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赤峰卷化学 1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9029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赤峰卷化学 1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赤峰卷化学 1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赤峰卷化学 1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赤峰卷化学 1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赤峰卷化学 1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赤峰卷化学 1答案解析.docx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赤峰卷化学 1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赤峰卷化学 1答案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赤峰卷化学 1答案解析.docx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赤峰卷化学1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赤峰卷)化学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分)(2012•赤峰)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萝卜B.香蕉C.馒头D.豆腐

2.烧碱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其化学式为()

A.Na2CO3B.NaOHC.CaOD.Ca(OH)2

3.(2分)(2012•赤峰)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的蒸发B.铁钉生锈C.木炭燃烧D.指示剂变色

4.下列气体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A.COB.O2C.N2D.He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B.AlC.OD.Fe

6.(2分)(2012•赤峰)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浓硫酸有腐蚀性B.金属铜能导电

C.蔗糖易溶于水D.甲烷气体无色无味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

B.混合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加热试管里的液体

8.有X、Y、Z三种金属,将X、Y浸入稀盐酸中,Y表面有气泡、X无明显现象;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附着Z金属,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Y、XB.Y、Z、XC.Z、X、YD.Y、X、Z

9.下列物质分类中错误的一组是()

A.单质Fe、S、N2B.氧化物H2O、P2O5、Al2O3

C.酸HCl、H2SO4、NH4H2PO4D.碱KOH、Mg(OH)2、Fe(OH)3

10.科学探究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A

某物质常温下是固体

该物质一定是晶体

B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C

某反应有二氧化锰生成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一定是催化剂

D

某溶液与碘在一起显蓝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淀粉

A.AB.BC.CD.D

11.对于图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以构成物质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C.离子不能构成物质D.可用

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

12.使用如图装置完成的实验是(  )

A.高锰酸钾制取收集氧气

B.锌和稀硫酸制取收集氢气

C.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收集二氧化碳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收集氧气

13.下列有关Fe2O3的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Fe2O3+6HCl═2FeCl3+3H2O

B.F2O3+3CO

2Fe+3CO2

C.F2O3+2Al

Al2O3+2Fe

D.F2O3+3H2SO4═Fe2(SO4)3+3H2O

14.在①干燥气体、②做反应容器、③与量筒组合测气体体积中,可用下图装置进行的是(  )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D.①②③

15.下列试剂:

①pH试纸、②无色酚酞溶液、③紫色石蕊溶液、④碳酸钠溶液,其中能将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出来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6.已知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它在水中能全部解离成K+、Al3+和SO42﹣,小明同学为了探索明矾的净水原理,将浑浊的天然水分别装入试管①、②、③、④中,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中加入少量明矾,搅拌静置

天然水变浑澄清

②中加入少量硫酸铝,搅拌静置

天然水变浑澄清

③中加入少量硫酸钾,搅拌静置

天然水变浑浑浊

④中加入少量氯化铝,搅拌静置

天然水变浑澄清

A.K+B.Al3+C.SO42﹣D.Cl﹣

17.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FeCl2和FeCl3的知识不正确的是()

A.组成:

都是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

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C.制取:

都可以用铁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

D.分类:

都属于盐类

二、填空题

18.请描述下列实验现象.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2)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___________.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片:

___________.

(4)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___________.

1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某服装标签如图,该服装面料含有的天然纤维是___________,合成纤维是___________.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食品营养素中,可以调节体内许多代谢反应的有机营养素是___________.

(3)新装修的房屋闻到装修材料中释放出的刺激性气味,人们能闻到这种气味的原因是分子___________.

(4)自行车是很多人出行的工具,写出一条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措施___________.

(5)“84消毒液”常用于家庭、医院、车站等场所的消毒,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次氯酸钠由钠、氯、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氯显+1价,则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0.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示意图D中的x=___________.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序号).

(4)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21.如图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g.

(2)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将40℃时的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写一张即可).

(4)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5)甲的热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可采用___________法(填“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

22.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三种物质,甲、乙、丙含有相同的一种元素,且丙是一种气体单质,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3.实验室里有稀硫酸、氧化铜、铁粉三种物质,请你设计两种方案制取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方案一:

 _________ ;

方案二:

 _________ .

24.为了测定未知浓度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氢氧化钡溶液15g,逐滴加入该待测稀硫酸,同时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过滤后得到滤液32.67g.

(1)反应后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 _________ g.

(2)求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可能用到的资料:

①相对原子质量:

H﹣1O﹣16S﹣32Ba﹣137

②化学方程式:

Ba(OH)2+H2SO4=BaSO4↓+2H2O.

