是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一系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第2章:

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及其演变

1、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地理景观格局的形成有何影响?

(P36)

(1)巨大的青藏高原海拔高达3000米临界高度时,对气流产生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改变了东亚大气环流的格局,形成了现代东亚季风,使得中国东部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森林、森林草原景观区,冬季风向南扩展,势力大增,高原季风加大了海陆季风强度,使东部季风区气温年较差增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西风分支的建立与消退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季风的进退,使季风区温度带南移。

(2)青藏高原的抬升使得本就深居内陆比较干旱的西北地区在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下,加剧了冷空气的下沉堆积,特别是印度洋水汽被阻截,更加加剧了干旱化的程度,扩大了西北地区干旱化的范围。

(3)青藏高原在抬升的过程中,一方面伴随着降温过程,另一方面,来自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汽被阻挡,边缘山地降水增加,形成高原季风,内部出现寒旱化。

(答题原理:

从三个方面回答,青藏高原抬升对于东部季风区、西部非季风区、自身青藏高原区的影响)

2、季风气候与多山地形对中国土地利用格局有何影响?

(自己总结分别从耕地、林地、草地、居民点、未利用土地等方面来分析)

(1)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作物的生产十分有利,这使得中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受季风控制的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地区;②中国的多山地形特点使得耕地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辽河平原等地区。

(2)①季风气候的分布直接影响降水量的分布,这使得我国林地大部分分布在中温带、寒温带的半湿润区和湿润区,以东北的大、小兴安岭为主要分布地区;②我国多山地形的特点,使一部分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和南方丘陵地区,比如横断山脉、长白山、辽东山地、雅鲁藏布江以东山地以及东南丘陵等地。

(3)①季风气候使我国草原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寒温带与中温带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②多山的地形特点使草地除了分布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等内陆地区,还分布于南方丘陵山地的草山草坡地区。

(4)①季风气候影响人口的空间分布,同时也影响居民点、工矿、交通等建设用地,受季风气候影响,中国城市大多分布在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

②山地不利于居民点的形成,受多山地形的影响,我国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平原和海拔高度较小,地势相对平坦的丘陵地区。

(5)受季风气候与多山地形的影响,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盐渍地、冻原等其它未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温带和暖温带荒漠区和青藏高原地区。

3、中国与世界同纬度国家相比,水热格局有何特点?

(P36——P47)

(1)从气温与温度带来看,①冬寒冷,夏暖热②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③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④中国温度带划分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带六个温度带。

(2)从降水与干湿地带来看,①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③降水变率大④我国干湿地带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四个地带。

(3)从水热组合与气候地带来看,①雨热同期②气候地带分异,形成了陆地区、海洋区和海陆交错带。

在陆地区形成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气候区,气候的相接地带形成了干湿过渡带、暖湿——冷湿过渡带、暖干——冷干过渡带。

4、分析中国自然地带展布与土地利用宏观格局的对应关系。

(P61——P63自己总结)

(1)受季风气候和纬度因素影响,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东部地区的平原上,即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地区多为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2)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南方山地丘陵地区,这些地区大体上位于中温带、寒温带、亚热带的半湿润区与湿润区。

(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即内蒙古高原、天山山脉地区已经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基本上位于寒温带与中温带以及高原带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4)我国水域、湖泊大体呈网状分布,大江大河主要发源于青藏高原等高山地区,亚热带湿润区的江河流量较大。

(5)居民点及工矿等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的东部沿海地区,因此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东北松辽平原、长江中下游汉江平原以及珠江三角洲均是我国城市的主要集中地区。

(6)难以利用的土地大致分布于西北温带和暖温带的荒漠区和青藏高原地区。

5、分析中国土地覆盖利用的区域差异。

(P67自己总结)

(1)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主要以耕地为主,但随着退耕还林、还草,以及城乡建筑用地的显著扩张使得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但耕地面积依然广阔。

(2)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以林草、草地分布明显,东北平原旱地、水田相互转换,总得来看,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分布较广。

(3)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区及秦岭地区草地开垦,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撂荒现象并存。

(4)东南、华南山地丘陵林地面积大且不断扩大。

(5)华中地区耕地与林地交错分布,湖泊面积逐渐增大,华中丘陵地区毁林造林同时存在。

(6)四川盆地以及贵州、云南西部山区林地分布广泛,呈现减少趋势,中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维持了林地面积的稳定。

(7)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以绿洲农业为主,草原分布广泛,覆盖广阔。

(8)青藏高原以及西部干旱地区多未利用土地。

6、分析中国地理景观演变的轨迹和主要趋动力。

(P74——P83)

(1)第三纪以来,由三个西北——东南走向,自西南向东北更替的景观带,形成了西部干旱半干旱——森林草原及草原区、东部古季风——阔叶林区以及青藏暖湿——栎、桦及灌丛植被区。

