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855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化学调研考试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10月调研考试试题

本测试卷满分100分,另加20分附加题,时间100分钟。

记住:

评价你的是总分,你要学会严格控制每一道题的做题时间,这是考试成败的关键!

遇到不会做的题或某道将要耗去大量时间的题目,请你学会放弃!

要学会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更容易得分的题目上。

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不在审题上下功夫,永远不会获得好成绩。

抓紧时间吧!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 O16Na23Mg24

Al27S32Zn65Ca40Fe56Ba137Cl35.5

一.选择题1-6每小题2分,其它每题3分,共7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的单体都是不饱和烃,能使溴水褪色

B.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C.油脂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

D.蛋白酶是蛋白质,它既可以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还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反应

2、图7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R

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3、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3ClO-+4OH-

2RO4n-+3Cl-+5H2O则RO4n-中R

的化合价是 (  )

A.+3  B.+4  C.+5   D.+6

4、溶液A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

Na+、NH4+、Ba2+、Mg2+、SO42-、SO32-、Cl-、OH-。

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A中一定存在NH4+、SO42-、SO32-,可能存在Na+

B.溶液A中一定存在NH4+、Mg2+、SO42-、SO32-,可能存在Cl-

C.溶液A中可能存在Cl-,且c(Na+)≥0.20mol·L-1

D.如果气体F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B.1mol的羟基和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都是10NA。

C.1.8g

O2分子与1.8g

O3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不相同

D.氧原子总数为0.2NA的SO2和O2的混合气体,其体积为2.24L

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不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而氧化铝熔点较高

D.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7.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2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10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10℃10mL3mol·L-1的X溶液B.20℃30mL2mol·L-1的X溶液

C.20℃20mL4mol·L-1的X溶液D.10℃20mL4mol·L-1的X溶液

8.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

Cl2

Br2

I2

H2

HCl

HI

HBr

键能/kJ·mol-1

243

193

151

436

431

298

366

下列氢化物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A.HClB.HBrC.HID.HF

9、已知丙烷的燃烧热ΔH=-2215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

A.5530kJB.553kJC.2215kJD.1108kJ

10、已知:

P4(g)+6Cl2(g)

4PCl3(g)ΔH=akJ·mol-1,

P4(g)+10Cl2(g)

4PCl5(g) ΔH=bkJ·mol-1,

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kJ·mol-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B.可求Cl2(g)+PCl3(g)

PCl5(s)的反应热ΔH

C.Cl—Cl键的键能为(b-a+5.6c)/4kJ·mol-1D.P—P键的键能为(5a-3b+12c)/8kJ·mol-1/

11、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B.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打开汽水瓶,看到有大量的气泡逸出

12、在100g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3/4体积,CO2占1/4体积,且:

C(s)+1/2O2(g)═CO(g)△H=-110.35kJ/mol;

CO(g)+1/2O2(g)═CO2(g)△H=-282.5kJ/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A、1765.6kJB、2489.4 kJC、689.69kJD、588.54kJ

13、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

a(g)+b(g)

2c(g)△H1<0;

x(g)+3y(g)

2z(g)△H2>0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

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14、已知NH3▪H2O与H2SO4反应生成1mol正盐的反应热△H=-24.2kJ/moL;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

则NH3▪H2O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A.-69.4kJ/molB.+69.4kJ/molC.+45.2kJ/molD.-45.2kJ/mol

15、如图所示,可逆反应:

2A(g)+B(g)

2C(g)△H<0的图像正确的是()

 

16、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

nY(g) ΔH=QkJ/mol。

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增大B.m

C.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Q>0

17、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

C(s)+3D(g) ΔH<0达到平衡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正反应速率增大、D的物质的量浓度c(D)增大的是()

A.移走少量CB.扩大容积减小压强

C.缩小容积增大压强D.体积不变充入“惰”气

18、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化学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变为0.30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B的转化率不变B.x+y<z

C.平衡正向移动D.C的体积分数下降

19、在一定条件下,将X和Y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测得X,Y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nx/ny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Y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A.2X+Y

3ZB.3X+2Y

2Z

C.X+3Y

ZD.3X+Y

Z

20、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R%(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1、往2L密闭容器中充入NO2 ,在三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

2NO2(g)⇌2NO(g)+O2(g),实验测得N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不考虑生成N2O4).

浓度(mol/L)时间(min)

实验序号/温度(℃)

0

10

20

30

40

50

实验1/800

1.00

0.80

0.65

0.55

0.50

0.50

实验2/800

1.00

0.70

0.50

0.50

0.50

0.50

实验3/850

1.00

0.50

0.40

0.15

0.15

0.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2比实验1使用了效率更高的催化剂B、实验2比实验1的反应容器体积减小

C、实验2和实验3可判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实验1比实验3的平衡常数大

22、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

6H2(g)+2CO2(g)

CH2=CH2(g)+4H2O(g);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乙烯的速率:

v(M)有可能小于v(N)

B、工业合成甲醇,应该选择250℃左右的温度

C、若投料比n(H2):

n(CO2)=3:

1,则图中M点时,乙烯的体积分数为7.7%

D、当温度高于250℃,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使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23、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各为1mol的A、C、D和xmolB,发生反应:

A(g)+4B(g)

2C(g)+D(g)。

当x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5mol。

若使起始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的取值范围下列适合的是()

A.1<x<2B.1<x<5C.2<x<4D.2<x<5

24、氨的催化氧化过程主要有以下两个反应:

(ⅰ)4NH3(g)+5O2(g)

4NO(g)+6H2O(g)ΔH=—905.5kJ·mol—1

(ⅱ)4NH3(g)+3O2(g)

2N2(g)+6H2O(g)ΔH=—1267kJ·mol—1

测得温度对NO、N2产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40℃后升高温度,反应(ⅰ)的正反应速率减小,反应(ⅱ)的正反应速率增大

B.800℃左右时,氨的催化氧化主要按照(ⅰ)进行

C.900℃后,NO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

D.400℃-700℃,N2产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反应(ⅱ)平衡逆向移动

25、下面是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像,其中图像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  )

A.①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正反应ΔH<0

B.②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C.③是在有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的平衡过程图像,a是使用催化剂时的曲线

D.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