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故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9984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瓷的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陶瓷的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陶瓷的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陶瓷的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陶瓷的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瓷的故事.docx

《陶瓷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的故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陶瓷的故事.docx

陶瓷的故事

陶瓷历史概述

  中华向号瓷之国,景德镇历称瓷之都。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而景德镇又是这个瓷器之国的代表。

外国人的瓷器称中国之名,又是瓷器之称。

  莹莹白玉瓷,漫漫瓷都路。

作为被人武称为“瓷都”的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

史书记载: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古代叫新平镇)。

早在汉代,当时的这个地区就已可能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础上,烧制出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

这样,景德镇地区的制瓷历史已有两千年。

史书上的景瓷生产

  据有关史料记载,汉代以后的景德镇地区,已有各种各样的瓷器生产。

晋代时,有个叫赵慨的人,曾为当时景德镇地区瓷器质量的提高作出过巨大贡献,因而被后世人尊称为"师主",历朝立庙祭祀。

到了3公元583年,南朝的皇帝陈叔宝为了造豪华的庭台楼阁,下诏令要这里窑户烧造雕镂精巧的陶瓷柱,以供皇家使用。

隋代,隋炀帝又要这里造"狮象大兽"两座献给皇宫。

这说明当时的景德镇地区制瓷业已有相当的技艺水平,瓷器产品有了较大的影响。

  强盛的唐帝国建立之后,高祖李渊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当时又叫昌南镇的景德镇地区瓷业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出了两个出名的制瓷人物,一个叫陶玉,一个叫霍仲初,他们所造的瓷器"莹如玉""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送到京都出售,被称为"假玉器",轰动市场,皇帝下令作贡品,"于是昌南瓷名天下"。

五代时期的青瓷和白瓷

  如果说,唐朝之前的景瓷生产情况还只限于文字记载,那么唐末,五代之后的景德镇瓷器生产就有充足的瓷器实物证明了。

本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景德镇市区的黄泥头、白虎湾、胜梅亭、盈田等地发现了很多的五代窑址,挖掘出了大量的瓷器碎片。

这些瓷器碎片确切地证明了那个时期这里烧造的瓷器是青瓷和白瓷,而且以青瓷为多。

这个时候生产的瓷器器型主要是盘、碗、壶、水盂、碟等。

  瓷胎有厚有薄,釉色是被称为"蟹壳青"的青釉,近似越窑的色彩,有些瓷器略带绿色,与玉器很象,被称为"假玉器"是很贴切的。

唐末,五代时,这里除烧制青瓷外,又是南方烧造白瓷最早规模最大的窑场,仅白虎湾一处就有30多座。

从现存的大量出土资料看,白瓷色调纯正,洁白度高达70度,吸水率、透光度都达到现代瓷的标准,瓷质超过越窑,冠于当世。

"景德镇"名称的由来

  对景德镇来说,宋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朝代。

在宋代之前,景德镇曾有过好几个名称:

新平镇、昌南镇、陶阳镇。

历史发展到宋代,南北名窒林立,突出的有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而当时的景德镇瓷业生产也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唐末、五代就有相当规模的青白瓷(影青瓷)这时更成为全国的代表产地。

由于这里拉制的瓷器"土白壤而填,质薄腻,色滋润",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皇帝赵恒派人到景德镇,要这里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

由于"其器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

从此以后,这里就叫"景德镇",名称延用至今,到现在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

这件事在蓝浦所著的《景德镇陶系》中说得很清楚。

宋瓷有突破性进展

  公元十一世纪末到十二世纪初,由于战事频起,北方诸名窑相继陷落宋室南迁之后,政治、经济重心南移,制瓷技艺更向景德镇集中,在瓷业生产上集南北名窑之大成,工艺水平有突破性进展,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从而使景德镇制瓷业进入大发展时期,成为"业陶都会"。

