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史.docx
《中国民族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族史.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民族史
民族定义、民族同化、民族融合
民族定义:
斯大林“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狭义的民族仅指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民族而言,一般又指现代民族,广义的民族一词是指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的共同体(民族国家);内有认同,外有界限。
民族同化:
同化问题即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民族同化是一个民族失去自己的民族特征与另一个民族相结合为一体;民族同化有不同途径,主要有强制同化和非强制同化两种。
民族融合:
所有民族都失去各自固有的民族特征而熔铸为没有界限的人类整体,所以民族融合就是民族的消亡;民族融合广义上理解,把民族间的融合汇合也包括进去,交融汇聚,分化组合历史现象。
略述中国民族史研究对象、基本内容
研究对象:
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历史上所有参与了这一进程并发挥作用作出自己贡献的民族群体,既包括今天中国疆域内的民族,又包括不在疆域内的民族
内容:
中国疆域问题:
今天中国疆域范围、中国历代王朝的疆域范围;研究各民族的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包括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族别史、各地区的民族史、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专门史和民族关系史等内容。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民族战争
正义与非正义,主要问题是要弄清楚这个战争是由什么引起的,它是由哪些阶级准备和进行的。
反抗民族压迫;推翻异族统治;自卫性质的反掠夺斗争;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统一国家的战争。
如何看待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与“英雄人物”。
民族英雄,首先是有民族的因素。
只有在民族关系能反映出民族因素来。
单一的民族国家在国内根本就不存在民族关系问题。
反映在民族关系上,能成为英雄的,只能在民族存亡间的斗争中反映出来。
中国各民族共同的英雄:
是在反对封建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出现的民族英雄;本民族的英雄:
即一个民族内部的英雄,是在跟别的民族斗争中或在本民族的内部斗争中成长出现的民族英雄;凡是中国某一个民族的民族英雄,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因为,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是由汉族(华夏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
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上,每一个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历史文献,都对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某一个民族的英雄,就应该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中国民族史的分期
1、中华民族起源形成时期(传说时代到夏商)
传说时代这个时期,是中华的各民族起源形成、初步发展的时期。
诞生了许多数以百计的族体,可能还停留在部落和部落联盟时期。
这个时期各民族之间因掠夺地盘和财富引起的战争相当频繁。
并不都是战争,也有大量的友好往来,进行了经济文化交流,互相通婚,等等。
传说时代,许多数以百计的小部落在活动和著息。
所谓“三皇”“五帝”时期的伏羲、女娲、燧人、神农、黄帝、炎帝、祝融、共工等,以及蚩尤、三苗、九夷等。
只不过是千百个氏族,部落中的比较大的、比较出名的氏族部落或氏族集团罢了。
他们中,有些到了后来具备了民族的因素,开始跨入了民族的门槛。
夏商周时期,诞生了许多数以千百及的民族团体,有些族体已经开始形成民族、族体,可能还停留在部落和部落联盟阶段。
夏族、商族、周族是这个时期力量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民族。
在夏商周族的周围四方,也开始出现了很多族体。
这些族体在部落、部落联盟走向民族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也相伴而发展前进。
民族的形成、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沿着相同方向而进行的,但并不同步。
2、中华民族的形成—从华夏到汉族
华夏及四夷五方格局的形成(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人们把那些众多的族体概括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东方曰夷,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
这个时期形成了很多民族,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华夏族的形成。
杂居共处促使夏人、商人、周人与狄、蛮、夷人互相融合,为华夏族形成创造了条件。
各族人互通婚姻,是民族融合、促进华夏民族形成的又一因素。
更重要的是文化(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的融合。
正是在杂居、通婚、文化的交融下,夏商周人与戎狄蛮夷许多民族的成分互相融合成了华夏族。
这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乃至世界民族发展史上都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
华夏演变为后来的汉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体民族,对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各民族的发展都发挥了关键性的重大作用:
而且也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汉时期)
是汉族形成,汉族与各民族共同创建统一的多民族祖国的时期。
继秦代的大一统以后,以汉族为主体联合各民族扩大于祖国的统一,匈奴族、西域诸族、鲜卑族、乌桓族和羌族的大部分,都是在汉朝时统一于中国的,各民族的社会都得到发展和进步。
3、中华民族的交融与重组——发展与繁盛(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
