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翅的潘帕斯雄鹰阿根廷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衰落的原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68268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折翅的潘帕斯雄鹰阿根廷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衰落的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折翅的潘帕斯雄鹰阿根廷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衰落的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折翅的潘帕斯雄鹰阿根廷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衰落的原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折翅的潘帕斯雄鹰阿根廷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衰落的原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折翅的潘帕斯雄鹰阿根廷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衰落的原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折翅的潘帕斯雄鹰阿根廷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衰落的原因.docx

《折翅的潘帕斯雄鹰阿根廷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衰落的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翅的潘帕斯雄鹰阿根廷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衰落的原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折翅的潘帕斯雄鹰阿根廷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衰落的原因.docx

折翅的潘帕斯雄鹰阿根廷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衰落的原因

折翅的潘帕斯雄鹰——阿根廷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及其衰落的原因

第二阶段:

进口替代模式(1930-1976)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和大萧条,世界经济结构随之发生根本变化。

已经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对农牧产品的需求下降,导致出口困难,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下降。

农牧业出口国家受到沉重打击,为满足本国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开始了以替代进口量为主要方式的工业化进程,这个时期,阿根廷的农牧业产品加工业取得迅速发展。

1.20纪30-50年代初的经济发展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主张工业化的一派占了上风,进口替代模式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成为阿根廷的主流经济模式。

但是进口替代使阿成为一种几乎完全封闭的经济,导致了物价水平过高,通货膨胀率长期居高不下,货币不稳,危机不断。

1930年大危机大萧条期间,由于停止进口,实行进口替代,阿根廷国内工业取得迅速发展。

1944年工业已占GDP的22.8%,而农牧业为20.1%。

也就是说,工业超过了初级产品的生产。

这是阿历史上的首次。

1935年阿政府进行的工业产业统计数字表明,2丄0年中工业有了大发展。

其中,1913年,工业企业39200家,1935年上升到40600家。

1913年有工人383500,1935年达到544000人。

一批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出现,大企业拥有全部就业劳力的40%,表明工业集中的进程已经出现。

国家通过建立行业管理局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力,行业管理局的功能主要是稳定市场,保护中小生产者。

政府通过融资干预生产,确定最低价格,收购过剩产品,调解供求关系,以此调解市场。

进口替代模式的实施,导致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逐步扩大,国家对经济特别是金融的控制不断加强。

1934年阿根廷成丄立中央银行,其资金为合资,由国家和私人资本构成。

原来由国家银行行使的调解信贷、控制市场的功能,改由央行承担。

到1945年结束的这个阶段里,主要出口商品是农牧业产品,而工业陷于停滞,通胀水平与经济能力不相符,金融体系一片混乱,储蓄崩溃,外债危及经济增长和国家信用。

为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掌控,1945-1946年庇隆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中央银行国有化,国家为银行储蓄担保,改革中央银行、国家银行、抵押银行、工业信贷银行组织法,国家掌控工农业的生产,信贷、保险和国际贸易。

建立第一家合营的钢铁公司和一系列国有企业,包括工业、航空、海运、铁路、天然气、通信、钢铁和石油等企业,并通过关税、信贷优惠政策推动工业的发展。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成功,1945-1948年GDP增长29%,年均增长7%以上。

但此期间有两个问题,一是轻工业发展较快,推动了国内消费,改善了中下阶层生活水平。

但基础设施工程很少,基础工业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是生产成本过高,公私企业都无法承受。

1949年繁荣和增长结束,代之而来的是衰退和停滞和通胀上升,1952年通胀接近40%。

1949年,国家在战争期间靠出口赚来的钱被耗光,1951年庇隆政府不得不向美国贷款。

1952年制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改变了传统经典的经济政策。

不再强调工业,而是强调提高农牧业、能源、重工业和矿业的产出,同时改善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道路和水电工程。

不过,到1955年,上述目标远未达到,煤炭的90%、石油的60%等仍然依靠进口。

农业没有恢复到1940-1941年的水平,轻工业仍处于停滞状态。

在这种形势下,庇隆政府吸引外资的做法被国内反对派攻击为卖国,他为此付出了极大政丄治代价。

在罢丄工和抗议浪潮中,庇隆被军事政变推丄翻,流亡国外。

庇隆计划的失败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

首先,他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是建立在两个假设条件之上的,即:

