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材料教案第一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828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装饰材料教案第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建筑装饰材料教案第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建筑装饰材料教案第一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建筑装饰材料教案第一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建筑装饰材料教案第一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装饰材料教案第一章.docx

《建筑装饰材料教案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装饰材料教案第一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装饰材料教案第一章.docx

建筑装饰材料教案第一章

广东省环保技工学校

教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研组:

综合教研组

课程名称:

建筑装饰材料

班级:

13级建筑、工程造价

授课教师:

教材版本:

科目

建筑装饰材料

章节与

课题

第一章

绪论

授课

日期

第1、2周1.2节

课时

班级

13建筑工程造价

授课

方式

讲授,多媒体

作业题数

拟用时间

教学目的及

要求

了解建筑装饰材料的功能、分类与发展;

掌握建筑装饰材料基本性能指标;

能够合理选择建筑装饰材料。

教学重点

能够合理选择建筑装饰材料。

教学难点

板书设计(内容)

教学回顾

参考资料

教研组(室)审批

教务科(处)审阅

教学过程

第一讲、装饰材料的功能(1学时)

1.室外装饰材料的功能

室外装饰的功能:

保护和美化建筑,营造环境。

  选用合理的外墙装饰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费用。

  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环境等多种综合因素,可以通过选用性质不同的装饰材料,或对同一种装饰材料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来完成设计意图。

2.室内装饰材料的功能

内墙装饰的功能:

美化并保护室内界面,创造一个舒适、美观的生活或工作环境。

  

室内装饰由质感、线条和色彩3个因素构成。

其与室外装饰的不同之处,是人们与饰面的距离要比外墙面近得多。

因此,质感要更加细腻,线条可细致也可粗犷,色彩要根据个人的喜好及房间的性质决定。

地面装饰材料应具备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装饰性;内墙装饰材料应兼顾装饰室内空间、满足使用要求和保护结构等多种功能;不同功能的建筑和建筑空间对吊顶材料的要求也不相同。

  

 

1.1.2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

(1)绿色环保,与环境相和谐,创造人性化空间。

(2)复合型装饰材料渐成主流。

(3)装饰材料成品与半成品,趋向于部品化。

(4)装饰材料智能化。

(5)节约自然资源,节约能源。

(6)经久耐用,减少维护成本。

(7)轻质、高强,减轻建筑物重量。

第二讲材料的分类(1课时)

1.2.1建筑装饰材料分类概述

1.按化学成分分类

按化学成分的不同,建筑装饰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见表1-1

(2)按装饰部位的不同分类

教学过程

根据装饰部位的不同,建筑装饰材料可分为外墙装饰材料、内墙装饰材料、地面装饰材料和顶棚装饰材料四大类,见表1-2。

表1.1建筑装饰材料按化学成分分类

教学过程

3.按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类

非燃烧材料、难燃烧材料和燃烧材料

4.按材料主要作用不同分类

装修装饰材料和功能性材料

5.建筑装饰材料的综合分类

多用途装饰材料和单用途装饰材料

1.2.2建筑装饰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

.建筑装饰材料的组成

化学成分或矿物成分

2.建筑装饰材料的结构

晶体、非晶体及胶体

3.建筑装饰材料的构造

致密结构、多孔结构、微孔结构、纤维结构、层状结构、聚集结构

 

教学过程

第三讲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能

1.3.1材料的物理性质

1.材料的基本物理参数

1)材料的质量性能

密度: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内部不含任何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材料的密度,以ρ表示。

其计算式为: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材料内部孔隙的固体物质的真实体积。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其计算式为:

 

 

 

 表观体积是指包含材料内部孔隙在内的体积。

对外形规则的材料,其几何体积即为表观体积;对外形不规则的材料,可用排水法测定。

  一般所指的表观密度,是以干燥状态下的测定值为准。

堆积密度是指散状(粉状、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包含了颗粒内部的孔隙即颗粒之间的空隙)所具有的质量。

  其计算式为:

 

2)材料的热工性能

导热性:

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

材料导热能力的大小可以用热导率(λ)表示。

材料的热导率与材料的成分、结构、孔隙率的大小和孔隙特征、含水率以及温度等有关。

通常情况下,当材料的密度一定时,孔隙率越大,热导率越小。

细小而封闭的孔隙,可使热导率变小;粗大、开口且连通的孔隙,容易形成对流传热,导致热导率变大。

热容量:

材料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热容量。

比热容大的材料,在热流变动或采暖设备供热不均匀时,能减缓室内的温度变化,对稳定室内温度有良好的作用。

热变形性:

材料随温度的升降而产生热胀冷缩变形的性质,称为材料的热变形性,习惯上称为温度变形。

耐急冷急热性:

材料的耐急冷急热性又称材料的耐热震性,指材料抵抗急冷急热交替作用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

耐燃性:

材料对火焰和高温的抵抗能力,称为材料的耐燃性。

材料的耐燃性按照耐火要求规定,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及燃烧的难易程度分为非燃烧材料、难燃烧材料和燃烧材料三大类。

3)材料的声学性质

吸声性:

声能穿透材料和被材料消耗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声性,用吸声系数δ(吸收声功率与入射声功率之比)表示。

 材料的吸声性能与材料的厚度、孔隙的特征、构造形态等有关。

开放的互相连通的气孔越多,材料的吸声性能越好。

最常用的吸声材料多数为多孔材料,强度较低,多孔吸声材料容易受潮,安装时应考虑胀缩的影响。

隔声性:

材料隔绝声音的性能称为材料的隔声性。

分为隔绝空气声(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和隔绝固体声(通过撞击或振动传播的声音)。

隔绝固体声最有效的措施是在墙壁和承重梁之间、房屋的框架和墙壁及楼板之间加弹性衬垫,这些衬垫材料大多可以采用上述的多孔吸声材料,如毛毡、软木等,在楼板上可加地毯、木地板等。

4)材料的光学特性

1)颜色

(2)透光性

(3)透视性

(4)滤色性

(5)光泽性

(6)光污染

 

2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1)亲水性与憎水性

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根据其能否被水湿润表现为亲水性和憎水性(如图1.4所示)。

具有亲水性的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具有憎水性的材料称为憎水性材料。

2)吸水性

  材料在浸水状态下吸入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吸水性的大小,以吸水率表示,有两种表示方法:

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

  ①质量吸水率  材料吸水达饱和时,其所吸收水分的质量占材料干燥时质量的百分率,可表示为:

 

②体积吸水率 是指材料体积内被水充实的体积。

即材料吸水达饱和时,所吸收水分的体积占干燥材料自然体积的百分率,可按下式计算:

 

质量吸水率与体积吸水率有如下的关系:

 

3)吸湿性:

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

吸湿性的大小可用含水率表示。

 材料所含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率,称为材料的含水率,可用下式计算:

4)耐水性

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而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

  一般材料随着含水量的增加,会减弱其内部的结合力,强度也会不同程度地降低。

  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

5)抗渗性

  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性(或不透水性),可用渗透系数K表示。

  渗透系数K反映了材料在水压力作用下抵抗渗透的性质。

K越大,材料的抗渗性越差。

一些防渗防水材料(如卷材)其防水性常用渗透系数表示。

有些材料(如混凝土、砂浆等)的抗渗性也常用抗渗等级来表示。

6)抗冻性:

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保持其原有性能的特性称为材料的抗冻性。

  抗冻等级是以试件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经冻融循环试验,质量损失和强度下降均不超过规定数值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表示,分为F10、F15、F25、F50、F100、F150、F200、F250和F300这9个等级。

抗冻等级越高,材料的抗冻性越好。

1.3.2材料的力学性质、

1强度

材料的力学性能,就是指材料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

根据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材料强度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抗折)强度、抗剪强度等。

材料的强度与其组成成分、结构和构造有关。

如砖、石、混凝土等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抗拉及抗弯强度很低;钢材的抗拉、抗压强度都很高。

2.材料的变形性质

1)弹性与塑性

弹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材料变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这种当外力取消后瞬间即可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塑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但不破坏,并且当外力停止作用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塑性。

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不可恢复变形。

2)脆性和韧性

脆性:

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而又无明显的塑性变形的性质,称为脆性。

在常温、静荷载下具有脆性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砖、石、混凝土、砂浆、陶瓷、玻璃等。

 韧性:

在冲击、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又称为冲击韧性。

如建筑钢材、木材、橡胶等属于韧性材料。

3)硬度和耐磨性

硬度:

材料表面抵抗较硬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称为材料的硬度。

钢材、木材和混凝土等材料的硬度常采用压入法测定。

天然矿物的硬度常采用刻划法测定,矿物硬度分为10级,硬度递增的顺序为:

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材料的硬度越大,则其耐磨性越好,加工越困难。

  耐磨性:

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常用磨损率表示。

第四讲装饰材料的功能性

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首先考虑建筑空间的功能。

不同空间因其使用性能不同,对装饰材料的要求就不一样:

如大理石在家庭装修中一般用于入口玄关及客厅的点缀;客厅、餐厅等公用区域应优先选用地板砖;卧室大多选用木地板或地板砖;浴室的水汽和厨房的油烟较大,其墙面可选用表面光滑的内墙釉面砖贴面,以便清洗;地面材料的选用,则主要考虑防滑和耐磨。

1.4.2装饰材料的装饰性

建筑装饰材料本身的肌理、质感、尺度、线型、色彩等,建筑空间装饰效果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装饰材料肌理及质感:

材料的肌理及质感能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积极或消极反应,从而引起联想。

如金属能使人产生坚硬、沉重,但也能使产生寒冷的感觉;皮革、丝织品使人感到柔软、轻盈和温暖;石材可使人感到稳重、坚实和牢固;而未加装饰的混凝土则容易使人产生粗犷、甚至草率的感觉。

装饰材料尺度、线型:

材料的尺度、线型对装饰效果也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大理石及彩色水磨石板材用于厅堂,可以取得良好的装饰效果,但是如果用于居室,则会因尺寸过大,而失去原有的魅力。

就线型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应将其视为建筑装饰整体质感的一部分。

例如:

用铝合金压型装饰板装饰外墙面,可以获得具有凹凸线型的效果。

装饰材料的色彩:

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功能及其所处环境等要素综合考虑。

建筑内部的色彩,应力求合理、适宜,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红、橙、黄色,能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而感觉温暖,故称为“暖色”;在儿童房间采用淡黄、橙色、粉红等色调,可适应儿童天真活泼的心理。

绿、蓝、紫罗兰色,能使人联想到大海、蓝天、森林而感到凉爽,故称为“冷色”;在老人房间使用浅蓝、青蓝等冷色系,可以获得清凉的安静感。

暖色调使人感到热烈、兴奋、温暖;冷色调使人感到宁静、幽雅、清凉

1.4.3装饰材料的环保性

建筑装饰材料选择要符合室内环境的要求和标准。

特别是用在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