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地理三维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精致讲义第三部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语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33792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地理三维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精致讲义第三部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版高考地理三维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精致讲义第三部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版高考地理三维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精致讲义第三部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版高考地理三维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精致讲义第三部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版高考地理三维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精致讲义第三部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地理三维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精致讲义第三部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语文.docx

《版高考地理三维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精致讲义第三部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地理三维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精致讲义第三部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语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地理三维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精致讲义第三部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语文.docx

版高考地理三维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精致讲义第三部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语文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讲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考纲呈现

考点展示

全国卷5年考情统计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5年1考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原则

未单独命题,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应加以重视

考点

(一)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由图表忆基础]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忆下列知识。

(1)环境问题的表现:

①资源短缺:

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

②生态破坏:

如土地荒漠化(图例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图例乙)。

③环境污染:

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等,图例丙为酸雨危害。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口的过度增长、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3)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

①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②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温馨提示]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由问题引知识]

[一题串知] 

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

(1)~

(2)题。

(1)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D.水污染

(2)该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是(  )

A.过度砍伐森林B.过量引水灌溉

C.过度开发沼泽D.过度城市化

[解析] 第

(1)题,对比该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示意图,可知沙漠面积扩大。

通过图示可知,该区位于沙漠,气候干旱,而土地荒漠化是该区的主要环境问题。

(2)题,对比该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示意图,可知森林面积减少,沙漠面积扩大。

图中30年前和现在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森林面积减少,图示荒漠化扩张的直接原因是森林的减少。

[答案] 

(1)B 

(2)A

[一站归纳] 环境问题的3个考查点

(一)生态破坏问题

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滥垦、滥伐、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

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

(二)环境污染问题

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

泰晤士河的悲剧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

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围城”现象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噪声等

城市噪声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石油泄漏

(三)资源短缺问题

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

水资源短缺

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

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

土地资源短缺

生态退耕、建设占地等

我国人均耕地较少

能源短缺

利用率低、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

[由典例学方法]

[典例] (2019·重庆高考·节选)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

2019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

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

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 ②雾霾严重 ③珊瑚退化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学审题]

[答案] D

[学方法]

环境问题的解答思路

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从而结合有关的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

2.分析成因

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

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

3.分析后果与危害

主要是指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回答问题时要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

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可偏颇。

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

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主要问题

具体措施

环境污染

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生态破坏

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资源短缺

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由高考到模拟]

一、高考真题集中研究——找规律

(2019·上海高考)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

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1~3题。

1.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9月到11月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D.6月到8月

3.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1.A 2.D 3.D 第1题,由图文材料可以读出赤潮发生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应为南方近岸海域;有机物、营养盐等物质在城市近岸海域较丰富。

第2题,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赤潮发生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推断6月到8月发生赤潮的可能性较大。

第3题,赤潮是在温度比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物质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产生的,当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时,可以降低赤潮产生的污染程度,但也会使污染扩散。

(2019·北京高考)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下题。

4.土壤铜含量(  )

A.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

B.从冶炼厂向北递增幅度小

C.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

D.在居民点大于200mg/kg

解析:

选C 图中土壤铜含量等值线在上游河段顺河流而下,铜含量不仅没有减小,反而增大,可见河流对土壤中铜含量没有明显的稀释作用,故A错误。

从等值线变化看,从冶炼厂向北铜含量不是递增,而是递减,故B错误。

图中等值线高值区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这与我国北方冬夏季风的方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相同,故C正确。

由图可知,在居民点铜含量为150~200mg/kg之间,故D错误。

二、名校模拟重点研究——明趋势

(2019·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模拟)据观测,近些年鄱阳湖枯水期逐年延长,甚至出现完全干涸的状况,而洪涝灾害逐年加重,有人认为这与三峡水库的修建和丹江口水库的南水北调有关。

2019年至今,江西省计划在鄱阳湖入江水道最窄处修建大坝,招致众多专家非议,一直未获国家批准。

据此完成1~3题。

1.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  )

A.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B.河道淤积加重

C.河水搬运能力增强D.含沙量减少

2.有人认为鄱阳湖枯水期逐年延长可能与三峡水库的修建和丹江口水库的南水北调有关,其原因可能是这两个工程(  )

