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从谚语俗语看俄汉民族的数字文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811883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纲+从谚语俗语看俄汉民族的数字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纲+从谚语俗语看俄汉民族的数字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纲+从谚语俗语看俄汉民族的数字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纲+从谚语俗语看俄汉民族的数字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纲+从谚语俗语看俄汉民族的数字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纲+从谚语俗语看俄汉民族的数字文化.docx

《大纲+从谚语俗语看俄汉民族的数字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纲+从谚语俗语看俄汉民族的数字文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纲+从谚语俗语看俄汉民族的数字文化.docx

大纲+从谚语俗语看俄汉民族的数字文化

摘要

数字谚语俗语作为俄语和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鲜明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与特色。

了解数字的文化内涵是正确运用俄汉数字习语的重要基础。

从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字入手,探讨其在俄汉习语中所体现出的不同文化意蕴和民族文化心理及文化差异的根源。

数字文化是文化的一种模式,它的主要载体是数字这一特殊的语言符号。

数字文化内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哲理,阐述着人对数字的社会认知。

数字作为灵物的崇拜对象不仅表现在某物体或与之相关的精神力量中,而且在民俗文化中也得到具体的物化体现。

数字文化具有十分明确的价值取向,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宇宙观、思维方式、价值观、心理冀望、审美情趣等。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4国内外研究意义

第二章俄汉谚语俗语的概述

2.1俄汉谚语俗语的形成

2.1.1民俗文化

2.1.2历史事件

2.1.3文学作品

2.2俄汉谚语俗语的来源

2.2.1宗教渊源

2.2.2神话传说根源

2.2.3民族文化心理基础

第三章俄汉民族的数字文化

3.1俄汉民族的数字偏爱

3.2俄汉民族的数字禁忌

第四章俄汉民族数字文化相同点与不同点

4.1俄汉民族数字文化相同点

4.2俄汉民族数字文化不同点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数字,是人类描绘世界最常见的一种手段,是计算以及表示事物的数学概念,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起初,数字只是一种计数工具,其本身并不具有神秘色彩和任何神秘力量。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运用数字时,往往赋予它们许多非数量的、神秘的涵义,成为吉凶祸福的象征,由此数字就获得了除自身数量含义外的民族文化信息。

本文在现有的理论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更加详细更加生动的实例来对俄汉语中的数字——这一特殊的语言载体进行分析对比研究,通过对俄汉两民族喜欢和避讳的几个典型数字进行对比分析,着力于从俄汉两民族的俗语、谚语、成语、惯用语、固定语、文学作品及日常生活中提取丰富而又详实的材料进行论证,并根据分析对比的结果,试图发掘俄汉民族数字使用背后的成因及所代表的特殊文化。

1.2研究目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窥。

数字作为特殊表达符号,其文化伴随意义在俄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差异。

从俄汉数字中反映的宗教文化、价值取向、美学功能三方面入手,对俄汉语言中数字的文化伴随意义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俄汉的民族个性以及文化差异,促进语言的掌握和跨文化交际。

数字作为一种计数工具早已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借助于数字进行数数、计算,可以说数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世界上的每个民族都按照本民族对数字的理解赋予数字不同的文化内涵,中俄两国也是如此。

比如,中国人对数字“9”、“6”和“8”极其偏爱,而俄罗斯人则对数字“7”和“3”情有独钟;中国人喜欢偶数,而俄罗斯人则恰恰相反,喜欢奇数。

那么,中俄两国在数字文化上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呢?

本论文就这个差异进行对比论述。

1.3研究意义

数字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是人类思维进化结果的反映物和人类思维极为重要的物质依托物。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数字开始只是作为某个物体(事物)的具体数量的表示,但经过人类需求的不断提升,数字慢慢地获得了数量之外的其它意蕴,即文化内涵。

数量大小不一的各种数字被赋予了民族信仰和文化理念,并由此构成了特殊的数字文化。

在俄汉语的数字世界中,几乎每一个数字都隐含着独特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不仅构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数字文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行为。

本文从俄汉数字习语入手,探讨其中蕴含的数字文化及其不同的民族文化根源。

1.4国内外研究意义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数字并不只限于计数俄汉谚语俗语的概述面,而是承载着许多的文化信息,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数字文化现象。

人类数观念的形成,数的语言符号数词、文字符号数字的出现和计数活动都反映到民俗活动和民俗语言中来,而词汇中的习语则是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反映出不同的传统文化。

