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常见问题解析.docx
《中高考常见问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高考常见问题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高考常见问题解析
1、文体特长生到底是成才“捷径”还是新“独木桥”?
南昌家长柳女士说,女儿今年刚上初一,成绩在班上中等偏下。
但她喜欢绘画,也有一定基础。
我们打算让孩子走艺术生或者特长生的路子。
您看这样合适吗?
首先,我想说的是,幸亏中国有了艺术生和特长生这类考试制度。
它让很多有艺术才华却不太适应文化课学习和传统考试制度的孩子,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最终也敲开了理想大学的校门,走进了让他们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
有了人还有因此有了很高的成就,成为某些领域的精英和翘楚。
如果说中国的高考制度有一万个遭受诟病的理由,那么,这种对艺术生和特长生的网开一面和降格以求还是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制度闪烁出的人性光芒。
这至少说明,看似威严肃杀、铁面无情的人才选拔规则,还是在一定范围内承认了人的个性差异和智能差异。
我在采访著名学习力专家、黄金记忆法发明人贾智会教授时,曾听他介绍过他辅导的一个孩子,一个酷爱跳舞的女孩。
身材好,有舞蹈家天分。
但是这是一个在文化课学习上非常吃力的孩子。
贾老师拿出一张中国地图,让她指出台湾和海南岛在地图上的位置,女孩一脸茫然,想了半天,最后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大陆的腹心地区……贾老师说,这个孩子经过他几个月的辅导后终于考上了某著名的艺术学院,实现了她的舞蹈家梦想。
这是得益于中国现行的艺术生考试制度,如果只有铁板一块的“大文大理”考试,这样的偏才就会被埋没。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大约有37种,而每个人最具优势的智能领域大约也就在5个左右。
根据这个规律,也结合中国现行的考试制度,按孩子的潜能优势来设计孩子的学习和考试方案,其实就是现在所倡导的个性化教育。
能做出这样选择的家长都是明智的家长。
所以,多少年以来,“艺术生”和“特长生”考试一直是被家长视作孩子进入大学殿堂的一条“捷径”。
一些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牵着他们的小手,去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有的孩子在家人的安排下,一个人“打两份工”,既要参加学校里的文化课学习,又要去赶“特长班”的课,而且两边都是“刚性”要求,两手都不能软!
这样年复一年的“两头忙”,不仅孩子疲于奔命,陪读、陪练的家长们也苦不堪言;一些孩子最初选择某个艺术或体育门类,大多是出于对这个门类的兴趣和爱好,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随着负担、压力变成了不可承载之重,一些孩子对自己正在学习的艺术门类由爱生厌,由厌生恨,一位钢琴达到了10级的女孩说,她现在只要一看到钢琴就作呕,为了不再被妈妈逼着练琴,她恨不得剁断自己的手腕……
更让家长和孩子感到恐惧的是,原来拼死拼活去走“艺术生”、“特长生”道路,是看上了“艺特生”文化考试的门槛比较低,认为相比于千军万马挤“大文大理”的“独木桥”,这边还算得上一条“捷径”。
但是,现在的情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些家长惊讶地发现,当他们陪着孩子走进艺术生和特长生的考场时,所到之处也都是乌泱泱的“人潮”。
一位湖北考生跟着她妈到了北京某著名院校的考场,还没开考就被黑压压的“人潮”吓哭了,拉着她妈的手说“我们不考了,回吧!
”
有媒体报道说,现在艺术生的招生也快到千里挑一的程度,一些艺术院校的录取指标也就200多人,而报考人数往往会是20000人,甚至更多。
被家长视为高考“捷径”的“艺特生”考试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一座新的“独木桥”,甚至是一条更加逼仄、风险更大的“独木桥”。
专家分析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因为社会发展,国民收入水平整体提升,导致有能力为孩子选择艺术教育的家庭越来越多。
在10年—20年前,孩子要选择走艺术生和特长生道路,除了受孩子天分影响外,制约的因素和包括家庭经济收入,比如说学习钢琴,当时几千元一台的钢琴就会难倒很多人,还有高昂的学费,陪同孩子练琴差不多要耗用一个成年人的整块时间,这对于靠工薪收入维持开支的家庭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挑战……而现在,这一切都不再是成为阻挡普通人家选择“艺特生”的门槛;
二是中国家长的“从众”和“扎堆”心态。
左邻右舍孩子通过走“艺特生”道路,帮助孩子敲开理想大学之门的成功案例给了更多的家长以巨大鼓舞。
中国家长缺乏创新意识,但不缺乏模仿能力;“傻子过年——看隔壁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孩子前程的“宝”押在“艺特生”的考试上,生生地把曾经的“捷径”变成了一座人头攒动的新“独木桥”。
这已经成为一个不能不引起家长关注的新动向。
现在,让我们把话题回到南昌家长柳女士的提问上来。
到底应不应该为还在上初一的女儿选定“艺特生”的道路呢?
