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地理案例与复习.docx
《工业地理案例与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地理案例与复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地理案例与复习
成本学派案例
日本工业分布的最突出特点是临海性。
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尤其是所谓“三湾一海”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和大阪湾以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这一带状地区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日本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输入,产品又大部分依靠输出,面向国外市场是战后日本工业布局的基本出发点,第二,充分发挥岛国位置条件的优越性。
日本海岸线绵长,沿海又多优良港湾,尤其是太平洋沿岸,水深港阔,风平浪静,潮差不大,适宜修筑巨港和深水码头,便于大型或超级货轮停泊。
第三,日本沿海地带虽已十分密集,用地紧张,但是近些年来这里由于填海造陆,已使地价较为便宜,利于投资设厂。
第四,沿海各大工业地带是日本工业、城市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国内工业品最大的消费地,使生产地接近消费地的经济原则得以实现。
第五,日本在实施重点发展重、化学工业方针的进程中,在沿海地区大量投资修筑公共设施和增设交通线路,从而为布局新厂提供了各种方便条件。
日本工业分布的高度集中,从整体看是很不平衡的,过于集中的布局是不合理的;但就一个企业内部来说,则布局紧凑,用地少,也便于和其它企业联系,在技术上是合理的,经济效益较高。
美国五大湖:
20世纪初,苏必利尔湖区铁矿开始大规模开发,所采矿石经过五大湖和铁路线向东运往五大湖沿岸各大港口,极大地推动了本区重工业的发展。
现在,这里制造业及其就业人口比重均居全国首位,分别占全国的23%和24%。
突出的工业部门有以汽车为主的运输设备制造、机床和农业机械制造、电气设备、钢铁、炼油、化学以及肉类、粮食等农畜产品加工部门。
本区农业产值占全国近16%,仅次于中央西北区,居于第2位。
种植业以大豆、玉米、燕麦为主,畜牧业以乳牛、肉牛业和养猪业为主。
这里是世界上生产率最高的农业区。
此外,在伊利湖南岸和密歇根湖东岸,也有较集中的果园区。
上述丰富的农畜产品为农产加工业和食品以及轻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这里成为全国最大的肉、乳加工工业地带。
大湖南岸形成大致呈东西方向伸展的工业和城市密集地带,被称为“美国经济地理枢轴”的“横轴。
”
麦当劳区位选择:
台灣在社會轉型過程中,隨著市場開放,產業的競爭態勢越來越明顯,以國際連鎖速食業經營而言,主要領導品牌麥當勞速食店,其經營成功最重要的關鍵因素與「正確地選擇商圈及地點」有重要關聯。
但台灣本土連鎖產業在商圈評估及店址選擇人力及技術上卻普遍無法與國際連鎖產業抗衡,於是失敗而退出市場者眾多。
因此本研究之目的,暨藉由GIS技術之應用,探討國際連鎖速食店區位選擇之模式,所得結果可提供相關產業在經營策略制訂之參考,並據以提高企業的存活率及市場佔有率。
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針對研究餐廳區位選擇或相關的文獻中,找出區位選擇時之影響因子並加以統整計算,共得26個問項,問卷採用主成份分析法得到五個主要因素構面,其中以商圈條件及交通條件最爲重要。
接著以上述之商圈條件及交通條件兩因素構面中,選擇最重要且可以量化的八個區位條件,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建立一個速食店區位潛力評估模式,結果發現不論是在中心商業地區或是外圍地方商圈,皆可找出較正確設點的潛力區位。
目前,中国电器销售模式有两种主流形式,一种是传统模式,即厂家自建渠道,通过各地大小经销商销售;另一种是连锁模式,即通过独立的大型连锁渠道实现销售。
那么,幸福树连锁与上述两种模式有何不同?
它的诞生将对目前的电器销售生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未来中国家电连锁的主流发展方向是什么?
如何看待连锁向三四级市场的扩张?
