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张拉计算公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65498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梁张拉计算公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T梁张拉计算公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T梁张拉计算公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T梁张拉计算公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T梁张拉计算公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梁张拉计算公式.docx

《T梁张拉计算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梁张拉计算公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梁张拉计算公式.docx

T梁张拉计算公式

张拉顺序:

N1(100%)-N2(50%)-N3(100%)-N2(100%)

1、孔号1钢绞线5根,锚固控制力为

千斤顶编号:

1701压力表编号:

油泵:

1699回归方程:

F=

阶段1(10%)

阶段2(20%)

阶段3(50%)

阶段4(100%)

张拉控制力(KN)

油压表读书Y(Mpa)

一端伸长量(mm)

+(工作长度)

理论伸长量(mm)

千斤顶编号:

1702压力表编号:

油泵:

16100回归方程:

F=

阶段1(10%)

阶段2(20%)

阶段3(50%)

阶段4(100%)

张拉控制力(KN)

油压表读书Y(Mpa)

一端伸长量(mm)

+

理论伸长量(mm)

2、孔号2钢绞线6根,锚固控制力为

千斤顶编号:

1701压力表编号:

油泵:

1699回归方程:

F=

阶段1(10%)

阶段2(20%)

阶段3(50%)

阶段4(100%)

张拉控制力(KN)

油压表读书Y(Mpa)

13

一端伸长量(mm)

+

理论伸长量(mm)

千斤顶编号:

1702压力表编号:

油泵:

16100回归方程:

F=

阶段1(10%)

阶段2(20%)

阶段3(100%)

阶段4(100%)

张拉控制力(KN)

油压表读书Y(Mpa)

一端伸长量(mm)

+

理论伸长量(mm)

 

3、孔号3钢绞线6根,锚固控制力为

千斤顶编号:

1701压力表编号:

油泵:

1699回归方程:

F=

阶段1(10%)

阶段2(20%)

阶段3(50%)

阶段4(100%)

张拉控制力(KN)

油压表读书Y(Mpa)

13

一端伸长量(mm)

+

理论伸长量(mm)

千斤顶编号:

1702压力表编号:

油泵:

16100回归方程:

F=

阶段1(10%)

阶段2(20%)

阶段3(100%)

阶段4(100%)

张拉控制力(KN)

油压表读书Y(Mpa)

一端伸长量(mm)

+

理论伸长量(mm)

锚具变形、钢筋回缩一端按照6mm计算;

伸长率=(理论伸长值-(实测伸长值-12mm))/理论伸长值,控制在6%以内。

实测伸长值等于从初应力(10%)到锚固应力(100%)的实测伸长值+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即10%到20%应力的伸长值)。

 

一、张拉力的计算: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φ钢铰线:

公称直径d=,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

张拉控制应力:

σcon==×1860=1395Mpa;

单根钢铰线截面积(查钢绞线质量证明书)为:

Ap=140mm2

单根钢铰线的张拉力为:

P=σcon×Ap=1395×140=

单束(5根)钢铰线张拉力为:

P7=×5=

单束(6根)钢铰线张拉力为:

P8=×6=

二、理论伸长值的计算:

1、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提供公式:

理论伸长值:

ΔL=PpL/ApE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计算式:

(1)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p=P

(2)预应力筋为曲线时Pp=P[1-e-(kx+μθ)]/(kx+μθ)

其中:

Pp:

平均张拉力(N)

L:

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

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

E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即Mpa)

P: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m)

θ: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

预应力钢绞线孔道壁的磨擦系数

2、根据设计图纸及材料试验检验提供数据:

钢铰线弹性模量Ep=×105Mpa;

锚具变形、钢筋回缩按6mm(一端)计算;

塑料波纹管摩阻系数μ=,偏差系数K=;

钢绞线一端工作长度为:

,一端伸长量。

三、各钢束理论伸长值计算

1、以T梁中板N1管道为例,其余管道及负弯矩处钢绞线伸长值计算见附表。

段落

角度

长度

L1

0

5984

L2

2118

L3

0

1590

设计预应力筋由直线与曲线混合组成,故其伸长值需分段计算,然后叠加。

按照设计,T梁中板N1预应力筋分为左右幅共六段,现计算左半幅一端伸长量计算如下:

①L1=θ=0

KL1+μθ=×+0=

e-(kx+μθ)=

张拉端力P=KN

终点力P1=P×e-(kx+μθ)=

平均张拉力Pp=P[1-e-(kx+μθ)]/(kx+μθ)=

ΔL1′=ΔL=PpL1/ApEp

=

②L2=θ=

KL2+μθ=×+×=

e-(kx+μθ)=

张拉端力P=P1=

终点力P2=P×e-(kx+μθ)=

Pp=P[1-e-(kx+μθ)]/(kx+μθ)=

ΔL2′=ΔL=PpL2/ApEp

=

③L3=θ=0

KL3+μθ=×+0=

e-(kx+μθ)=

张拉端力P=P2=

终点力P3=P×e-(kx+μθ)=

Pp=P2[1-e-(kx+μθ)]/(kx+μθ)=

ΔL3′=ΔL=PpL3/ApEp

=

一端伸长量ΔL=ΔL1+ΔL2+ΔL3=

所以计算理论伸长值ΔLN1=2*ΔL=

2、以T梁中板N2管道为例,其余管道及负弯矩处钢绞线伸长值计算见附表。

段落

角度

长度

L1

0

3877

L2

1993

L3

0

3902

设计预应力筋由直线与曲线混合组成,故其伸长值需分段计算,然后叠加。

按照设计,T梁中板N2预应力筋分为左右幅共六段,现计算左半幅一端伸长量计算如下:

①L1=θ=0

KL1+μθ=×+0=

e-(kx+μθ)=

张拉端力P=

终点力P1=P×e-(kx+μθ)=1165KN

平均张拉力Pp=P[1-e-(kx+μθ)]/(kx+μθ)=

ΔL1′=ΔL=PpL1/ApEp

=

②L2=θ=

KL2+μθ=×1993+×=

e-(kx+μθ)=

张拉端力P=P1=1165KN

终点力P2=P×e-(kx+μθ)=

Pp=P[1-e-(kx+μθ)]/(kx+μθ)=

ΔL2′=ΔL=PpL2/ApEp

=

③L3=θ=0

KL3+μθ=×+0=

e-(kx+μθ)=

张拉端力P=P2=

终点力P3=P×e-(kx+μθ)=

Pp=P2[1-e-(kx+μθ)]/(kx+μθ)=

ΔL3′=ΔL=PpL3/ApEp

=

一端伸长量ΔL=ΔL1+ΔL2+ΔL3=

所以计算理论伸长值ΔLN1=2*ΔL=

3、以T梁中板N3管道为例,其余管道及负弯矩处钢绞线伸长值计算见附表。

段落

角度

长度

L1

0

1832

L2

1448

L3

0

6475

设计预应力筋由直线与曲线混合组成,故其伸长值需分段计算,然后叠加。

按照设计,T梁中板N3预应力筋分为左右幅共六段,现计算左半幅一端伸长量计算如下:

①L1=θ=0

KL1+μθ=×+0=

e-(kx+μθ)=

张拉端力P=

终点力P1=P×e-(kx+μθ)=

平均张拉力Pp=P[1-e-(kx+μθ)]/(kx+μθ)=

ΔL1′=ΔL=PpL1/ApEp

=

②L2=θ=

KL2+μθ=×1448+×=

e-(kx+μθ)=

张拉端力P=P1=

终点力P2=P×e-(kx+μθ)=

Pp=P[1-e-(kx+μθ)]/(kx+μθ)=

ΔL2′=ΔL=PpL2/ApEp

=

③L3=θ=0

KL3+μθ=×+0=

e-(kx+μθ)=

张拉端力P=P2=

终点力P3=P×e-(kx+μθ)=

Pp=P2[1-e-(kx+μθ)]/(kx+μθ)=

ΔL3′=ΔL=PpL3/ApEp

=

一端伸长量ΔL=ΔL1+ΔL2+ΔL3=

所以计算理论伸长值ΔLN1=2*Δ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