在俄汉习语中,数字的应用极为普遍。

因此,研究俄汉数字习语,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俄汉两种语言的精华,还有助于我们学习俄汉数字文化,并由此从一个侧面了解俄汉两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发挥它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有益作用。

对于世界各民族而言,数字习语具有其特别的民族文化根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准确运用这些数字习语,可以表现它的文化内涵,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二章俄汉谚语俗语的概述

2.1俄汉谚语俗语的形成

2.1.1民俗文化

有些俄谚源自古代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其中最丰富的源泉是《伊索寓言》以及古希腊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例如:

Мужиктонул–топорсудилвытащили–топорищажалль.(一个农夫掉到河里,答应谁救他出来就给谁一把斧子,可是把他救出来后,他连斧把也舍不得了。

)此谚语讽刺了“过河就拆桥”的人。

再如:

Идымотечестванамсладокиприятен(故土难离)追根溯源,这句话最初见于荷马史诗《奥德赛》,后来演变为一条拉丁谚语。

自格里鲍耶陀夫在《聪明误》中将其引用后,这句话就变为了脍炙人口的俄谚。

民间流传着许多与数字有关的咒语、祈祷文,但文中的数字不单单具有数数的功能,而是被赋予了祈求幸福、治病去灾的冀望。

如祈祷爱情的:

Стануя,рабБожий,благословясь,пойдуперекрестясь,изизбыдверьми,издвораворотамивчистоеполенатриросстани,помолюсья,рабБожй,трембратам,тремветрам:

первыйбрат,ветрвос-точный,второйветр—запад,третийветр—север!

俄罗斯人在祈祷或念咒语时,也通常是先默念3遍,再重复3遍相关的动作以求期盼显灵,或往地面吐3口唾液以求避邪灾。

与此同时,俄罗斯人对奇数的这种偏爱还具有宗教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独特的审美情趣。

例如:

Безтроицыдомнестроится.Неузнавайдругавтридня,узнайвтригод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

汉民族是个崇拜偶数的民族,重和谐和团圆。

在婚俗中喜用双数,表示成双成对的意义。

结婚选双日,最好是双月双日(阴阳历都是双数),如能逢“8”,则更为完美,既有成双成对的含义,又隐含着婚后小家庭大发的意义。

在旧式婚礼上拜堂请客要用八仙桌、八仙椅,要用八抬大花轿,轿上要用八卦米筛等有八卦图案的饰物,送新娘启程的酒菜要八碗;同时贺礼要双数,迎娶和送亲的傧相、押车的童男童女也需成双,陪嫁的钱物、洞房及举行婚礼仪式厅的红烛等陈设、饰物(喜字、对联、窗花等)均取双数。

2.1.2历史事件

汉民族对数字的认知不仅仅是简单地出于计数的需要,而是与远古的神秘的哲理(占卜、原始思维、交感巫术)、时空统一的宇宙观和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崇尚对偶、崇尚对称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例如,代表偶数内核的“2”;、“二”、“两”在汉数字中虽是最小的偶数,但象征着一个完整的、不可切分的美好形象和诸多的吉祥意义。

这种对数字的认知源于汉民族是个讲究和谐、注重团圆的民族,人们历来推崇“重叠、对称、统一”,以及“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和谐”,所以总是把两个不可分割的或者自然配对的,按情理应为一体的人、物或事融在一起,称为“双”或“对”。

而对于俄罗斯,例如:

Руволюции–локомотивыистории.(我们的祖先救过罗马;鹅救过罗马)。

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围攻罗马城西南的卡皮托里高地的城堡。

在一个深夜,高卢人悄悄沿着陡峭山壁登上来偷袭,而守城将士们尚在沉睡,这时,养在神庙里的一群鹅被敌军脚步声惊动,嘎嘎大叫起来,惊醒了守将马尔库斯·曼得乌斯。

他立即率兵击溃了高卢人的进攻,使罗马转危为安。

从此,鹅被视为“灵鸟”,罗马人每年要抬一只金鹅游行,表示纪念。

根据这一史实,克雷洛夫创作了寓言《鹅》,来讽刺那些以祖荫门第自傲的纨绔子弟或夸耀过去功劳的人。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民族对数字40(сорок)也比较喜爱,用于泛指不确定的多数。

有一个故事讲,30名勇士与40个国王(сороккоролей)、40个皇帝和皇太子(сорокцарейицаревичей)对阵,每个国王、皇帝、皇太子手下有4万(сороктысяч)兵力,实际上每一名勇士要对付无数的敌人。

