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4702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

广西南宁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第I卷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管仲的经济思想中,最为奇特的一项是鼓励消费,他甚至倡导奢侈,这在古往今来的治国者中可谓仅见,在《管子》一书中就有一篇奇文《侈靡篇》。

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这显然是长期短缺经济的必然产物。

然而管仲却提出“俭则伤事”的观点,在他看来,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的减少,从而妨碍生产营利的活动,故曰“伤事”。

(见《管子•乘马》:

“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

”)要如何才能推动消费?

他的答案是,多多消费,甚至无比奢侈地去消费。

(见《管子•侈靡》:

“问曰:

兴时化若何?

莫善于侈靡。

”)

管仲的这一论述曾经迷惑了此后数千年的中国学者,很多他的信奉者言及于此,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百般替管仲声辩。

直到近世,历史学家郭沫若才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郭氏认为:

“他是肯定享乐而反对节约的,他是重视流通而反对轻视商业的,他是主张全面就业而反对消极赈济的,为了能够全面就业,他主张大量消费,甚至主张厚葬。

他的重点是放在大量消费可以促进大量生产这一面。

因而在生产方面该如何进行,如何改进技术之类的话,他就说得很少,几乎可以说没有。

”(郭沫若:

《侈靡篇的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

管仲倡导奢侈的理由是,“丹砂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

富者靡之,贫者为之”。

就是说,只要不人为地堵塞利源,商贾就会日夜不息地从事营运而不知休息,而富裕的人只有不断地消费,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可做。

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管仲甚至做过极端的比喻,他建议在煮蛋之前应先加雕绘,在烧柴之前要先加雕刻——“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

”管仲本人就是一个富足的享乐主义者。

孔子说他的奢侈堪比国君——“其侈逼上”,《史记》说他“富拟于公室”。

据《韩非子》和《论语》等书记载,齐桓公把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管仲。

当然,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管仲对侈靡的推崇,并不仅仅为了自己的享乐。

在《管子•乘马数》中,他谈及了一个非常先进的观点。

他说,每当年岁凶歉的时候,人民没有本业可作,国家就应该进行宫室台榭的修建,以促进人民就业,尤其要雇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

这时候修筑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

这种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的做法,西方人在两千多年后才学习到手,以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为例,当时的美国、德国等无一不是采用了这样的政策,才走出低谷。

可是在两千多年前,管仲就有这样的智慧,确实是让人惊叹的。

据美籍华人经济学家杨联陞的考据,在漫长的中国经济史上,除了管仲,只有宋代的范仲淹等极少数人曾经有过类似的思想。

(选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管仲的经济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1999年国务院决定增加公民的假期时间,“五一”“十一”长假的出现大大带动了我国旅游业和零售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B.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投资四万亿元,大搞铁路、公路、机场等基本建设,纾解了四千万失业者的洪流,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

C.近些年,一些富二代在网络微博中比拼自己拥有的奢侈品,如名牌包、限量版跑车等,更有甚者以百元钞票卷烟,这些现象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D.2014年,苹果公司iphone6,iphone6plus两款手机首日预定达400万部,为其代工的富士康公司100条生产线加班加点,出货量仍供不应求。

2.下列关于管仲提倡奢侈享乐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管仲提倡奢侈是故意迷惑人们,他的实际意图是:

富裕的人不断消费,这样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做;人人不消费,会使商品流通减少,妨碍生产营利活动。

B.管仲反对节

约,提倡奢侈享受,他是富足的享乐主义者,奢侈堪比国君。

据孔子及古籍的说法,管仲利用财富逼迫君主,使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己。

C.郭沫若的《侈靡篇的研究》较中肯地评价了管仲崇尚奢侈的观点:

肯定了他以大量消费来促进大量生产的独到,也指出他忽视指导生产、改进技术的缺点。

D.管仲是成熟的政

治家。

他认为在灾荒年头,

人民无业可作,国家大兴土木,尤其是雇用赤贫者,主要是为促进人民就业,平衡经济,并不仅仅是为了享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管仲鼓励消费,甚至倡导奢侈,说明奢侈消费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节俭是长期短缺经济的产物,当今提倡节俭,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