中华民族的交融与重组(魏晋南北朝时期)
各民族大混战、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的时期。
各民族人民,通过迁徙与汉人在中原地区杂居,变畜牧为农耕,由部落民转变为编户之民、互相通婚、吸取汉代文化等方式,大量被汉族所同化,这是由汉族先进文化所决定的。
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强盛(隋唐时期)
是各个民族的社会得到很大发展、进步,在新的更高阶段上走向新的统一的时期。
汉族与各民族的统一,是在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互相更加紧密结合上的统一。
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高度发达的阶段,突厥、回纥、渤海(靺鞨)、吐蕃等民族的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经济、文化水平比过去的一些民族(如匈奴、鲜卑、柔然、羌、吐谷浑)等都高。
以汉族为主体的唐王朝实行了一套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这是中国封建时代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对各民族和汉族要一样对待的主张。
唐王朝时期除任用大量各民族各级首领到朝廷中央作官外,在各民族地区也任用自己的首领作主要长官。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离其土俗”。
各民族内部犯法的,按各民族自己的法理。
在赋役上,照顾各民族,凡归顺唐朝的各民族“降户”,免除徭役10年。
对南方等夷僚等族的租税减半征收。
普遍对各民族实行“和亲”。
羁縻府州制度。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中华民族的兴盛(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到元明清时期)
是汉族的宋朝与契丹族的辽朝,党项族的西夏,女真族的金朝长期多元对峙,民族矛盾尖锐,竞争激烈的时期。
契丹、党项、女真等各民族迅速发展、壮大;汉族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各民族竞争通过竞争与经济、文化交流,出现了新的民族大混战、大同化、大融合。
其它一些民族在这个时期都获得较快的发展与进步,诸如西域的喀拉汗于阗、高昌等。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中华民族的兴盛(元明清时期)
以蒙古族、满足为代表的各民族取得迅速发展、走向强盛,开创了以各民族为主民族统一全国的时期。
5、边疆危机与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晚清到民国初期)
各民族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结成了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整体,是这个很重要的新旧交替的时期。
简述中国民族史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及你的观点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民族史
更好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多民族、共同创造、发展变迁”;多民族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
民族问题;以史为鉴;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防建设,边防巩固的需要。
民族史与王朝体系问题
王朝史不等于中国史,但是王朝史是中国古代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王朝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王朝的兴亡更迭,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只有依据王朝存在的历史事实,并对历代王朝兴亡的史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才能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以历代王朝顺序来编写中国民族史,符合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有利于探讨中国各民族自身发展的规律。
第一、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有一些大一统的王朝,如元、清是少数民族建立的。
秦王朝、唐王朝的王室不仅与少数民族有密切联系,而且有少数民族血统。
有一些地方割据的政权也称为王朝,它们也大都是民族的,有不少是少数民族建立的。
中国的历代王朝无不包含着民族史的内容。
第二、历代王朝都对每一个民族的产生、发展、兴衰乃至一些民族的消失、产生过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有时是重大的影响。
在研究和撰述民族史中,必须将民族史与王朝史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王朝的兴亡都与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有着内在的联系。
西周幽王犬戎攻入镐京;秦王朝为对付匈奴,修筑长城,致使徭役过度,破坏社会生产,不能说不是重要原因之一。
被少数民族灭亡的宋、明王朝。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盛衰也深受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的影响。
匈奴、突厥等民族的发展、分裂与衰亡分别与汉唐王朝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四、中国民族关系史是中国民族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民族关系史的基本内容又是各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
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也使各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
实际上,不讲民族关系史,就讲不清楚各个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也就把握不住民族自身发展的规律。
中华民族与中国各民族间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
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理论有哪些?