等等问题有待于我们思考。
目前,中国家电销售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家电企业自建渠道的传统模式;一是以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连锁模式。
这两种模式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连锁模式一路高歌猛进,而传统模式则有逐步退缩迹象。
据悉,2000年至2004年,中国前七名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2%,整个家电连锁已经占据市场总量的20%,一二级城市市场则占据了45%左右。
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50个城市消费者调查研究表明,2004年消费者对家电专业连锁渠道的认同持续上升,近70%的消费者表示将会选择家电专业连锁渠道购买电器。
请您描述一下未来中国家电渠道发展的基本走势
连锁代表渠道发展方向,不意味着目前存在的家电连锁销售模式就是最好的。
我认为,目前中国家电连锁模式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这从厂商始终不能建立不融洽的关系上表现出来,连锁在和厂家合作过程中,往往扮演着“麻烦制造者”的角色。
从理论上说,健康的模式一定是双赢的结果,但是,在许多家电厂家看来,他们和大型家电连锁商的合作,是对方赢了,自己输了。
所以,长虹前CEO倪润峰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他说:
连锁商对供应商是敲骨吸髓式的剥削。
前两天,中国九大彩电企业召开行业峰会,一致同意成立了国内市场协调委员会,用于协调彩电企业和连锁商关系,保护制造企业利益。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厂商关系的不健康。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现在已经进入家电销售“渠道霸权”时代,厂家在与商家的利益博弈中,越来越多地丧失了话语权。
国美等连锁商凭借自身强大的销售能力,不仅压低产品价格,还把市场风险转移到厂家身上。
请问,这些利润分配上的矛盾是不是厂家自建连锁模式的最主要原因?
据我了解,幸福树连锁有几大股东,甚至有国际资本的背景。
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说幸福树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制造资本首次进入商业领域,第二是国际资本正式进入中国家电连锁。
在经营方式上,据说幸福树采取加盟经营的方式,与国美直营有很大的不同。
加盟经营是国际流行经营方式,柯达快速色彩就是加盟经营,一些著名快餐店也是这种方式。
我想,幸福树被称为新连锁,主要是它开创了“加盟经营+三四级市场”的模式吧。
首先是分布区域不同,前者主要在三四级市场,而后者则主要在一二级城市,面对的消费者主体有很大的不同。
其次,前者单店面积一般在500平方米左右,而后者一般在3000平方米以上。
再次,新连锁是在充分汲取了老连锁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取长补短式的连锁,它谋求和供应商之间双赢的合作关系。
二者的资本来源也不相同,对二者的经营和决策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我认为最主要的区别还在于加盟经营和直营的区别。
1.4家电行业大型连锁店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1.4.1家电连锁企业所占的家电销售市场份额正日益扩大
2000年至2004年,我国前7名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2%,已经占领了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27个一级城市近40%的市场。
国美、苏宁、三联、永乐、五星、大中等大型家电连锁巨头的迅速崛起,使得家电连锁日益成为家电销售的主流渠道,家电连锁企业所占的家电销售市场份额正日益扩大。
联商网对17家家电连锁企业2004年的销售进行了统计,销售总额超过1022.7亿元,门店总数超过1100多家。
2005年,家电连锁开店热潮遍及国内各个城市。
主流家电连锁企业新开店面已经超过600家。
国美和苏宁在05年的开店数量双双超过150家。
至此,两家在全国的店面总数已经超过400家和260家。
以永乐为代表的区域连锁商家也广泛地采用并购方式扩张,店面数量增长尤为显著。
未来几家大的家电连锁企业仍会不断地向二三级市场扩张,所以渠道整合将是家电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同时,家电连锁的单店经营质量开始遭遇挑战。