第丄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和阿根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仍将是欧洲的食品供应国,因此世界将大量需要阿农牧产品出口。

但是,这两条都落空了。

第丄三次世界大战没有爆发,而美国在欧洲推行的马歇尔计划,却把阿根廷从欧洲排挤了出来,留给阿根廷的出口份额仅为阿根廷应对欧洲出口量的3%。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中有,

(1)公共投资的经济效益低。

(2)政府开支过度自由和官员腐败。

(3)公共行政管理能力低下。

(4)美国对阿根廷经济的封锁。

(5)国际贸易价格逐步恶化。

2.发展主义模式阿根廷在战后面临诸多不利的国外因素:

欧洲等传统市场的变化,欧洲加快农业生产,补贴其生产者,美国也加强对其生产者的补贴和加速出口,日本和其他国家转而加快农业的生产,欧盟加强与美国的关系,开始脱离阿根廷等传统市场,国际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穷国收入下降,债务上升。

美欧等中心国家实施的严格的限制性政策,使阿根廷身受其害,阿根廷被迫在关贸总协定的范围内谈判,而其提出的降低关税垒壁的要求却没有取得任何结果。

与此同时,国内也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

(1)政府开支无法满足正常需要。

(2)国际收入形势严重。

到期债务无法偿还,已批准的进口无法实现,外贸赤字达7.64亿美元。

(3)外债达11亿美元。

(4)通货膨胀率逐年成倍增长。

(5)工资下降,物价上涨。

(6)人均生产率停滞不前。

因此,阿根廷弗朗迪西政府推出的几个经济计划都是以实现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收入分配、降低通胀为优先目标。

面对这种形势,阿总统弗朗迪西接受罗赫利奥·弗里赫里奥的建议,采纳了发展主义的理论,提出了“肉类+石油”或者“出口+能源自给=重工业”的口号。

并在短期内实现了石油完全自给。

从1958年起大规模吸引外资,到1962年,从1958年的1286万美元增加到2590.3万美元。

但是,1959年开始出现问题,当年到期债务为2亿美元,而国库仅有1.04亿美元。

政府采取了三个办法:

发行货币、借债和提高税收(发钞、举债、加税)。

但是仍未能取得贸易平衡。

财政困难的结果是大量解雇公共部门的人员,单一汇率制度下比索大贬值,价格上升,企业倒闭或困难,政府不得不实行社会稳定计划,最终导致1962年3月的军事政变。

政变中止了发展主义的发展模式和政策。

3.激进经济1963年上台的伊利亚政府实行“激进经济”。

伊利亚政府通过政府法令推动工业增长,政府控制经济,严格控制工资的增长。

国会通过了药品和医疗产品自给自足法及价格调整的法律。

政府冻结了物价,适度提高了工资,恢复公共工程和增加公共开支,推动国内消费。

比索贬值58%,促进了农业出口。

节俭和灵活的激进经济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工业恢复增长,经济有所增长。

但激进经济遭到企业界的强烈反对。

农业协会和工业联盟等企业组织联合起来攻击政府的赤字政策,控制物价政策和汇兑政策,保护石油等国有企业的政策,保持冻结农牧业租赁价格的政策。

4.军事经济1965年大选正义党获胜,由于禁止庇隆回国,引发了社会动丄乱,军人再次发动政变,建立了军政权。

从此开始了所谓军事经济时期。

1966年以翁加尼亚为首的军人发动政变上台后建立军政权,实行新的经济政策,被后来经济史学家称为“军事经济”。

这个时期的军政府取消了与外资石油公司签订的合同。

农业得到恢复,出口收入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通胀下降,冻结物价,提高工资,恢复公共工程和公共开支。

扩大内需,工业得以恢复和增长。

但是70年代初,科尔多瓦事丄件发生后,比索再度贬值,通货膨胀上扬,经济再次陷入危机。

军政府通过实施水电站和铁路网建设工程推动经济增长,在国际市场好转,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5.第二次庇隆主义的失败1973年庇隆政府时期再次实行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分配主义模式,遭到失败。

