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省市级优质课大赛导学案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2858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省市级优质课大赛导学案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省市级优质课大赛导学案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省市级优质课大赛导学案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省市级优质课大赛导学案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省市级优质课大赛导学案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省市级优质课大赛导学案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省市级优质课大赛导学案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省市级优质课大赛导学案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省市级优质课大赛导学案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现代诗二首》省市级优质课大赛导学案教学设计说课稿

3*《现代诗二首》导学案

课题

现代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巢、苇”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掌握诗歌阅读的一般策略。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反复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境。

课前准备

1.搜集和课文相关的图片及文字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揭示课题,明确任务(用时:

3分钟)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指名朗读导读要求,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策略。

1.齐读课题。

2.朗读导读要求,了解本课学习任务及学习策略。

(反复朗读,想象画面)

可以让学生从导读要求中明确诗歌阅读的一般策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

10分钟)

1.提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诗歌。

(2)小组内相互读读,比一比谁读得更好。

(3)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1)指两名学生分别朗读诗歌,相机正音。

(2)指名交流对生字的识记。

1.围绕自读要求,自主阅读诗歌:

(1)自主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在小组内相互朗读诗歌,比一比谁读得更正确、更通顺。

(3)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自学成果。

(1)朗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

(2)交流生字识记情况。

“巢”上半部分代表鸟窝,下半部分代表树形,整个字的意思是树上的鸟窝。

其他字都可以用部件相加法来识记。

诗歌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重视学生的吟哦诵读。

本环节要重点指导学生将诗歌读正确、读通顺,并在此基础上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三、想象画面,感悟诗境(用时:

25分钟)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自主学习。

(1)再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2.组织学生交流。

(1)指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秋晚的江上》想象到的画面,相机进行指导。

①引导学生抓住“鸟儿”想象其“驮着斜阳”“归巢”的动态场景。

②引导学生抓住“双翅一翻”“掉在江上”想象夕阳映照在江面上的画面。

③引导学生抓住“头白的芦苇”“妆成红颜”想象江岸边芦苇的画面。

(2)指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花牛歌》想象到的画面,相机进行指导。

①引导学生抓住“坐”“压扁”想象其坐在草地里的情景。

②引导学生抓住“眠”“霸占了半个天”想象其睡觉的样子。

③引导学生抓住“走”“甩得滴溜溜”想象其行走时的可爱姿态。

 ④引导学生抓住“梦”“太阳偷渡”想象太阳下山的画面。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1.根据自读要求,开展自主学习。

(1)朗读诗歌,画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同学之间相互补充,争取做到语言流畅。

2.在教师的组织下全班交流。

(1)交流谈《秋晚的江上》想象到的画面:

秋天的傍晚,一群倦游的鸟儿扇动着翅膀飞回巢里,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好像是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

它们双翅翻飞,江面上倒映着美丽的夕阳,这倒影就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

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

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

(2)交流读《花牛歌》想象到的画面:

一头可爱的肥肥的花牛,身上白一块、黑一块的,好像穿着花棉袄。

它一屁股坐在草地里,重重的身体把一穗美丽的剪秋罗压扁了。

花牛吃饱了,挺着圆鼓鼓的肚子,它打了个哈欠,躺在草地里睡大觉,它那雪白的大肚子占领了半个草地,就像天上的白云占领了半个天空。

花牛睡醒了,便在草地里慢悠悠地行走,那小尾巴有节奏地晃悠着,左一下,右一下,真有趣。

傍晚时分,花牛睡在草地里做起了美梦,这时太阳已经悄悄地从西山滑落下去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要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动脑、动口、动手,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2.用语言来表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启发和引导,如,“夕阳映照下的归鸟是怎样的?

”“飞鸟是怎样归巢的?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江面上,江面是怎样的?

”“晚霞映照下的芦苇又是怎样的?

”等,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说通顺连贯的话,提高语言能力。

3.交流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想象,要不断地鼓励和肯定,强化学生交流的自信和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4.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四、布置作业,拓展积累(用时:

2分钟)

1.诗配画:

选择其中的一首诗,在想象画面的基础上,给它配一幅画。

2.选择其他的现代诗歌读一读。

1.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展示自己给诗歌配的画。

2.搜集现代诗,如,金波的《林中小景》。

可以进行诗配画的展览,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3*现代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教学重难点]

通过扩词法,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学习《秋晚的江上》

(一)脑力风暴,走进诗歌

在黑板上呈现“()的江上”和“江上的()”,请学生进行自由联想,提出各自的想法并描述一幅画面。

(二)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画面美

学生自由朗读,呈现问题:

找出诗中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分别用不同的标记画出来,尝试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里的景色。

(三)展开想象,品析诗歌语言美

1.在第一节中找出最传神的两个词(倦,驮)。

试着用“驮”造句,你在生活中“驮”过最重的东西是什么?