据蒋祈所著的《陶记》称,当时的景德镇有窑300余座,形成全镇"村村陶埏,处处窑火"的胜景。

祖籍今乐平市的南宋文学家洪迈,在他的《斋隋笔》中就有"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的记载。

当时景德镇所产的青白瓷洁白细腻,体薄透光,青中有白,白中显光,所以有"琼玖"、"饶玉"的美称。

在品种方面,有日用瓷、化装用具、弈具、博具和瓷雕等等,而且造型精巧,刻印花纹生动清晰,质量很高。

元代景瓷生产的创新

  元代统治中国时间并不长,但从景德镇的制瓷历史看,元代却是一个创新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景瓷生产除在宋代基础上继续大量烧造青白瓷外,其最大成就是创制成功至今仍享有盛誉的青花瓷。

  元以前,瓷器装饰比较单调,以刻花,划花,印花为主,釉色装饰贫乏,因此青花瓷的烧制成功,开创了白瓷彩绘新时代,成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

它一出现,便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使景瓷生产出现空前繁荣局面。

从各博物馆现存的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看,制瓷工艺相当成熟,质量已达很高水平。

  与青花同时,元代的景德镇瓷工还发明了釉里红瓷,这也是一个重大的创新项目。

釉里红瓷在高温还原焰中烧成,纹饰在釉下呈现红色,烧制难度较大。

此外,元代景德镇还烧成了红绿黄三彩瓷、卵白釉、铜红釉、霁青釉等新品种,使景德镇瓷器装饰丰富多彩。

  元代景瓷生产的另一创新是在工艺方面瓷土配方的改革。

过去,瓷土原料配方单一,可塑性低,变形率高。

元时,在景德镇东北部高岑村的山上发现了新瓷土,将这种瓷土与过去的瓷土配合,变一元配方为二元配方之后,由于增加了瓷胎中氧化铝的含量,提高了瓷器的烧成温度,降低了瓷器烧成中的变型率,使瓷器质量有显著提高,并且为制造大型器创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由于土出高岑,世界上就把这种瓷土统称作"高土岑"。

高岑村也就成了"高岑土"的命名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278年)朝庭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专门为皇家烧造瓷器。

由于此事是朝庭官府机构枢密院所管,许多瓷器上标有"枢府"两字,釉呈卵白色,所以被称为卵白釉枢府器。

这种瓷器胎体厚重,色白微青,光泽度好,比以前的青白瓷质量又有很大提高。

明代-产瓷中心

  在元代的基础上,明代的景德镇瓷业有更快的发展。

这时的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所产瓷器不仅数量大,质量好,而且品种多,销路也很广。

明时的科学家宋应星在他著名的《天工开物》上就写道:

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

"另一明代的官员王世懋,在他的《二酉委谭》中也说:

"在另一段记述中则显得更加形象和幽默。

他说,景德镇"为天下窑器所聚。

其民繁富,甲于一省。

余尝分守督运至其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目之曰:

四时雷电镇"。

从这些记述中,可以明确认识到明代景德镇瓷业生产之辉煌。

明代的瓷器

  明代是景德镇瓷业生产飞快发展时期,而且成为全国制瓷行业的中心,不论数量,质量和花色品种等方面,都成为当时中国瓷器的翘楚。

就装饰而言,除继续大量烧制青花瓷并进一步提高质量外,釉上彩瓷又开始问世,发展势头很快。

《中国陶瓷史》就曾指出:

"彩瓷的发明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品种上,明瓷异彩纷呈,这个时期又创制成功了薄如蛋壳,轻若绸纱的薄胎瓷,以及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纹饰丰富的瓷板画,还有精妙无比,可以乱真的各种仿古瓷。

  明代景德镇建立了官窑,所以这时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分成官窑和民窑两种,官窑为皇家制造宫廷用瓷;民窑的粗瓷供应广大群众,细瓷则供中上层地主富商所用,同时运销国外。