其基础是:

关键部门由国有企业控制,支持本国工业,复汇率制,限制外国公司的影响,控制国家银行,对外贸易,增加对农牧业的税收。

这个计划有利于收入低的中下阶层。

但是这种政策显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无法使国家走出经济危机,因而遭到右派和传统保守势力的反对。

1973年阿以战争爆发后,石油价格上涨,阿根廷牛肉出口受阻,出口收入大幅下降,贸易逆差上升,通货膨胀再度上扬,经济陷入新的危机。

政府采取休克疗法,未能取得效果。

1976年3月军人再次发动政变,推丄翻了庇隆夫人领导的政府,第二次庇隆政府的经济政策随之而告终。

第三阶段:

传统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1976-2001)一、军政权实施的新自由主义改革(1976-1983)1976年军事政变后,马丁内斯·德奥斯任军政府经济部长。

他任职期间(1976-1981年),在军政府提出的“国家改组进程”纲领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被经济史学家称为正统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他在任初期采取的主要调整措施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外国私人银行的支持下,实施稳定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削减财政赤字,平衡国际收支。

改变汇率政策,实施货币贬值。

削减公共开支,冻结工资,以减少公共部门赤字。

争取国外资助(融资和直接投资),以扩大国内投资。

在经济危机得到初步控制后,他采取了以下重大经济改革措施:

实行经济开放,开放国内市场,降低进口关税,鼓励进口。

改革宏观经济结构,中止对工业出口的补贴。

国有服务业转由省级经营,取消联邦分税制给各省的补贴。

改革金融体制,实行金融市场自由化。

为此,实行利率自由化,批准建立新的银行和金融机构。

国家为私营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提供担保。

1978年实行新的汇率制度,允许比索逐月贬值。

实行高利率,国家保证购买美元的自由。

马丁内斯·德奥斯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和发展本国工业,但没有达到这个目的。

高利率和自由买卖美元的制度,有利于投机资金的流动,而不利于产业发展,所以外资进入阿根廷后,没有投向生产领域,而是流入金融体系。

大量拥入的外国资金,形成的庞大投机资金,给国家金融带来巨大冲击。

在金融业暂时兴旺的同时,进口的开放,使本国工业生产部门受到严重冲击,生产下降,就业减少,大批企业倒闭。

民族工业陷入严重衰退。

冻结工资的政策导致1977年工资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下降30%。

国内地区经济持续恶化。

逃税严重,财政入不敷出。

有专家评论甚至指出,阿根廷又回到了100年前的农牧业出口经济的时代。

在通货膨胀压力下,政府不得不推迟汇率改革,导致比索高估。

马丁内斯·德奥斯采取举借外债和吸引外国金融投资,以弥补国内投资不足和财政困难的措施,导致公共外债剧增,国家偿债负担迅速加重。

1980年阿根廷再次发生经济衰退。

地区交换银行等一大批重要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引发全国性金融恐慌,大量美元外逃。

政府不得不再次大量举借短期外债高利贷弥补资金流失造成的缺口,并由国家承担破产银行的债务。

1981年阿根廷经济濒临崩溃,比索贬值400%,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00%。

抵押贷款利率高达100%,大批债务人濒临破产,无法偿还贷款。

金融危机导致私营企业无法偿还美元债务。

国家再次被迫将这些私人债务国有化,致使公共债务剧增。

至此,马丁内斯·德奥斯的经济改革实际上陷入全面破产。

1981年,随着军政权主要领导人换人,马丁内斯·德奥斯下台。

新上任的经济部长随即改变了他的经济政策。

1982年马岛战争爆发,英国和美国等对阿根廷实行经济封锁。

阿根廷经济陷入全面危机,马丁内斯·德奥斯的经济改革也随之寿终正寝。

这一年,拉美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整个拉美地区陷入长达10年的经济和金融危机。

