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83323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章.docx

《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章.docx

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章

《免疫学检验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总学时(实践学时):

72(22);学分:

4.5;

授课学期:

4;

一、课程简介

《免疫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依据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基于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需要所设计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授课对象为三年制专科层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并运用医学免疫检验中常用的技术,掌握对检测数据的处理、临床结果及临床意义进行合理判断分析,能及时、准确地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其前导课程为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体液检验技术、血液分析技术等,后续课程为细菌检验技术、病毒检验技术。

二、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

具有免疫检验技术基本知识,掌握免疫检验中常用的技术,能够对临床结果及临床意义进行合理判断分析,能及时、准确地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具有正确使用常用的检验仪器以及一般的维修能力。

2.社会能力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规范的职业行为和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刻苦学习的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3.方法能力

具有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具有必备的外语应用能力;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信息的收集及处理能力。

三、学习内容

第一章免疫学的基本内容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征,T细胞亚群及其主要功能。

2.熟悉免疫学检验,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B细胞和大颗粒细胞。

3.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淋巴细胞再循环,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关系。

(二)学习内容

1.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概况: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征、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免疫学检验。

2.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3.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免疫辅佐细胞及其他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

4.免疫分子。

第二章免疫化学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抗原的概念和性能,抗原的异物性和理化特性,抗原决定簇,根据诱导的免疫应答分类、根据抗原与宿主的亲缘关系分类,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凝集反应概念,直接凝集试验的概念、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间接凝集反应,沉淀反应概念和类型,单向琼脂扩散试验,免疫电泳技术的概念、对流免疫电泳和火箭免疫电泳的原理及操作,补体和补体系统的概念,补体系统的理化性质,经典激活途径,补体的生物学作用,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测定原理和方法。

2.熟悉抗原免疫原性的其它影响因素,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抗原抗体结合力、抗原抗体亲和力和亲合力,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反应物自身因素及环境条件,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类型,絮状沉淀试验,环状沉淀试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系统的组成和命名,旁路激活途径,补体结合试验的原理。

3.了解抗原的其它分类方法,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基因表达,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免疫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激活途径,补体激活的共同末端效应,补体激活的调控,C4溶血活性测定,补体单一成分检测。

(二)学习内容

1.抗原的性质:

异物性、理化性质和其他因素(宿主反应性和免疫方法)。

2.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3.抗原的分类:

根据抗原特异性的分类、根据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分类、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及其他分类方法。

4.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及基因表达。

5.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异性:

同种型、同种异型及独特型。

6.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IgV区的功能、IgC区的功能。

7.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8.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

抗原抗体结合力、抗原抗体的亲和力和亲合力、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9.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和阶段性。

10.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反应物自身因素、环境条件和温度。

11.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凝集反应(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沉淀反应(液相内沉淀反应、凝胶内沉淀反应和凝胶免疫电泳技术)。

12.概述:

补体、补体系统、补体系统的组成和命名、补体的理化性质。

13.补体系统的激活:

经典激活途径、MBL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及补体激活的调控。

14.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溶解细胞作用、调理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炎症介质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15.补体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

溶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补体的单一成分检测。

实验一肥达反应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肥达反应的原理。

2.熟悉肥达反应的操作方法,观察试验的结果。

(二)学习内容

肥达反应

实验二凝集反应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凝集试验的原理。

2.熟悉凝集试验的操作方法,观察凝集的试验结果。

(二)学习内容

1.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2.RF测定

3.妊娠试验

实验三免疫扩散试验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免疫扩散试验的原理。

2.熟悉免疫扩散试验的操作方法,观察试验结果。

(二)学习内容

免疫扩散试验

第三章免疫分子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概念,HLA-Ⅰ类分子和HLA-Ⅱ类分子的分布和功能,黏附分子的概念、共同特点及主要生物学作用,细胞因子概念、分类和共同特点。

2.熟悉HLA-Ⅰ类分子和HLA-Ⅱ类分子的结构,HLA的主要生物学作用及医学意义,免疫膜分子的概念和分类,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3.了解HLA复合体的基因组成,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种类和黏附分子的种类,细胞因子的医学意义。