四、实验题

25.为了探究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26.在学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后,小明同学觉得按照课本实验(图①)不能完全说明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他和小娜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

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二:

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三: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查阅资料与实验准备)

(1)将纸条浸泡在紫色石蕊溶液中,晾干后可制得紫色石蕊试纸.

(2)自制的紫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

(设计与实验)

小明同学设立了实验装置如图②.图中b紫色石蕊试纸,缠绕在小试管上.

(1)猜想_______不正确.

(2)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①试纸b没有明显变化,得出结论:

猜想________不正确.

②试纸a、c由紫色变为红色,得出结论:

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猜想______正确.

③试纸_______首先变色,其原因是_______.

(交流与反思)

小娜同学认为,上图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为了完成小娜同学的两个验证实验,请你对上面的实验装置进行简单的改进:

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萝卜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维生素;香蕉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维生素;馒头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豆腐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故选D。

2.B

【解析】

烧碱即氢氧化钠,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

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因此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

NaOH;故选B。

3.A

【解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铁钉生锈有新物质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木炭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指示剂变色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A。

4.A

【解析】

一氧化碳既有可燃性也具有还原性,A正确;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但不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B不正确;氮气既不具有可燃性也不具有还原性,C不正确;氦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既不具有可燃性也不具有还原性,D不正确,故选A。

5.C

【解析】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因此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故选C。

6.D

【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来分析,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浓硫酸有腐蚀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符合题意;金属铜能导电,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甲烷气体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7.C

【解析】

取用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A不正确;混合液体振荡烧杯即可没必要用玻璃棒搅拌,B不正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要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看是否冒出气泡,C正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要用外焰加热,不能用内焰加热,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D不正确。

8.D

【解析】

将X、Y浸入稀盐酸中,Y表面有气泡、X无明显现象,说明了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Y排在H前面,X在H后面,Y活泼性大于X;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附着Z金属,可知X的活动性比Z强.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Y、X、Z,故选D。

9.C

【解析】

根据物质的概念进行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是指电离时行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行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Fe、S、N2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正确;H2O、P2O5、Al2O3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HCl、H2SO4电离时形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酸,NH4H2PO4电离时形成的阳离子除了氢离子还有铵根离子,不属于酸,故C错误;KOH、Mg(OH)2、Fe(OH)3电离时形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D正确;故选C。

10.D

【解析】

晶体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常温下是固体的物质,不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不一定是晶体,故A错误;金属或某些非金属以及酸碱盐的溶液具有导电性,故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单质,故B错误;某反应有二氧化锰生成,则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的生成物,不是催化剂,故C错误;碘遇淀粉变蓝,某溶液与碘在一起显蓝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淀粉,故D正确,故选D。

11.C

【详解】

A、由图示汞原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金属汞可知,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故A正确;

B、由图示氧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氧气可知,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故B正确;

C、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例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错误;

D、由图示可知:

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可用

表示氧分子的形成过程,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12.B

【解析】

从装置看出,发生装置适合范围是固、液常温型;收集方法使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说明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小.B制取的是氢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因此正确;C和D收集的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它们的密度均大于空气,所以错误。

13.C

【解析】

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C。

14.D

【解析】

图示装置的作用:

气体长进短出可以用于干燥气体;可以做反应容器,在装置中装入水,气体短进长出可以贮存气体;与量筒组合测气体体积,装置中装满水,气体从短的一端进入,水从长的一端排出,通过测量排出水的体积,测量出氧气的体积.A、作用有①干燥气体、②做反应容器,还有③与量筒组合测气体体积,只有①②不全面,故错误;B、作用有②做反应容器、③与量筒组合测气体体积,还有①干燥气体,只有②③不全面,故错误;C、作用有①干燥气体,③与量筒组合测气体体积,还有②做反应容器,只有①③不全面,故错误;D、作用有①干燥气体、②做反应容器、③与量筒组合测气体体积,故正确,故选D。

15.B

【解析】

①pH试纸能测出溶液的pH,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碱性.稀盐酸是酸,pH<7;氯化钠属盐呈中性,pH=7;氢氧化钠属碱,pH>7,故该方法能鉴别;②酸和盐不能使酚酞变色,碱能使酚酞变红色,只能鉴别出氢氧化钠,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不能鉴别,该方法不能鉴别;③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盐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所以能使石蕊变红色的就是盐酸,不能使石蕊变色的就是氯化钠溶液,使石蕊变蓝色的就是澄清的石灰水,故该方法可行;④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该方法可行,故选B。

16.B

【解析】

天然水由变浑再澄清说明该物质起到了净水作用,由图表中数据可知明矾、硫酸铝、氯化铝都能起到净水作用,硫酸钾没起到净水作用,说明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不能起到净水作用,而明矾、硫酸铝、氯化铝中含有的共同离子是铝离子,所以由此可知与净水作用关系最大的离子是铝离子,故选B。

