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分享之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4538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分享之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ppt分享之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ppt分享之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ppt分享之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ppt分享之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pt分享之文档.docx

《ppt分享之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分享之文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pt分享之文档.docx

ppt分享之文档

力拔山兮,虞姬奈何兮

胡笳本自出胡中,响有余兮思无穷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一、《高山流水》

《列子·汤问》记载:

伯雅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

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气势雄伟的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

“巍巍乎志在高山。

”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曲子,钟子期又说:

“洋洋乎志在流水。

”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奏乐曲《高山流水》的内涵。

从此,他们俩人结成了知音,被传为千古佳话。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

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

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片,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新的“知音”。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

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古代琴曲。

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

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

“《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

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

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

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

《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

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

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郑国人列御寇在《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

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

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琴。

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

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

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

“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

”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

但《列子》中并无伯牙因钟子期离世而从此不再鼓琴的内容。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做了类似的记载: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泰山’。

少时而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

‘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吕氏春秋》的记述与《列子》的记述大致相当,但交代了结局:

钟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吕氏春秋》虽非信史,但有《列子》记述在前,其内容也并非毫无根据。

于是伯牙不复鼓琴一说被当作佳话流传下来。

伯牙在当时应该很知名,荀况在《劝学》篇里也曾提到他:

“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虽然语近夸张,但大音乐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无疑问的。

 

二、《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

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

据《神奇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共45段。

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

此曲之所以能跻身十大古曲之一,还得部分归功于嵇康。

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对司马氏的专政而惨遭杀害,在临行前嵇康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弹奏完毕他叹息道,《广陵散》今天成为绝响。

之后《广陵散》名声大振,人们在理解这首乐曲时又多了一层意义,它蕴涵了一种蔑视权贵、愤恨不平的情绪。

广陵散:

古琴曲。

又名《广陵止息》,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

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宰相侠累有宿仇,而聂政与严仲子交好,他为严仲子而刺杀韩相,体现了一种“士为知已者死”的情操。

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神奇秘谱》关于此曲的标题就是源于这个故事。

  

  东汉蔡邕的《琴操》谈到与该曲相关的历史故事:

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

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10余年。

身怀绝技返韩时,已无人相识。

于是,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他自已当然也是壮烈身亡了。

近代琴家杨时百,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剌韩王曲》。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一首曲调较为激昂的古琴曲。

根据刘东升的《中国音乐史略》,《广陵散》大约产生于东汉后期。

据说,《广陵散》这一旷世名曲,因聂政刺韩相而缘起,因嵇康受大辟刑而绝世。

因而古曲《广陵散》的背后,实际上包含了聂政和嵇康的两个典故。

《广陵散》的各曲段分别为井里(聂政故乡)、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投剑、峻迹、微行,与聂政刺杀韩相的整个过程大致相切合。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中记载,聂政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勇士。

当时韩国大臣严遂(字仲子)与韩相韩傀(字侠累)产生了仇隙。

严仲子花重金试图收买聂政去刺杀侠累。

聂政原本为一市井“屠狗辈”,因要赡养老母,故拒绝了严仲子的厚礼。

后来聂政的母亲离世,聂政在安葬母亲之后,对严仲子说自己本来是市井之徒,而严仲子作为“诸侯之卿相”,不远千里,驱车前来以重金邀请。

此番礼遇,聂政自然要回报,因此他“将为知己者用”,誓死报答严仲子。

严仲子说自己的仇人是韩相侠累。

他一直想请刺客去刺杀侠累。

但侠累是韩国国君的叔父,宗族盛多,周围防卫森严,恐不易得手。

聂政随即答应了严仲子的请求。

聂政仗剑只身前往韩国邑都。

到了邑都后韩相侠累正在府中。

侠累虽然有大量侍卫层层保护,但聂政还是如探囊取物般刺杀了侠累。

《史记》中只用了简略的语言描述了惊心动魄的刺杀场面,“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

聂政大呼不止,又连杀数十人。

聂政最后把剑指向了自己,割面,剜眼,剖腹。

聂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有人认出自己而连累严仲子。

后聂政被暴尸于市,可无人认得他。

韩国国君以百金悬赏提供线索的人。

后来聂政的姐姐聂荣听说有刺客刺杀了韩相而被暴尸街头,就怀疑是自己的弟弟聂政所为,于是聂荣立即动身到韩国去探询究竟。

聂荣到达聂政的暴尸之处后,认出了自己的弟弟,大哭。

聂荣对围观者说:

“这是我的弟弟聂政,他受了严仲子重托来刺杀侠累。

为了避免株连我,竟然自破面相。

我不能连累聂政的声名啊。

”然后聂荣哀恸而死。

根据索隐对《史记》的注解,聂荣显然误会了聂政的意图。

聂政这么做的目的是保护严仲子,而聂荣以为是为了避免连累自己。

但聂荣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以列其名”,以避免聂政成为无名刺客。

聂政刺杀侠累应该是当时非常有影响的政治事件。

晋﹑楚﹑齐、卫等国的人听说此事后,赞赏聂政“士为知己者死”的无畏气概,又赞扬聂荣是烈女,一个弱女子,不惜“绝险千里”,从而使聂政得以名扬天下。

同时又称赞严仲子“知人能得士”。

偏偏无人对侠累的死表示惋惜和同情。

买凶杀人的严仲子,是整个事件的幕后主谋。

无论是《史记》还是《战国策》都很中立的提到严仲子与侠累之间的矛盾冲突。

例如《史记·卷八十六》里这样说,“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却”。

《战国策·韩策二》提到,“韩傀相韩,严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

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

韩傀以之叱之于朝。

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

于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

”可见当时两人已经水火不能相容。

但孰是孰非,谁也不知以现代人的标准来看,刺杀一国政要是非常严重的罪行,聂政也许是最凶残的恐怖主义分子之一。

根据《战国策·韩策二》的记载,聂政当时还刺伤了正在侠累府中的韩国国君韩哀候。

《史记·表》中提到这一事件时,仅一句,“贼杀韩相侠累”。

不提聂政的名字,而简略为“贼”,明显带有贬抑刺客行为的意思。

然而太史公在刺客列传里则对聂政的事迹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正面的肯定态度。

另外,《战国策·唐睢不辱使命》中提到,唐睢称赞聂政是“士之怒”,气概丝毫不弱于秦王的“天子之怒”。

唐睢还说: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当时天现晴空彩虹的景象,弦外之音即是,聂政刺韩相是顺应天命。

可见,聂政的行为在当时被看作是英雄义士的行径。

《广陵散》琴曲最早出现的年代大约为东汉后期。

在东汉蔡邕的《琴操》里,这次刺杀变成了一则民间故事。

在这则故事里,聂政杀的不是韩相,而是韩王。

聂政也不是为严仲子而行刺,而是为父报仇。

原来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由于不能及时交付而被杀。

于是聂政成了遗腹子。

长大后聂政在山中遇到了仙人,学会了鼓琴的绝艺。

聂政还掌握了异容术,变得无人认识自己。

一天聂政在闹市鼓琴,“观者成行,马牛止听”。

韩王听说后立即召见了聂政,命聂政当众鼓琴。

这时聂政取出琴中藏匿的剑,一举刺杀了韩王,为父亲报了仇。

后来伏在聂政尸体上恸哭不止的不是聂荣,而是聂政的母亲。

这个故事被蔡邕取名为“聂政刺韩王”。

这个“聂政刺韩王”的故事反而成了《广陵散》的曲情。

虽然故事情节与史书的记载有太多出入,但《广陵散》一曲主要表现的内容,如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投剑等,并未因故事的走样而减色。

聂政所在的时代大约过了六百多年,西晋一位才智超绝、旷迈不群的人物,使《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响。

这个人就是“竹林七贤”中最有影响力的名士――嵇康。

嵇康是魏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音乐家。

当时司马氏与曹魏争权,“性烈而才俊”的嵇康,站在曹魏一边,对司马氏始终抱着不合作的态度。

嵇康对司马氏集团的抵触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公元前262年,嵇康以“乱政”之罪被斩首。

嵇康曾被钟会指责为“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他的独立不羁,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中记载,“嵇中散(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

曲终,曰:

‘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

文王亦寻悔焉。

”即便有三千太学生上书“请以为师”,司马昭也不允。

为了铲除异己,司马氏早已族灭了曹爽、何晏等八家名门望族,如何会对嵇康这个名士下不了手呢?

《广陵散》虽“声调绝伦”,但历来有人批评《广陵散》“最不和平”,“愤怒躁急”,有所谓“臣凌君之象”。

想必嵇康当时在刑场上以此曲来抒臆积郁于胸中的不平。

曾著有《声无哀乐论》的嵇康,一向主张音声来源于自然的本质,而与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无关。

嵇康临刑时,神气不变。

但曲为心声。

不知嵇康面对大辟之刑时如何在“怫郁慷慨”处,表现出“雷霆风雨”和“戈矛纵横”的气势,从而以此曲作为对强权的最后反抗?