2004年12月11日以来,我国取消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区域、股权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外资开始大规模进入家电流通领域,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就接踵而来,导致同一商圈多家连锁店共同存在的现象,单店经营质量遭到了一定的挑战,商家的经营业绩收到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家电连锁行业毛利润率仅有10%,净利润率则不足3%。
近两年国美、苏宁、永乐都在加大收购力度;竞争越来越激烈,三强局面初步形成,国美与其他几家家电零售巨头在一级市场的正面交锋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在不断的拓展二三级市场。
这就使一些区域性的家电连锁企业经营面临窘境,市场份额会不断被瓜分,同时国外家电零售巨头也开始进入国内来瓜分市场,如Bestbuy等即将在北京等地开设分店。
未来二三级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市场容量是有限的,先进入者比较容易树立自己在当地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后进入者则意味着可能要亏损。
如何成功的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与国内各家店连锁企业乃至国际巨头抗衡,是国内众多家电连锁企业需要不断考虑的问题。
与外资品牌竞争,国内检点连锁欠缺的是品牌优势,这样,国内品牌就要不断的加强质量,技术,加强管理,以求提高企业的核心的竞争力。
1.4.2家电连锁行业兼并重组
随着我国加入WTO、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逐渐加快,在新兴市场环境下,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势必造成家电行业的结构调整,一批家电连锁企业会在竞争中退出市场,最终会形成几家大的家电连锁企业,他们借助兼并重组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借助并购来取得行业的领先优势,提高市场效率和活力,借此与同行业及国外家电零售业竞争。
在经历了近年来圈地浪潮、上市浪潮之后,2005年度,家电连锁业再一次以频繁的并购整合吸引了行业的目光。
2005年4月16日,江苏五星电器全面介入青岛雅泰,开始抢占北方市场,同样是在4月16日,国美电器对外界宣布,投入1.2亿元巨资全面接管金太阳家电南京新街口店,加快了进攻苏皖市场的步伐。
4月28日,国美电器宣布收购黑天鹅,稳固了东北市场的布局;7月1日,永乐电器正式接手灿坤在中国大陆的所有门店,使永乐在网点布局上完成再一次突破。
家电连锁业的高速扩张,伴随着的是日益增加的风险。
目前的竞争态势下,只有年销售额达到1.2亿元的连锁店,才能维持正常经营。
目前北京市场的110家门店,已经接近饱和,再加上价格战带来的不利因素,继续开店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洗牌,最终还是形成了大鱼吃小鱼的局面,一体化并购或互补式并购是做大做强的必然战略选择。
造成我国家电连锁企业不断兼并重组的动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市场占有率,市场集中度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家电零售企业已超过30000家,然而排名前5位的连锁零售企业在整个消费电子市场的占有率不足两成。
而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排名前5位的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了九成。
由于市场集中度低,企业规模不够强大,核心竞争力不够,当外资家电零售巨头例如,美国的Bestbuy,日本的小导电器进入中国时很可能由于资金,技术,管理上的差距而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这对我国的民主产业也是一个打击。
因此国内几家大家电连锁企业正试图不断的通过并购扩大渠道建设,进而能够扩大企业的规模得以同国内外商家进行竞争。
第二是净利润偏低,利益驱使导致家电连锁企业不断扩张。
中国家电零售行业基本上是零售业中毛利率最低的业态之一,平均为4%~5%,最多不过10%,而美国家电零售巨头Bestbuy却有25%的毛利。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多开店做大销售额,才能得到厂家的优惠,得到更低价格或更高的返利。
同时因为在市场完全开放的今天,市场资源是有限的,国外企业的进入,迫使一些有实力的家电连锁企业不断通过兼并重组以达到扩大销售渠道,占领市场的目的。