你的观点是什么?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由费孝通提出
(1)、中华民族包括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
56个民族已结合成为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民族都已具有高一个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
我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
(2)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由起凝聚作用的核心。
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由于它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这一体不再是汉族而成了中华民族。
(3)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甚至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的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
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以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独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2、民族凝聚力说
多源多流、源流交错(前提);共同开发、共同创造(基础);迁徙流动、汇聚交融(途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根源)。
族际通婚、族际文化共享、族际交往中的语言文字、互惠互补的族际经济联系、个体族际交往。
地理因素与多源多流、各民族经济交流,相互促进,彼此依存;文化上的相互交融、迁徙杂居、相互融合;历代民族政策日臻完善;主体民族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大一统思想和中华整体观念的形成;各族人民在反帝斗争中形成血肉相连的关系。
(3)历史发展整体性
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及不平衡性的关系。
中国历史的整体性是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构成的。
中国历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简述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的理论要点
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及不平衡性的关系。
中国历史的整体性是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构成的。
中国历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整体性与统一的关系:
(1)从秦汉至清灭亡,不论封建王朝如何更迭,不论哪个民族是统治民族,中国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今天的疆域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历史上长期发展的结果。
历史上是不断变迁的,有时统一,有时分裂,有些民族陆续进来,有些民族中途退出。
但疆域大体上是稳定的。
(3)中国传统疆域是由南部水田区、北方旱地农业区与北部草原游牧区组成的。
我国历史上畜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之间,自然形成了经常和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我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基础。
正是这个经济基础,促使我国各族共同缔造了多民族的国家。
尽管多次分裂,最终仍归于统一,每次统一的版图大体相近。
统一的概念,主要是指政权而言;整体的概念,则是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与凝聚。
政权的统一,是在整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只有一个政权,有时有几个政权存在,但整体并没有改变。
所以合久必分只是一个整体内的政权分合,并不是整体的破裂与复原。
中国历史的发展,有整体的社会结构,虽然有几个政权同时存在,出现政治上的不统一,但整体的社会结构并没有破裂。
这就是分裂最终归于统一的根本原因。
整体性与不平衡性的关系:
在这个整体中,又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而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尤为显著。
由于王朝统治者和少数民族统治者之间的利害关系,历史上不时发生民族冲突与对抗。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时受中原的直接统治,有时受间接统治。
但民族间的联系并未因此中断,仍然在相互依存中共同发展。
由于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历代为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在这些当地设置的政权的形式与内地不同,如秦汉时期的属国、道、边、郡,唐宋时期的羁縻府州,元明清时期的土官土司,史称“羁縻政权”,政权形式不同,属于中国统一的整体则毫无差异。
有些少数民族虽也建立过独立的政权,但没有脱离中国整体历史的发展。
整体论与正统论的关系: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干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的中国不因为建立王朝的民族不同而异;历史上的中国不仅包括汉族和中原王朝,也包括各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地方政权。
中国的历史疆域,不仅包括中原王朝的辖区,也包括少数民族政权的辖区。
封建历史学家很重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尽管他们不认识中国统一发展的历史规律,但也意识到中国历史的发展始终是一个整体。
当几个政权同时存在时,他们也不认为中国整体遭到分裂,而提出所谓正统论。
当几个政权同时并存时,旧史学家只承认一个政权为正统。