我们觉得家长在明白了“艺特生”考试的新动向的前提下,家长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带孩子到权威机构去做项检测,比方说学大教育的PPTS测评,先了解以下孩子的潜在智能的分布状态,看看孩子是不是有当画家的天赋。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喜欢并不完全等于有天分。
过去在艺术生、特长生的培养上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请对了老师,只要肯投入时间,想培养孩子成为什么“艺特生”都不在话下。
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反科学的,因为人确实是有“智能盲区”的,如果正好在孩子的“盲区”里下力气,那就真的会南辕北辙。
这种“盲人骑瞎马”式的教育方式曾经使一些家庭走了很多弯路,最后发现孩子根本不是这块料时,已经是“赔了夫人折了兵”。
第二、家长在作出决定之前一定要与孩子进行认真的、深入的沟通,不要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大人做任何决定反正是为孩子好。
家长一定要明白,不管你做出什么决定,最后要去实践这个决定的人都只能是孩子自己。
如果这个选择正好是孩子的兴趣所在,那么孩子为自己的兴趣而学习,效果就可能事半功倍,如果正好相反,这个选择仅仅是家长的意愿,那就叫“强按牛头喝水”,最后品尝苦果的就肯定不止是孩子,也必然会包括大人。
家长在和孩子谈话时,还要认真地提醒孩子,她自己选择的绝对不是一条“捷径”,而是一条甚至比普通高考更艰难的道路。
孩子在学习中必须做好吃苦准备,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三、对于一个孩子初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不是要立马确定走“艺特生”道路还值得商榷。
因为孩子还小,变化还比较大,可塑性还比较强。
过早确定培养方式有很大风险。
柳女士说是因为孩子成绩中等偏下,似乎走普通高考的路子没有多少希望,才想到为孩子另辟蹊径,那就更加需要小心。
孩子成绩不好有很多原因,但期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孩子不刻苦、学习习惯不好,知识漏洞多,家长如果不引导孩子去克服这些缺点,反而主动去为孩子再找一条发展路径,这会给孩子一种暗示:
这条路比原来那条轻松。
如果在这条路上再遇到困难和挫折,孩子就会陷入无路可走的境地。
这一点,必须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2、如何为孩子设计补课方案?
江西赣州的家长樊女士问,女儿今年上初一,数学成绩不好。
孩子的数学老师在课余时间偷偷给班上的孩子有偿家教。
老师还几次暗示我,孩子跟不上班,应该补一补。
可是女儿很不喜欢数学老师,说就是她上课不负责任,班上好多同学数学都不好。
我们该不该把孩子送到任课老师那里去补课呢?
或者,我们应该怎样为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补习机构呢?
这是一个很“纠结”的话题。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当孩子学习遇到了困难,家长要不要为孩子安排“补课”?
说这个话题“纠结”是因为主流社会长期拿这件事做文章,认为现在孩子课业负担很重,家长再送孩子去外面补课,就是加重了孩子的负担,这和主管部门要求减轻孩子负担的呼吁是背道而驰的。
我一直认为说这番话的人要么是故意“唱高调”,要么是家里没有孩子读书,不挑担子不知轻重。
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兴起的“大班教育”模式在中国盛行了上百年,它的千人一面的教育方式和无视个性差异的弊端在现行考试制度的作用下,已经愈演愈烈,甚至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只要这种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不变,就必然有学生(而且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不适应可能面临淘汰。
为了防止“惨遭淘汰”的结局出现,家长安排为孩子补课就成了无奈但也必然的选择了。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要不要把孩子送到他现任的老师那里补课?