第三是我国家电市场的销售份额,导致企业的并购。
我国有5000亿元的家电销售市场份额,目前连锁店仅占20%左右,远远未饱和,这是连锁巨头急剧扩张的内在动力,必将带来整个家电零售业整合,在整合过程中,规模小的企业势必将渐渐退出舞台,或由规模大,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来接管。
因此对于家电连锁企业来说,应尽力将已取得的规模优势转化为真正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第四是渠道竞争激烈,连锁企业捷径扩张导致整合。
我国目前缺乏全国性的连锁企业,除国美和苏宁属于全国性的之外,包括三联、永乐等在内的大型家电连锁企业,仍停留在地区性企业的层面,这些企业近来在一级市场已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也在不断拓展二级市场,三级市场,未来几年,二三级市场的竞争会不断加剧,企业为了在这一市场更好的生存,就会不断地进行兼并重组。
而与此同时,2005年家电巨头TCL建立了自己的家电连锁销售体系,由于TCL在三四级市场上渠道基础很好,并且抢得先机,因此在本质上对传统的家电企业在未来的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商家选择合作,整合,由原来的竞争关系变成了竞合关系,来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以及自身快速扩张,同时也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1.4.3未来发展趋势
近几年由于我国家电连锁行业虽然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家电连锁规模占家电销售比例不断提高,但我国家电连锁行业集中度仍是偏低,由于前几年行业进入门槛不高,导致一些中小规模家电门店不断增多,使行业规模分散,企业整体竞争力不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外资连锁企业的进入,以及国内连锁企业的竞争,使国内家电连锁企业不得不寻求变革,寻求未来的出路。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企业要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企业的门店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与小岛、Bestbuy等国外家电连锁巨头抗衡。
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就要去开拓销售渠道,扩大连锁门店的辐射范围,不断的在二三级市场打开销路,提高竞争力。
因为每一个地区都会有一些区域性的家电连锁企业,因此对于国美,苏宁,永乐、三联等国内领先的家电连锁业来讲,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整合,整合当地的营销渠道,同时因为渠道的拓宽,也增加了企业对家电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进而增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因此,未来国美、苏宁等家电巨头要进一步扩大占有率,只有通过并购来完成扩张,积极进入二、三级城市家电零售市场是近几年市场战略的重点。
同时连锁企业之间并购,整合,也是提高市场集中度,提高对国外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力手段。
因为,国内家电流通企业数量是3万家左右,但前五大家电连锁企业市场份额加起来不到20%,而美国的同类企业却不足1000家,Bestbuy、电器城等几家大型连锁则占据了全美60%的市场份额,当外资进入的情况下,国内企业没有资本与实力来抗衡,因此,国内家电连锁企业通过并购来提高市场集中度的方式将会不断进行。
近几年无论是跨国零售集团还是本土连锁店,普遍面临消费者忠诚度较低、单店消费规模下降的巨大挑战,区域连锁店已经遭遇了生存危机。
因此,在外资不断进入的今天,在家电连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加速圈地争夺三四级市场来提行业竞争力,提高与外资或国内连锁企业抗衡的能力,已经成为今后几年的一个主题。
集中度提升,数码产品成家电连锁增长点
传统家电旺盛的需求成就了国美电器、苏宁电器这样的连锁巨头,随着国美托管大中,行业开始由“三国演义”向“美苏争霸”演变。
家电连锁行业达到如今的集中度后,龙头企业正纷纷将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作为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武器。