B.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而管仲所认为的“俭则伤事”也有一定的道理,启示我们要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根据实际效用评判事物。

C.为了推行奢侈消费的观点,管仲甚至建议煮蛋前要先雕绘,烧柴前要先雕刻。

这个观点虽与传统道德不符,但就促进经济发展而言,值得后人广泛推广。

D.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受管仲治国之道的启发,美国和德国采用了相似政策,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使经济走出了低谷。

二、古代诗文阅读(49分)

(一)课内文言文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呜呼!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4.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

原来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

招致

C.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

先例

D.函梁君臣之首函:

用木匣子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系燕父子以组

B.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而皆自于人欤?

C.与嬴而不助五国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D.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苟以天下之大

6.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A.赵尝五战于秦B.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在诗歌和散文创作上均有突出贡献的八位作家的合称,他们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B.“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

苏洵的文章说古论今,纵横评说,长于分析,很有气势。

他的政论文代表作《六国论》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是北宋古文运动的代表。

他的散文《醉翁亭记》格调清丽,意境优美,表现了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让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宠幸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二)课外文言文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

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

累擢太监。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和献所俘旧港酋长。

帝大悦,爵赏有差。

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

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

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

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

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

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

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

九年六月献俘于朝。

帝赦不诛,释归国。

是时,交耻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来者日多。

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

其前伪王子苏干刺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率兵邀击官军。

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

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

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遣使朝贡,辞还。

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

十七年七月还。

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

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敕印往赐之。

比还,而成祖已晏驾。

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

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

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

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

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

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踪迹:

追踪探访

B.多赍金币金币:

钱币财物

C.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邀劫:

邀人抢劫

D.帝以践阼岁久践阼:

登上帝位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

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B.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C.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D.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历经三朝,七次出使。

其中六次都是永乐年间奉明成祖之命出使,只有一次出使是在明成祖晏驾之后,先后出使过三十多个国家。

B.明成祖命令郑和出使是出于政治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追寻明惠帝的下落,另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炫耀军力的强大和国家的富裕。

C.郑和深通外交之道,对番国君长恩威并施。

他在外交上主要采用怀柔的方式,动用武力大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D.郑和出使西洋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

扫清海道,保护商旅;发展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国家的外交关系,所出使的国家纷纷纳贡称臣。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5分)

(2)交耻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来者日多。

(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后面的题目。

夜坐有感

何梦桂①

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熟云归岫②,枝鹊啼干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世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③到夜深。

【注】①何梦桂,淳安人,南宋遗民诗人。

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筑室湖南小酉源。

②“云”“龙”:

君臣风云际会。

③参差:

排箫,古乐器名。

(1)本诗颔联为人称道,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列举两种并作简要赏析。

(6分)

(2)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抒发了哪些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7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锦瑟》中借南海鲛人和蓝田美玉的遭遇表现作者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两句是“,”。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两句既写出了英雄刘裕当年大举北伐的威猛气势,又表达了词人自己人虽老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3)《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

“,。

(4)《阁夜》中用听觉视觉表现诗人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的诗句是“,三峡星河影动摇。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传记,完成14—16题。

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

于敏

青少年时代于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惨痛的记忆,也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愿望。

上大学后,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

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他就拼命学习,很快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

20世纪60年代初,有关部门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原子弹研究一步。

于是,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

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意味着自己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

但是,于敏欣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开始新的研究。

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苏联人用了四年零三个月,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

再加上我们的设备不足,国内当时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有95%的时间是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的,只留下5%的时间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

于是,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

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直至获得所需的数据。

从1960年到1965年初,在艰难的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

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五个多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

爆炸成功后,于敏接着对氢弹的小型化、提高比威力等做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

80年代,在原子弹、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

一些曾经和于敏共同奋战在核武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九院[注]。

于敏也曾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回去做基础研究。

但是,他稍加权衡就放弃了离开九院的想法。

他对别人说,虽然下面还有不少人,但掌握物理设计全面的也就是自己了。

在这个时候把任务全交给下面,显然是不行的。

因为他知道,第一代热核武器虽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性能还需提高,必须发展第二代核武器。