虽然我们知道,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在校中小学老师有尝为学生补课。
但这种半“地下”状态的补课依然很盛行也是不争的事实。
家长究竟要不要把孩子送到现任老师那里去补课?
我认为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征求孩子本人的意见。
如果孩子平时和老师的关系尚好,对老师的评价还比较正面。
老师的水平和责任心也至少在正常范围内,孩子本人乐意或者至少没有异议,让孩子去自己的老师那里补课也无可厚非。
毕竟老师对孩子的情况比外面的机构熟悉,沟通和了解的成本会比较小。
但是,如果像赣州这位樊女士介绍的那样,孩子很反感自己的老师,认为正是她的不负责任导致全班同学数学成绩普遍不好,那么,决定孩子是否去现任老师那里补课就是一个不能掉以轻心的问题。
我们的意见是,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无论这位老师怎样“暗示”,也不宜把孩子送到这样的老师那里补习。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例子,一些家长为了不拂逆老师的面子,坚持着把孩子送到自己的老师那里去补课,补课的结果常常是越补越糟。
一些孩子甚至不惜用罢考,故意考零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并以此来提醒家长改弦更张。
如果非要弄到这种地步,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不建议家长送孩子去现任老师那里补课,除了考虑孩子的情绪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局限。
就一般情况而言,绝大部分老师都是敬业的,都是想让孩子们考出好成绩的。
但水平和经验的局限是无法在短期内发生巨大改变的。
选择让很熟悉孩子的老师为孩子补课,不太容易发现孩子学习问题中的症结,弄不好就会穿新鞋,走老路,时间和钱都花了,却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根据我们的经验,送孩子去那些有经验的校外补习机构去补习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但是,谈到这个话题,也必须提醒家长,最近一些年来,类似的补习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总体上看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家长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很容易掉进“陷阱”,最后落得过“人财两空”的结局。
到底应该如何规避“风险”?
我们认为首先家长自己一定要破掉一个错误的情结:
即“名师崇拜情结”。
一些家长一直认为,孩子的学习之所以不好,就是因为没有遇到“名师”,似乎只要有“名师”出手,孩子的学习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还有一种错误的情结就是认为为孩子补课,就是花钱买分数,买结果,似乎钱花出去了,孩子的状况就一定会好转。
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怀着这样的愿望去为孩子寻找补习机构的家长最容易落入“补习”陷阱。
因为一些没有实力的不良机构就是习惯于顺着家长的心思往上爬,投其所好,你要什么承诺,他们都敢于表态、拍胸脯,等钱进了他们的腰包,家长发现孩子的状态根本没有发生改变时,一切已经晚矣!
而正规的补习机构是有他们自己的教育理念,他们不迎合家长,而是要提醒家长,学习是孩子和老师双向互动才能达成效果的特殊服务。
所谓“名师”也不见得适应所有学生,所以在老师的选择上“没有最好,适合就是最好。
”好的教育机构不会盲目地按照教材进度为学生补课,而是像医院看病一样先要对学生进行诊断,通过考察、测评,查出孩子学习被动的原因,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原因,还要查出孩子具体学科、学段的知识漏洞,然后根据孩子的现状,帮助制定符合孩子个性的学习(补习)方案……
正规的补习机构也不是只有一个老师给孩子补课,而是强调教育团队的集体作用,为孩子组成一个包括教育咨询师、学习管理师、任课教师、心理老师、陪读教师、考试专家在内的教育团队,分工合作来完成对孩子的辅导计划。
在这些机构里,细心的家长孩子能看到很多学校教育中看不到的新的教育形式:
比方说,定期为孩子开学习状况研讨会,邀请家长、学生一起参加;比方说,如果孩子和家长对老师的教学状态不满意(或者仅仅是因为孩子觉得“不合适”,都可以向机构提出申请更换老师,而且换了一次不行,可以换两次、三次……
细心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这样的机构补习,不需要等到下次考试出结果,就能看到孩子的变化。
比方说孩子过去很讨厌学习、惧怕学习,现在变得热爱学习;孩子过去很少主动做作业,但现在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写作业;孩子过去和老师的关系很紧张,现在突然改变了对老师的评价,而且会告诉你,老师是他的哥们、朋友……
很多家长惧怕“上当”,如果你找到的机构能做到这样,你还担心上当吗?