同时,这些在传统家电领域极具优势的连锁企业,将手机、数码产品等消费电子产品视作新的利润增长点,消费电子产品销售渠道的整合大幕正徐徐拉开。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传统家电市场继续保持着需求旺盛态势。
今年1-8月,空调行业销售量同比增长12.7%,远远高于2006年的2.4%和2005年-3.35%的行业增速。
前8个月,冰箱行业、洗衣机行业销量分别同比增长24.78%、23.45%。
专家预计,到2007年底,国内家电市场销售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到7300亿元左右,同比增速仍将保持在12%左右。
未来5年内,我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市场销售规模仍将保持约15%的增速,到2010年,市场容量将达到约11000亿元。
目前,家电连锁企业已经完成了初创阶段,向高速成长期迈进,百货、传统家电大卖场、小型电器专卖店等其他业态在家电销售竞争中已经淡出或边缘化。
在家电销售渠道中,连锁业态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专家认为,我国目前家电连锁化率还很低,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按照2006年销售额计算,国美(含永乐)、苏宁、大中、五星等专业家电连锁企业销售额总计1000亿元左右,占到家电、消费电子总体市场规模6500亿元的比例仅为15%。
而在美国、日本等成熟国家,家电、消费电子零售终端的连锁化程度约为70%。
家电连锁化程度提高将是市场发展的趋势。
中怡康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国内专业家电连锁企业的销售规模占家电市场销售规模的比例较2006年底又提升了2.2个百分点,家电连锁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开拓数码产品市场
家电连锁企业在继续巩固传统家电市场优势的同时,也将发展的触角伸向了消费电子市场。
从我国城市家庭拥有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情况来看,彩电、手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等产品的拥有量已经进入相对饱和,这些产品未来的消费需求将更多体现在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上。
相对而言,摄像机、电脑、相机、小家电以及厨卫产品的普及率依然不高,未来消费电子产品的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容。
家电渠道未来五大大趋势
渠道将出现二极结构
一是以一、二级市场为界限的中高端渠道,由国美、苏宁家电大连锁为核心。
二是以三、四级市场为中心的中低端渠道,四级市场的家电销售业态以地方性的小连锁为主,传统电器店批发为辅。
从家电产品的总销售额看,一、二级市场占了家电品牌商品总量的65%左右。
三、四级市场销售品牌商品35%左右。
但是,从家电产品销售的总量看,一、二级市场只占到45%~48%,而三、四级市场总量超过50%(见图2)。
极品策略品牌营销机构对厨卫家电、冰箱、空调销售调查,从它们在一、二级市场业态的家电销售占比分析:
厨卫电器在家电连锁大卖场渠道占到65%,自主品牌店占到20%,其他细分渠道(超市)占到15%;冰箱产品在家电连锁大卖场渠道销售占到85%,超市卖场占到15%;空调产品在家电连锁大卖场占到45%,企业自营店和其他渠道占到55%(见图3)。
家电销售渠道二极结构分野的原因是:
家电大连锁的渠道在一、二级城市具有较强大的生命力,至少在未来5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家电产品销售在未来5年仍会以大连锁为主,这是由大连锁的门店数量、销售规模、对上游企业的控制能力,以及在一、二级城市消费者心中建立的品牌地位所决定的。
一、二级市场有较强的家电消费购买力,加上近5年大中城市的城市建设正处在上升期,可以形成较大的家电销售额。
家电大连锁的品牌推广力度大,虽然店开在一、二级市场,但是节假日也吸引了三级市场消费者前来购买。
家电大连锁再向三、四级市场渗透相对不易,因为三级市场(县城),四级市场(镇、乡)的购买力相对不大,以一、二级市场规模成本相近的单店进入,则可能盈亏不平衡,若减少单店面积,缩小规模进入则规模竞争力和原来盘踞三、四级市场已久的其他家电业态相比,则无法体现优势。
随着家电下乡热潮激发起三、四级市场对家电的消费欲,三、四级市场的原有家电业态也在积极发展扩张,形成区域的小连锁,如武汉工贸家电、襄樊小白象、河南家裕量贩、浙江百诚电器、绵阳家福来等,它们开辟出一条大量发展乡镇电器连锁加盟店、售后服务连锁店的差异化生存模式,从而成为家电下乡政策最大的受益者。
建材与电器产品混搭的渠道
近10年来,除诞生了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大卖场外,还诞生了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百安居、东方家园等家电连锁,以建材、卫浴销售为主的建材渠道。