为什么不用“背”“带”?

想象一下飞鸟驮着斜阳的画面,诗人眼前呈现的是怎样的景观呢?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2.找出第二节中的两个动词(翻,掉)。

想象一下,飞鸟一翻翅膀,把斜阳掉在江上,诗人眼前是怎样的景观?

你认为诗人笔下的飞鸟更活泼,还是你见到的飞鸟更活泼?

为什么?

查字典理解“妆”和“红颜”,这是什么修辞?

为什么芦苇“妆成红颜”只是“一瞬的”?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自由朗读,分享本诗歌的语言运用特点。

(对景物的细节描写,大胆想象,运用修辞)

(四)诵读诗歌,领悟诗歌意境美

教师放背景音乐《渔舟唱晚》,学生闭上眼睛边想象画面,边朗诵诗歌,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的意境。

诗人在诗歌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你怎样感受到的?

(五)了解小诗体会

对比《秋晚的江上》与《暮江吟》。

(六)尝试去认真观察你身边秋天的景物,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以及你的感受,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二、学习《花牛歌》

(一)读课题,想象画面

板书课题,引导交流: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现代诗——《花牛歌》,齐读诗题。

说一说:

读了诗题,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诗歌的小节。

2.小组合作学习。

(1)大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卡片,并用生字组词。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分节朗读,在师生点评中指导学生读准“眠、霸占、滴溜溜、偷渡”的字音,读好“压扁了一穗剪秋罗”“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这两个句子。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学第1节

(1)出示课文插图,提问:

这幅插图画的是哪一小节内容?

(2)学生自由读第1节,找一找这里写了哪些景物?

(3)指导想象:

花牛的颜色、样子、动作等;草地和剪秋罗的颜色、样子等;花牛、剪秋罗可能会说些什么?

学生边说,教师边写出关键词,如(黑白相间)的花牛、(软绵绵)的草地、(美丽)的剪秋罗等。

(4)指导学生凭借想象说出第1节所描写的画面,说说这是一头怎样的花牛。

(5)带着想象和感受朗读第1节。

(6)总结想象的方法:

抓关键词,从颜色、样子、动作、语言等方面展开想象,能让画面更生动。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第2、3、4节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运用上面学的想象方法开展学习。

小组学习步骤:

(1)大声朗读诗歌,圈出这节诗写了哪些景物?

(2)逐句想象画面内容,再连起来说一说。

(3)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花牛?

(4)带着想象和感受朗读。

全班分享,重点指导第2节“眠”“霸占”,第3节“滴溜溜”,第4节“偷渡”的想象。

小结:

多么自由、悠闲的小花牛啊,指导学生讲述整首诗的画面。

(四)拓展仿写

1.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发挥你的想象,仿写1~2节。

2.展示学生作品。

(五)课后延伸

《花牛歌》是一首诙谐有趣的儿童诗,课后学生还可以读一读儿童诗《秘密》《虫和鸟》,在诗歌花园中采撷最美的花朵。

[教学板书]

3*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倦鸟归巢夕阳西下

抖落斜阳苇妆红颜景色迷人

画面美丽

花牛歌

坐眠走

做梦花牛行动图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本课所学的两首诗都极具画面感,《秋晚的江上》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少数现代诗歌中的一篇,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诵读、想象以及品悟诗歌,来帮助学生了解此类文体的品析和鉴赏,品味其中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进而去发现美、创造美。

今天这节课,我感到很欣慰。

通过诵读,感悟,讲解,分析,学生对儿童诗想象奇、意境美、情感真的特点的体验在读中得到了升华。

3*《现代诗二首》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两首现代诗简短,文字优美,容易理解。

诗歌描绘的场景,平常可见却富有生机和色彩,简单却绚烂有趣。

二、说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的语言,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画面之美。

                    

3.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是教学重点;

2.体会诗的语言,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画面之美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讲解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意境,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几幅画面,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上。

你会怎么描绘这样的画面呢?

 归纳学生发言,秋天的江面上,夕阳的余晖洒满江面,归巢的鸟儿从江面飞过,岸边的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晃,这样的图景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刘大白先生的小诗《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

1.了解作者。

(课件展示)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2.读准字音。

(课件展示)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语气、语调),学生齐读,小组互读,指名读,读准字音,感受诗歌内涵。

(三)赏析诗歌。

  

1.思考感悟:

(课件展示)

(1)边读边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斜阳、芦苇)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 

(2)诗歌中有哪些词让你印象深刻?

