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延胡索元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6685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延胡索元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延胡索元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延胡索元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延胡索元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延胡索元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延胡索元胡.docx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延胡索元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延胡索元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延胡索元胡.docx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延胡索元胡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

延胡索(元胡)

概述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T.Wang的干燥块茎,是一味古老的止痛良药,又称玄胡、元胡,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分布于河南、陕西等南部以

及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浙江省东阳、磐安一带为道地产区,现在陕西汉中一带大面积种植,产量颇丰。

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等症,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胃溃疡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因延胡索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基源鉴定

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T.Wang

延胡索原植物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

块茎圆球形,直径(0.5-)1-2.5厘米,质黄。

茎直立,常分枝,基部以上具1鳞片,有时具2鳞片,通常具3-4枚茎生叶,鳞片和下部茎生叶常具腋生块茎。

叶二回三出或近三回三出,小叶三裂或三深裂,具全缘的披针形裂片,裂片长2-2.5厘米,宽5-8毫米;下部茎生叶常具长柄;叶柄基部具鞘。

总状花序疏生5-15花。

苞片披针形或狭卵圆形,全缘,有时下部的稍分裂,长约8毫米。

花梗花期长约1厘米,果期长约2厘米。

花紫红色。

萼片小,早落。

外花瓣宽展,具齿,顶端微凹,具短尖。

上花瓣长(1.5-)2-2.2厘米,瓣片与距常上弯;距圆筒形,长1.1-1.3厘米;蜜腺体约贯穿距长的1/2,末端钝。

下花瓣具短爪,向前渐增大成宽展的瓣片。

内花瓣长8-9毫米,爪长于瓣片。

柱头近圆形,具较长的8乳突。

蒴果线形,长2-2.8厘米,具1列种子。

产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唐河、信阳),生丘陵草地,有的地区有引种栽培(陕、甘、川、滇和北京)。

真伪鉴别

药材性状:

延胡索(药典品)

药材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T.Wang的干燥块茎。

本品呈不规则扁球形。

直径0.5-1.5cm。

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部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

质硬而脆,断面有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

气微,味苦。

延胡索

延胡索饮片

非正品

齿瓣元胡

药材为罂粟科植物齿瓣延胡索CorydalisturtschaninoviiBess.的干燥块茎。

齿瓣延胡索

本品呈不规则球形。

直径0.3-1.5cm。

表面黄棕色,皱缩,表皮脱落后显细皱纹,多数顶部有凹陷的茎痕。

底部稍有突起。

质硬,断面黄色或淡黄色,边缘角质样。

气微,味极苦。

东北延胡索

药材为罂粟科植物东北延胡索CorydalisambiguaChamp.etSchltdvar.amurensisMaxim.的干燥块茎。

东北延胡索

东北延胡索(生品)

本品呈不规则球形。

直径0.8-1.2cm。

表面黄棕色,具不规则的皱纹,顶部有凹陷的茎痕,底部稍有突起。

质硬,断面变色至黄白色,边缘角质样。

气微,味苦。

土元胡

为罂粟科植物土元胡CorydalishumosaMigo.的干燥块茎。

土元胡

本品呈不规则球形,扁球形或长球形。

单一或少分瓣状,直径0.8-1.5cm。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网状皱纹。

质坚硬,断面黄色或黄棕色,有蜡样光泽。

气微,味苦。

新疆延胡索

为罂粟科植物灰叶延胡索CorydalisglaucescensRgl.的干燥块茎。

新疆延胡索

本品呈圆球形。

直径1.2-1.8cm。

表面黄色,有不规则皱纹。

质坚硬,断面黄色。

气微,味苦。

伪品薯蓣珠芽

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oppositaThunb珠芽加工后的仿制品。

薯蓣珠芽

本品呈不规则球形,直径0.8-1.4cm。

表面棕色至棕褐色,具明显的不规则网状皱纹。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黑褐色,角质样。

气微香,味淡。

姜黄块

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根茎加工的仿制品。

姜黄块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

表面棕黄色。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黄色,角质样。

气香特异。

味苦辛。

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

延胡索多生于荫蔽、潮湿的山地稀疏林地,或树林边缘的草丛中,或背阴的山坡、石缝中。

产地分布:

延胡索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

浙江所产为地道药材,是著名的“浙江八味”之一。

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千祥、永康、缙云等,其中磐安为产地主要集散地。

陕西汉中从浙江引种种植元胡已有30多年的历史,由于近年市场情况较好,生产发展面积较大,并建立了元胡商品生产基地,如汉中城固董家营、勉县、洋县、西乡、平川;南郑县红光、冷水等乡镇。