这是一种传统的用数字象征意义来表示夸张的修饰手法。

2.1.3文学作品

俄语属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受教会斯拉夫语的圣经文学影响较深。

特别是《旧约》中的《创世纪》与《新约》中的《四福音书》对欧洲各民族语言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为俄谚语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素材。

例如:

Ктонеработаеттотнеест(不劳动者不得食)这句话源自《圣经·贴撒罗尼加后书》第十三章第十节,原文为:

Ктонетрудится,тотпустьинеест.又如:

Отизбыткасердцаустаглаголют(要知心中事,须听口中言)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第十二章第十三节。

Капляпокаплеикаменьдолбит(水滴石穿)出自《圣经·约伯记)第十四章第十九节。

此外,俄语的“девять”没有神圣、尊贵的涵义,普希金曾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写道:

Пора:

перопокояпросит;Ядевятьпесеннаписал;Набереградостныйвыносит;МоюладьюдевятыйвалХвалавамдевяткиКаменам,ипроч.

汉族最为著名的便是凡农历的七月七日为凶日,绝对禁止嫁娶,因为有“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之说。

这种习俗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

织女为天帝的孙女,偷偷下凡到人间,与牛郎婚配,后被迫离开人间,一年之中,牛郎与织女只能在七月七日相逢一次,这比两地分居还要痛苦。

所以,忌七月七日婚嫁,自是情理之中。

2.2俄汉谚语俗语的来源

2.2.1宗教渊源

从文化历史的角度来讲,宗教被认为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

过去,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宗教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支配作用,它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感认方式。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儒家文化统治了人们的思想长达两千多年。

中国的传统和宗教不能割裂开来分析,因为儒家、道家和佛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很难说清某一宗教信仰究竟确切地来自于这三种体系中的哪一种。

道教和佛教对数字的文化内涵有着极深的影响。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写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他还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相对的两面,即:

好和劣,对和错,长和短,明和暗,动和静。

在俄罗斯,基督教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它对数字的文化内涵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数字“十三”之所以成为俄罗斯和西方世界不吉之兆,相传与基督(JesusChrist)蒙难这个事件有关。

据《圣经》记载,耶酥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Judah)为了三十个银元而出卖了他,最终导致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在耶酥被捕的前夕,恰好是犹太人的逾越节,耶酥特意邀请他的门徒共进晚餐。

席间,犹

大正坐在第十三个座位上。

于是,世世代代的基督教徒便将对犹大的恨发泄到与之巧合的数字“十三”上。

2.2.2神话传说根源

中国神话中的天神往往是远离人间,不食人间烟火,但以希腊神话为典型的西方神话中的神却近乎人类,充满人生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

中西远古神话内涵具有巨大差异,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民族在性格上的深刻差异,决定了东西方两大文化系统全然不同的发展方向。

这些差异也体现在数字文化方面,古神话对数字吉凶象征方面的影响,在西方比在中国显得更广泛和强烈。

俄罗斯文化深受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影响。

在罗马神话里,主神朱庇特的权威来自手中的三叉雷电杖,海神尼普顿依赖其三叉戟,冥王普路托则是长有三个头的狗,而主宰这个世界的也正是这三个神。

可见数字“三”的文化内涵在神话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2.3民族文化心理基础

民族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比较稳定的来自文化传承塑造而形成的心理素质和特点,它包括思维方式和定势、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爱好追求和性格特色等。

其外化的表现,除语言外,更多见于人们较普遍信奉的哲理、道义、宗教等精神文化产品,较广泛地认同和遵守的典章制度、凡俗习惯和行为规范。

俄汉民族文化心理存在着差别,是因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承着儒家诸子的“伦汪成慧:

俄汉数字习语与民族文化心理2007年第3期理道德”思想和道教诸家的“天人合一”观点,而俄罗斯文化则受《圣经》的基督教教义的影响。

中国的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重伦理教化的社会,重视的是一种和谐——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因而也就更加重视现实的生活。

第三章俄汉民族的数字文化

3.1俄汉民族的数字偏爱

俄罗斯人对7或7的倍数比较偏爱。

于是《圣经》中“创世纪”有7天的记载;耶稣在十字架上说了7句话;基督教讲7种美德,7种遭永劫的大罪;耶稣选了70个门徒,耶稣教导彼得要饶恕人70个、7次。

俄语中带有“семь”的词组和成语有许多,如:

семьбогатырей(七勇士:

转义为雄姿英发、威武不屈)、семигранныйкристалл(七面结晶体:

转义为多姿多彩、光彩夺目)、семицветнаярадуга(七色彩虹:

转义为幸福的预兆、快乐的希望)、семипядейволбу(额宽七指:

转义为非常聪明、足智多谋、明察秋毫)、Семьразотмерь(примерь),одинразотрежь.(量七次,剪一次:

转义为三思而行)、Семероодногонеждут.(七个不等一个:

转义为少数服从多数、多数不能迁就少数)等。

7在远古就被认为是神奇数字,古巴比伦人将一月28天分为4段,每段7天。

如俄语:

наседьмомнебе(在七重天上)。

因此,我们说广泛运用数字7,是一种普遍的民族文化现象。

与俄罗斯人相比,汉族人喜欢的数字相对要多一些。

中国人喜欢的数字有“9”、“5”、“6”和“8”。

数字“九”在汉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古代的帝王极为偏爱“九”,因为“九”的发音同“久”相同,“九”取其“长久”之意,即希望帝王的统治长久不衰。

汉语中以“九”打头的成语也不少,如:

九死一生,九天揽月,九牛二虎之力,一言九鼎等等。

中国人崇尚“九”,也偏爱九的倍数,如十八罗汉,三十六计,七十二行等。

“九”寓意吉祥如意和至高无上。

除了“九”,中国人对数字“五”也十分偏爱,如:

儒家有“五经”(易,书,诗,礼,春秋),伦礼有“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一夜分为“五更”等等。

3.2俄汉民族的数字禁忌

在俄罗斯人的观念中,星期五是个不吉祥的日子,常给人以恐怖之感。

一种说法是,星期五是耶酥受难日,所以主凶。

还有人认为,据《圣经》记载,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也是星期五这一天。

含有“чёрнаяпятница”(黑色星期五)的习语也说明了这一点。

俄罗斯人更忌讳“星期五”和十三号重合,如遇到这样的日子,他们则十分小心,唯恐发生不吉利的事。

汉族人最忌讳的是4,谐音死。

在俄罗斯文化中却没有这样的禁忌。

例如:

Погодималенько:

войскапридут,переловятмошенников;тогдапоезжайсебехотьнавсечетырестороны./Пушкин,Капитанскаядочка/(“你稍微等等吧:

部队开到了,把强盗都捉起来,那时侯四面八方随你往哪儿去。

”)这里的навсечетырестороны/идти/多半在对某人表示失望或气愤时使用,绝没有不吉的内涵意义。

西方习俗中,则视13为不吉利的数字。

相传出卖耶稣的弟子犹大,就是耶稣的第十三个弟子,而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日期也是13号……西方文化中还有许多关于数字“13”的可怕传说,并形成了一些奇怪的习俗,简单数字禁忌中的寓意包括:

1、“一”的忌讳

“一”是单数,给结婚、庆寿的人家送礼,忌讳送单数,因为这与“好事成双”的愿望背道而驰。

2、“二”的忌讳

有些场合也忌讳“二”。

比如给病人和丧家送礼,就忌送双数。

因为谁也不希望坏事成双。

3、“三”的忌讳

“三”与“散”谐音,寓意不吉。

4、“四”的忌讳

“四”与“死”谐音,所以很多地方忌四,凡数字“四”都在忌讳之列。

5、“五”的忌讳

古时忌农历五月五日生人。

五日忌晒席垫,忌盖屋,认为不吉利。

6、“七”的忌讳旧时对妇女有“七出”之条,犯了七条,男人就要休妻。

7、“九”的忌讳

第四章俄汉民族数字文化相同点与不同点

4.1俄汉民族数字文化相同点

第一,都具有求吉避凶的心理。

俄汉民族都有自己偏爱和忌讳的数字,对于偏爱和崇拜的数字会频繁运用于语言交际、信仰说教和现实生活中,反映了人们求吉的积极价值取向。

而对忌讳和厌恶的数字,则在语言中尽量避免提起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禁忌实用他们,这反映了人们避凶的消极价值取向。

如:

对于喜欢的数字“3”,不论是俄罗斯民族还是汉民族都将其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对于讨厌数字则能避就避,俄罗斯民族对数字”13"唯恐避之不及,汉族对数字“4”也是谈之色变。

