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731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docx

《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docx

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

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提纲

第1章:

走进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1.病毒属于生物的标志是能通过增殖产生后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寄生生活。

可分为DNA病毒(如噬菌体)和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两类。

2.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受精卵;受精作用的场所:

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

输卵管、子宫;

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完成缩手反射至少需要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参与;

4.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主要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T淋巴细胞;

5.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注意:

①心肌、平滑肌、骨骼肌属组织,一块骨骼肌属于器官;②绿色开花植物有6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③绿色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④单个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⑤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

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7.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高倍显微镜使用要点:

①找:

在低倍镜下找到所要观察的目标;②移:

移动装片使观察目标处于视野的中央③换: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④调:

调节光圈,反光镜和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明亮

2.注意:

①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正确的方法:

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右眼作记录,画图;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③目镜的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物体长度和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⑤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

根据放大倍数和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⑥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

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⑦显微镜成像规律:

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上下左右同时颠倒,旋转1800)(b→q,d→p);

⑧往物像所在的位置移动装片才能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物象在右下方就往右下方移动装片);

3.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类;

①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真菌等;(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和蕈类)

②原核细胞构成原核生物,如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蓝藻,衣原体;(记忆口诀:

细线立刻织蓝衣)

注意:

细菌一般含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如乳酸(杆)菌,醋酸杆菌、葡萄球菌属细菌,是原核生物;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发菜和念珠藻。

蓝藻在水体里由于富营养化而群体聚集会产生水华(淡水)和赤潮(海水);

4.蓝藻细胞的细胞质中仅含一种细胞器:

核糖体;蓝藻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含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细菌中的绝大多数是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5.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

均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均以DNA为遗传物质;

6.细胞学说的建立者:

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细胞学说要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丛老细胞中产生;

7.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8.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英国的虎克;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的科学家:

荷兰的列文虎克;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重点内容)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3.最基本的元素:

C(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基本元素:

C、H、O、N;

主要元素:

C、H、O、N、P、S;

大量元素:

C、H、O、N、P、S、K、Ca、Mg;

微量元素:

Fe、Mn、B、Zn、Mo、Cu(铁猛碰新木桶)

4.鲜重元素含量:

O>C>H>N;

干重元素含量排行:

C>O>N>H

鲜重化合物含量排行:

水>蛋白质>脂质>糖类;

干重化合物含量排行:

蛋白质>脂质>糖类

5.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要求:

现配现用、水浴加热);

①常见的还原性糖包括:

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②斐林试剂甲液:

0.1g/mlNaOH;斐林试剂乙液:

0.05g/mlCuSO4;

③斐林试剂由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1:

1现配现用;

④该过程需要水浴加热;

⑤试管中颜色变化过程:

蓝色→棕色→砖红色

6.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①双缩脲试剂A液:

0.1g/mlNaOH;双缩脲试剂B液:

0.01g/mlCuSO4

②显色反应中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7.脂肪﹢苏丹Ⅲ→橘黄色;脂肪﹢苏丹Ⅳ→红色;淀粉﹢碘液→蓝色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重点内容)

1.组成元素:

C、H、O、N(可能含有P、S、Fe等);

2.基本组成单位:

氨基酸(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

必需氨基酸:

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8种:

甲(甲硫氨酸)携(缬氨酸)来(赖氨酸)一(异亮氨酸)本(苯丙氨酸)亮(亮氨酸)色(色氨酸)书(苏氨酸));非必需氨基酸:

12种。

3.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特点:

①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

②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③其他氨基和羧基都位于R基上,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注意:

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水中的H一个来自氨基,一个来自羧基,O来自羧基。

4.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水解需水数

一条多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一个羧基(-COOH),分别位于肽链的两端

5.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②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6.蛋白质的功能:

①组成功能:

肌肉;②催化功能:

酶③运输功能:

血红蛋白;④调节功能:

生长激素;⑤免疫功能:

抗体(口诀:

组、催、运、调、免)

7.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

盐析可逆,变性不可逆;

8.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1.核酸的分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2.核酸的组成元素:

C、H、O、N、P

3.核酸基本组成单位:

核苷酸(包括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

4.核苷酸的分类:

①脱氧核苷酸:

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A/T/G/C),故脱氧核苷酸4种

②核糖核苷酸:

磷酸+核糖+含氮碱基(A/U/G/C),故核糖核苷酸4种

5.核酸的分布:

①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

②核糖核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包括mRNA,rRNA,tRNA三类。

③DNA+甲基绿→绿色;

④RNA+吡罗红→红色【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要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现配现用】

6.①在病毒体内含核酸1种,碱基4种,核苷酸4种②在细胞内含核酸2种,碱基5种(AGCTU),核苷酸8种,【细胞包括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7.脱氧核苷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脱氧核苷酸长链,DNA分子由2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组成(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

8.核糖核苷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核糖核苷酸长链,RNA分子一般由1条核糖核苷酸链组成(单链)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糖类的组成元素:

C、H、O(又称碳水化合物);

2.功能:

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3.糖的分类:

⑴单糖:

①五碳糖:

核糖(C5H10O5)和脱氧核糖(C5H10O4)

②六碳糖:

葡萄糖(C6H12O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还原性糖)和果糖(自然界最甜的糖,是还原性糖)

⑵二糖:

(C12H22O11):

①蔗糖:

甘蔗,甜菜中(植物细胞中的二糖)

②麦芽糖:

发芽的麦粒中(植物细胞中的二糖),是还原性糖;

③乳糖:

乳汁中(动物细胞中的二糖)

⑶多糖:

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糖类(C6H5O10)n,基本组成单位(单体)是葡萄糖。

①淀粉:

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储能物质;

②纤维素:

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一般不提供能量;

③糖原:

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主要有肝糖原和肌糖原两类;

4.脂肪:

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①组成元素:

C、H、O(与糖类相比,C、H比例高,燃烧时耗氧多,产能多)

②功能:

储能、保温、缓压、减摩;

5.磷脂:

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的基本骨架;

6.固醇:

小分子物质

①胆固醇:

动物细胞膜的成分;

②性激素: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③维生素D:

促进小肠对Ca和P的吸收(幼年缺乏易患佝偻病);

7.多糖的单体:

葡萄糖;蛋白质的单体:

氨基酸;核酸的单体:

核苷酸

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

主要储能物质:

脂肪;

直接能源物质:

ATP;

能量最终来源:

太阳能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1.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2.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3.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结合水和自由水

4.结合水:

和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丢失将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

5.自由水:

细胞内良好的溶剂;生化反应的媒介并参与生物化学反应;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6.自由水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结合水含量越高细胞抗性越强;

7.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8.无机盐的功能:

①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Mg2+(叶绿素)、Fe2+(血红蛋白)、CaCO3(骨骼,牙齿)、I(甲状腺激素)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血液内钙离子浓度过低导致抽搐;

③维持细胞内的平衡(酸碱平衡,渗透压平衡,离子平衡)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将其放在清水中,吸水胀破可以得到细胞膜

2.细胞膜的成分:

①脂质(50%):

以磷脂为主,是细胞膜的骨架,含两层,动物细胞膜还含有胆固醇;

②蛋白质(40%):

细胞膜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功能越复杂;

③糖类:

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功能:

细胞识别、保护、润滑。

3.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和外界环境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控制具有相对性);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①成分:

纤维素和果胶;

②功能:

支持和保护细胞;

③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在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的前提下除去细胞壁;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重点内容)

1.显微结构:

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2.线粒体:

细胞内的动力车间

①分布:

动植物细胞,代谢旺盛的细胞含量多(如:

心肌细胞);

②结构:

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含呼吸酶和少量DNA;

③功能: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提供能量占90%

3.叶绿体:

细胞内的“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①分布: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主要是叶肉细胞);

②结构:

双层膜,内含基粒、基质、色素、酶和少量DNA

③功能:

光合作用的场所;(注:

植物的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

4.内质网:

能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①分布:

动植物细胞;

②结构:

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5.高尔基体:

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