商祚繁盛,甚至现"官民竞市"的局面。

制瓷人员多达10万多人。

御窑厂的建立

  在景德镇制瓷史上一件不容忽略的大事是明代御器厂的建立。

为了满足皇帝的宫廷用瓷,明洪武年间,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宋、元两朝景德镇监造选购皇家用瓷的基础上,专门在景德镇设置御器厂,派遣督陶官,为皇帝烧制各种宫廷、外交、礼品用瓷。

御器厂凭借帝王之威势,汇集大批精通瓷业生产,擅长制瓷技艺之工匠,投入大量资金,占用最好原料,对产品精益求精,因此制造出许多瓷器精品。

这些瓷器不仅品种兼备,风格齐全,而且质量上乘,不少成为传世珍品。

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

这个建立于公元十四世纪中叶的御器厂,初建时有窑20座,以后增至58座,最多时达80座。

代代相传,一直延续明、清两个朝代。

据统计,御器厂历经27个皇帝,共500余年,对景瓷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起有巨大的作用。

景瓷鼎盛时期-康、雍、乾

  由于明末的战乱,清朝初期景德镇瓷业生产曾一度受到影响,处于停滞状态。

可是到了康熙19年(公元1680年)以后,不仅恢复过来,而且在明代的基础上飞快发展。

经过当时广大瓷工和艺人们的不懈努力,景瓷生产突飞猛进,以其取得的光辉成就,形成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业生产的鼎盛时期,跃上了历史的巅峰。

瓷器"品质之精,造型之多,彩釉之丰富,无不登峰造极"。

产品畅销国内外。

清初的沈怀清说:

"昌南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事陶之人动以数万计"。

当时有一个叫"殷弘诸"的法国传教士,他在康熙51年(公元1712年)9月1日在饶洲发出的一封信中说:

"昔日景德镇只有三百座窑,而现在窑数已达到三千座。

……到了夜晚,它好象是被火焰包着的一座巨城,也象一座有许多烟囱的大火炉"。

清代的瓷器

  清代的景德镇瓷器,不仅明代的工艺和品种应有尽有,而且还有许多发明创造。

青花瓷的色彩呈宝石蓝,比明代的更鲜艳纯净,别具风格;釉上五彩因发明釉上蓝彩和墨彩,比明代的更丰富多彩,纹样清新,着色鲜明;斗彩的品种也比明代的多。

雍正时期的青釉烧制达到历史最成熟阶段。

更为可贵的是创制成功了很多名贵的新品种。

如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创制了以"玻璃白"为填料,使画面色彩柔和、富有立体感的粉彩;引进国外彩料,专作宫廷御器的彩;直接用黄金装饰瓷器的金彩;在单色釉中添加其他不同成份,使之在高温烧炼中流淌变幻,形成流光溢彩,色彩奇幻,斑烂绚丽的"窑变"花釉等等。

其他如釉下三彩、墨彩、乌金釉、天蓝釉、珊瑚红、松绿釉、胭脂红等等也都应运而生。

此外,康熙期间,还恢复生产了明代中期以来几乎失传的铜红釉,其中尤以郎窑红、缸豆红最为著名。

唐窑和唐英

  清代著名的督陶官唐英,在景德镇镇陶时所烧制的瓷器世称"唐窑"。

唐窑瓷器非常精美,其制作水平和质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的瓷器》一书中就说:

"中国瓷器,到了唐窑,确实集过去所有制作之大成。

这表现在瓷器装饰方法,造型设计以及制瓷技术方面"。

瓷器装饰仅高、低温颜色釉就有57种;彩绘方面"山水人物花鸟写意之笔,青绿渲染之制,四时远近之景"无所不有,而且"规抚名家,各有原本";造型设计上,则从"古札器尊鼎卤爵之款制,到瓜瓠花果象生之作",应有尽有。

  唐英在景德镇督陶时间长近30年,是景德镇御窑厂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显著的督陶官。