(驮着、一翻、头白、妆成、一瞬)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也可以试着模仿其中的动词,仔细品读,和小伙伴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

(“驮着”运载货物,倦鸟将斜阳当货物一般背负着回去,似乎并不轻松;“一翻”,翻的这个动作利索突然,顿时觉得鸟儿轻松了;“头白”指白色的芦花,“妆成”化妆装扮,“一瞬”时间的短暂迅速,白色的芦花在那一瞬间将自己装扮成灿烂的红色,过程跳跃突然,蕴含着惊喜的变化,将一瞬之景定格,意犹未尽。

) 

(3)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自由发言) 总结:

夕阳西下,鸟儿归巢,掠过江面,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要点染了芦苇,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被照得通红。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好处?

(课件展示)拟人手法的使用,使诗歌具有灵动的画面感。

将秋日夕阳西下的江边美景渲染的美丽无比。

夕阳下,归巢的鸟儿,顽皮的驮着它,让平常的景色出现了灵动,充满了情趣,画面动静结合,色彩艳丽,充满遐想。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将诗歌中描绘的画面与同学一起交流。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组比赛读诗歌。

《秋江的晚上》无疑是一首非常绚丽的图画,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欣赏与之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诗了,我们先来看看这几张图片,说说你们会想到什么?

(图片展示) 天清气朗,一只花牛在草地上或坐或卧,或走或眠,这该是多么悠闲啊!

这一幕在诗人眼里又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诗人徐志摩的《花牛歌》。

(二)初读诗歌。

1.作者介绍(课件展示)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有些喜欢读现代诗的同学可能对他有所了解。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就是徐志摩的诗句。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极富浪漫,在他的笔下,花牛与草地这样极朴实的画面会变成什么样呢?

2.读准字音。

(课件展示)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语气、语调),学生齐读,小组互读,指名读,读准字音,感受诗歌内涵。

(三)赏析诗歌。

  

1.思考感悟:

(课件展示) 

(1)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山峰)

(2)诗歌中哪些词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坐、压扁了、霸占了、滴溜溜、

偷渡了)放入诗中,反复品读想象,和小伙伴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

(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3)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自由发言) 

总结:

花牛在草地里坐着,压倒了一穗剪秋罗;花牛在草地上睡了,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花牛在草地上悠闲地走着,自得的甩着尾巴;花牛在草地里睡着了,太阳悄悄跑到了西山的山峰上。

2.诗歌解析:

(课件展示)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给你什么感受?

(自由发言) 这首是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描述了四个画面,“压扁了”“霸占了”“滴溜溜”“偷渡了”四个拟人化的词使诗歌充满了口语化和孩童般的意趣,作者奇妙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将花牛、白云、太阳都刻画的可爱顽皮,使全诗的画面活泼灵动。

(四)拓展总结。

1.朗读诗歌,想象画面,感受魅力。

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读出来,评一评谁读的更好。

小组读,齐读。

2.欣赏郭风的现代诗《落叶树》。

(课件展示) 

3.总结。

(课件展示) 

现代诗形式自由,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意涵丰富,相较于古诗的内敛更强调自由开放和坦率陈述。

这两首现代诗简单意趣,描绘的内容富有生机和色彩。

这也是文字的魅力,几句话,几个字,便能构建出灿烂绚丽情绪丰富的世界。

读现代诗,我们要发挥想象,探索诗歌构建的画面,才能更好领悟诗歌。

(五)课后作业。

    

1.预习新课。

    

2.和爸爸妈妈一起选择写景物的现代诗读一读。

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

1、《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4、《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5、《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6、《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秋晚江上遣怀》

  【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

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8、《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9、《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秋夜湖心独坐

刘大白

被秋光唤起,

孤舟独出,

向湖心亭上凭栏坐。

到三更,无数游船散了,

剩天心一月,

湖心一我。

此时此际,

密密相思,

此意更无人窥破;──

除是疏星几点,

残灯几闪,

流萤几颗。

蓦地一声萧,

挟露冲烟,

当头飞堕。

打动心湖,

从湖心里,

陡起一丝风,一翦波。

彷佛耳边低叫,道「深深心事,

要瞒人也瞒不过。

不信呵,

看明明如月,

照见你心中有她一个。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刘大白】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

浙江绍兴人。

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

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

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

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

二十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讲学。

1925年为复旦大学校歌作词。

复旦校歌歌词介于文言与白话之间,兼取两者优处,由复旦师生传唱至今。

【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

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

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

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1923年成立新月社。

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926年任光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

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