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说课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659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相长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学相长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学相长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学相长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学相长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相长说课稿.docx

《教学相长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相长说课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相长说课稿.docx

教学相长说课稿

《虽有嘉肴》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我们使用的这套语文教材,注重联系生活,扎实、灵活、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多样性和阶段性,初一年级着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

《虽有嘉肴》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选排的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其中所讲的很多原则与方法对于今天的人还有很多借鉴的价值。

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阐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启发我们有益的学习方法。

2、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依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教学本课拟用一课时,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背诵,理解文章的内容。

这是根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确定的。

能力目标:

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这是根据单元教学要求以及本课在整个初中语文知识能力体系中的作用而确立的。

情感态度与与价值观目标:

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这是根据课标要求体现以人为本,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

另外,根据七年级文言文的教学特点与学习重点,我把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作为本节课教学重点;把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作为本课难点。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本课所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一定的阅读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文章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

但是,让他们从生1

活经历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

但七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

另外,七年级的学生正处青春期,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

所以,本节课我会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适当的点拔以及引导。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1.情境教学法:

教师通过语言及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另外,我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活动为基本方式,中间采用朗读领悟、合作讨论、拓展运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质疑中学会创新,在比较阅读中训练思维,在老师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说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教具应具直观、形象、生动、省时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选用了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幻灯片由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创设了情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学法

1、朗读法贯穿读、说、析、品、评,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吐的情和意,所阐发的哲理,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特别是感情丰富与含意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中体会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

2、品析语言法:

本文构思巧妙,感情浓郁,因此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使学生学会品析散文语言。

3、小组讨论法: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

”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思维在交流中碰撞,真理在交流中突现,既发展言语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课前预习、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勾画、多摘抄积累、熟读成诵等读书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2

第三遍小组内互读互评,看谁读得最清楚、流利。

通过讨论比较优劣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完成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这其间教师要进行学法指导:

(1).读准每一个字音;

(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采用花样繁多,不同形式的朗读,每一次的读达到不同的目的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语感,丰富文化底蕴)

第三环节、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文言文应以诵读为教学突破口,在这一过程中,我将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相机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2:

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师先进行学法指导:

(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

(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首先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一遍。

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

然后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

老师用多媒体出示本课重点字词及句子。

最后由学生翻译课文。

第四环节、研读课文,探究主旨

新课标指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我设计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分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1、你觉得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教学相长。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

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3、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4

参考:

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

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

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

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第五环节:

反思总结,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总结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学会是为了会学。

学生正感受到“收获”的满足感时,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把“收获”变为创造。

首先,师生一起梳理文章脉络,以填空题的形式概括文章主旨;

然后,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2、有较强的逻辑性。

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

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最后,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拓展延伸:

1.《学记》全文,摘抄名言。

2.《礼记,观其大略。

3.了解《尚书兑命》及傅说其人。

生:

(朗读)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

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

“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学记名言》

(以上环节重点是借“嘉肴”字理解析,引发拓展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初步感知“言”的理趣。

师小结:

同学们,作为初中生,我们未必对每一个汉字,都要知之甚深。

同样,我们一节课,我们也不可能穷尽每一个问题。

但是,学习古文,了解汉字,热爱汉字,5篇二:

虽有嘉肴说课稿

《虽有嘉肴》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虽有嘉肴》,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虽有嘉肴》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文言文的教学重点是: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2、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并能准确地翻译、背诵全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自己阅读文章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

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比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一定的困难。

但七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表达个人观点的愿望,所以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适当的点拔以及引导。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1.目标教学法:

针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法是课堂中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之一。

2、情境教学法:

通过语言及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3、合作探究法: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活动为基本方式。

学法:

1、朗读法:

朗读将贯穿整个课堂,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特别是感情丰富与含意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引起共鸣。

2、品析法:

本文构思巧妙,感情浓郁,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使学生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品析文章的内涵。

3、讨论法:

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思维在交流中碰撞,真理在交流中突现,既发展言语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将从以下六个环节展开教学:

巧引入、知作品、齐诵读、释文意、析文章、妙拓展1、巧引入

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美食图片,问学生的第一反应(想吃),再问如果不吃能知道它的味道吗?

(不知道),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虽有嘉肴》,去品一品这节课要让我们尝到哪道美味呢?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作品

学生汇报课前预习搜集到的有关《礼记》、《学记》的资料。

(这一环节能让学生积累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培养了学生基本的自学能力以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3、齐诵读

(1)范读:

(听朗读录音)

(2)通读:

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

(3)诵读:

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个人读、师生评价)

(通过各种方式去读,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对课文有了整体认知)

4、释文意

生对照注释试译文章

出示重点字词助理解

指名试译并恰当点拨

同组互译且参看译文

(这一环节能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5、析文章

主要问题:

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说明白这个道理的?

(合作探究)(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时本课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论证思路及类比方法的使用,但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