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6讲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7182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6讲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品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6讲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品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6讲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品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6讲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品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6讲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6讲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学案.docx

《精品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6讲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6讲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第6讲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学案.docx

精品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6讲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学案

第6讲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法国共和制的

确立

1.(2017·课标全国Ⅲ,33)1793年法国国民公会体现的政治理念

2.(2016·课标全国Ⅲ,35)法国共和政体的稳定性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2013·课标全国Ⅰ,34)德国疆域及邻国的变迁

2.(2013·课标全国Ⅱ,3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

考点一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教材补充

『史论观点』法国共和制的特点

总统在理论上享有一个国王所享有的权力,但是除非通过内阁的媒介,他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而且他是要向议会负责的。

总统任期七年,这在一个共和制国家里是很特殊的,这个任期是共和党人要求的四年和保王党人提议的十年的折中办法。

——[法]瑟诺博斯著《法国史》

 

考点二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巧学妙用]

[图解历史]近代法国政体的演变

[图解识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

[图解识记]德意志帝国的基本构架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制宪议会 ②1791年宪法 ③拿破仑 ④普选 ⑤总统 ⑥议会

考点二 ①《德意志帝国宪法》 ②君主立宪制 ③“德意志皇帝” ④直接选举 ⑤专制主义 ⑥军国主义

考法1 史料主旨类——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考题1】(2016·课标全国Ⅲ,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

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

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 A

★明立意 从法国共和制的演变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

★清误区 本题属于分析评价型选择题,难度适中。

考生误认为材料中前后两个事件的关系为并列,实际二者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法国共和政体的特点及认识

(1)特点

①曲折性:

经历了君主专制的复辟、君主立宪制、帝制,直至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②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

(2)认识:

法国共和制政体的确立具有反复性、曲折性,但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的。

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帝制,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实质是资产阶级内部实行何种政体的争斗。

考法2 史论阐述类——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成因

【考题2】(2013·课标全国Ⅱ,34)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答案 A

★明立意 从19世纪晚期德国政治经济发展角度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19世纪晚期”“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

★清误区 本题属于因果关系型试题,难度相对较小。

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理解不透,经济发展不可能消除落后政治改革的诉求。

』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

(1)皇帝:

世袭,权力巨大,可以任命帝国宰相,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2)宰相:

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3)两院制议会:

联邦议会权力巨大,帝国国会虽有立法权,但需经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考法3 史料主题类——法、德代议制的确立

史料一 战争失败后,君主专制主义者在是否设单一候选人的问题上没能达成一致。

争吵使得那些支持共和政体的人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

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可谓应时而生:

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美]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史料二 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

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齐世荣、钱乘旦《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史料一说明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普法战争失败情况下国内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

结合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的表现。

(10分)

提示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2)史料二说明了1871年宪法诞生的背景以及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871年宪法为什么要体现“普鲁士的霸权”?

它怎样体现了“普鲁士的霸权”?

(15分)

提示 原因:

德意志在普鲁士的领导下完成了统一,其宪法在普鲁士的领导下制定。

体现:

普鲁士国王担任联邦主席即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绝对权力(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普鲁士操纵联邦议会等。

』第

(1)问根据史料一可知法国政治势力斗争的结果是:

总统行政部门权力遭削弱,保守势力和旧贵族主要占据参众两院议席。

(2)问主要围绕普鲁士的地位展开,普鲁士凭借强大势力完成了德意志统一,构建新的政治体制。

其地位可从皇帝推举及权力、联邦议会的构成等方面考虑。

』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德意志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选出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元首权力

掌握国家实权(行政权)

掌握国家实权

政府首脑

总统

宰相

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

总统对议会负责

宰相不对议会负责

政府的产生

经众议院同意,由总统任命

由皇帝任命

国家权力的中心

议会

皇帝

学科素养5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欧美代议制政体的多样性”

命题专家史论

首先,要注意英国革命的社会改造作用。

只讲政治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而不涉及其他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是不应该的。

