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编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6447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编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夏编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夏编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夏编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夏编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夏编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docx

《夏编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编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夏编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docx

夏编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重庆市江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分封制受到冲击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3.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C.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D.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

4.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落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5.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

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

B.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

C.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

6.“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7.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

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8.表: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9.读表: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10.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

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11.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12.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

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13.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变革完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

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

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

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14.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

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

——中国论文网

材料四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

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

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4)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重庆市江北中学高2022级高一(上)期末模拟考试

高一历史答案

1-6:

ACABDD7-12:

BACBA

13.

(1)做法:

全面推行郡县制。

影响: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混合体:

郡国并行制。

(2)关系:

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或较高级演化形态)。

“优点”: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创举:

开创省制(设立行省)。

(3)理解:

始终维护中央集权。

认识:

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

(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14.

(1)西周:

分封制;秦朝:

郡县制;汉初:

郡国并行制。

(2)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3)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4)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

赠送:

高中历史阶段性测试题六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最早给埃及带来工业文明的是拿破仑的侵略,拿破仑在因巴巴击败了谁的军队(  )

A.穆罕默德·阿里的军队

B.马木鲁克的军队

C.英国和土耳其的联军

D.入侵埃及的英国军队

解析:

当时的埃及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实际上处于马木鲁克的统治之下,故拿破仑要想征服埃及,首先要击败马木鲁克的军队。

答案:

B

2.某网友在其微博中写道:

“阿拉伯人认为把奴隶训练成骑兵是节约成本的好方法,结果奴隶在成为军事贵族的一员后对财富的需要反而更加迫切,也更加腐败。

”最能支持其观点的例证是(  )

A.马木鲁克推翻埃及统治者

B.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

C.马木鲁克王朝的连年战乱

D.拿破仑率军进攻埃及

解析:

阿拉伯人把奴隶训练成军队,指的是马木鲁克组建的军队,由此可排除B、D两项。

马木鲁克统治埃及期间,为了各自家族的利益,他们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恣意屠戮百娃,劫掠民财,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

C

3.1805年奥斯曼帝国素丹正式下诏封穆罕默德·阿里为帕夏,这是因为(  )

A.阿里掌握了埃及的实权

B.阿里能代表自己的利益

C.阿里能维护埃及的利益

D.阿里能进行改革

解析:

由于阿里掌握了埃及的实权,奥斯曼帝国素丹被迫承认了既定事实,封阿里为埃及的帕夏。

答案:

A

4.1798年10月,西亚一个商队刚刚到达开罗,突然大街上出现了许多人,他们手持大刀、长矛和棍棒,高呼:

“真主赐予穆斯林胜利。

”这些人走上街头的目的是(  )

A.反对马木鲁克的横征暴敛

B.要求摆脱奥斯曼帝国的控制

C.抗击法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

D.要求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798年10月”,开罗人民分别于1798年、1800年和1804年发动了三次起义,前两次抗击法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第三次起义反抗马木鲁克反动势力,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目的;B项为阿里改革的目的之一;D项说法与阿里改革无关。

答案:

C

5.下图是关于埃及19世纪初社会状况的示意图,示意图最能说明的是(  )

A.马木鲁克掌握埃及社会的统治权力

B.英法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了埃及

C.新生阿里政权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

D.埃及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示意图包含的信息量很大,A、B、D三项都只是从一个方面反映图中信息,而C项几乎包含了示意图的所有信息,并且概述准确。

故选C项。

答案:

C

6.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时间为(  )

A.1805年~1811年B.1807年~1814年

C.1814年~1849年D.1804年~1821年

解析:

阿里改革的时间以1814年宣布土地国有化为开始,以1849年8月阿巴斯一世废除阿里的一切改革措施为结束。

答案:

C

7.富国强兵,巩固自己在埃及的统治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目的,下列关于他改革军事方面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建立了新式海军

B.彻底解散了马木鲁克的旧军队

C.聘请外国军官和士兵为教官

D.实行雇佣兵役制

解析:

本题应用排除法,B项中“彻底解散了”应为“改编了”,故B项错;C项中“聘请外国军官和士兵”应为“聘请外国军官”没有“士兵”,故C项错;阿里废除了雇佣兵役制,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故D项错。

答案:

A

8.在穆罕默德·阿里的所有改革中,发展军事工业,组建新式军队又是阿里改革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  )

A.武装军队,抵御外来侵略,巩固统治

B.加强中央集权,发展资本主义

C.为发展经济奠定基础

D.打击马木鲁克势力

解析:

阿里不是资产阶级,他仍然属于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者,他进行所有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答案:

A

9.“过去,人们不要说跨进沙漠,即使离开开罗,也是危险的……如今即使穿过离尼罗河遥远的地区也会平安无事。

”这则材料反映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镇压了马木鲁克

C.发展了经济生产D.整顿了社会秩序

解析:

根据材料阿里改革后,社会治安明显好转,A、B、C三项都是原因,只有D项是结果,最符合题意。

故选D项。

答案:

D

10.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后,埃及的国力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东新兴的一个军事强国,阿里也很快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他向东扩张是为了争夺(  )

A.苏丹地区B.希腊地区

C.苏伊士运河地区D.阿拉伯半岛地区

解析:

A项在埃及南面;B项在埃及北面,且隔着东地中海;C项本身就属于埃及,不需争夺;埃及的东面经西奈半岛接连阿拉伯半岛,故埃及与奥斯曼帝国争夺阿拉伯半岛地区。

答案:

D

11.拿破仑的殖民统治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客观上起的相同作用是(  )

A.抵制了欧洲列强的殖民入侵

B.维护了埃及的民族独立

C.推动了埃及的社会变革及近代化

D.使埃及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拿破仑的殖民侵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技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结束了埃及混乱局面,通过多方面改革推动埃及的近代化,所以C项为共同点,A、B、D三项符合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作用。

答案:

C

12.19世纪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使埃及一度强盛,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改革失败的标志是(  )

A.埃土战争埃及的失败

B.穆罕默德·阿里的逝世

C.阿巴斯一世废除了阿里的一切改革措施

D.英法政府的武装干涉

解析:

阿里的继任者阿巴斯一世废除了阿里的一切改革措施,阿里改革最终失败。

答案:

C

13.下图为1803年驻埃及的奥斯曼主力军队指挥官穆罕默德·阿里,他在1805年建立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并进行改革。

他所领导的改革(  )

A.未采取保护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

B.改革中创办的工业以民用工业最为重要

C.取得的一个最重要和最令人惊异的成果是消灭了马木鲁克势力

D.是一次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解析:

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之下由封建主自上而下推行的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化改革。

答案:

D

14.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对埃及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下列阿里的各项活动中,没有因果关系的一项是(  )

A.土地国有化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军事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阿里推行扩张政策

C.世俗学校和专科学校建立,传播了近代西方的先进思想

D.阿里加强中央集权,埃及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解析:

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是一场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的改革,所以穆罕默德·阿里加强中央集权,但没有使埃及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资本主义国家;随着阿巴斯一世废除阿里的改革措施和英国的侵略,埃及最终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故选D项。

其余A、B、C三项都有因果关系。

答案:

D

15.“在我第二次(1833~1835年)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无法咬住子弹)或缺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就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这段材料说明的实际问题是(  )

A.阿里时期人民踊跃参军

B.埃及人民为逃避服兵役,故意伤害自己

C.阿里的军事改革及伴随的扩张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人们自残是为了逃避阿里时期的徭役

解析:

埃及人民为了逃避服兵役,故意伤害自己,实际则说明了阿里的军事改革和扩张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答案:

C

1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因此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和农业方面,在当时的埃及,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B.首先发展军事工业

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出现了近代化的海军

解析:

A项错误,应是重点发展军事工业,阿里工业方面的改革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首先发展军事工业,并创办了埃及近代化的海军,故选A项。

答案:

A

17.阿里改革给埃及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却昙花一现。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B.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C.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改革

D.欧洲列强的干涉

解析:

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权是封建性质的,不可能进行根本的改革。

答案:

C

18.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对埃及影响巨大,人们说:

“他建立了一所宫殿,却毁灭了整个埃及”。

下列对他改革影响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消除了埃及四分五裂的局面 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③埃及走上了穷兵黩武的扩张之路 ④阿里发动了两次土埃战争,引起了日本的干涉,削弱了埃及的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当时的日本也是封建国家,不可能干涉埃及,在当时干涉埃及的资本主义国家只能是英、法两国。