于是,他留了下来,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

正是由于于敏等科学家们的先见之明,中国在禁止地上核试验后,及时转入地下核试验,随即又在全面核禁试前取得了应有的试验数据,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

可以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于敏为人谦虚,待人诚恳。

他给同事讲东西从来

不保留,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

改革开放后,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他的启迪下,写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写上他的名字请他审阅时,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

由于极为平易近人,于敏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们亲切地称为“老于”“于老爷子”。

目前,89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顾问”,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

[注]九院:

第九研究院,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

1965年1月,于敏奉命调入此。

[相关链接]

①于敏记忆力惊人,平时很少记笔记,但他满脑子装的都是数据。

靠大量的数据,他能很快对一个事物做出物理判断。

这是一项特殊的本领,被简称为“粗估”。

这种“粗估”方法被何祚庥院士称为理论研究的灵魂。

(摘自《我所了解的“氢弹之父”于敏》)

②1955年,以朝永振一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大为惊叹。

回日本撰文,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对此,于敏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

(摘自陈海波《于敏:

愿将一生献宏谋》)

③“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1988年被正式解封的于敏,这样对记者说。

(摘自余晓洁《绝密忠诚——记中国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

1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童年亡国奴的生活让于敏深感屈辱,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情怀,正是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感,成为日后于敏从事核武器研究的精神动力。

B.于敏重视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他积极为他们的

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为了使年轻人的论文便于发表,他常常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C.于敏不但有科学的直觉,也不乏战略的眼光。

他预见到世界核武器发展的趋势,加快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进程,从而保证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顺利发展。

D.于敏认为,科学需要开放,应该交流,互相启发。

所以,他主张所有的科学研究工作者都应该出国,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E.作为一名优秀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人员,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深得物理学界的赞誉,在学界曾有“国产土专家一号”的美誉。

15.文中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于敏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为一名“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

敏有哪些精神?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现行高考、中考制度没有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任何给学生减负的举措都只能是________________,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②A股尚未完成由熊转牛,最近的涨势只是熊市反弹的表现,今年A股涨至3000点的可能性极小,这种期望无异于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加宽道路、限号出行等方式解决城市的拥堵固然有效,但毕竟只是权宜之计,与其________________,

不如来个釜底抽薪。

A.隔靴搔痒画饼充饥扬汤止沸B.扬汤止沸画饼充饥隔靴搔痒

C.画饼充饥隔靴搔痒扬汤止沸D.隔靴搔痒扬汤止沸画饼充饥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大学毕业生的毕业选择对其父母及家庭情况会有一定的影响,父母的“职业等级”高,毕业生往往会选择继续学习而不急于就业。

B.足球是当今世界参与人数和传播范围最广的体育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深受世界各国民众喜爱。

C.商家的宰客行为是一种“顽疾”,如果不大力整治,不仅会妨碍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还可能会“恶化”“癌变”,

危及整个行业的生命。

D.日本政府自从悍然宣布购买钓鱼岛以来,中国各地爱国民众以不同的方式对日本政府的丑恶行径予以强烈地谴责和声讨。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每个人都被镶嵌于传统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使传统保持生命力,就要拉近它与当代人的感情距离;要使传统深入当代社会生活之中,就要将它和时代、现实、时尚结合起来。

①它需要解释②不可能支配生活的每一个细节③传统也不是僵化的

④传统不是绝对清晰明了的⑤它需要注入新的活力⑥但传统存在着裂缝

A.③⑤④①⑥②B.⑥②④①③⑤C.③②④①⑥⑤D.⑥②③⑤④①

20.请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

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

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①________________。

其意义又不止于此。

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

少的人,②______________。

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

生变化。

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③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只美丽的蝴蝶去找医生整容。

医生对她说:

“你已经很美丽了,简直无可挑剔,用不着来做美容。

”蝴蝶说:

“红颜易老,我想把自己整得再年轻一点。

”医生说:

“其实,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

”蝴蝶打断医生的话:

“我说了,我要再年轻一点,再年轻一点!

”医生只好同意为蝴蝶做了整容手术。

几天后,当一层层的绷带被解开,蝴蝶怀着激动的心情接过镜子,一看,里面竟然是条毛毛虫。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