(二)学习内容

1.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HLA-Ⅰ类分子、HLA-Ⅱ类分子和HLA-

分子。

2.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结构和功能。

3.人类白细胞抗原的主要生物学作用及医学意义。

4.免疫膜分子:

概念和分类。

5.白细胞分化抗原:

概念及种类。

6.黏附分子:

分类、共同特点及主要生物学作用。

7.细胞因子的概念和分类。

8.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9.细胞因子简介: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及转化生子因子β。

10.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免疫效应作用、刺激造血功能、参与炎症反应及其他作用。

11.细胞因子的医学意义: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缺陷、细胞因子表达过高、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水平升高及细胞因子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第四章免疫应答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免疫应答的概念、分类和基本过程,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过程,T细胞应答的效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效应,超敏反应的概念与分型,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临床常见疾病。

2.熟悉细胞免疫的过程,TD抗原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免疫耐受的概念,Ⅱ、Ⅲ、Ⅳ型超敏反应及其发生机制、临床常见疾病。

3.了解TI抗原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的机制。

(二)学习内容

1.免疫应答的概念和分类。

2.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3.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过程。

4.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生物学效应。

5.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TD抗原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TI抗原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及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6.免疫耐受的概念。

7.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

抗原因素、机体因素。

8.免疫耐受发生的机制:

中枢免疫耐受和外周免疫耐受。

9.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

10.Ⅰ型超敏反应:

概念、发生机制、临床常见疾病及防治原则。

11.Ⅱ型超敏反应:

概念、发生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

12.Ⅲ型超敏反应:

概念、发生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

13.Ⅳ型超敏反应:

概念、发生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

第五章抗体的制备技术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佐剂的概念,免疫方案的确定,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和特点。

2.熟悉常用佐剂的种类和制备、佐剂的应用原则,动物釆血法,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基因工程抗体的应用。

3.了解细胞性抗原制备、可溶性抗原制备及鉴定、人工免疫原的制备,选择免疫动物及饲养、免疫血清的分离及保存,抗体的纯化和鉴定,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要点,基因工程抗体的优点和种类。

(二)学习内容

1.免疫原的制备:

颗粒性免疫原的制备、可溶性抗原的制备、半抗原免疫原的制备及免疫佐剂。

2.抗血清的制备:

用于免疫的动物、免疫剂量、途径和时间、动物采血法、抗血清的鉴定和保存、抗血清中抗体的纯化。

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方法及单克隆抗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4.基因工程抗体:

人源化抗体、小分子抗体、特殊基因工程抗体及完全人源化抗体。

第六章免疫比浊分析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免疫比浊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

2.熟悉免疫比浊分析的种类及原理。

(二)学习内容

1.免疫比浊技术原理:

透射免疫比浊法、散射免疫比浊法、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及免疫胶乳比浊法。

2.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

主流免疫比浊仪器概况、免疫比浊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

实验四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免疫球蛋白测定的原理。

2.熟悉免疫球蛋白测定的操作方法,免疫球蛋白测定的结果判断。

(二)学习内容

1.IgG的测定

2.IgA的测定

3.IgM的测定

第七章酶免疫分析技术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酶免疫技术的基本原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类型、常用ELISA方法操作及临床应用。

2.熟悉酶免疫技术类型、技术要点和方法评价。

3.了解酶标记物的制备,其他酶标记免疫技术。

(二)学习内容

1.酶免疫技术的原理及类型。

2.概述:

酶和酶底物、酶标抗体(抗原)的制备、固相载体和酶标比色仪。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基本原理、技术类型、最适工作浓度的选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4.其他酶标记免疫测定技术:

均相酶免疫测定、非均相液相酶免疫测定、固相膜免疫测定、生物素-亲和素标记技术在ELISA中的应用。

实验五HBsAg、抗HBs、HBeAg的测定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双抗体(原)夹心法的测定原理。