答案:

A

19.下列关于对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埃及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B.彻底消灭了残存的马木鲁克

C.帕夏为埃及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

D.马木鲁克可单独组建一支主要由骑士组成的近卫军

解析:

对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埃及的状况,可以从政治上与马木鲁克共同管理、经济上实行包税制及18世纪末埃及形势的恶化等方面来归结。

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利用残存的马木鲁克管理埃及,帕夏为埃及的最高行政长官,近卫军主要由雇佣兵组成。

答案:

A

20.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而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土耳其帝国的衰落又为这种侵略提供了条件,最早侵略埃及的西方国家是(  )

A.英国B.德国

C.土耳其D.法国

解析:

题干中的“西方国家”可以排除土耳其;1798年5月拿破仑率军入侵埃及,在A、B、D三项中是最早的。

答案:

D

2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前夕,埃及民族矛盾主要是指(  )

A.奥斯曼帝国的占领

B.法国入侵

C.英国入侵

D.英法等西方国家对埃及的争夺

解析:

要结合18世纪末埃及的社会状况即阿里改革的背景进行思考。

虽然从16世纪以来埃及就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而且素丹对埃及实行了严酷的统治。

但是,18世纪以来,奥斯曼帝国已经衰落,埃及的统治权实际上已经落入马木鲁克手里。

而西方的英法等国则随着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加紧了对埃及的争夺,使埃及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答案:

D

2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历史的必然,因为(  )

①埃及面临着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威胁 ②埃及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无力抵抗外来侵略 ③马木鲁克反动势力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社会的安宁 ④1805年,阿里被拥立为帕夏,建立了阿里政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解析:

历史组合题的最佳解题方法是排除法。

确定一个明显的错误项,然后逐一排除。

阿里政权的建立是改革的可能性,排除含④的A、B、D三项。

答案:

C

23.1840年7月,英国联合哪些国家对穆罕默德·阿里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穆罕默德·阿里从所占领的地区撤军,并承认奥斯曼素丹对埃及的宗主权。

英国联合的国家不可能包括(  )

A.俄国B.普鲁士

C.奥地利D.叙利亚

解析:

1840年7月,英国联合俄国、普鲁士、奥地利在伦敦签订了干涉奥斯曼帝国和埃及冲突的条约,故排除A、B、C三项;当时的叙利亚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尚未独立,所以不可能参与此事,故选D项。

答案:

D

24.19世纪40年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建立起来的埃及民族工业被冲得七零八落的主要原因是(  )

A.阿里对外进行扩张战争

B.英国等列强的殖民扩张

C.奥斯曼素丹对埃及的打击

D.阿里加重对人民的掠夺和剥削

解析:

19世纪40年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英国等列强加紧了对埃及的殖民侵略,导致阿里建立起来的埃及民族工业被冲得七零八落,故选B项。

答案: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第25题18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共52分)

25.(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带领埃及人民抵御了英、法的殖民主义侵略,但是他也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

他审时度势,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御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

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起来,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而尽可能地减少进口”。

——1873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阿里怎样的改革思想?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阿里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动机。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里改革对埃及的积极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目的、内容和影响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1)题的改革思想从材料“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御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概括出来;措施应抓住政治、工业(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并结合教材内容来回答。

(2)题的动机回答要注意“富”这个字,也就是要使埃及独立富强;积极影响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思想:

学习西方,发展军事。

措施:

工业方面——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政治方面——仿效欧美国家,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下设若干政府部门,还建立了咨议会;军事方面——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等。

(2)动机:

其改革的动机是为了增强埃及的经济、军事实力,实现真正的独立富强。

积极影响:

埃及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整顿了社会秩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局面;国家军事实力强大,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暂时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魏源为代表的中国地主阶级改革派,对阿里改革评价很高。

《海国图志》一书对埃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作了全面介绍,对阿里内政和对外扩张作了评述。

魏源说:

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材料二: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三:

真正的独立需要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四:

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在取得埃及政权后,他表面上装着向素丹称臣纳贡,内心里却想摆脱素丹的统治……穆罕默德·阿里的最终宿愿是以埃及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

——《埃及近代史》杨灏城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2)根据材料三、四回答,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