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98200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docx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docx

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2022年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2022年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

  春日郊外

  宋代:

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馀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译文: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住在城里,还丝毫没能感受到春光;今天漫步郊外,惊喜地发现,原来榆树槐树早已抽芽,半绿半黄。

  山好更宜馀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远处的青山婀娜多姿,我更喜爱它那峰顶还留存着皑皑白雪;池塘的水渐渐上涨,倒映出岸边的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天气暖和,黄莺骄吟,其声如人亲切交谈;微风从草地吹来,夹杂着阵阵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我怀疑这景中藏有美妙的诗句,刚想为你们拈出,忽然又感到迷濛茫然。

  注释:

  城中未省(xǐng)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未省:

还没知道。

省,这里是“省察、领悟”之意。

黄:

鹅黄色,指榆树、槐树新芽的娇嫩。

  山好更宜馀(yú)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水生:

水涨。

倒垂杨:

映出杨柳的倒影。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莺边日暖如人语:

这句为倒装句,原序为“日边莺暖语如人”。

天气暖和,黄莺骄吟,其声如人亲切交谈。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佳句:

好的诗句。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初春郊外的景象。

诗首联树色泛黄的细微变化中来描写早春的到来;中间两联对仗十分精采,赋予春水以人的活力,自然诗趣盎然,黄莺暖语、风送药香的独特感受写得很有诗味,使有色有声的郊外早春景象有了芳馨的气息。

尾联道出创作中常见的一种奇特现象,就是许多诗人面对名山胜景,想写诗填词,却束手无策,留下无穷的遗恨。

整首诗格律谨严,简淡而富有风致。

在句法上,有平叙,有拗折,充分显示了作者锤炼布局之工。

  首联“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当城里人还为春寒料峭所困,不知领悟春光的时候,而郊外却早已是榆槐吐嫩,春色满原了。

早春,最先透露春消息的不是桃红李白,而是溪边阳坡上榆槐枝头的鹅黄初绽。

不仅立意新,又足见诗人敏锐的感察力。

“春光”、“榆槐”,高度概括,点明题意,并领起下文。

  颔联“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全篇警句,紧承“春光”二字展开形象化描写。

上句写远景:

远山泛绿,依稀尚见斑斑积雪,色彩鲜明,更衬远山之葱翠。

唯“积雪”方显“山好”。

  下句写近景:

春雨淅沥,溪流渐涨,不再枯涩,故生意盎然;两岸垂杨,日渐染绿,倒映水中,摇曳生姿,画面生动。

唯“垂杨”方显“水生”。

此句与东坡“溪柳自摇沙水清”可谓异曲同工。

“生”、“欲”二字下得巧妙,前者摹写风生水起的情状,后者传递垂杨日渐苍翠之态势。

突显了早春的生气勃勃,透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颈联“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则又变换句式,调整描写角度,从听觉和味觉方面来写春郊之景象。

本来这两句按正常语序应是“日暖莺声如人语,风来草际送药香”,这样写,也是好句。

但诗人却别开生面,以莺、草为主,以日、风为宾,以倒装之句式来突出花底莺声因日暖而悦耳动听,草际药香因清风而浓郁远播,让人自然联想到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丽日融和,百花争艳的无限春光。

如此另辟蹊径,方不落俗套。

“如人语”、“作药香”用拟人手法,以情笔写景,读来亲切,达到了情景交融、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颔、颈二联,对仗极其工稳,遣词极为精当,足见诗人功力之深厚,推敲锤炼之严谨。

  尾联“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春光满眼,稍纵即逝;欲寻佳句,顿觉茫茫。

其立意,与诗人另一名篇《醉眠》结句“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颇为相似。

只不过后者宁静平淡,而本诗则在极尽春光烂漫之后,笔锋陡然一转,用一“疑”字引出:

此中似有佳句,正欲纵笔撷取时,却又如雪泥鸿爪,难觅其踪了,空留下一片茫然,徒增惆怅。

而这一怅然的感触,不仅深切道出忽有所悟,落笔忘筌的诗家甘苦;更让人倍增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自古难全之慨。

写法上暗合东坡“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的造意,而余味过之。

恰如音乐之戛然而止,而留给听众以无限之悬想,以收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果。

  统观全诗,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而辞意之流畅,形象之鲜明,一扫宋诗枯涩冷峭、偏重理趣之弊,堪称精品。

2022年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2

  原文:

  春日

  南北朝:

徐陵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何殊九枝盖,薄暮洞庭归。

  译文: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岸边的田野村落笼罩在茫茫暮色中,清澈的江流被霞光辉映得一片绚烂。

  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

  狭窄的小径上不时有横出的树枝挡道,偶然掀起的轿帘惊起了低飞的春燕。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下轿漫步在花瓣飘落的山径上,踏过涧石,流水中时常照出我的身影。

  何殊九枝盖,薄暮洞庭归。

  这一幕幕景象,宛如湘水神灵打着花灯车盖,在霭霭的暮色中从洞庭湖畔回来。

  注释: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斜晖:

斜阳的余光。

  径狭横枝度,帘摇惊燕飞。

  横枝度:

穿过横出的树枝。

帘:

指轿帘。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承:

踩。

写:

此指映照。

  何殊九枝盖,薄暮洞庭归。

  九枝盖:

指画有九花的车盖。

九枝,指一干九枝的花灯。

薄暮:

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洞庭:

湖名,即洞庭湖,在溯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南及西纳湘、资、沅、澧(lǐ)四水,北纳长江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汛期泄人的洪水,在岳阳城陵矶汇人长江;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

  赏析:

  此诗前六句实写暮色苍茫、水映余晖以及横枝、惊燕、落花和流水,可谓一片春意盎然;后两句写自己陶醉于美景之中,如同神仙乘坐华美的车驾回归洞庭一样。

此诗视角独特,实写美妙之极,想象十分巧妙,且升华了诗的意境。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傍晚有傍晚的好处。

此刻,岸边的田野村落,均为暮色苍茫所笼罩,显得既庄严又平和。

再看那清澈的江流,碧蓝蓝的,被西沉的落日所笼罩,辉映得一片绚烂。

此种景象,白天则未必能看得到了。

起首两句,以袅袅“岸烟”、清清江流和红火火的“斜晖”,构成了一幅极美的春景;而且视野平远、色彩柔和,正适合诗人薄暮出游的悠然之情。

  “狭径横枝度,帘摇惊燕飞”便画到近景了,诗人大约是扶轿出游的。

当一乘轻轿沿曲曲林径缓缓而行时,狭窄的小径上,时有绿嫩的树枝当轿而出,需要轿夫们小心翼翼披枝向前。

时有这鲜翠的疏影绿意映入轿帘,别有一番情趣。

山野上还有低飞的春燕,大约以为轿中无人吧,不时飞来窥视上一眼;但当轿帘一动,它们便又疾飞而去,狡黠得很,这都是诗人那左顾右盼、时时掀帘探看的情态。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轿中赏景毕竟碍眼了些,诗人被那美好的暮景所吸引,于是出轿步行。

悠然踏春,比轿中览观又多了几分乐趣:

当你先走在桃红李白的路上,晚风吹过,便有翩翩落花飘坠脚前。

它们竟是如此多情,仿佛要铺出一条缤纷的花路,以迎送诗人悠闲步履一般。

接着来到清澄澄的水涧,当诗人蹒跚着踏过涧石时,流水中便照见自己衣衫飘拂的清影,如此逼真的情态,再高明的画手也勾勒不出来。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两句,不仅绘景如画,且色彩浓淡相衬,将诗人披着一身晚霞,行经花径、水涧的缤纷、清丽之境,表现得轻灵、美妙之极。