他悉心钻研陶务,身体力行,不仅经验丰富,而且还对景德镇瓷业生产技艺进行科学总结,从理论上加以提高,先后编写出《陶务叙略》、《陶冶图说》、《陶成纪事》、《瓷务事宜谕稿》等著作。

近代的景瓷生产

  花有荣枯,月有圆缺。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后,景德镇瓷业生产就从巅峰走向下坡路,产量、器质、品种、造型等都呈现明显萎缩状态。

特别是雅片战争之后,战乱很多、政局动荡、外资入侵、市场缩小,景瓷生产也受到严重推残。

延续500多年的御器厂也随着清祚的倾圯而寿终正寝。

民国时期,社会仍不安定,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日寇侵华期间,景德镇多次遭日寇飞机的轰炸,坯坊窑房大面积破坏,全镇瓷窑能烧的只有33座,处于奄奄一息境地,整个瓷业陷入低谷。

一直到解放前夕仍无起色。

不过,在这不景气的年代里,瓷业生产操作方面却有所进步,技术上有所革新,出现了脚踏辘轳车、手摇碎釉机、石膏模型铸坯、雾吹器施釉等。

特别是清末宣统二年,江西瓷业公司在景德镇宣告成立,这标志着景德镇陶瓷业进入一个企业化时代,而且有不少创新,还进行一系列技术革新,试行机械生产、贴花纸彩瓷,煤代柴烧造等。

陶瓷典故

  “高领土”的故事

  “高领土”是世界对这种瓷土的通称,景德镇的高领村成了这种瓷土的命名地。

  关于“高领土”有个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高领村住着户姓高的穷汉,夫妻两人租地种田为生,生活很苦。

一个冬天早晨,高老汉看到屋檐下躺着个被冻僵的白发老头,他忙唤来老伴把他抬到订床上,然后烧姜汤把他灌醒。

老人饿得不会说话,只用手捐捐嘴想吃东西。

可是他们家只有野菜。

怎么办呢?

他们只得去向富户人家借了一升米熬成粥送给老人吃。

老人吃了粥后忽然哈哈大笑:

你们确实是好人,名不虚传。

于是从口袋里拿出一粒洁白晶莹的小石块,交给高老汉,叫他把埋在高领山上,过七七四十九天去挖出,那就会变成挖不尽的白玉土,送到景德镇去就是上好的制瓷原料。

老按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出现了奇迹,到处是白嫩嫩的玉土,便和村里人一起去挖,运到景德镇,卖了很多钱。

景德镇的瓷器也因用上了这种瓷土,质量更好,为国内外的人所喜爱。

“美人祭”的故事

  “美人祭”是一种瓷器,也叫祭红或霁红、积红,属颜色釉范畴,色红而润泽细腻,呈色安定而不流淌,是红釉中的上品,以明代所产的最为珍贵。

  “祭红”瓷器也有一个类似“风火神”的故事,60年代景德镇还拍过“祭红”的同名电影。

故事来自向焯的《陶业记事》。

据说,明朝的时候,御器厂为皇帝烧瓷屡烧不成,受尽了鞭笞责罚,苦不堪言。

而且有规定期限,不完成就处死。

有个老窑工为此事晚上回家唉声叹气,被他的女儿知道了,问是何原因,老窑工说可能是窑温不够。

第二天,老窑工又去烧窑了。

晌午时分,他的女儿打扮得齐齐整整,来为父亲送饭。

这时窑里温度仍然烧不上去,大家都愁得吃不下饭。

突然,窑工女儿大喊一声,推开众人,纵身跳入窑内,正当大家为此哭喊时,窑温升上去了,瓷器烧得很成功。

以后,就把这种瓷器称为“美人祭”,是美人的血染红的。

又罟固这种红釉红得象喝酒后少女脸上的红晕,所以又叫“美人醉”。

“太平窑”的故事

  景德镇过去有一种习俗,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晚上,在明亮的月光下大家都要来烧“太平窑”。

“太平窑”是搭在地上的一种象征性圆筒窑,用一只只烧瓷器时用过的圆瓷渣饼垒成,大的高一丈,小的也有三四尺。

中间烧柴火,烧烛天。

  据说“太平窑”是为纪念太平军而烧的。

太平天国期间,太平军曾几度进入景德镇。

有一次辅王杨辅清又来攻打景德镇,镇上清兵要窑工们把几百座窑和窑囱都拆了,用窑砖垒城,以阻挡太平军。

窑是窑工的命根子,怎舍得拆?