17.C

【解析】

根据化学式FeCl2和FeCl3分析可知都是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A说法正确;根据FeCl2和FeCl3的性质可知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故B说法正确;FeCl2可以用铁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FeCl3不可以用铁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故C说法错误;根据盐的概念:

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判断FeCl2和FeCl3都属于盐类;故D说法正确,故选C。

18.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冒出气泡铝片表面会出现红色的固体;溶液蓝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详解】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2)根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度,在双氧水制氧气的反应中做催化剂

(3)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铜是红色金属、硫酸铜的溶液呈蓝色、硫酸铝的溶液呈无色

(4)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白色沉淀和硝酸钠

19.棉涤纶燃烧维生素运动涂油NaClO

【详解】

(1)天然纤维为自然界存在的纤维,合成纤维为人工合成一般是高分子聚合物,则此衣物中棉是天然纤维,涤纶为人造纤维;天然纤维燃烧时会有焦羽毛味,人造纤维则不具备,燃烧时会有刺鼻的气味。

(2)可以调节体内许多代谢反应的有机营养素是维生素。

装修材料中释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总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到空中,进入我们的鼻子,我们就闻到了它的气味。

(4)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所以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措施涂油。

在次氯酸钠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Na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所以次氯酸钠的化学式是:

NaClO。

20.11

35.58BD最外层电子数2Na+Cl2

2NaCl

【详解】

(1)由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可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核外有11个电子,排布规律是2、8、1,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

(2)由示意图D可知,核内质子数是18,核外电子数也是18,所以,x=8;

(3)由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可知,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和D,质子数都是17;

(4)由最外层电子数主要决定元素性质可知,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了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是:

2Na+Cl2

2NaCl.

21.101:

10加入溶剂水相等冷却结晶

【详解】

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0g。

(2)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10g,是指20℃时100g溶剂水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甲的质量为10g,所以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0:

100=1:

10

(3)增加溶剂或改变温度或减少溶质可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中最好操作的是增加溶剂水,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4)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解度相等,又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00%,所以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5)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降低温度饱和溶液中的甲会大量的结晶析出,乙不会大量的结晶析出,故可用冷却结晶法提纯甲

22.O2O2+2C

2CO化合反应

【详解】

甲、乙、丙含有相同的一种元素,且丙是一种气体单质,则丙可能是一氧化碳,甲能转化生成乙和丙,则甲可能是氧气,乙可能是二氧化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甲是氧气,氧气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23.方案一:

Fe+H2SO4═FeSO4+H2↑;H2+CuO

Cu+H2O;

方案二:

CuO+H2SO4═CuSO4+H2O;CuSO4+Fe═FeSO4+Cu;

【解析】

可以使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获取铜,要获得氢气可以使锌与硫酸反应的方法,可以使用活泼金属与铜盐溶液反应的方法获取铜,铜盐溶液可以由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

24.

(1)2.33;

(2)4.9%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BaSO4质量为:

15g+20g﹣32.67g=2.33g;故答案为

(2)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Ba(OH)2+H2SO4=BaSO4↓+2H2O

98233

20g×x2.33g

=

解得x=4.9%

答:

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25.A

【详解】

实验①和②中都是将0.5g块状的硫酸铜放入100mL水中,变量是温度,一个是冷水,一个是热水,所以符合对照实验,探究了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故A正确;对比实验②和③有两个变量:

实验②是块状硫酸铜,实验③是粉末状硫酸铜;实验②是100mL热水,实验③是50mL热水,所以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并且温度都是相同的热水,故B错;由于实验②是块状硫酸铜,实验③是粉末状硫酸铜;实验②是100mL热水,实验③是50mL热水,有两个变量,所以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无法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故C错;实验①和③有三个变量:

硫酸铜的形态不同、水的体积不同、水的温度不同,所以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无法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故D错。

26.一、二二CO2+H2O=H2CO3三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先聚集在底部具支试管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支管口放一燃着的木条进行验证二氧化碳是否具有可燃性

【详解】

(1)根据查阅资料可知紫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色,水、二氧化碳都不属于酸,所以猜想一、二都不正确;

(2)①由于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从内层试管壁小孔跑出来,与试纸b接触,结果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猜想二错;

②由于a和c的紫色石蕊试纸属于湿润的,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属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碳酸,直接平了,把短线改成等号即可,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所以猜想三正确;

③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先聚集在试管的底部,由底部向上运动,所以二氧化碳先接触a,再接触b,所以a先变色;

具支试管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由于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从内层试管壁小孔跑出来,进入具支试管底部的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在支管口放一燃着的木条,如果熄灭了,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又不支持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