  身历其境的诗人,自然更飘飘然了。

于是便引出了结尾两句奇想“流涧写行衣,何殊九枝盖”。

八百里洞庭的美景,早已闻名;在这样背景上“薄暮”归来,颇令人沉醉。

但诗人的思致还要“浪漫”些,他读过《楚辞》,知道屈原《湘夫人》描绘过“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往”、“九疑缤其并迎,灵之来兮如云”的神灵出没景象。

而今,诗人却欣喜地感到,那缤纷的'落花、照影的润水,伴送他衣衫飘拂的归来景象,宛然就与湘水神灵打着九枝车盖、从苍茫的洞庭湖畔归去无异。

神幻的联想,把全诗带入了一个缥缈恍惚的奇境;而诗人,就这样消隐在春日薄暮的最后一片霞彩中。

  此诗前六句为实景:

暮色苍茫、水映余晖以及横枝、惊燕、落花和流水,可谓一片春意盎然。

最后两句为虚写:

诗人陶醉于美景之中,如同神仙乘坐华美的车驾回归洞庭一样。

这既是写美景,更是表达他的由衷喜悦,流露着他对春景的热爱。

2022年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3

  原文:

  春日

  宋代:

汪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译文: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整个春日大概都没有连续十天清明无雨的日子,到处都是在天上的云彩携带着雨水漂浮而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野外田里的一潭绿油油的春水比镜子还要碧绿光亮,古渡口边人经过时水边的鸥鹭却自在不受惊吓。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篱笆外将开未开的桃花探头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草屋边烟雨靡靡,打湿了行客的衣裳,午后鸡鸣一声将人从闲梦中唤引回了现实。

  注释: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ōu)不惊。

  桃花嫣(yān)然出篱(lí)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míng)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赏析:

  这是汪藻的成名作,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

“此篇一出,便为诗社诸公所称。

”清新明快,与同时张耒相近。

作者最慢由此出名。

桃花出篱,红杏出墙,皆为农村中常见之景。

而此处却以清丽之笔写出一个宛如开卷有益人似的桃花。

它始而嫣然一笑,令人魂飞;再一细看,花蕊半绽,又似含情脉脉少女。

诗虽咏物,却事有作者本人的少年心性,其中跃动着青春的脉搏,决不能说它风格轻俏。

2022年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4

  原文:

  春日

  近现代:

苏曼殊

  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光二月天。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柳如烟。

  译文:

  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光二月天。

  鲜艳的花瓣在绵绵细雨中飘落,它们辜负了这二月春日里的美好时光。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柳如烟。

  知道吗?

在青楼之上醒来,看到这如烟春柳,我便极度忧愁起来。

  注释:

  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sháo)光二月天。

  好花零落:

暗喻革命情绪正在低落。

韶光:

即美好时光,暗喻进行革命的良好时机。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shà)柳如烟。

  玉楼:

原意为华丽的楼,这里用来指妓楼。

春梦:

暗喻对革命胜利的憧憬。

有人:

此为作者自指。

愁煞:

即极度忧愁之意。

煞,副词,用在动词后,表“极度……”之意。

  赏析:

  诗人在这首诗中感叹时光如梭,看着春雨里埙落的片片花瓣,心中感悟生命的可贵。

前两句借写“辜负韶光”以喻错过革命良机;后两句以“春梦”来抒发自已的忧虑情绪。

此诗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鲜明,用语得体。

  此诗向友人申述对革命错过良机的愤懑和忧患情绪,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鲜明,用语得体。

  前两句借写“辜负韶光”以喻错过革命良机。

在作者看来,仲春二月是百花盛开的时节,人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时节去赏花,但是自己的朋友却没有这样做,以至错过时机。