趋动力为喜马拉雅运动。

(2)第四纪以来,巨大的青藏高原海拔高度达到3000米临界高度,形成了现代东亚季风,使得我国东部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森林、森林草原景观区,西北地区成为了温带沙漠的荒漠、半荒漠和草原区,青藏高原形成了高寒景观区。

主要趋动力为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和青藏高原的隆起等新构造运动强烈。

(3)全新世以来,农业景观加入自然景观。

主要趋动力为人类自然环境的形成影响农业进化过程。

(4)封建社会到近代社会,城市景观格局加入自然景观。

主要驱动力为封建经济的繁荣和重心的转移,以及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第3章:

中国人口及城镇化

1、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P109——P110自己总结)

广大东部地区人口数量庞大,突出表现的环境问题为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与灾情与年俱增。

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少,但大多数聚居绿洲,因为这一地区正处于农业化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风蚀沙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次生盐碱化等土地退化问题,局部地区伴有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人口数量大必然加剧人地关系的紧张,在土地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国的人口数量大对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态发展不平衡均有影响。

2、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资源国情的影响?

(P109——P110自己总结)

资源是有限的,中国人口数量大,资源占有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特别是耕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要素,人均占有量更少。

在工业化资源方面,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也从以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要特征的初级阶段向现代工业化转变。

西部地区工业化多为初级阶段,即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要特色,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数量庞大的人口并没有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甚至部分资源浪费严重,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

当然中国大量的人口也使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为了世界上的劳动力资源大国,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

3、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P109——P110自己总结)

中国人口数量大,对经济发展有利的方面就是大量的人口为经济生产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从而降低了工业成本,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制造大国,产品价格竞争力明显,促进了中国第二产业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量的劳动力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总的来说中国的人口数量大的优势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人口数量虽然大,人才素质却不高,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难觅,这也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很重要的原因,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4、为什么“胡线”所框定的人口密度格局始终未变?

(P107——P109)

(1)从“胡线”的自然地理意义方面看,这条线两侧自然条件的差异十分明显,爱辉到霍林河段主要受地形和温度的影响;霍林河到榆林段主要受降水制约,其次为地形影响;榆林到天水段受黄土与降水量的双重限制;天水至腾冲段,受地势、地貌、降水量等限制因素影响。

总体来说自然条件的影响导致“胡线”东部适宜人口的居住、生产以及活动,西部地区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生产、生活,所以人口密度格局始终未变。

(2)从历史上来看,历代人口密度虽有变化,但人口分布也有明显的西北人少,东南人多的分异特点,清代东北开禁以后,人口大量涌入,使特征更加与“胡线”相吻合,新中国成立后,历次人口普查人口均以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的格局存在,更加显示这一线以西地区人口发展受到强烈自然条件的限制,所以人口密度格局始终未变。

5、分析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影响(P112——P114,影响为自己总结)

特点:

(1)东半部汉族聚居,西半部少数民族集中。

(2)各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3)汉族聚居于平原和丘陵,少数民族多分布于山地和高原。

(4)城镇人口的民族构成比乡村复杂。

影响:

(1)陆地国界线中大多数为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多分布于西部边疆,这使得少数民族为中国的国防力量以及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

(2)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既有利于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又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团结。

(3)少数民族多分布于山地和高原,长期的生产生活加快了对高原山地地区以及边疆地区恶劣自然环境的开发。

6、分析中国城镇化的特点和影响。

(P115——P124影响自己总结)

特点:

(1)城乡人口的变化具有地域差异,发展不平衡。

(2)城乡人口教育程度具有地域差异。

(3)城镇人口不断增长。

(4)城市非农业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5)城市数量不断增长。

(6)城镇化在波动中加快。

(7)城镇化具有地域差异。

(8)城镇化发展突出重点。

影响:

(1)城乡人口变化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变化快,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不利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2)城乡人口教育程度变化地域差异明显,受教育程度、年限均有差异不利于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

(3)城镇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中农业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城市数量的不断增长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4)城镇化在波动中加快使得城镇化速度在原有基础上保持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势头。

(5)城镇化的地域差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6)城镇化发展的地域特点,为农村城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环境空间,也推动了不同规模连绵区的协调发展。

第4章:

中国国土开发

1、分析我国淡水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和南水北调的意义。

(P147——P151)

地域差异:

我国水资源在地域分布上,东南部多、西北部少,从东南向西北依次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干涸带。

东部南区包括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闽浙台诸河流域、西南诸河流域等水资源丰富。

东部北区包括黑龙江流域、辽河流域、海滦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水资源拥有量相对紧张。

西北地区包括内陆流域和额尔齐斯河流域水资源匮乏。

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东西差异明显、南北不平衡,东部季风区的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区,水资源丰富,以北的温带季风区水资源比较紧张。

而且地下水分布和地表水分布不均衡的规律一致,但是在水域资源结构上,地下水所占比重却是西部比东部大、北部比南部大。

(以上为通过课本总结版)

(1)从地区分布来看,中国的淡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根据径流深的大小来衡量河川径流量可将全国分为五个带,分别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和干涸带。