A.引起气候变化,鄱阳湖流域内降水减少

B.导致长江河床下降,鄱阳湖水加速外流

C.导致长江水位下降,鄱阳湖水加速外流

D.均把长江水调往华北,导致长江水位下降

3.鄱阳湖大坝修建计划目前难以通过的主要原因是(  )

A.可能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B.耗资巨大,政府财力不济

C.可能导致湖泊严重淤积,得不偿失

D.淹没良田,移民搬迁费用过高

解析:

1.D 2.C 3.A 第1题,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河水搬运能力减弱,含沙量减少,河道淤积减轻,所以D正确。

第2题,有人认为鄱阳湖枯水期逐年延长可能与三峡水库的修建和丹江口水库的南水北调有关,其原因可能是这两个工程导致长江水位下降,鄱阳湖水加速外流,所以C正确。

第3题,大坝建成以后,鄱阳湖在冬季依旧能保持较高水位,这将导致湖区大量湿地消失,不仅众多的鸟类无法在此越冬,生物多样性也会遭到破坏,A对。

大坝修建难以通过与资金无关,B错。

湖泊大坝修建导致鄱阳湖水位升高,淤积较轻,C错。

鄱阳湖大坝的修建是为了保持鄱阳湖原有水域,进而发展养殖、航运等,不会导致大量移民,D错。

故选A。

(2019·钦州模拟)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分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4.D 5.A 第4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大陆性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温日较差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易发生土壤侵蚀,故地膜覆盖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

第5题,残留在土壤中的破碎地膜会阻断土壤空隙,影响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从而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危害农作物根系发育,阻碍土壤水分的运移,①③正确。

地膜有保温、保土作用,所以②④错误。

考点

(二)可持续发展

[由图表忆基础]

1.读下面三幅人地关系示意图,回忆知识。

2.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

①生态持续发展(基础)。

②经济持续发展(条件)。

③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3)原则:

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由问题引知识]

[一题串知]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

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

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

据此完成

(1)~

(2)题。

(1)“慢生鸭”饲养者在保障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公正性原则

(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使用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第

(1)题,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是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持续性原则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共同性原则是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虽然不同,但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

“慢生鸭”饲养中饲养者获取高利润,消费者获取健康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2)题,绿色食品,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或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

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当然不行;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可以实现无污染;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也不行;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

[答案] 

(1)A 

(2)B

[一站归纳]   可持续发展的2个考查点

(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原则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二)分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行为的转变

资源利用方式

粗放利用

转 变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

资源利用

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

循环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置

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由高考到模拟]

一、高考真题集中研究——找规律

1.(2019·北京高考·节选)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

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m)。

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选D 如果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数量急剧减少,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并影响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①正确;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食物,比如山羊等食草动物数量的增多,而食草动物增多会破坏山区的草场,导致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继而山区的环境承载力下降,②错误;过度猎狼和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的关系,③错误;过度猎狼违反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公平性,④正确。

所以D正确。

(2019·天津高考·节选)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

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

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

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

解析:

选C 注意题干中“生态可持续发展”这个信息点,A项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B、D两项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2019·江苏高考·改编)《201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

报告以2019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9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

读图回答3~4题。

3.2019~2019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①大量消耗资源 ②大量排放污染物 ③科教投入不足

④人口增长缓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②④

4.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①社会保障建设 ②经济基础建设 ③农业基础建设 

④生态与环境建设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3.A 4.C 从图中可知发展支持系统能力指数最高,说明经济发展最快,可能会大量消耗资源,排放大量废弃物。

而生存支持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能力指数最小,说明今后应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各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

二、名校模拟重点研究——明趋势

(2019·大庆模拟)读我国某市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生态经济示范区体系中a、b、c、d表示的事项依次为(  )

A.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

B.自然资源、市场、环境、环保体系

C.自然资源、环境、市场、环保体系

D.自然资源、市场、环保体系、环境

2.关于该示范区生态经济体系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降低了产业对资源的依赖

②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③拥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 ④依托海运,有利于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1.D 2.C 第1题,据图可知,a为原料;b为产品的销售区;c为废弃物的处理环节;d为废弃物的排放区,故只有D选项正确。

