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一节初识自然灾害教学案鲁教版选修5030914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2288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一节初识自然灾害教学案鲁教版选修5030914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一节初识自然灾害教学案鲁教版选修5030914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一节初识自然灾害教学案鲁教版选修5030914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一节初识自然灾害教学案鲁教版选修5030914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一节初识自然灾害教学案鲁教版选修5030914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一节初识自然灾害教学案鲁教版选修50309145.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一节初识自然灾害教学案鲁教版选修5030914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一节初识自然灾害教学案鲁教版选修50309145.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一节初识自然灾害教学案鲁教版选修50309145.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用辩证观点认识自然灾害第一节初识自然灾害教学案鲁教版选修50309145

第一节初识自然灾害

      

                     自然的力量及其威胁 

——————情景导入先思考———————

加拿大摄影记者凯文·弗赖尔拍摄的《台风海燕》夺得第十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年度新闻照片战争灾难类的金奖。

该照片反映的是在菲律宾塔克洛班,一名妇女和家人坐在被台风海燕摧毁房屋的阳台上。

思考探究:

(1)台风“海燕”的力量来自哪里?

提示:

来自自然界。

(2)台风是百害无一利吗?

提示:

不是。

还能带来大量降水,缓解旱情,降温消暑。

——————基础知识要记牢———————

1.自然的力量

(1)自然界的巨大力量:

既是推动自然发展演变的动力,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

(2)人类对待自然灾害的态度:

自然灾害具有双重性,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掌握趋利避害、化害为利的本领,将自然灾害的损害降低到最小限度。

2.自然力量的威胁

(1)呈现方式:

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损失的表现:

①主要表现:

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②造成难以估量的心理伤害和精神痛苦。

③导致秩序混乱和社会动荡,加重贫困和粮食不安全状况,阻碍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重点难点掌握好———————

自然界中某些特定物质及物质的运动会产生巨大的能量,通过自然灾害的方式对人类构成全方位的威胁。

如下图所示: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图显示的自然力量是(  )

A.地光      B.彗木相撞

C.闪电D.火灾

2.图中的自然力量不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A.损毁高层建筑物B.击落运行中的宇宙飞船

C.造成通信线路中断D.损伤牲畜

解析:

1.C 2.B 从图片中很容易看出是闪电。

闪电会危害人畜生命安全,击毁建筑物,造成通讯设备损坏或通信线路中断,但宇宙飞船是在太空中运行,闪电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印尼东爪哇省克卢德火山爆发使火山灰喷发到10英里高空,并向西和西南方向漂移了300英里,弥漫的火山灰导致空气能见度不足10m,6座机场被迫关闭,逾20万民众被迫撤离。

图为火山喷发的景观图。

(1)火山喷发的能量来自哪里?

(2)材料中的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3)谈一谈你对火山喷发“有百害而无一利”这句话的看法。

解析: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高温的地下岩浆沿地下通道喷出地表而形成的。

(1)题,火山喷发的能量主要来自自然界蕴藏的巨大力量,它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释放。

(2)题,自然灾害的危害主要表现

在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两方面。

第(3)题,火山喷发在经济密集区,首先肯定它是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同时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含大量的矿物养分元素,可为人类提供肥沃的土壤、矿产、建材等自然资源。

答案:

(1)地球内部的热能。

(2)造成人员伤亡;吞没周围的村镇、田园、建筑、造成财产损失;此外还会造成心理伤害和精神痛苦,导致秩序混乱和社会动荡等。

(3)这句话是错误的。

因为火山喷发一方面危害人类,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威胁,并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却又造福人类,为人类提供沃土、矿产、建材、能源和其他资源等。

P5活动提示 应辩证地来看待这位古人。

古人认识到的天塌从形成机制上来看就是星际间的天体撞击地球,而地裂缝很大程度上是由地震引起的。

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自然灾害类型,掌握防灾减灾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不过如果过分地担心而导致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出现精神恍惚,影响到身体健康就没有必要了。

                        

                     自然灾害及其类型

——————情景导入先思考———————

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局2016年6月9日证实,“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一架战机当天完成飞行表演任务返回驻地途中坠毁,一名飞行员丧生,另一名飞行员生死不明,尚在搜寻中。

战机两个黑匣子已经找到。

有分析称,事故原因很可能是发动机故障。

思考探究:

此次飞行事故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提示:

不属于。

因为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自然原因引起的,不具备自然属性。

——————基础知识要记牢———————

1.灾害

(1)概念:

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发展的各类事件。

(2)类型:

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3)基本要素:

致灾因子、承灾体。

2.自然灾害

(1)概念:

自然过程的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秩序混乱,从而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件。

(2)致灾因子:

纯自然作用或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

(3)分类:

分类方法

具体类型

按成因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人为诱发灾害等

按表现特征

突发型灾害、缓发型灾害等

按发展过程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等

按承灾体的性质

城市灾害、农业灾害、矿山灾害等

按损失程度

轻度灾害、中度灾害、重大灾害等

3.人为灾害

(1)概念:

以人为因素为主导因素造成的灾害。

(2)类型:

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生活事故以及战争和社会动乱等造成的灾害。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自然灾害与自然异变的区别和联系

自然异变为自然灾害的诱因,是自然灾害的首要条件,而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导致的一种结果,但并非唯一结果,其相互联系与区别如下表所示:

属性

衡量标准

关系

自然异变

只具有单一的自然属性

变化程度或强度

自然灾害

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二、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关系

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都属于灾害,都会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两者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类型

自然灾害

人为灾害

致灾因子

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

承灾体

人类和人类社会

典例

地震、洪涝、风暴潮

生产事故、交通事故、战争、社会动乱

[拓展提升]

(1)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的各种灾害大部分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

灾害的发生首先是自然现象,其次是人类活动的“放大”作用。

(2)一些灾害的表现形式为自然灾害,但主要是由人类活动诱发的。

如过量采伐森林造成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等。

——————方法技巧很重要———————

“两条标准、两种属性”理解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判断标准有两条:

一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二是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秩序混乱,进而影响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如荒无人烟区的火山爆发只属于自然现象。

(2)自然灾害具有两种属性:

自然灾害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同时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

——————应用体验不可少———————

根据下面给出的四个事件,完成1~3题。

①无人区的火山喷发 ②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库区地震频发 ③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某村庄遭遇暴雪

1.以上给出的四个事件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2.四个事件中是由自然与人类活动叠加造成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②③④

3.关于这四个事件的对应分类正确的是(  )

A.①按成因属地质灾害

B.②按成因属人为诱发灾害

C.③按承灾体性质属城市灾害

D.④按表现特征属缓发型灾害

解析:

1.A 2.B 3.B 第1题,无人区的火山喷发没有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所以不属于自然灾害。

第2题,阿斯旺大坝库区的地震是由于人类修建大坝造成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是人们破坏植被造成的;这两者都是自然与人类活动叠加而形成的自然灾害。

第3题,①不属于自然灾害;②按成因分类属于人为诱发灾害;③按承灾体的性质属于农业灾害;④按表现特征是突发型灾害。

4.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自然异变,二是人为影响。

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异变为主因的灾害称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潮;而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和交通事故。

一般年份中国灾害损失估计

灾害种类

粮食损失

/亿千克

直接经济损失

/亿元人民币

干旱

200~250

150~200

洪涝

100

150~200

台风、风暴潮

2.5~5

50~60

冰雹与低温

15~25

20~30

森林火灾

50~100

崩塌、滑坡、

泥石流

2.5~5

20~30

风沙和沙漠化

2.5~5

20~30

(1)表中所列的灾害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的有哪些?

(2)把表中的灾害用所学知识按成因分类。

(3)从表中看出,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

按其表现特征应属哪类灾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灾害基本构成要素的判断及分类方法。

正确判断致灾因子的种类和掌握自然灾害的分类标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可以是纯自然作用,也可以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

其中,表中所列的自然灾害中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的有森林火灾,滑坡、泥石流,风沙和沙漠化;按成因分类可分为地质灾害、水文灾害、气象灾害、人为诱发灾害等。

结合表中资料可知,对我国造成损失最大的灾害应为干旱和洪涝,由于这二者从表现特征上看发生过程较为缓慢,应为缓发型灾害。

答案:

(1)森林火灾,滑坡、泥石流,风沙和沙漠化。

(2)地质灾害:

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文灾害:

洪涝;气象灾害:

干旱、台风、风暴潮、冰雹、低温;人为诱发灾害:

森林火灾、风沙和沙漠化。

(3)干旱与洪涝灾害;缓发型灾害。

P8活动提示 1.印度洋海啸造成死伤空前惨重的灾难,其发生原因和发展过程如下:

苏门答腊岛以北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或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边缘的一个长距离破裂带,因长时间积累,蓄积了巨大能量

最后这些能量集中释放出来,形成里氏8.9级地震;此次地震导致海浪以每秒200m的速度传播,形成海啸。

2.以成因分类,海啸属于海洋灾害;以表现特征分类,海啸属于突发型灾害;以发展过程分类,海啸属于次生灾害;以损失程度分类,此次海啸属于重大灾害。

3.要想减轻海啸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可采取的措施有:

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高度重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尽快完善灾害预警应急机制;加强全民防灾教育。

  

一、选择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不属于自然力量的释放带给人类恩惠的是(  )

A.爪哇岛上的农民喜欢到火山附近进行农业耕作活动

B.唐山大地震后,我国政府在废墟上又建设起一座美丽的新城市

C.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就了黄河三角洲

D.每年发生的台风给陆地上带来了丰富的淡水资源

解析:

选B 灾后重建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不属于自然力量的释放带给人类的恩惠。

2.下列对待自然灾害的态度可取的是(  )

A.大自然的报复是可怕的,人类应屈服于它

B.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尽可能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C.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就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D.这是天意,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解析:

选B 自然灾害具有双重性,应该辩证地对待它,既不能屈服于它认为无能为力,也不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但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尽可能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结合灾害、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区别与联系,回答3~4题。

3.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酸雨危害生物体 B.马航MH370客机失联

C.墨西哥湾石油泄漏D.印度洋地震、海啸

4.下列可以正确表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灾害关系的是(  )

解析:

3.D 4.C 第3题,酸雨是人为原因引起的;B、C两项为人为灾害;印度洋地震、海啸既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又有承灾体,所以属于自然灾害。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了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三者之间的关系。

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属并列关系。

阅读下表,回答5~6题。

发生时间

灾害地点及灾情摘要

1920年

中国华北大旱,灾民2000万,死亡达50万人

1937年

印度加尔各答飓风,死亡30万人

2008年

5月12日

中国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死亡人数逾8万人

5.表中既属缓发型灾害,又属气象灾害的是(  )

A.大旱      B.飓风

C.地震D.大旱和飓风

6.表中灾害发生时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少,这说明(  )

A.人类的抗灾能力越来越强

B.自然灾害的强度越来越小

C.人类已能控制灾害的发生、发展

D.人口的密度越来越小

解析:

5.A 6.A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自然灾害分类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5题,地震属于地质灾害,而飓风属于突发型灾害。

第6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抗灾能力越来越强,灾害发生时死亡人数越来越少。

7.对于西藏墨竹工卡县大面积山体滑坡灾害分类正确的是(  )

A.属于气象灾害B.属于缓发型灾害

C.属于原生灾害D.属于轻度灾害

解析:

选C 工卡县山体滑坡按成因、表现特征、发展过程、损失程度应分别属于地质灾害、突发型灾害、原生灾害、重大灾害。

二、综合题

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16年6月15日是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的第二十五个周年纪念日。

当时火山喷出的灰、沙、石、蒸气等直冲云霄。

两周内,伤亡700余人,20多万人逃离家园,损失达50亿比索。

四处飞扬的火山灰使30万公顷农田绝收、7千多公顷森林毁于一旦。

火山灰甚至远落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以及中国海南省和福建省等地。

材料二 火山喷发的图片。

(1)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为什么?

(2)皮纳图博火山喷发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哪些属性?

为什么?

解析:

(1)题,由自然灾害的概念可判断出皮纳图博火山属于自然灾害。

(2)题,火山喷发是岩石圈的变异活动,同时又对人员造成伤亡,所以体现了它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答案:

(1)属于。

因为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是岩石圈的变异活动引起的,并对人员造成了危害。

(2)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是岩石圈的变异活动,反映了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

该火山喷发给人员造成了危害,反映了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

9.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

(2)推断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气象灾害,并简述其危害。

解析:

图中西南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减少趋势。

这种变化容易形成高温干旱灾害,对农作物生长、工业用电造成影响,还会导致缺水、森林火险等问题。

答案:

(1)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总体上减少。

(2)高温干旱。

供电紧张,造成部分工业企业停产、减产;危害农作物生长,农作物减产;蒸发量增加,可用水源减少;森林火险等级偏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