目前浙江、陕西为市场提供着大多数的货源。

功效主治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

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

活血,行气,止痛。

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主要成分:

延胡索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叔胺类者含0.65%,季胺类者约0.3%。

其中有d-紫荃碱(d-Corydaline,即延胡素甲素)、dl-四氢巴马亭(dl-Tetrahydropalmatine,即延胡索乙素)、原鸦片碱(ProtoPine,即延胡索丙素)、1-四氢黄连碱(1-TetrahydroCoptisine,即延胡索丁素)、dl-四氢黄连碱(即延胡索戊素)、l-四氢非洲防己碱(1-Tetrahydrocolumbamine,即延胡索已素)、d-紫荃鳞茎碱(d-Corybulbine,即延胡索庚素)、d-海婴粟碱(d-GlauCine,即延胡索壬素及延胡索癸素)、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即去氢延

胡索寅素)。

除生物碱外,延胡索中尚含有大量淀粉,少量黏液质、树脂、挥发油,另含无机微量元素。

还含有多糖、羟链霉素(reticulin)、豆甾醇、谷甾醇、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延胡索酸、10-二十九碳醇等。

主要药理作用:

延胡索中的生物碱具有很强的镇痛、镇静、降压和抗心律失常作用。

目前,很多新的研究表明,延胡索还具有其他广泛的生理活性,如抗心肌缺血、抗实验性胃溃疡、抗肿瘤、抗氧化、保肝等。

延胡索乙素是其中多数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这与其植物源性钙拮抗剂的角色密不可分。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延胡索具有明显镇痛、镇静和催眠作用,并以延胡索乙素的镇痛作用最强,其镇痛作用通过阻滞脊髓以上D2受体实现。

延胡索乙素有明显催眠作用,与巴比妥类药物有协同作用,又能对抗苯丙胺和咖啡因的中枢兴奋作用。

延胡索乙素还能对中暑大鼠的神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除此之外,延胡索乙素对大鼠有轻度的降低体温作用。

以高架十字迷宫模型研究发现,podl一四氢黄连碱(dl—THP)具有抗焦虑的作用,这一作用至少部分与GABAA受体的苯二氮革结合位点有关。

dl一THP能够通过抑制杏仁体释放多巴胺来抑制由印防己毒素诱导的大鼠自主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垂直运动以及运动距离)和旋转次数增加,也能减少大鼠在冰水中的自主运动频率。

研究还显示延胡索乙素可抑制羟考酮躯体依赖的形成,延胡索乙素40、6Omg/kg能明显抑制羟考酮依赖小鼠戒断跳跃反应和体重的降低;20、30mg/kg也能显著降低纳络酮催促戒断所致羟考酮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和体重下降。

在两种动物模型上,L-抗羟考酮依赖作用强度均有剂量相关性.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延胡索提取物有显著的扩张兔心和在体猫心的冠状血管,降低冠状动脉阻力与增加冠脉流量等作用,并可显著提高实验动物对常压或减压缺氧的耐受力;延胡索能够降低由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脑梗死。

对多种原因诱发的实验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均有一定保护作用。

去氢延胡索甲素(DHC)是延胡索中具有抗冠心病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可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保护缺血心肌。

研究表明,DHC能在正常和缺氧情况下,显著地抑制心肌钙离子浓度的增加,降低RyR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起到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的作用,从而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

THP体外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dl—THP对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和胶原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拮抗钙离子而产生。

通过观察左旋延胡索乙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的影响,考察了左旋延胡索乙素的抗炎作用,结果发现左旋延胡索乙素能减少LPS诱导的ICAM-1和E-selectin表达,具有开发成炎症治疗药物的潜力。

3、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延胡索的一些成分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如SC去氢延胡索甲素,对大鼠的实验性胃溃疡特别是幽门结扎或阿司匹林诱发的胃溃疡均有一定保护作用,对胃液分泌及胃酸均有抑制作用。

延胡索乙素具有抗5-羟色胺的作用。

延胡索醇提物以及水提物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这一作用可能与延胡索抗胃溃疡的作用有关。

dl-THP也具有明显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胃黏膜血流量有关,也可能通过部分阻滞胃黏膜DA受体而发挥作用。