到了如今好花零落,霾雨霏霏,要赏花已经来不及。

眼前的革命也是这样,良机错过,要发动就困难了。

  后两句以“春梦”来抒发自已的忧虑情绪。

本来作者是做着“春梦”的,满以为趁着百花盛开,群情激昂的机会去进行革命,谁知现在“醒”来,却发现百花凋残,群情低落,雨绵绵,黑暗势力在镇压了。

楼前的柳树虽然未败,但在霾雨中也显得朦朦胧胧了。

革命的力量遭到黑暗势力的摧残而不断削弱,使作者悲痛欲绝。

2022年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5

  原文:

  春日客怀

  明代:

于谦

  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

  短发经梳千缕白,衰颜借醉一时红。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晴空。

  译文:

  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

  年年骑在马上沐浴着温暖的春风,花开花落岁月流逝似在醉梦之中。

  短发经梳千缕白,衰颜借醉一时红。

  头上短发天天轻梳一梳便花白了,衰老容颜借助酒浆才会一时绯红。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工作需要奔波在外是常有的事情.只可惜没能为国家建立尺寸之功。

  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晴空。

  行李简单囊中羞涩先生切莫见笑,可我独留一柄倚天长剑直刺苍穹。

  注释:

  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

  客怀:

在外做事、怀念家乡的作品。

年年:

一本作“每年”。

见春风:

迎接春天。

花落花开:

一个个春天来了,又走了。

  短发经梳千缕(lǚ)白,衰颜借醉一时红。

  缕:

丝,线,条。

干缕白:

已有千根白头发,白发很多。

衰颜:

衰老的容颜。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尺寸功:

喻很小的功劳。

这句是作者谦逊之词。

  萧涩(sè)行囊(náng)君莫笑,独留长剑倚(yǐ)晴空。

  萧涩:

形容没有多少钱财。

行囊:

出门旅行所带的行李包。

“萧涩行囊”,指行装简单,没有多少财物。

长剑:

象征英雄的肝胆和志向。

倚青空:

这里是顶天立地的意思。

  赏析:

  开头两句写年复一年,眼见秋花凋落,春花盛开,自己却劳碌奔波,在马背上度过。

今天又见春风送暖,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悄然来临。

目睹这美好的春景,诗人却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感叹人生如梦如醉,流年似水,岁月也正在悄然逝去。

一种急于盼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感情溢于言表。

  “短发”两句,感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

诗人长期离开家乡,宦游在外,倏忽间,已到五十岁上下,头发已经稀疏变白,苍白衰老的容颜也只能借助酒力才泛出一点红润。

古人不剪短头发,“短发”的“短”在这里是少的意思。

头发稀疏,所以只能“轻梳”,头发本不多,又千缕皆白,至于诗人是怎样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辛苦操劳,以致身心憔悴而早衰的情形,也就可见一斑了。

  以上四句充分表现了诗人忠于职守、勤于国事,多年为民奔走效力的情况;后面四句则表现了作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不谋私利,赤心报国的高风亮节。

  “离家”二句紧承前面的内容而发,说明“离家”的目的正是为了“报国”,然而离家多年却寸功未建,又深感羞惭。

于谦24岁中进士,刚三十岁时,就到江西处理积案,释放了很多被冤枉判罪的百姓。

从明宣宗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到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即诗人三十三岁到五十一岁期间,他又做了长达十八年之久的山西、河南巡抚。

“离家自是寻常事。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诗人的感情又是那样的丰富细腻,目睹异乡的春日美景,他又怎能不想念故乡,产生惆怅之情呢?