再次,英国和法国在国情方面有很多不同。

这包括封建统治严重程度的不同,法国要严重得多,也典型得多。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更是不同。

英国走的是集约型的资本主义农场的道路,农民土地被圈占,只能充当农场中的雇佣工人。

法国则不同,它基本上没有发生圈地运动,法国农民的斗争也比英国要激烈,小农要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

正由于小农的大量存在和强烈的斗争,所以法国大革命在解决土地问题上较多地照顾了农民的要求。

法国曾是千年封建王国,又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在老百姓心目中,君主主义的概念根深蒂固,……后来,拿破仑建立帝国,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拥护,道理就在这里。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拿破仑那种军事独裁的统治也就不符合时代精神了。

于是,共和运动兴起,广大群众更加拥护共和制度。

总统麦克马洪作为君主派,极力要恢复君主制,但是他已无力回天。

几次选举群众都支持共和派,麦克马洪只得于1879年辞去总统职务。

——刘芃 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素养解读』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观念。

经济基础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在于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并影响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影响社会存在。

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根源于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的现状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体现了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

法国君主主义的概念根深蒂固,同时缺乏工业革命与之相适应的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影响作用。

『考题例证』(2018·广东深圳模拟)1875年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

人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

在温和的右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左派则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需要改善。

这说明(  )

A.左派的宪政主张没有实现

B.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的热情不高

C.温和的右派主张君主专制

D.1875年宪法是激烈斗争的产物

解析 法国1875年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所以双方都不太满意,故在冷漠中通过,故D项正确。

答案 D

『命题突破』

史料反映了法国代议制政体确立具有长期性、曲折性的特点。

探究其原因可从法国经济、政治、新旧思潮和外部因素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政治上,法国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明显软弱。

经济上,小农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长期发展缓慢。

思想上,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虽然,法国启蒙思想影响广泛。

外部原因上,欧洲大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及英国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时间:

45分钟 分值:

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甘肃模拟)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世界各国中实属罕见。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解析 近代法国先后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君主制与民主共和的斗争此消彼长,频繁更换的宪法印证了法国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故C项正确。

答案 C

2.(2018·河北唐山质检)有史家评价某部宪法:

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仅限于分别阐释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

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

然而,恰恰是这样一部临时性宪法竟通用了65年之久。

形成这部宪法如此特点的原因是(  )

A.英国的历史、国情和民主趋势的结合

B.美国克服邦联制下无政府状态的必然

C.德国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影响

D.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妥协的产物

解析 法国的1875年宪法,又称为“一票共和”,是共和派、君主派、立宪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8·湖北黄石调研)法国宪政之路由大革命肇始,以《人权宣言》为基准,1875年之后,宪政制度逐步得到广泛认同。

法国式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

A.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

B.宪法行二百年而基本体制不变

C.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

D.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

解析 法国在将近百年的民主建设过程中有过成文宪法,但出现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反复更替,宪政制度不稳定,故A项错误;法国革命过程中帝制与共和制反复更替,宪法也不断变化,故B项错误;法国社会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宪政道路并不坚决彻底,故C项错误;法国大革命后共和制与帝制反复斗争,最后建立了民主宪政,故D项正确。

答案 D

4.(2018·陕西汉中模拟)下图是近代某国某时期的政体示意图:

示意图所示制度特点是(  )

A.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执掌

B.内阁独立对议会负责

C.元首是选民直选产生

D.元首拥有任命内阁、主宰议会等大权

解析 由材料信息图示可知元首和内阁共同执掌行政权,故A项正确;由材料信息图可知议会能够谴责内阁,但不能由此说明内阁独立对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图可知元首是经议会选举产生的,不是选民直选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图无法体现元首拥有主宰议会大权,故D项错误。

答案 A

5.(2017·四川成都模拟)有学者指出,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看,以“帝制”取代“共和”无疑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起飞的局面,并使步履蹒跚的法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