3、中考过后怎样对待择校问题?
南昌家长桂先生说,儿子今年参加中考,按照儿子平时的状态,不太可能考上重点高中。
凭我们的经济实力和人脉关系,还是有可能为孩子“择”一所理想的高中。
但是我们不明白,这样的“择校”对于儿子来说,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中考是孩子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次重要的考试,有人把它称为是“高考的预演”,也有人说,它就是一场“小高考”。
这两种比喻都很贴切。
中考的出题原则和高考基本是一致的。
但是,二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
中考有两个性质,第一是选拔,第二是分流,中考以后,学生有五大流向,第一个是普通高中,其次是中专、中技、职高,即我们所常说的“三类校”,另外一个是高职。
孩子向哪个方向流动,这完全取决于孩子的学习状态、兴趣、志向、家庭条件和人生规划。
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在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社会里,“条条大路通罗马”,是金子到哪里都可以闪光发亮。
所以,家长在决定孩子中考后的流向时,需要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充分尊重孩子意愿的同时,帮助孩子做好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的选择。
虽然有五个分流方向,但城市里的初中生,绝大部分都可能会选择考普通高中。
而且最好是考一个好点的重点高中。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所能考取的高中的层次决定了未来高考时大学的层次。
这是什么意思?
因为中考考好了,意味着高中三年会轻松得多,会省很多劲,将来考上重点大学的概率也要大得多。
形象地说,就是一只脚踏进了“重点大学的门槛”。
因为与高考的这种紧密关系,所以,中考实际上也演变成了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
而且是两代人共同参与的战争。
参战的主角是孩子,另一个主角是家长。
这就是大家戏称的“七月份考儿子,8月份考(烤)老子”。
七月份的考试比的是儿子的成绩和分数,8月份的“考试”拼的是“老子”的关系与钱包。
对于那些儿子不幸被挡在了重点中学门外而又心有不甘的家长来说,他们还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找关系,花银子,不惜代价,帮孩子“买”到一张进入重点中学的门票……
这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故事。
我们不能妄加评论好与坏,对与错。
对于中国家长为孩子的教育和前程,竭尽全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发自内心里致以敬意。
以这种方式跻身“重点中学”大门的孩子,也确有发奋努力,急起直追,后来居上,终于在三年后的高考中考上理想大学的例子。
但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择校”不成功,甚至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的例子。
我有一位朋友,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
女儿前年参加中考,没有考上理想的重点高中,而是被本区内的一所普通中学录取。
在是否要选择择校的问题上,家长与孩子发生了分歧。
家长主张“择校”,希望能够为孩子找一个“名师”资源相对集中,校园环境好,校风优良的学校,让孩子在之后的3年里“追”上去;但女儿不乐意,说她不如就呆在这所非重点的普通中学里,用女儿的话说“到哪里不是学习、考试啊?
”但最后,父母的意见占了上风,孩子被送进了一所还不错的重点高中里。
女孩的父母为了孩子“择校“也费了很大的劲,花了不少钱,找了不少人。
但女孩进校后的状况却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
在全班45个学生中,女孩的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在第40——45名之间徘徊。
按说,本来就是花钱”买“进去的。
进校时的分数就低于那些”考“进去的学生,这并没有什么奇怪啊?