(2)从径流时程分布来看,我国径流变差系数最大的地区是华北一带。

次高区为内蒙古中部、阴山北部地区。

接下来是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和西北的塔里木与准葛尔盆地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小的是四川盆地、南阳盆地和海南岛西部地区。

(3)从径流的年内变化来看,大气降水、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形式,秦岭以南主要为雨水补给区,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黄河上游和西北一些河流是雨水和融水补给区、西北内陆区主要融水补给。

(以上版本答案来源于网络)

南水北调的意义:

(1)水量不足是华北耕地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可耕后备荒地主要主要集中在东北区与西北区,其开垦主要受当地水资源条件的制约。

全国最缺水的城市基本都分布在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

因此,南水北调有助于更加充分利用北方较为丰富的国土资源以开发农业生产,保障北方城市与工业的发展,有效保护和建设国家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

(2)东线和中线主要可以解决华北地区,山东地区的缺水问题。

西线工程主要解决黄河中上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3)南水北调提供工业和城镇用水,对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压缩污染严重、耗水量高的工业有重要意义。

提供的农业用水、生态用水可以缓解农业以及农村地区缺水压力。

南水北调对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格局向好的方面调整有积极促进作用。

(以上答案为课本总结版)

(1)解决北方缺水,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

(2)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

(3)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促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

(4)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的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有利于回补地下水,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改善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

(6)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可改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条件,从根本上缓解这一地区长期资源性缺水的矛盾,对于控制地区差距的扩大趋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改善生态坏境质量和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版本答案来源于网络)

2、中国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P132—P133)

土地资源使得水热条件决定下的大农业生产结构方向更加具体化。

比如,平原地区常形成比较集中的专门化生产,而在土地类型结构复杂的丘陵山区则进行综合化发展。

土地资源对于土地利用方式、作物和牲畜种类、农田水利措施和田间工程种类、农业机械配套等都有影响和制约。

(摘抄于课本)

(1)易耕土地资源比重低 ,耕地面积小,缺乏优质耕地,耕地贫瘠,质量不高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2)林地总体质量较好,但占有土地资源面积小,林地总体质量低下,不利于林业的发展。

(3)草地资源质量普遍较差,以中下等草地为主,生产力较低,载畜量低,天然草地的质量从东向西逐渐变差,土地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 ,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4)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5)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

沙漠、戈壁、石质裸岩、城市用地等不能提供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

(以上来源于网络,从农林牧副渔角度谈)

3、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P147课本无答案,自己总结)

(1)对局部气候和大气的影响:

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会使库区微气候环境条件有所改变,包括气温、风速、湿度、降水等。

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控制,但大中型水库和灌溉工程的修建,使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对局部小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对水文情况的影响:

水利工程尤其是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改变了流域水文循环情势,对整个流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有利有弊。

水文情况的主要变化包括:

流量的稳定化与流速频率的变化;季节性高峰流量的丧失,流速变缓,急流状态消失;水位落差变化平缓;水量向上蒸发和向下渗漏改变水分循环等。

(3)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将改变库区和上下游河道

泥沙的输移及沉降模式,对上下游及工程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一方面,水体经过长距离的输送或一段时间的储存,会使复氧过程充分形成,从而丰富了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另一方面,库区水体抬高,水流缓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4)对土壤和环境地质的影响:

水库蓄水后,将导致沿岸地下水状态发生变化,通常在水库的近坝部分出现地下水升高,而库周地下水位升高,会浸没土地,并使土地沼泽化、盐碱化。

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滑坡、塌岸、水库渗漏等不良地质灾害。

(5)对河道的影响:

河道整治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组成部分。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护岸工程是河道生态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保护堤防免受冲刷、防止水土流。

(6)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的大发展,淹没了成片的森林草地,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通常可分为对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产生的影响,比如对鱼类产卵的影响。

(7)对人口迁移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兴建必然带来移民问题。

由于水库建设打破了移民原有的生产体系、生活方式及地缘、血缘和亲属网络,使他们长期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解体;与此同时,移民安置还造成安置地人口增加,以及资源、基础设施承载力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8)水利工程建设对于人文资产的影响:

很多水库大坝选址区都存在大量的文物古迹,而这些资产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损毁就意味着不可复制,有效的保护和保存人文资产是必要之举,这些人文资产代表着华夏文明的历史变迁,是时代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慎重决策,妥善保护这些珍有资产。

(本条不属于生态环境范畴,但可以写上)

4、化石能源利用对我国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P152书上无答案,自己总结,角度:

开采与利用过程中对土壤、大气、水资源等)

(1)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开采对土地的损害、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等。

比如开采造成水资源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居民用水短缺等问题,开采过程中的噪音污染等。

(2)化石燃料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燃烧时各种气体与固体废物和发电时的余热所造成的污染。

化石燃料时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全球气候变化。

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从而导致温室效应,改变了全球的气候,危害生态平衡,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以及水资源。

二是热污染。

火电站发电所剩“余热”被排出到河流、湖泊、大气或海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