抵死不肯。

清兵大怒,把这些窑都一个个炸掉了。

这时太平军攻入,清兵四散逃命。

为了帮助窑工们重建家园,太平军开官府库和粮食救济百姓。

老百姓感激莫铭,正好中秋节来临,大家就在沙滩上搭起了一个个太平窑,烧起了熊熊窑火,在窑边既喝又跳,同太平军将士们同庆佳节。

从此这个习俗就一直延续下来。

洋人偷“瓷观音”的故事

  景德镇早在元明时就能作瓷器人像雕塑,尤以雕造神像著名,至今在四川峨眉山脚的寺内,还保留了一尊明时景德镇烧造的卢舍那大瓷佛,高2.47公尺。

据说,慈禧太后“垂廉听政”期间,有个外国传教士巴登,以传教为名,四处收集中国制瓷技术情报和古瓷。

一天他来到一个大寺庙内,看到佛龛里有一尊制得很好的瓷观音。

釉色晶莹,绿衣披体,拿起一看,还是明代的精品。

他趁老僧不在之机,拿出钱袋要向小和尚买这尊观音。

小和尚不肯,他又趁小和尚走开的时候偷了这尊瓷像。

老和尚回来后急得要命。

  正在此时,仿古制瓷名家周小泉来到这里,知道此事后说,不要紧,我看到过你这里的观音像,我想法给你们要回来。

几天之后,周小泉来到巴登的教堂,说为他送宝来。

说着拿出一尊瓷观音给巴登看,巴登吓了一跳,怎么与自己的一模一样呢,赶忙拿出来与之相比,确实一样。

就问他要卖多少钱,周小泉故意抬高价格。

巴登不要。

周小泉就趁他不注意时,拿走了那尊真观音,仿古瓷却留在巴登手里。

“白围裙”的故事

  以前,景德镇包装瓷器都用稻草,因此在陶瓷行业中有个“茭草行”,就是现在的包装行业。

  明朝嘉庆年间,老板为了更多地赚钱,拼命压迫包装工人,不仅任意加班加点,而且把原来规定的吃白米饭和第逢初一、十五、每五人一斤猪肉的惯例改变了,工人没肉吃,饭也是糙米饭。

为此,以郑子木为首的全镇茭草工人罢工了,其他行业的工人也给予响应。

  老板把此事报告官府,官府把郑子木等十多个为首的工人抓了起来,逼令复工。

工人们不答应,并提出复工条件。

复工事件没有谈成,瓷器又运不出去,老板和官府着急了,想用硬办法制服工人们。

知府在大堂上烧起两盆大火,上面分别煨着一顶铁帽和一双铁草靴,迫郑子木下令复工,否则就要给载上烧红的铁帽和穿上铁草靴。

郑子木坚持不屈,结果被活活烧烫而死。

为了纪念这位为大众利益而牺牲的不屈勇士,茭草工人每人都系上一条“白围裙”,以资纪念,并世代相传。

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

青花瓷

  青花瓷是应用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花面呈蓝色花纹,幽倩美观,明净素雅,呈色稳定,不易磨损,而且没有铅溶出等弊病。

清代龚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的创造发明,当时烧制就已经十分成熟,至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就更以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而负盛名。

清代唐、雍、、乾年间的青花瓷烧造成就更加显著。

新中国成立后,青花器皿由过去的单件为主,发展成以配套为主,画面更加精美。

人民瓷厂生产的“青花梧桐餐具“因为质量文超,且有传统风格和民族特色,除多次在国内获全奖外,还在法国莱比锡、捷克布尔诺和波兰兹南连获3块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