千年后重听此曲,不能不念及聂政,不能不遥想嵇康。

三、《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首展景抒怀的琴曲,又名《雁落平沙》、《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逊、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

曲谱最早载于公元1634年(明末崇祯七年)刊印的藩王朱常淓纂集《古音正宗》。

此曲原为四段,在流传的过程中发展成六段、七段、八段等不一。

全曲以水墨画般的笔触,淡远而苍劲地勾勒出大自然寥廓壮丽的秋江景色,表现清浅的沙流,云程万里,天际群雁飞鸣起落的声情。

曲意爽朗,乐思开阔,给人以肃穆而又富于生机之感,借鸿雁之高飞远翔,抒发和寄托人们的胸臆,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祖国美丽风光的歌颂与热爱。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

《古音正宗》中说此曲:

“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

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

……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

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

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

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

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

”这段解题对雁性的描写极其深刻生动。

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

四、《梅花三弄》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中国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

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

《枯木禅琴谱》说:

“曲音清幽,音节舒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须从容联络,方得其旨。

晋隋以来有此笛曲,为东晋大将桓伊所作。

后经唐代琴家颜师古改编为琴曲,流传至今。

梅花傲霜高洁的品格,是古今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常为人们用以隐喻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明杨抡《伯牙心法》记载:

“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

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徽云尔。

”琴曲中采用完整重复三段泛音写法不多见,“故有处处三叠阳关,夜夜梅花三弄之诮。

”(《律话》)。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

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此曲最早见于1818年出版的华秋萍《琵琶谱》,

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

《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中提到一个神话中的天神,“刑天与天帝争,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操干戚以舞。

”后人说,“干戚之舞,猛志常在。

胸腹代首,天刑何有于我哉?

”陶渊明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样的诗句。

每当看到这些文字,总令人想起历史上一位惊天动地的人物,这个人也一样的“猛志常在”,有“力拔山兮气盖世”超凡气概,虽然最后失败,却在历史上留下耀眼的身影。

这个人就是项羽。

华夏如果有一个战神似的人物,项羽无疑应属第一人选。

项羽具有不可一世的胆识和气势,古今少有。

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暴秦的终结者。

诚如太史公所言,“(项羽)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做为暴秦的终结者,项羽创造了很多奇迹。

例如巨鹿之战,面对秦军,诸侯皆惧。

唯项羽率领楚军迎战强大的秦军。

从秦二世三年十一月项羽任上将军渡河北上起,至这年七月章邯投降为止,历时九个月,先后全歼王离军,收降章邯军,使秦军的全部主力丧失殆尽,为推翻秦皇朝创造了条件。

又如彭城之战,千里奇兵突进,以三万击败数十万刘邦联军。

然而,打碎了旧王朝后,他却不能建立一个新王朝。

而刘邦,以一地位低微的亭长出身,与他的平民追随者们一道,缔造了一个新的大一统帝国,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前无古人了。

勇猛之余,项羽残暴的一面也相当惊人。

早年攻襄城之战中,由于秦军誓死不降,襄城被攻破后项羽将守城将士“皆坑之”。

巨鹿之战后,项羽下令将秦将章邯手下二十万秦军将士全部坑杀。

汉高祖二年,项羽还支使手下杀了“义帝”。

手下谋士韩生劝项羽不成,说了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

”立即被项羽烹杀。

项羽还烹杀了刘邦的御史大夫周苛等人。

然而,残暴并非项羽的致命伤。

项羽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政治联盟。

秦亡之后,天下纷争。

项羽曾经自封西楚霸王,并以裂土分封、功臣为王的方式分封天下,但这次分封后,诸侯们并没有效忠自己。

由于他的残暴和赏罚不明,使得他在诸侯间缺乏公信力。

分封之后回到徐州不到才几个月时间,就已经反叛四起了。

正如贾谊所说,仁谊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里的仁谊当然是一种政治手段。

项羽显然不是一个具有政治智慧的人物。

刘邦最后与项羽决战时,和韩信、彭越相约合力伐楚,当时韩信、彭越没并有发兵。

最终刘邦承诺把齐地封给韩信,梁地封给彭越,两人才引兵而来,这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分封臣子,而是以对等的资格结下了分地之盟。

所以,与其说楚被汉灭,项羽败于刘邦之手,不如说项楚实际上为被诸侯的联盟军队所灭,汉高祖不过是联军领袖罢了。

    两军阵前,项羽曾对刘邦说: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刘邦虽在气概上虽已略输一筹,但他不以为意,大笑着说:

“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最后的胜利总是属于那些更有政治智慧和权谋手段的人。

公元前202前,楚汉相争接近尾声,双方会战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三十万汉军围住了十万楚军。

汉方为瓦解对方军心,就叫兵士们唱起了楚歌,楚兵大多离家已久,早已厌倦了连年征战。

楚军中有人开始唱和,军心彻底动摇。

一看大势已去,项羽已无计可施,对虞姬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则和道: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唱完便拔剑自刎而死。

项羽后来逃到乌江边,面对滔滔的江水,仰天长叹道:

“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于是拔剑自杀。

后人根据这一段垓下之战作了两个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汉》。

明朝王猷定为明代琵琶演奏家汤应曾写的《汤琵琶传》中生动的描述了这支曲子。

此曲一开始便是两军决战垓下,一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

“金声、鼓声、剑努声、人马辟易声”此起彼伏,然后一阵沉寂。

胜负已见分晓,一片哀怨的“楚歌声”响起,英雄末路的项羽发出“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后有“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等等。

《楚汉》后来演化为两个不同的版本,即《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

虽然反映相同的历史题材,但两支曲子立意完全不同。

《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和汉军,重点内容是“十面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等,乐曲高昂激越、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和出军,重点段落是“楚歌”、“别姬”,乐曲沉雄悲壮,又凄楚宛转,重在描述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与虞姬诀别的场面。

前者是赞歌,后者则是挽歌。

杜牧《题乌江项羽庙》诗云:

“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兒。

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很为项羽惋惜,他认为胜败“不可期”,是兵家常事,假设项羽渡江,也许会象当年兴兵抗秦那样卷土重来。

而王安石则反其意而行,他在《叠题乌江亭》中说: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谁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与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为史家正论。

但杜诗表现了一种死中求活的心志,读来更令人荡气回肠。

以上无论是琴曲还是诗,都有两种不同的立意。

后世的观点中有的扬刘抑项,为刘邦唱赞歌;也有的抑刘扬项,为项羽献挽歌。

这种对立,折射出两种不同的英雄史观。

即对历史终结者和历史建构者所采取的不同态度。

事实上,“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不过是文人的咏叹罢了。

当年是天下人共反强秦,楚霸王几乎靠一己之力,打垮了秦帝国的军队,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而如今,刘邦携天下之众,而自己众叛亲离。

战乱日久,天下人心思定,势易时移,时局已非当年八百江东子弟起兵抗秦可比。

项羽已经彻底丧失了争天下的资本。

朱光潜說:

“悲剧人物一般都有非凡的力量,坚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常常代表某种力量或理想,并以超人的坚決和毅力把它们坚持到底。

”项羽至死不承认自己的过错,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也许这才是项羽。

在《十面埋伏》高昂的曲调中,传来的不仅仅是胜利者的欢快的号角,还有失败者非凡的气概。

 

六、《夕阳萧鼓》

  《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乐曲原分有10段,分别为:

  一、夕阳箫鼓

  二、花蕊散回风

  三、关山临却月

  四、临水斜阳

  五、枫荻秋声

  六、巫峡千寻

  七、箫声红树里

  八、临江晚眺

  九、渔舟唱晚

  十、夕阳影里一归舟乐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

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

事实上《夕阳箫鼓》的意境与《琵琶行》有较大差异。

史上更多人认为《夕阳箫鼓》的音乐内容和其展示的意境,来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

《夕阳箫鼓》的曲情基本来自《春江花月夜》的诗情。

张若虚虽不著名,但他拥有这首被后人称为“孤篇冠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足以使他在初唐至盛唐那个天才辈出的年代里占有一席之地。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此诗一开始便立意高远,气势雄浑。

从春江到海潮,从江树到花林,从月升到月落,从现实到梦境,张若虚给世人描绘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图景,苍茫深阔,静谧优美。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四句,历来被认为包含了对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用闻一多的话来说,“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没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

此诗结尾有游子思归、离愁别恨等情绪,虽略显感伤,仍不减大气。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向盛唐过渡的标志性诗作,兼具初唐气度和盛唐气象。

博大,进取,宽容,唯美,已经成为唐朝的一种“时代气质”。

附: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七、《渔樵问答》

曲谱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明萧鸾撰于1560年):

“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

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

此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

音乐形象生动,精确。

《琴学初津》云此曲:

“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

八、《胡笳十八拍》

古琴曲《胡笳十八拍》是根据汉代以来流传的同名叙事诗而创作的琴曲,是我国音乐史上一首杰出的古典名曲。

原诗作者一说为蔡文姬,但《后汉书·蔡琰传》中未见记载,故难以定论。

其音乐为唐人传谱。

全曲共十八段,运用宫、徵、羽三种调式,音乐的对比与发展层次分明,分两大层次,前十来拍主要倾述作者身在胡地时对故乡的思恋;后一层次则抒发出作者惜别稚子的隐痛与悲怨。

乐曲以十分感人的乐调诉说了蔡琰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写了主人公对祖国、对故土的深沉思念及骨肉离别的痛苦感情。

被郭沫若称道为“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

 《胡笳十八拍》原是一首琴歌,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表现了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和浩然怨气。

现以琴曲流传最为广泛。

  胡笳十八拍:

古琴曲,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

“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

李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