但是,偏偏这位女孩的自尊心非常强,她实在无法接受这种“玩尾巴”的现实,每次考试,分数一出来,名次一公布,孩子就会非常痛苦,高一上学期时,女孩偶尔有奋起反击的愿望,但几次冲击失利之后,孩子的斗志彻底瓦解了……因为当初她就不愿“择校”,仅仅因为“父命难违”,她才接受了这种“屈辱”的选择。
所以,女孩现在和父母的关系也和紧张。
从这个案例看,在选择是否择校的问题上,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既不能“强按牛头喝水”,也不能逼着孩子做勉为其难的选择。
但是,下面一个案例却又告诉我们,即使“择校”完全是孩子的意愿,结果也不见得就皆大欢喜。
这是南昌的一个案例。
案例中的学生是一个男孩。
中考失利后男孩很不服气,说他不过是考试失手了,甚至还认为是阅卷的老师算错了他的分数,如果家长能帮他“择”一所“好学校”,他只要三个月就能追上那些考进去的同学。
为了帮助孩子实现理想,孩子父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帮孩子择校成功。
男孩如愿进了当地不错的一所重点高中。
最初的3个月,男孩还摩拳擦掌,斗志昂扬。
但期中考试下来,男孩的名次不仅没有超越别人,反而垫了底。
这之后,男孩的情绪一下子一落千丈,而且之后每况愈下。
到了第二个学期,男孩又向父母提出了转学要求,说这个班上的老师、同学都看不起他,欺负他,他要转到一所非重点中学去,否则,他就不上学了。
男孩的父母万般无奈,一番折腾后,男孩被转到了一所私立非重点中学。
没想到,这次转学的状态更糟糕。
男孩只上了几周课就“宅”在家里不去学校里。
理由是,这是一所垃圾学校,老师的水平差,校风差,班风差,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
孩子的父亲告诉我,儿子现在就每天呆在家里,也不出门,成天守在电脑上打游戏。
为什么家长千辛万苦为孩子择校会被迫咀嚼这样的苦果?
其实问题不在于择校本身,中国的很多家长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有“名校崇拜”“名师崇拜”情结,一直认为,孩子之所以学习不如意,关键是因为没有上“名校”,没有遇到“名师”,仿佛天下“名师”都有点石成金的法术。
家长在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择校时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孩子的学习是一个需要内因外因相结合才能达成的事情。
孩子本身是内因,而老师、学校都只能是外因。
内因才是决定孩子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家长应该明白,如果孩子的学习一直很被动,首先一定是孩子的内因出了问题。
如果不消除内因的问题,任何的择校都可能是徒劳的。
本文中两个孩子都存在明显的问题。
其中,女孩的问题是过于敏感,抗挫折能力太差,这种孩子根本不适合放在那种如狼似虎的重点中学的环境中去竞争。
如果女孩的父母当初不逼着孩子择校,让她留在那所普通高中里,她的成绩可能还会占一定的优势,在那个小气候里,她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和尊重,将来的高考虽不能考重点,但考一个二类本科则完全有可能。
而这次择校却彻底粉碎了女孩的自尊心,如果不及时与孩子沟通,这个损失是会远远超出高考本身的。
而那个江西男孩的问题更严重。
孩子对自己缺乏基本的认识,志大才疏,眼高手低,不刻苦,缺乏担当,既骄且娇,习惯于把失败的责任归因于他人……这样的问题肯定是由来已久,但家长居然熟视无睹,不正视和改变孩子的缺点,还甘心被孩子的“指令”牵着鼻子走。
,应该说这个家庭教育的失败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那么,中考之后,家长到底应该怎样为孩子“择校”呢?
我们的建议是,第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如果孩子在初中阶段成绩一直还不错,表现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中考时偶尔失误,孩子也有急起直追的主观动机,家长可以考虑为孩子择校;如果孩子整个初中学习就很被动,而且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次中考成绩也很差,则建议根本不要考虑择校;
第二、选择择校一定要征求孩子本人的意愿,不要有任何的勉强;
第三、家长不要认为,只要进了名校,孩子就进了保险箱了。
一定要明白,送孩子进名校实际上是把孩子推到了竞争更激烈的环境里去了。
家长必须和孩子谈话,让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有吃大苦,打打仗、恶仗的精神准备,在孩子入校后的至少半年里,家长要严密监控孩子的表现和情绪变化,发现问题要及时沟通;
第四、要帮助孩子制定并实施补习计划。
孩子的学习被动是因为初中阶段知识漏洞太多。
而进入高中之后,学业负担和知识难度会成倍增长,如果不消除之前的旧债孩子在学习中就会新债压旧债,最后被压得透不过气来。
4、能否介绍一下近年高考的形势和与高考相关的基本知识?
北京海淀区的家长王先生说,儿子暑假过后就要升入高三。
高考是孩子的人生大事,我们也想给孩子提供一点帮助,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些关于高考的形势和相关知识呢?