粉彩瓷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粉彩瓷在工艺上是在陶瓷颜料中调入“玻璃白”因此使画面具有粉质感,立体感也很强,所绘图象表现力强,融汇中国工笔重彩的构图与技法,画面浓淡相间,阴阳衬托,形象生动,线条工细流畅,色彩清丽粉润,而且色彩柔和,细腻,雅致,不论山水景物,人物故事,花卉鸟兽、草木虫鱼以及静物图案均可入画,极富诗情画意。

  早在清朝康熙后期,景德镇的粉彩瓷就已问世,雍正时相当精致,乾隆年间达到很商的艺术水平。

“珠山八友”留下很多粉彩画的瓷器珍品,其领袖人物王琦,将一般的绘瓷方法应用于绘瓷板人物像,画持精深,画风新颖,被人们称为“神技”。

新中国成立后,粉彩瓷更有长足的发展,许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满目。

艺术瓷厂生产“福寿牌”粉彩瓷获国家金奖。

颜色釉瓷

  如果用“万紫千红”来形容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的颜色釉,那是非常恰当的。

不仅红紫,不论什颜色都可烧制,红为火焰,绿为春水,蓝似青天,黑为墨炭,是瓷器中最富神秘色彩的艺术品。

  颜色釉瓷突起色釉瓷。

有许多种类别:

通体一色者称单色釉,多色相间者称花釉,烧成温度在1200度以上的叫高温颜色釉,1000度以下的叫低温颜色釉。

釉料中含粘土、石英和助熔剂。

着色剂主要有含铜、铁、钴、锰等化合物。

低温颜色釉大多以自然界中的景物、动植物命名,为象牙窑红等。

明、清两代的颜色釉瓷色彩就十分丰富,再经新中国成立后50余年的发展,更是无色不备,除恢复传统色釉56种外,又创新各种色釉60多种。

为凤凰衣釉、彩虹釉等等。

色彩非常丰富,产品畅销全世界。

玲珑瓷

  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

因为“玲珑”的本义就是灵巧,明彻、剔透,所以以玲珑称这种瓷器是非常确切的。

玲珑瓷也有很悠久的历史,所以也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玲珑瓷往往配以青花图案,叫青花玲珑瓷。

这种瓷器既有镂雕艺术,又有青花特色,既呈古朴、又显清新。

解放后的玲珑瓷得到迅速发展,产品除中西餐具、茶具、具、咖啡具、文具等日用瓷外,又精制成各种花瓶、各式灯具等陈设瓷。

近几年来,更发展为彩色玲珑、薄胎玲珑皮灯等非常精美的工艺美术瓷。

光明瓷厂、红光瓷厂生产的青花玲珑瓷产品曾多次获国家金奖、优质奖,产品畅销东南亚、日本、欧美、港澳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大名窑

  官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包括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

南宋官窑是宋是南迁以后在杭州设立的新窑。

南宋官窑产品以洗、碗为多,一般无纹饰,多有开片,但与汝、哥纹片不同。

此外还有坯薄釉厚的制品。

  定窑继邢窑之后的著名的白瓷窑场,宋时属定州,故名定窑。

始于唐朝晚期,终烧于元。

定窑在宋代主要烧制白瓷,也兼烧绿釉、黑釉、褐釉。

首创覆烧法。

定窑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工整素雅的印花定器,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南临汝。

临汝在宋代属汝州,故名汝窑。

迄今尚未发现汝窑的确实窑址,只有瓷器传世。

汝窑主要烧造宫廷用瓷,烧瓷时间短促,仅从北宋哲宗到徽宗的二十年间,所以是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窑。