但是,无论是积极的价值取向还是消极的价值取向,都是人类一种正常的心里反映和社会现象,表现了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处世哲学,是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约定俗成。

俄汉两民族文化中数字的灵物崇拜现象是约定俗成的,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如汉民族崇拜偶数,信奉“好事成双”。

送礼喜欢送双数,无论是礼物还是礼金,喜事也挑选在双日进行,如婚礼、开业等。

而俄罗斯民族喜爱单数,认为偶数会带来灾难。

在俄罗斯,偶数预示灾难的心跳好像真的得到了验证,虽然这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在在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中,发生事故的是第四号反应堆,有报导后来第二号反应堆又出现问题。

4.2俄汉民族数字文化不同点

第一:

民族传统文化不同。

俄汉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是造成俄汉民族数字文化不同的主要原因,俄罗斯民族文化主要是受基督教文化和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影响,汉民族文化主要是受以儒教学说为代表的诸子百年哲学、神话传说及以儒教、道教为代表的宗教的影响。

如在俄汉民族所喜爱,但在俄罗斯民族文化里。

数字"三”被赋予了“尊贵”、“美好”、“吉祥”和“神秘”的含义,为俄汉民族所喜爱,但在俄罗斯民族文化里,数字“三”更多的是代表一种神圣的宗教含义,这是基督教信仰所赋予的:

而在汉民族文化中,数字“三”则更多的是代表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涵义,这主要是受汉民族的传统哲学观、神话传说、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同是导致俄汉民族数字文化差异产生的本质原因。

第二:

汉民族的数字文化与谐音有关,俄罗斯民族数字文化并无此方面的影响。

中国人喜欢“六”“八”“九”主要是它们类似“顺”、“发”、“久”;讨厌“四”,是因为它的普通话发音、粤语发音和闽南语发音与“死”相近。

虽然谐音主凶吉的观念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但在长期生活中已成人们不自觉的行为规范,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大众呈现出来的姿态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而在俄罗斯民族汉字文化中,并不存在谐音这方面的影响。

结束语

数字文化是俄汉两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通过对选定的几个俄汉民族偏爱和忌讳的典型数字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俄汉民族数字文化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反映了俄汉民族求吉避凶的价值取向各具自身特色。

不同观点则是俄罗斯民族数字偏爱及忌讳主要受及基督教文化及希腊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汉族数字偏爱及忌讳则是受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哲学、神话传说、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俄汉民族数字文化的差异性反映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

俄罗斯与中国自古本来就是邻邦,交往历史悠久。

在古老的传说中苏子不仅具有神秘的意义。

还具有主凶或主吉的宗教迷信色彩。

因此数字开始具备文化载蓄功能,反映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它的运用必然反应民族文化传统的独特色彩,涉及民族心里、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待人接物等。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的国家和名民族在言语交际中都有属于自己偏爱和忌讳的位数字。

这时数字在文化中的作用日渐增强,承担更多的是一种神秘的语言文化符号功能,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数字文化。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俄中两国也不例外。

俄汉两民族虽处于同一数字世界,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数字的认知不尽相同。

本文在总结钱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几个典型数字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浅显的看法并试图完善这一课题,但限于时间、篇幅及个人能力,本文肯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陈洁.俄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上海:

上海外语出版社,2006

[3]葛星.解读成语中的数字浅谈成语数词的修辞特点[G].山东:

泰山学院中文系,2004

[4]胡谷明.篇章修辞与小说翻译[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刘光淮,黄苏华.俄汉语言文化习俗探讨[M].北京:

外语教学与出版社,1999

[6]李世俊,张永全,丛亚平.中俄名作译文选析[M]山东:

山东大学出版

1999

[7]王福祥.现代俄语辞格学概论[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8]吴国华,杨仕章.语言国情学[M]上海:

上海外语出版社.2005

[9]杨仕章.略谈俄民族关于数的认识[G].北京:

中国俄语教学,1992

[10]张会森,俄汉语对比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1]张建华,陈馥.布宁短片小说选[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致谢

本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由本人独立完成的。

在年的大生学习期间,导师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和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使我受益非浅,我将终生铭记导师的教诲。

在论文完成之际,向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论文的选题、收集资料、成文和修改过程中,得到我市一些小学体育老师给予精细的指导,俄语教研室全体老师和俄语方向研究生给予的帮助与指导,在此深表谢意。

在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感谢我院的领导和老师们,老师们都给予了我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我真挚的谢意!

最后,向我的家人,向所有曾给过我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老师、同学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