家有考生,一家人都会进入“临战状态”。
因为高考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牵动全家人的头等大事。
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
做家长的确实需要了解一些高考的政策和形势,掌握一些与高考相关联的知识,这样,给孩子提供帮助时才会有的放矢,不至于“帮倒忙”。
首先,家长需要了解一下现在高考的分类,目前国内的高考不外乎两种性质,一个是旧版高考,通常所说的大纲版的高考,统一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
大纲版高考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统一命题、统一试卷,而且是高考分数作为高考唯一的录取依据。
另一种就是现在正在逐渐扩大规模的新课标的高考。
新课标高考目前在全国已经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实行,这是一个大趋势,所以,我们着重说一下新课标高考。
新课标的高考与传统的大纲高考有很大的不同,第一个不同在于,它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还是高考,高考的形式没有变,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核心依据,还有两部分内容作为参考,叫做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学业水平考试一般等同于我们过去的高中会考(有些地方称为“小高考”),也就是高中学生按照模块化教学,针对不同版本的各个模块,不同科目的结业成绩,学业水平考试包括了高考必考的科目,比如语数外、文综、理综,也包括了高考不考的科目,比如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理化生实验的技能课等等,都在这里面体现成绩。
学业水平考试怎么影响到我们高校招生的录取呢?
举个明显的例子,比如说,甲和乙两个同学,同时都上了高考提档线,填报的都是计算机专业,跟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课程,在学业水平考试里面有一个叫信息技术的课程,如果甲同学的信息技术课的成绩比乙同学好,那甲同学就具备了优先录取的可能性。
什么意思?
同样提档了,在专业录取的时候,和专业相关的的成绩,特别是在学业水平考试里面,与专业相关的科目的成绩,如果有优势,那甲同学就具备优先录取的可能,这就是高校招生的参考依据,它的作用体现在这。
另外,高校录取时,要看这个学生整体成绩情况、平时成绩情况,因为高考毕竟是一次性发挥,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在里面,所以学业水平考试还是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孩子综合成绩的情况。
第三部分,综合素质评价。
一般分为六个部分,如公民素养、团队协作、交流能力、思想品质、劳动技能、操行评语、获奖情况等,它怎么影响到高校招生录取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有自主招生这条路,自主招生参照综合素质评价可能会多一些。
另外,高校招生的时候,要想了解孩子除了成绩之外的其他情况,就要看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一般是电子档案,它怎么影响到专业录取呢?
比如说,一个孩子,他在高中的阶段有没有担任过学生会干部,有没有评选过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那在综合素质评价里面都会有记录,如果有,那可能就优先录取。
以上就是新课标高考的三部分,与以往大纲版不同,这是第一个信息。
第二个信息,请大家了解,我们高中实行新课标教学是始于2004年,初中更早,初中从2001年就开始了,首批新课改启动的省份是海南、广东、山东、宁夏,第二年启动了一个省,是江苏省;首届新课标高考是在2007年,就是率先启动新课标教学的四个省,其中,海南、广东、山东都是自主命题,宁夏用的是全国卷。
实行新课标高考的省份,再参照以往大纲版高考的试卷,没有什么借鉴意义,更多的要看曾经考过新课标高考的省份的试卷,比如海南、广东、山东、宁夏、江苏、北京等。
另外,家长还要注意到高中新课改的命题有一个重要特点叫“超量出题,限量做题”。
这八个字怎么理解呢?
也就是说我们以往大纲版高考的时候,比如数学,22道题,这22道题是你必做的,新课标高考中的必做题,对应我们高中规定必修的模块;针对选修模块,就叫选做题,超量出题主要体现在选做题上。
比如2010年黑龙江或吉林在出选做题的时候,就出三道题,几何证明、坐标方程、不等式,出三道,只要求做一道,这叫做“超量出题,限量做题”。
家长要注意到,这里面有一个原则,有的考生三道题都会,都做了。
但是,都做了没用,阅卷老师怎么给分?
一般情况下只选孩子们选做的第一道题给分,不是像有的考生理解的,哪道题做得对,就给哪道题的分。
5、新课改后,中考、高考的考核目标有什么变化?
上海家长孙女士说,我们也是家有考生的家庭,女儿今年6月就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