第2题,图示流程图从产品生产→废弃物处理→产品销售,全过程实现了工业的清洁生产,运输方式依托海运,有利于利用国内外资源、市场,故C选项正确。

可持续城市是指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环境的城市。

如图为我国某可持续城市的发展指数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努力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工业产值烟尘排放量,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有序性原则

4.图示可持续城市发展指数中,能体现出的做法是(  )

A.提高能源利用率B.降低碳排放量

C.提高城市绿化率D.减少污染物排放

解析:

3.C 4.D 第3题,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该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第4题,图示体现了生活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没有体现出城市绿化率、能源利用率、碳排放量的变化。

[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

4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大孤山铁矿所在的矿区,距离鞍山十几千米,因丰富的铁矿储量被称为“十里铁山”。

经过近百年的开采,大孤山从一座海拔近300m的山变成了海拔-300多米的大深坑。

下图为大孤山铁矿遥感图。

读图完成1~2题。

1.这种“人造天坑”的形成出现在(  )

A.采集渔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D.环境文明时期

2.该地质奇观形成的背后隐藏的环境问题有(  )

①植被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地面塌陷 ④地震

⑤水污染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解析:

1.C 2.C 第1题,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人们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

第2题,矿山开采地区的土地资源、植被遭到破坏,从而易引发水土流失;采矿坑周围容易引发地面塌陷;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易对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

近几年北京市雾霾天气严重,有的年份霾天达到124天,集中在1~3月和10~12月。

读图,回答3~4题。

3.北京市(  )

A.春季多大风,雾霾天气增多

B.夏季降水量大,雾霾天数少

C.燃烧煤炭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D.工业发展水平高,污染严重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市治理PM2.5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人工降雨,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数量

B.减小煤炭使用量,缩短冬季供暖时间

C.将有污染的工业企业搬迁到周边地区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

解析:

3.B 4.D 第3题,材料中信息说明冬季雾霾天数多,夏季雾霾天数少,原因是夏季降水多,空气中的污染物质随大气降水降落到地面,所以空气中污染物质含量小,雾霾天数少;冬季降水少,再加上燃煤取暖,空气中污染物质排放量大,雾霾严重;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霾天气的主要污染源来自区域传输和机动车尾气排放,而非燃煤排放;环境污染与工业发展水平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如果重视环境保护,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治理污染,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就不会造成严重污染。

第4题,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主要污染源之一,故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

(2019·淄博期中考试)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5~7题。

5.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  )

A.改善环境质量

B.人类与环境统一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物质资料生产

6.结合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类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类的任务

D.人类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7.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任务是(  )

A.控制人口规模

B.转变发展模式

C.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

解析:

5.A 6.D 7.A 第5题,人类的生产既有自身生产也有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生产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故①为物质资料生产,③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改善环境质量,故②为改善环境质量;要想达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人类与环境统一,故④为人类与环境统一。

第6题,A、B、C三项的叙述都是片面的,人类只有尊重自然才能发展自己。

第7题,根据图分析,协调人地关系首先要控制人口规模。

成都的活水公园是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人水相依”的生态理念,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展示被污染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如图为成都的活水公园。

据此完成8~9题。

8.可以发展成都治水模式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B.兰州

C.西宁D.广州

9.建立活水公园的生态效益是(  )

A.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B.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加快水体流动,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C.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

D.推广高科技的环保技术

解析:

8.D 9.B 第8题,成都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发展活水公园是为了合理利用城市内的降水资源。

广州降水量大,也可以发展成都的治水模式。

第9题,建立活水公园可充分利用水循环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降低水的污染浓度。

读某农业生态园生态链循环模式图,完成10~11题。

10.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有(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 ④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 ⑤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⑥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⑥

11.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

①食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 ②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 ③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 ④收集珍禽的羽毛制作成观赏标本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10.C 11.D 第10题,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⑥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属于经济效益而不属于生态效益。

第11题,②养殖黄粉虫和③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不属于废弃物的再利用,而是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30分)

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

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