马丁内斯·德奥斯虽然标榜学习智利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但在本质上并没有真正实行新自由主义,因此一些经济学家把他的经济改革概括为“正统自由主义模式”,以区别于新自由主义模式。

马丁内斯·德奥斯实行的经济自由化政策,企图让市场成为国家经济的主导,但是他的改革存在几个重要的问题:

1.在实现了经济稳定之后,他所实施的改革措施,从根本上说,并没有改革或改善宏观经济的结构,相反导致制造业遭到不应有的破坏。

2.没有真正有效地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相反在某些领域还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因此国家对经济的影响仍然很大。

这个时期,公共投资增加,许多公共项目由私人承包,一些国有企业把部分经营活动私有化。

包括石油勘探和开发,首都照明设备的维护。

公共开支增加的另一些领域是私有企业国家化和巨额军费开支。

3.仍然没有走出举债发展的老路,期间公共债务急剧增长,导致国家最终丧失对外支付能力,陷入债务危机。

4.金融体制改革带来严重后果。

金融、货币、财政、税务和汇率制度仍无法适应新形势。

他在改革中建立的新制度,缺乏必要的基础,多为临时性的应急之举,因此不仅未能有效地遏制通货膨胀,相反导致了金融危机,最终使经济陷入困境。

1930-1983年,阿根廷共发生了六次军事政变。

其中有六个执政时间不同的军事政权统治时期:

1930年(乌里武鲁推翻伊里戈延),1943年(庇隆领导的青年军官团策动拉米雷斯将军发动政变,推翻了卡斯蒂略,后庇隆被任命为军政府的副总统,1946年成为总统,1952年当选总统),1955-1958年(阿兰武鲁推翻庇隆),1962年(吉多夺取政权)。

1966-1973年(1966年翁加尼亚推翻伊利亚,1971年拉努塞推翻莱文斯顿,继续实行军事统治,并着手还政于民)。

1976-1983年(1976年3月魏地拉等推翻庇隆夫人领导的政府,1983年大选激进党阿方辛当选总统,军人交出政权)。

一般而言,军事政变的发生,往往是在国家陷入政治或经济危机的时候发生的,军政权上台后在强力压制下采取的政策一般而言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后采取的经济发展政策,成功者几乎没有,总体而言,阿根廷历届军政府几乎都是在经济失败的情况下交出权力的。

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1990-2001)1983年军人交出政权后,民主选举产生的阿方辛政府上台执政(1983-1989)。

这一年,阿方辛政府在经济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高达688%的通货膨胀。

于是,阿方辛政府采取了以控制恶性通货膨胀的中心的经济调整措施,但收效甚微。

1988年经济形势迅速恶化,阿方辛政府开始实施“春季计划”,主要是开放经济,有利于进口,谋求减少财政赤字。

但是也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高利率导致大财团转而从事金融投机。

恶性通货膨胀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政治冲击,1989年5月底在一些大城市发生了哄抢超市的社会动乱,阿方辛政府被迫提前下台。

梅内姆上台执政。

阿方辛政府时期的稳定和恢复经济政策失败,因此没有机会进行经济改革,更谈不上对经济模式的改革。

梅内姆政府上台时面临的形势极为严重。

1989年7月通货膨胀月率达到196%,这意味着从1988年8月实施“春季计划”起,零售物价上升3610%,批发价格上升5061%。

1989-1990年,消费物价增长了20594%。

梅内姆政府上台时也是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地区开始盛行的时候。

梅内姆政府由所谓中左派转向中右派,全面接受了《华盛顿共识》的主张,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指导下,从1989年起着手调整和稳定经济,控制通货膨胀,同时开始实施以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全面经济改革。

梅内姆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主要包括:

经济体制改革,国家政治体制改革。

其中最重大的行动有:

(1)1989年8月议会通过国家改革法,重新定位公共企业的作用,以立法的方式通过对国有企业全面实施私有化。

至1999年石油公司出售给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这一期间的私有化全部完成,除军工、核工业、核电、三家国营媒体等少量企业外,近百分之百的国有企业被出售给私人资本。