4、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延胡索乙素可促进大鼠脑下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静注延胡索乙素能够降低外周组织中的儿茶酚胺水平。

左旋延胡索乙素引起血清催乳素(PRL)水平迅速而显著地增加,且效应持久,具有剂量依赖性。

静注左旋延胡索乙素(10mg/kg)就可显著拮抗培高利特诱导的大鼠血清PRL水平低下的作用,并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提示左旋延胡索乙素可能是D受体阻断药。

5、抗肿瘤作用:

实验表明,从延胡索根茎中分离提取得到的元胡多糖YhPS-1能抑制小鼠体内路易斯肺癌和S180细胞瘤的生长。

除此外,延胡索乙素能够通过改变P-gP糖蛋白功能起到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作用,也能增强长春新碱对白血病细胞株的抑制作用。

延胡索中的其他成分如小檗碱等,具有显著的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对U937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HL-60向中性粒细胞分化。

6、其他:

延胡索还具有较好的促进智力,增强免疫能力,延缓衰老和增强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生物学特征

生态习性:

元胡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怕千旱和强光、怕积水,生长季节短,对肥料要求较高,大风对其生长不利。

生长发育习性

种子特征:

延胡索种子为胚后熟休眠类型,5、6月种子成熟时,种胚很小,适宜条件下先完成形态后熟,胚开始发育时为一圆点,以后逐渐变长,成椭圆形,进而是细长弯月形,分化出子叶和胚轴。

延胡索种胚是在较高的温度下完成胚的形态后熟的,而后还需一段低温来完成生理后熟,此情况与自然季节变化相吻合。

地下茎生长:

地下茎在秋冬生长,萌发后在地下沿水平方向生长,至11月底或12月就形成第一个节,以后又相继长出底2、3个节,至翌年2月中上旬出苗前地下走茎基本形成,长3~12cm,一般每个地下茎长出地下走茎2~4支。

地下块茎的形成:

地下块茎可由上年母块茎的更新芽形成,新块茎形成过程中母块茎逐渐干瘪,由此形成的新块茎个大,皮色老,俗称”母元胡”。

也可由地下茎节膨大而成,新块茎个较小,皮色新,俗称”子元胡”。

延胡索新块茎均在春季地上部分生长期生长。

生长周期

块茎种植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翌年4月~5月中旬采收,生长周期100天左右。

栽培技术

选种:

有大叶元胡和小叶元胡之分,大叶元胡有利于密植,产量高,而小叶元胡块茎大等级高,但产量稍低。

选地征地:

元胡根生长较浅,又集中分布在表土5~20cm内,故要求土质疏松,阳光充足、地势高燥且排水良好,表土层疏松而富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和冲积土为好,黏土重或砂质重的土地不宜栽培,忌连作。

土壤酸碱度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均可。

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整地,深翻20~25cm,精细耕耙,使表土层疏松。

一般作畦宽100~110cm,沟宽40cm。

繁殖与育种

栽植期宜以各地的气候条件,宜早不宜晚,早栽植先发根后发芽,有利植物生长发育。

晚栽植根细短,根数少,幼苗生长较弱,产量降低。

根据浙江的气候状况栽种时间~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为宜。

生产上多选用当年新生的块茎,剔除母子,以无病虫害,体表整齐的块茎繁殖,种用块茎以1.2~1.6cm中等块茎为好。

一般在晚季水稻收割前进行排水,10月中旬及时整地播种,多采用条播,18~22cm开沟,沟深6~7cm,然后按株距8~10cm在播沟内交互排放二行,芽向上,边种边覆土,土深6~8cm。

也可在沟内施少量农家肥。

田间管理:

元胡根浅喜肥,生长季节又短,故施足基肥是增产的关键。

于整地前将充分腐熟的猪粪撒于地面,每公顷约45000kg,耕深15cm,耙平,合理施肥对元胡的增产十分重要。

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要重施冬肥(冬至~大寒),轻施苗肥,冬肥在12月上、中旬结中耕除草进行,以农家肥为主。

在苗期雨水多,湿度大,注意排水降湿,做到沟内不留水,否则容易引起烂根减产。

具体施肥应把握:

在上冻前应浇水以保护它越冬,春季发芽前也应浇水。

元胡喜肥,除施足基肥外,还应及时追肥。

立春芽苗出土时追施人粪尿,每公顷2250~4500kg,对水3~5倍。

或用硫酸铵对水300kg洒施。

在开花时再施一次。

追肥要适量,氮肥过多,会造成徒长,浓度大也易烧苗,宜多次少量。

元胡喜湿润又怕积水,所以要经常注意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

~般每次追肥后都要适当浇水,以使肥料分解,便于植物吸收。

元胡浅根作物,不宜中耕松土,只能拔草,拔草次数可视杂草情况而定,以经常保持田间无杂草为原则,一般在追肥前将草拔掉,以使肥效提高。

病虫害防治

霜霉病:

延胡索毁灭性病害。

3月上旬始发,叶片先发病,初期产生不规则的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

在湿度较大时,病叶背面有一层白色的霜霉状物,最后叶片腐烂或干枯。

防止方法:

提倡轮作,由于产地土地资源有限,全面实行每年轮作存在一定困难,生产上可选择前作为水稻的地块,以减少霜霉病为害;在下种前用40%乙磷铝300倍液浸种处理10min或用70%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4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处理4h;在收获时,及时清除田间枯枝残叶,减少病菌浸染。

3月上旬随着气温的升高,用40%乙磷铝250倍液或用复方大黄合剂500倍进行第一次喷药,第2次在3月下旬,第三次在4月上旬,第四次在4月下旬。

延胡索霜霉病1.病株前期2.病叶放大3.病株后期4.病原菌(孢囊梗及孢子囊)

延胡索锈病:

叶面出现圆形不规则形的绿色病斑,略有凹陷,叶背病斑隆起,产生橘黄色凸起的夏孢子堆。

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发出的大量锈黄色粉末即为夏袍子,不断扩大进行再侵染。

病斑常出现在叶尖或边缘,叶的边缘发生局部卷缩。

病斑呈现褐色,最后穿孔。

严重时能使全叶枯死。

叶柄和茎均可能遭受为害。

防止方法:

加强田问管理,疏通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喷洒95%敌锈钠400-500倍液,波美0.2度石硫合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自3月上旬开始,每隔7天喷1次,交替用药,连续喷2-3次。

延胡索锈病1.病株2.病叶,叶柄方法3.病原菌夏孢子

菌核病:

3月中旬始发生,4月发病最重。

首先为害近表土的茎基部,湿度较大时,茎基腐烂,植株倒伏,严重时成片枯死。

土表布满白色棉絮状菌丝以及大小不同的不规则的黑色鼠粪状菌核。

防治方法:

提倡轮作,或选择前作为水稻的地块,以减少菌核病危害;菌核病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病害,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代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

1:

200倍波尔多液喷雾治疗,间隔7~10d喷雾1次,连续喷药3~4次。

虫害

危害延胡索的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蛴螬等,但一般年份为害较轻,一般不必治疗。

 

采收加工

采收及加工:

采收一般在4月~5月中旬采收,当地上茎叶枯黄时要及时采收,晚收会使块茎变老,品质降低。

一般亩产鲜茎300~400kg。

采收后大、中、小分级。

放入箩内擦去表皮,洗净泥土,放入80~9O℃的水中煮,待块茎切而为黄色时,捞出,晒千即可,一般折千率3:

1。

加工用直径1.2cm的筛子将块茎大小分开,已分档的块茎洗去泥沙、沥干,倒入沸水中蒸3~5min,经常翻动,颗大者煮的时间较长,颗小者稍短,至块茎切面中心尚有米粒大小的白点时捞起,装入箩内,经余热后熟,晒干搓去外皮部即得。

此法折干率高、质量好,若切面中心已无白点示已熟透,折千率低,表皮皱缩,若煮得过生,外观虽好,但易虫蛀变质,难保管。

一般一锅清水可连续煮3~5次,每次都要补充清水,当锅水变黄混浊时,调换清水,使成品色泽好。

炮制工艺:

1.延胡索:

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洗净,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打碎。

2.醋延胡索:

取净延胡索,用醋拌匀,浸润,至醋吸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或取净延胡索,加醋置锅内共煮,至醋吸净,烘干,取出,放凉。

(每延胡索100斤,用醋20斤)。

3.酒延胡索:

取净延胡索片或碎块,加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每延胡索100kg,黄酒20kg。

储藏养护:

元胡一般用麻袋包装,每件4Okg左右。

贮存于通风千燥处,温度300℃以下,相对湿度70~75%。

商品安全水分9~13%。

本品易虫蛀,较少生霉。

为害的仓虫有米扁虫、锯谷盗、赤拟谷盗、药材甲、花斑皮蠢、黑皮蠢等,蛀蚀品表面可见针孔蛀孔。

高温高湿季节,保管不当,也可出现生霉变色现象。

储藏期间,应保持环境清洁、千燥,发现吸潮,及时晾晒或翻垛通风,虫情严重时,可用磷化铝、嗅甲烷熏杀,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密封抽氧充氮(或二氧化碳)养护。

历史沿革

延胡索原名玄胡索,后因避宋真宗讳而改为延,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后代本草均有收载。

《本草纲目》列入草部之下,并引唐代本草载:

“安东延胡索生奚国,从安东道来,根如半夏,色黄”。

据考证,“奚”即今河北省承德地区。

“安东”指唐朝安都护府,即今辽宁省朝阳,锦州地区。

据调查,上述地区山地野生延胡索的块茎确似半夏,黄色,可见唐代《本草拾遗》记载的延胡索,即该地区野生的齿瓣延胡索及其变种。

明代《本草纲目》记载:

“今二茅山西上龙洞种之,每年寒露后栽,立春后生苗,叶如竹叶样,三月长三寸高,根丛生如芋卵样,立夏掘起”。

明刘若金的《本草述》记载:

“今茅山上龙洞(今江苏省西北部)仁和(今杭州市),苋桥亦种之,每年寒露后种载,立春后生苗,高三、四寸,延蔓布地,叶必三之,宛如竹叶,片片成个,细小微嫩,边色微细,作花黄色亦有紫色者,根丛生,状半夏,但黄色耳,立夏掘起”。

根据上述植物形态,产地等记载,并观《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附图,可以认为与今浙江等地栽培的延胡索相符。

质量分级标准

药典标准

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T.Wang的干燥块茎。

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直径0.5~1.5cm。

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

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突起。

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

气微,味苦。

【鉴别】

(1)本品粉末绿黄色。

糊化淀粉粒团块淡黄色或近无色。

下皮厚壁细胞绿黄色,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长条形,壁稍弯曲,木化,有的成连珠状增厚,纹孔细密。

螺纹导管直径16~32μm。

(2)取本品粉末l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lOml使溶解,加浓氨试液调至碱性,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lO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男取延胡索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

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3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丙酮(9:

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碘缸中约3分钟后取出,挥尽板上吸附的碘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5.0%(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Ⅸ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值至6.0)(55:

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

理论板数按延胡索乙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6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糟密称定,置平底烧瓶中,精密加入浓氨试液一甲醇(1:

20)混合溶液50ml,称定重量,冷浸1小时后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浓氨试液甲醇(1:

20)混合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1,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延胡索乙素(C21H25N04)不得少于0.050%。

饮片

【炮制】延胡索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切厚片或用时捣碎。

本品呈不规则的圆形厚片。

外表皮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细皱纹。

切面黄色,角质样,具蜡样光泽。

气微,味苦。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延胡索乙素(C21H25N04)不得少于0.040%。

【鉴别】【检查】【浸出物】同药材。

醋延胡索取净延胡索,照醋炙法(附录ⅡD)炒干,或照醋煮法(附录ⅡD)煮至醋吸尽,切厚片或用时捣碎。

本品形如延胡索或片,表面和切面黄褐色,质较硬。

微具醋香气。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延胡索乙素(C21H25N04)不得少于0.040%。

【鉴别】【检查】【浸出物】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

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止痛。

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用法与用量】3~lOg;研末吞服,一次1.5~3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商品规格等级标准:

规格标准: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延胡索分2个等级。

规格标准:

一等:

干货。

呈不规则的扁球形。

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多皱缩。

质硬而脆。

断面黄褐色,有蜡样光泽,味苦微辛。

每50克45粒以内。

无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

干货。

呈不规则的褐球形。

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多皱缩。

质硬而脆,断面黄褐色,有蜡样光泽,味苦微辛。

每50克45粒以外。

无杂质、虫蛀、霉变。

文献支持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S].北京:

中国科技出版社,2010.1:

130

[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2[M].广东省科技出版社:

110-113

[3]国家医药管理局.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国药联材字(84)第72号文附件.1984:

16

[4]张贵君.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04:

604-607

[5]张晓丽.延胡索的化学成分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

[6]李静慧.延胡索药材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

[7]贺凯,高建莉,赵光树.延胡索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7,38(12):

1909-1912

[8]邱章娇,杨家健.中药材-元胡栽培与管理技术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6):

95-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