  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南省禹县,古属钧州,故名钧窑。

创烧于北宋,盛于北宋晚期。

钧窑属北方青瓷系统,其独特之处是使用窑变色釉,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

釉中有“蚯蚓走泥纹”的曲折线也是钧釉的特征之一。

盆、托及尊等宫廷使用器物底部均刻一个由一到十的数字。

  哥窑宋代一大名窑。

哥窑器物以纹片著名,纹片多为黑色,俗称“金丝铁线”。

按颜色分有:

鳝血、黑蓝、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

哥窑开片总的特点是:

平整紧密,片纹裂开成上紧下宽状;黑色纹片中有时闪蓝色。

传世哥窑器为数不少,但哥窑窑址迄今尚未发现,为我国陶瓷史上一大悬案。

陶瓷习俗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至今有近万年的历史;瓷器却是中国最先发明的,从东汉发明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始,至今,也有两千年的历史。

中国陶瓷发展的历程,可谓漫漫陶瓷路。

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陶瓷,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风采和魅力,它在满足中国人民自身的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凝聚了中国人的心路历程,是中国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的凝聚与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

  伴随着中国陶瓷制造技术、陶瓷工艺水平和陶瓷艺术水平的发展与进步的历程,中国陶瓷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

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陶瓷习俗文化,伴随着中国陶瓷前进的脚步,而发生、发展与延续。

  

  陶瓷习俗,是专指陶瓷行业范畴内的一种习俗,是在陶瓷的创作、陶瓷生产、陶瓷与销售等过程中和在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一种约定俗成的风俗与习惯,展现和反映了陶瓷人的生活、生产习俗和心理的、精神的面貌,也反映了陶瓷人的管理水平与管理特色,反映了陶瓷本身的发展过程的面貌。

陶瓷是由人来创造,由人来生产,由人来销售,由人来品评,由人来消费,一句话,一切都与人有关。

因此,陶瓷生产、创造与销售过程,是伴随着悲欢离合的过程。

陶瓷制品是鲜活的人的思想、观念、心理、情趣的凝聚物。

  在中华大地,名窑象璀璨的星星,分布在各地。

各地名窑和各个陶瓷产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陶瓷习俗。

正如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一样,景德镇的瓷业习俗是中国陶瓷习俗的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和反映。

本篇以景德镇瓷业习俗为例,介绍中国的陶瓷习俗的风貌。

  景德镇瓷业习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行帮、行会、会馆。

这属于管理方面的,是陶瓷各行各业自发形成的组织(行帮、行会)以及这些组织的管理机构(会馆),行使着在本帮、本行范围内的管理、约束、调控、奖惩与联络感情的职能。

  清代著名的督陶官唐英曾奉敕编绘《陶冶图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习俗,影响很大。

此处以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内的瓷祖庙里收藏的民间青花《陶冶图说》以反映唐英的《陶冶图说》的面貌与瓷业有关的行业莫不有行会和行帮,甚至连一些细微的事如挑瓷器、拣废瓷等都有行帮,都有行规来约定,组织非常严密、规范和细致。

这些行帮,可以分成许多类别。

一般来说,可以从地域、从行业本身进行分类。

从地域上分,有徽(州)帮、都(昌)帮和杂帮(除以上两帮外的其他区域的行帮)。

都帮人多势众,是一个较有影响的大帮,清代郑廷桂在《陶阳竹枝词》中有一首诗反映这种情况:

“蚁蛭峰窠巷曲斜,坯工日夜画青花,而今尽是都鄱籍,本地窑帮有几家。

”在另一首诗里,更是这样来描述都帮:

“江南雄镇记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

廿里长街尽窑户,赢他随路呼都昌。

”从行业上分,可以分为商帮、手工业行帮和工人行帮。

行业行帮和地域行帮相应交织,如徽帮主要是商帮,都帮主要是工人行帮。

这些行帮纷纷设立会馆,或者公所,或者书院,名称尽管不同,其职能都是一样的。

如徽帮有徽州会馆,福建有福建会馆。

福建会馆天后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