全面对外开放市场,特别是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开放,取消对进出口的限制等。

最大限度地对外资开放市场,跨国公司控制了阿根廷经济的90%以上。

进一步实行金融开放和自由化,实行财政、货币、金融和汇兑制度全面改革,完全自由化。

央行放松对储蓄信贷的控制。

央行不再充当最后一级贷款机构。

改革税收体制,统一税收,实行分税制。

改革政府财政制度,控制赤字预算。

(2)1991年颁布《可兑换法》,1992年实行美元和比索汇价一比一的联系汇率(固定汇率)制度,确立以外汇储备为基础确定货币发行量的货币发行制度,以严格限制货币发行量。

一比一的联系汇率制是阿根廷新体制改革的核心。

这一制度的建立,为其后稳定汇率,降低通货膨胀奠定了基础。

(3)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参照智利的经验,1994年改革旧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了新的养老金和年金基金、医疗保障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等社会保障体制。

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商业性社会保险制度,允许包括外资在内的私营企业经营社会保险事业。

但受历史等因素影响,社会保障体制的覆盖面仅达到全国人口的一半。

但是与就业和劳动保护相关的劳工法等重要的劳动法规的修改未能完成。

(4)国家政治体制改革。

调整内阁组成,合并部处,设立首席部长一职;改组最高法院,大法官人数增加至9人;按照华盛顿共识的要求,完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制定一系列新法律;改革选举制度,首都市长一职由总统任命改为直接选举。

但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极不彻底,许多限制经济发展、不适应新形势的陈旧法律未得到清理,而法律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5)调整对外政策,奉行亲美政策。

对外关系方面,梅内姆政府改变了历届政府奉行不结盟政策转而奉行亲美政策,成为北约联系成员国,派战舰参加海湾战争。

同时,与巴西等国组建南方共市场,加强地区一体化合作。

9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使阿根廷宏观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中,第三产业有较大发展,而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却遭受很大破坏,造成了新的结构失衡。

国家经济对农牧业和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有所加强。

——宏观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经过19世纪后半叶的早期工业化进程,阿根廷形成了商业社会或商业经济,早在1900年第三产业就已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一百年后的2000年达到68.5%。

第一产业从1900年的32%下降到2000年的7.8%。

第二产业从1900年占23%,经过二战前后的工业化进程,一度上升到40.3%;90年代后逐年下降,至2000年,降至23.7%。

——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90年代实行新自由主义改革后,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特点是:

工业总产量、产值、企业的数量、就业人数、工资水平,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全面下降。

——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阿没有大力发展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相反,进口发展较快,造成连年贸易逆差,本国工业在外来竞争下纷纷破产。

出口产品的结构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对农牧产品依赖的状况基本上没有改变,只是在初级产品和能源产品出口增加的情况下,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已。

这期间工业产品和劳务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基本上没有变化。

——科技教育发展滞后。

新自由主义改革中,一个重大失误是忽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导致国家科技和教育发展滞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在阿根廷这样一个3700万(2001年)人口的国家,至少应有7万名科研人员,但实际上只有5000人,与此同时有5万阿根廷科研人员在国外工作。

国家用于培养科研人员的教育经费为6亿美元。

在梅内姆政府领导下,阿根廷是拉美地区实施新自由主义改革最彻底的国家:

其中,私有化的程度最高,几乎所有国有企业被私有化。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降到最低限度,或者几乎放弃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最高。

最听命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受到该组织和世界银行及西方国家的称赞,因此被称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宠儿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样板。

积极成果:

这场改革对阿根廷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主要有:

(1)稳定了经济,从1991年起经济保持连续增长,90年代是70年代以来的30年中经济增长最快的10年;

(2)恶性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下降到一位数;(3)国际储备增加,1999年达到280多亿美元;(4)外资流入大幅上升,仅私有化带来的外资就达390亿美元,私有化期间流入的外资总额达650-1200亿美元;(5)宏观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大型商业等得到较大发展。

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上升。

(6)对外贸易有一定发展。

严重的消极后果:

(1)国家经济跨国公司化或外国化,90%以上的经济活动被外国公司控制,国家经济安全,特别是金融安全受到威胁,经济主权受损,不得不受制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