这种渠道渐渐也兼营厨卫产品,逐步发展成为以厨卫为主,小家电、白电产品为辅的家电销售业态,形成建材与电器产品混搭的渠道。
建材与电器产品混搭的渠道是以经营面积计算租金的,少掉家电大卖场的各种“苛费”以及“灰色佣金”,品牌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较大,所以近3年来建材渠道的家电销售比重一路上扬,已诞生了不少大品牌企业进入建材渠道的大专卖店,如在天津,神州、万家乐热水器进入的建材渠道超过20家,在建材渠道的销量和国美、苏宁渠道的销量持平。
在一、二级市场,在这种混搭渠道销售的厨卫家电品牌数量远多于在国美、苏宁数量,厨卫家电在这种混搭渠道销售的总份额已达到35%左右,接近国美、苏宁。
建材产品与电器产品混搭销售的渠道有望成为一、二级市场中高端的销售渠道。
商超百货类家电销售渠道
商超百货类家电销售渠道由大型超市、百货类商店的家电销售组成。
这个渠道在2000年以前是一、二级市场家电销售主流,2000年以后,随着国美、苏宁的崛起,商超的家电销售步入低谷,甚至有的百货类业态取消了家电销售,但在2005年前后,因为不少家电企业不堪家电大连锁的“高成本”重负,以部分差异产品向生活类百货商店转型,或生产更便宜的低端机型供应大型超市,渐渐使商超的家电销售量再次兴起。
目前在一、二级市场的商超中,家电产品的销量占到总量15%左右。
商超百货类家电销售渠道中,商超的家电销售以中低档、大众定位为主,百货类大型商店的家电则以中高定位,或新、奇、特、差异化强的产品组成,溢价较高。
例如新出现的解毒洗菜机产品,爱思特解毒洗菜机先进入家电大连锁卖场销量不佳,但进入百货类大型商店后却销售倍增。
商超百货类家电销售渠道成为家电销售新定位的渠道。
家电专业销售渠道
国内家电品牌企业,目前正努力摆脱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垄断控制,自建专卖店,强化终端掌控。
海尔、格力、神州、前锋等著名品牌已经率先出招,建立品牌旗舰店、4S品牌店等。
专业销售渠道以专业电器店为代表,有单一品牌的品牌专卖店,也有多品牌的专业电器店,如卫浴电器店、小家电电器店、厨卫电器店等。
以家电产品批零为主,批零结合。
目前在三、四级市场,专业店是家电销售的主要业态。
在二级市场,以品牌店为核心的电器专业店占到家电品牌销量的25%左右,而在三、四级市场,单一品牌或多品牌的专业电器店则占到家电销量的60%左右,超越当地的区域连锁家电销量。
专业店作为三、四级市场家电销售的主要业态。
具有以下特点:
规模偏小。
专业店以散、多、小为特征,尤其是多品牌的专业店。
单店规模偏小,基本上店家缺乏系统的营销理念和方法,在区域市场靠自然销售。
目标群集中。
品牌店或专业店与家电连锁大卖场相比,在绝对客流量上存在不足,导致单店的绝对量偏低;而且品牌店或专业店规模小,资本小,不会做宣传推广,在区域市场影响力偏小,但目标购买人群比率高。
虽然进入专业店的绝对人群数量低于家电大连锁,但进入专业店的人群相对集中,顾客成交几率高。
销售溢价率高。
专业店所在区域没有规模大的家电连锁巨头,可以实行“非价格营销”,保证销售毛利在40%以上。
在家电连锁大卖场,大卖场对企业家电产品的销售扣点约为30%左右,有的高达45%,而在品牌店和专业店,店家至少多增30%的毛利率。
单一品牌店和多品牌电器店相比,品牌店因为品牌的拉力因素,店面形象专一、标准,服务也更系统,单台产品的销售价格比多品牌电器店高出13%以上。
投入产出比率良性。
以一个三级市场投入一个占地60平米的专业店为例,租金、装修、人员运营年度总费用不足15万元,而单店销售额大多超过45万元,以40%的溢价率看,单店年度赢利约10万~12万元,赢利率在30%左右。
极品策略机构从2006年起,协助7家厨卫企业全面导入品牌店工程,跟踪4年统计显示,品牌店的年倒闭率为6%左右,这个比率低于家电大连锁。
国美、苏宁的家电连锁大卖场形成渠道高度垄断下的“撇脂赢利模式”(图1)是这样构成的:
一是先广泛开设门店数量,然后通过门店数量规模提升总销售额。
二是通过形成的渠道规模进一步上升到渠道垄断,利用垄断优势向上游企业征收进场费、选位费、促销员管理费、店庆费、节庆费、促销费、专柜费等各种销售费用,摊消成本,全面降低自身营销费用。
三是向厂家征收高额销售扣点。
扣点数从2003年的8%~12%上升到2008年的20%~23%。
四是利用从厂家征到的特价产品大打价格战,摧毁对手,比如大卖场开业时出售的10元手机、5元电熨斗、50元的燃气灶等,均由家电企业全面批量提供。
在这种“撇脂赢利模式”下,国美、苏宁短短5年时间从最初期的家电零售店成为中国家电业巨无霸,财产积累之快,远远超过中国家电巨头海尔、长虹等制造型企业。
从理论上讲,制造企业和渠道商应该是家电生产流通领域的一个共存共荣的整体。
今天的家电渠道商正是在上游供应商强有力的支持下,才拥有了牢固的供应系统和连锁扩张的根基。
家电大连锁的真正价值是构建与家电企业、消费者三者的共赢。
从总体上看,目前的家电大连锁(在一、二级市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