2.熟悉操作方法及结果判断。

(二)学习内容

1.HBsAg的测定。

2.抗HBs的测定。

3.HBeAg的测定。

实验六抗HBe、抗HBc的测定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竞争法的测定原理。

2.熟悉操作方法及结果判断。

(二)学习内容

1.抗HBe的测定。

2.抗HBc的测定。

第八章荧光免疫技术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荧光免疫技术的基本原理、类型,荧光免疫显微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类型、临床应用,荧光免疫测定技术。

2.熟悉免疫芯片技术。

3.了解荧光的基本知识,荧光标记物的制备,荧光免疫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二)学习内容

1.荧光免疫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类型。

2.概述:

荧光的基本知识、荧光抗体的制备。

3.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标本的制作、荧光抗体染色的技术类型、荧光显微镜检查。

4.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工作原理、技术及其特点、临床应用。

5.荧光免疫测定技术:

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6.免疫芯片技术:

检测原理、关键技术及分类。

第九章其他标记免疫分析技术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放射免疫分析及免疫放射分析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及免疫层析试验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2.熟悉发光酶免疫测定,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3.了解胶体金的一般特性,发光基本知识。

(二)学习内容

1.放射免疫技术:

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免疫放射分析方法、IRMA和RIA的比较及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应用。

2.金标记免疫分析技术:

胶体金的一般特性、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临床应用及评价。

3.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发光基本知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实验七金免疫测定技术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金免疫测定技术的原理。

2.熟悉金免疫测定技术的操作方法,观察金免疫测定试验的结果。

(二)学习内容

1.尿HCG的测定。

2.HbsAg的测定。

第十章免疫细胞的分离和功能检测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原理和操作,T细胞数量检测,T细胞功能检测的原理及操作,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的原理及操作。

2.熟悉白细胞的分离,巨噬细胞功能检测。

3.了解淋巴细胞的纯化与亚群分离,吞噬细胞的分离,B细胞数量检测,B细胞功能检测、NK细胞活性测定。

(二)学习内容

1.吞噬细胞的分离及功能检测:

吞噬细胞的分离、相关功能检测。

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和纯化:

Ficoll分离法、Percoll分层液法。

3.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

淋巴细胞的纯化、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及相关功能检测。

实验八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

(一)学习目标

熟悉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原理和方法。

(二)学习内容

中性粒细胞吞噬试验。

实验九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

(一)学习目标

掌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原理和操作。

(二)学习内容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第十一章流式细胞术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流式免疫荧光技术的应用。

2.熟悉流式细胞仪的检测分析。

3.了解流式细胞术的原理、流式细胞仪的技术要点。

(二)学习内容

1.流式细胞术的原理:

细胞分析原理、细胞分选原理、流式细胞术的特点及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的注意事项。

2.流式细胞仪的技术要点:

FCM单细胞标本的制备、FCM样品的荧光染色及FCM常见荧光染料的种类和特性。

3.流式细胞仪的检测分析:

单参数直方图、双参数直方图及多维数据的显示。

4.流式免疫荧光技术的应用: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细胞凋亡分析及其他应用。

第十二章免疫学检验的质量保证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质量保证的有关概念、免疫学实验常用评价指标。

2.熟悉基本概念、定量、半定量和定性实验。

3.了解标准品、检测试剂的批间差异、检测试剂的稳定性。

(二)学习内容

1.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概念:

基本概念、质量保证的有关概念。

2.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特殊性:

标准品、定量、半定量和定性实验、检测试剂的批间差异、检测试剂的稳定性。

3.免疫学实验常用评价指标:

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诊断指数、Cutoff值。

第十三章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固有免疫、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的区别、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抗体、抗原检测的应用评价。

2.熟悉病原体感染的特点。

3.了解计划免疫。

(二)学习内容

1.固有免疫:

固有免疫的屏障结构、效应细胞、效应分子、应答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2.人工抗感染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计划免疫及疫苗接种效果监测。

3.有关检测抗体的感染诊断试验:

不同病原体感染抗体产生的特点、检测抗体诊断感染的应用评价。

4.有关检测抗原的感染诊断试验:

不同微生物感染标本中的抗原特点、检测抗原诊断感染的应用评价。

第十四章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皮肤试验的概念、判断标准及临床意义,PEG比浊法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抗球蛋白试验。

2.熟悉支气管激发试验,IgE的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其他检测方法。

3.了解药物过敏筛选实验。

(二)学习内容

1.激发试验:

皮肤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食物激发试验及其他方法。

2.IgE的检测:

IgE的测定、特异性IgE的测定。

3.免疫复合物检测:

抗原非特异性CIC检测技术、CIC检测方法评价及应用、沉积于组织中的IC测定。

4.抗球蛋白试验: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5.药物过敏筛选实验:

组胺含量测定、特异性的抗体测定。

第十五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的组成,临床意义及测定方法。

2.熟悉自身免疫病的分类,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自身抗体的检测实验选择的原则。

(二)学习内容

1.概述:

自身免疫病与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的共同特征、分类及发病机制。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查:

抗核抗体测定、类风湿因子测定、其他自身抗体测定。

3.自身抗体的检测实验选择的原则:

自身抗体检测的一般原则、实验室方法的选择及结果的确认。

实验十自身抗体的测定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测定的原理。

2.熟悉操作方法,观察试验结果。

(二)实验内容

1.抗核抗体的测定。

2.类风湿因子的测定。

第十六章肿瘤标志物检验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肿瘤抗原的概念,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2.熟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的免疫学检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联合应用。

(二)学习内容

1.概述:

肿瘤抗原、肿瘤标志物。

2.常见肿瘤标志物:

胚胎抗原类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类肿瘤标志物、酶类肿瘤标志物、激素类肿瘤标志物、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及其他常用的肿瘤标志物。

3.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的免疫学检测:

血清蛋白区带电泳、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免疫固定电泳及其他相关的检测。

4.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联合应用: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技术及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

实验十一CEA的测定

(一)学习目标

1.掌握CEA测定的原理。

2.熟悉CEA测定的操作方法,观察实验结果。

(二)学习内容

CEA的测定。

第十七章器官移植及其免疫检测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移植类型和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2.熟悉组织配型及配型方法。

3.了解避免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检验及意义,移植后的免疫监测,移植的结局及对策。

(二)学习内容

1.有关移植的主要概念:

供体、受体、自体移植、同系移植、同种移植及异种移植。

2.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和机制:

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3.组织配型及配型方法:

HLA分型、红细胞血型抗原、交叉配型。

4.避免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检验及意义:

HLA抗原配型、其他组织相容性抗原配型、新的组织配型策略及受者体内抗HLA抗体筛选。

5.移植后的免疫监测:

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功能测定、杀伤细胞活性测定、免疫分子水平测定。

6.移植的结局及对策: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移植免疫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设想。

 

学时分配表

理论部分

实验部分

合计

教学内容

学时数

实验内容

学时数

1

第一章免疫学的基本内容

2

2

2

第二章免疫化学

8

实验一肥达反应

2

14

实验二凝集试验

2

实验三免疫扩散试验

2

3

第三章免疫分子

4

4

4

第四章免疫应答

4

4

5

第五章抗体的制备技术

4

4

6

第六章免疫比浊分析

1

实验四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2

3

7

第七章酶免疫分析技术

3

实验五HBsAg、抗HBs、HBeAg的测定

2

7

实验六抗HBe、抗HBc的测定

2

8

第八章荧光免疫技术

2

2

9

第九章其他标记免疫分析技术

2

实验七金免疫技术的测定

2

4

10

第十章免疫细胞的分离和功能检测

4

实验八中性粒细胞吞噬试验

2

8

实验九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2

11

期中测试

2

2

12

第十一章流式细胞术

1

1

13

第十二章免疫学检验的质量保证

1

1

14

第十三章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

2

2

15

第十四章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

2

2

16

第十五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

2

实验十自身抗体的测定

2

4

17

第十六章肿瘤标志物检验

2

实验十一CEA的测定

2

4

18

第十七章器官移植及其免疫检测

2

2

19

复习

2

2

合计

50

22

72

五、考核方式建议

本门课程为考试课。

考核成绩中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