但好男儿志在四方,要想为国有所作为,离乡的悲愁也只能是“寻常事”了。

“报国惭无尺寸功”,这固然是作者的自谦之辞,却又表现出他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

其实,多年来,作者又何尝“无尺寸功”。

他辛苦劳碌,关怀百姓疾苦。

灾年里,他下令打开官仓救济灾民。

他为到处流浪没饭吃的百姓痛心,为严冬里还穿着破旧单衣的儿童难过。

他希望引来天上的银河水灌溉人间的土地,还让老百姓到他的衙门里去控告贪官污吏。

在民不聊生的黑暗社会里,他像冬夜里的火把,给人们带来了温暖,所以老百姓称他为“于青天”。

这两句话,实际上正是衰颜白发的诗人壮心不已,深感时光易逝,而急切盼望为国建功的心情的剖白,这正像屈原所说的: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萧涩”两句,诗人请求不要笑他多年为官而囊中空空,表明他只有报效祖国的长剑一柄,倚青空而立。

尽管诗人多年位居高官,却一生清白自守,两袖清风,行囊羞涩。

以至于这位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只留清白在人间”的民族英雄遇害时,朝廷派人去抄他的家,也只发现他“家无余资,萧然仅书籍耳。

”这在当时贿赂成风的黑暗官场里,难得可贵。

那独倚青空的耿耿长剑,正是忧国忧民,顶天立地的诗人胸中的赤胆忠心和凌云壮志的象征。

  这首诗平仄协调,颔、颈两联对仗工稳,语言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风格浑然淳厚,质朴刚劲。

2022年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6

  原文:

  一枝花·春日送别

  元代:

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

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译文: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杨柳在丝丝微风中飘荡,梨花在点点细雨中绽放。

雨点随着花瓣飘落,柳条在风中显得格外疏朗。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

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春天过去了,谁也没有办法把春天留住。

春天为什么走得这样快?

请问司春的东君,谁能为春天景物作主。

  注释: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

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yīng)花做主?

  东君:

传说中的司春之神。

莺花:

莺啼花开,泛指春天景物。

  赏析:

  这是刘庭信所作的套曲《春日送别》的第一曲,在元散曲中久享盛誉。

全曲先写景而后抒情,由景生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首曲子的曲辞确实是“语极俊丽”。

开头四句,作者扣住题中的“春日”,用工细绮丽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形象生动的春景图。

风衬杨柳,显杨柳更风流;雨衬梨花,显梨花更圣洁。

杨柳随风,梨花带雨,风与杨柳,雨与梨花,皆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风乃“丝丝”风,雨乃“点点”雨,“丝丝”、“点点”两个叠词,把春天特有的轻柔、甜美的韵味尽情透出;同时也隐含着柳摇若风,花落如雨的比喻。

这四句对仗工整,实际上是以诗入曲,借对仗艺术而使这幅春景图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和谐。

  “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使用的是互文手法,梨花瓣落,因为雨打,更因为风吹;柳条稀疏,因为风拂,也因为雨洗。

花落柳疏,也透露出隐隐的哀愁。

这种情绪,在“春事成虚”以下五句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梨花瓣落,春将归去,故云“春事成虚”。

这里的“无奈春归去”既指自然界的“春”,也指即将远去的“人”;同样,“春归何太速”一语,既是对匆匆而尽的“春”的质问,也是对匆匆离去的“人”的埋怨。

而最后的“试问东君:

谁肯与莺花做主”,便由怨而转为幽愤了,亦暗扣了题旨“送别”。

2022年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7

  原文:

  春日

  宋代:

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忆濂溪老,五亩园思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译文: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美丽的春光已经离去了大半,心中多少郁结幽情都难以诉说。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燕子筑巢未就,穿梭于寒食雨中衔泥筑巢,自己却像那落花之中喝醉了酒的人,昏昏沉沉。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窗外的青草惦记着濂溪老周敦颐,几亩田园思念着涑水翁司马光。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我没有写招魂赋只能让屈原去独自狂啸了,姑且排列词句,酬答春天的造化之工。

  注释:

  韶(sháo)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韶光:

指美好的时光,多指美丽的春光。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寒食:

即寒食节。

中酒:

受到酒的伤害。

  一窗草逆濂(lián)溪老,五亩园私涑(sù)水翁。

  逆:

迎接。

濂溪老:

指周敦颐。

他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

私:

偏爱。

涑水翁:

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神宗时居洛十五年,以读书、钓鱼、采药、灌花为乐。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招魂:

用屈原《离骚》典。

秦昭王骗楚怀王至秦国,威胁他割地,怀王不从,昭王将其拘留,三年后客死于秦。

正在流放中的屈原,得此消息,写了《招魂》。

  赏析:

  此诗首联直抒胸臆,感叹韶光过得太快,内心有一种郁结隐密之情难以倾诉;颔联紧承首联之意,写诗人在春景中所见所感;颈联是上二联思想情绪的转折和过渡,作者轻轻荡开其幽情,以草木娱己;尾联进一步明朗前意,以超脱现实的闲适态度来排解幽情。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与宋代许多名家,如苏轼、秦观、陈与义等写《春日》的诗不同,他们都是从写景入手,而作者却直抒胸臆,他感叹韶光过得太快,内心有一种郁结隐密之情难以倾诉。

从表面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

盛春已经过去了,这大宋朝的国运也如美好春光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故这“幽情”既是伤春,亦是忧国,她浑然一体,隐约朦胧,难以表述,因而使诗人感到郁闷惆怅。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紧承首联之意,写诗人在春景中所见所感: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上句写眼前景,下句抒胸中情。

燕子在寒食节的雨中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引起诗人无限感慨:

燕现时虽未成家,但终有成窝安家之日,而宋朝大势已去,无法挽回。

人在落花时节如“中酒”一样昏昏沉沉,黯然伤情。

这既写出了梅雨季节身体不适的感受,又写出了伤时的精神状态,把生理和心理上萎靡困顿,哀怨忧愁表现得神形兼似,至妙入微。

  颈联,是上二联思想情绪的转折和过渡,作者轻轻荡开其幽情,以草木娱己。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作者以“濂溪老”、“涑水翁”喻己,借田园隐逸生活遣怀。

联中“逆”“私”二字用得极为精到。

这两句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公的亲昵之状,曲折而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这两字写活了田园,深化了人物性格。

  尾联进一步明朗前意,以超脱现实的闲适态度来排解幽情。

  “无赋招魂难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

招魂,用屈原《离骚》典,表示了对死于异国的怀王的吊唁和对楚国命运的哀伤。

作者生活在偏安一隅的南宋,回想靖康之难,徽宗、钦宗被金人掳至北方,终死于五国城,其遭际颇似楚怀王。

北宋灭亡,南宋依然不振,至作者生活的年代已危在旦夕。

他心中自是不能平静,但说“无赋”,是克制感情,毅然予以超脱。

因为“招魂”不但无济于事,反添忧伤,倒不如置之度外为好,更何况自己难得有这种清欢的时候,姑且赋诗遣兴以酬答春天造化之工。

上句“无赋”,用得果断;下句“且排”,实属无可奈何,其“幽情”虽得以暂时排解,不能从心中消除。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深处无法忘怀现实的矛盾痛苦,但他又毕竟是位隐逸诗人,故终以逃避现实以求解脱。

  “幽情”是全诗的主题,起承转合、凝聚开化,均以此为中心,诗情画意、主体客体融而为一,造语新颖,在艺术上颇具特色。

2022年春日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8

  原文:

  春日醉起言志

  唐代:

李白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

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译文: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人生在世如一场大梦,有什么必要辛劳终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所以我整天沉醉在酒里,醉倒就如一堆烂泥卧在前庭。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醒来向庭院中看去,一只鸟儿正在花间飞鸣。

  借问此何时?

春风语流莺。

  请问这已是什么时候?

春风只顾与流莺细语声声。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对此我真想发一通感慨,但还是对酒自饮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高歌一曲邀请天上的明月,曲终又使我沉醉忘情。

  注释: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yíng)。

  前楹:

厅前的柱子。

  觉来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