(2)结构改革缺乏全盘规划和引导,形成新的经济结构失衡。

没有注意引导和保护企业改造和转型,导致大批企业破产,一些产业消失,制造业严重遭到严重破坏,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也不合理,特别是水电气交通等服务业投资不足,能源投入不足(引发能源危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甚至破损落后。

第一产业农牧业走向所谓专业化,即过度依赖少数出口品种(主要是大豆和小麦等)的现象加剧。

汇率制度僵化,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之后,没有及时调整固定的联系汇率,最终引发比索大贬值,资金外流,金融危机爆发。

(3)对外依赖加剧。

(4)结构性改革导致结构性失业加剧,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不彻底不完善,覆盖面仅达总人口的一半,因此贫困化急剧恶化,直接威胁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

出现经济与贫困化同步上升的现象。

2001年底金融危机爆发,标志着梅内姆实施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彻底失败。

第四阶段:

后新自由主义或进步主义经济模式(2002~)从阿根廷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史观察,二战后,阿根廷的国民经济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通货膨胀的阴影下运行的,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的年份甚多。

20世纪70年代以来,阿根廷已经发生8次货币危机。

其经济政策也一直是在寻找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

2001年上半年,随着阿根廷的1320亿美元的外债归还期限的临近,市场表现出了对阿根廷政府的忧虑和担心,金融市场开始出现不稳定。

2001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阿根廷政府的求援下,以“零财政赤字”为条件,答应向阿根廷提供80亿美元的贷款,缓解了金融危机的压力。

但是,到11月,政府税收连续3个月下降,庞大的财政赤字转化为“零赤字”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因此,投资者急于抛出手中的股票,金融市场出现动荡。

11月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拒绝提前支付12.6亿美元的贷款。

12月初,阿根廷政府宣布限制居民银行提款和限制资金外流等金融管制措施后,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和投资者对货币贬值的恐慌,终于爆发了的银行挤兑潮,自2001年年初以来,银行存款悄然流失150亿美元左右。

在11月26日至12月3日间,外汇储备由175亿美元下降到145亿美元,由此引发了金融危机。

在面对阿根廷金融危机的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秉承了其传统策略,不顾受援国国内的实际经济情况和受援国面临的现实国际经济环境,仍将紧缩财政政策作为贷款的限制条件的。

第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出的不切合实际的“零赤字”紧缩财政政策直接诱发了阿根廷的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和社会危机。

在墨西哥金融危机、巴西货币危机后,美元汇率上升,阿根廷仍维持着高估了本国货币币值的汇率不变,影响了本国产品的出口。

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衰退的传递作用同样加剧了阿根廷的经济衰退。

这种恶化的外部经济环境使阿根廷削减财政赤字为零的目标基本成为不可能,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却不顾一切地要求阿根廷做到,最后的结果不但使阿根廷爆发了金融危机,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

第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的消极态度在金融危机中成为至关重要的负面因素。

阿根廷陷人财政和金融困境后,在多次登门求援中,美国除表示同情和政治支持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表示和举措。

在梅内姆政府时期,阿根廷在没有实现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的协议指标的情况下,通常仍能获得新贷款。

但是2001年7月阿根廷金融形势开始恶化后,阿根廷被迫实行严厉的紧缩措施——“零财政赤字计划”。

11月底,在阿根廷无法完成该目标的情况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断然拒绝提供计划中的贷款。

由此,阿根廷也无法获得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和西班牙政府等预定提供的贷款(贷款额总计50亿美元),从而把阿根廷逼到财政和债务破产的边缘。

第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危机国国内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了解与预测不够准确。

这种片面的了解和不准确的预测导致了不切实际的政策援助,最终使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别无选择的走上了一条歧路。

阿根廷为了执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过高要求,铤而走险地采取了违背民意的紧缩财政措施,大力压缩公共开支,包括削减国家公职人员工资和退休金。

其结果是刺激需求措施未见成效,生产和商业指数不断下滑。

这使得阿根廷政府从一开始采取反危机措施起,就与民众处于激烈的对抗中,随着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纵深发展,危机逐步演化为政治和社会危机。

为化解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