各家从王朝的继承立论,各有主张。
但其立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中国看做一个整体。
事实上,当政权分立时,每一个政权都建号称尊,自比帝王,以正统自居,而斥其他政权为“伪”。
每一个政权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
“正统论”与“王统论”不同。
正统论强调大一统,强调中国只有一个,天下是一体,“王统论”则把王朝当作中国,强调王朝独尊的地位。
但是,王朝不等于中国,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正确阐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黄帝集团
五帝之一,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
与生于姜水之岸的炎帝并称为中华始祖。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故改姬姓,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出身、建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皇帝。
相传历算、文字、舟车、乐器、宫室、蚕桑、衣服等均创始于黄帝时期。
先后打败了蚩尤和炎帝,成为中原各部落的共主,开始了以黄炎集团和东夷集团为主体的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涿鹿之战(燕北)姬姓
炎帝集团
夏始祖之一,与生于姬水之带的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是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之一。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后与黄帝战于阪泉之野,两部合并,组成华夏族。
炎帝的后裔,有姜姓诸夏及姜姓之戎,甚至包括氐羌,发展中分为共工、四岳、氐羌三大支。
其制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发明了商业,首辟市场;制麻为衣,民着衣裳;并作无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造陶器,改善人民的生活。
渭水流域宝鸡一带姜姓
以太昊少昊为主的东夷集团
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郭璞《尔雅》注云:
「九夷在东。
」说明夷人活动在东方。
东夷在商代被称作人方,西周时代被称作东夷。
传说太昊、蚩尤、少昊都是东夷族的首领。
三苗集团
传说时期南方氏族部落集团,又称“有苗”、“苗民”、“三毛”。
分布在“江、淮、荆州”、“左洞庭、右彭蠡”之地,与今苗瑶民族有渊源关系。
多认为三苗是以蚩尤为君的九黎部落后裔,尧舜禹时期华夏集团劲敌,后战败后加之天灾,从此衰微,夏商后不见于历史记载。
长江中游地区迁苗于三危,以变西戎颛顼,传说是黄帝的孙子,绝地天通。
九黎集团
简称黎,为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接界处的一个部族,蚩尤为其首领。
九黎属东夷集团。
相传共有九部:
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合称九黎或九夷,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共有八十一个氏族,是东方一支庞大势力。
后来蚩尤在涿鹿之战被黄帝击败,其余部南迁,与苗人等融合。
试从考古资料与远古传说分析中国远古时的族类
中国民族起源的特点
本土特点:
中华古人类各进化阶段的发现:
人类起源与进化,自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各个进化阶段没有缺环。
中华古人类与蒙古人种起源形成的联系: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远古居民的体质,具有明显的承袭与发展特点,几乎是蒙古人种主干下发生与发展的。
1、中华古人类各进化阶段的发现
直立人:
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和县人。
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元谋县,地处金沙江南岸,其余比较集中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
早期智人:
大荔人、丁村人、许家窑人、长阳人、马坝人、金牛山人。
比较集中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
晚期智人:
山顶洞人、峙峪人、河套人、哈尔滨人、安图人、建平人、柳江人、兴义人、丽江人、东山人、左镇人等。
分布范围,西南至云、贵,东南至闽台,东北至黑龙江,北方至内蒙古;旧石器晚期文化分布,则较晚期智人遗骸化石的发现,范围更大。
可见到晚期智人阶段,中华大地已遍有了人类的分布。
2、中华古人类化石与蒙古人种
铲型门齿头型、颅面等许多特征
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点,在蒙古人种的同性中,有了不同种类类型的分化
多元特点:
1、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布与区系的萌芽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匼河-丁村系”:
以大型石器为主,尤以三棱大尖状器为最典型的器物
“周口店第一地点(北京人遗址)—峙峪系”以小型石器发达为特点
2、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元起源与多区域不平衡发展
(一)黄河中游,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为中心,北达河套及长城沿线,南接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至甘青接壤地区。
仰韶文化。
前仰韶文化(裴李岗、磁山、大地湾,前6000—5400)仰韶文化(前5000)中原龙山文化(前2900—前2000)。
继中原龙山文化发展的可能是夏文化(晋南、豫西、豫中)、先商文化(豫北、冀南)、先周文化(关中)
(二)黄河下游,以泰山为中心,南至淮、东至海,北至无隶、济水及海岱地区。
大汶口、青莲岗、北辛文化(前5400—前4000)大汶口文化(前4300—前2500)山东龙山文化(前2500—前2000)岳石文化(前1900—前1500)
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多认为是远古传说太昊、少昊及夏商周三代的东夷文化。
(三)长江下游以太湖平原为中心,南达杭州湾地区,北包括苏皖接壤地区。
河姆渡文化早期(前5000—前4000)马家滨、崧泽文化(前4300—前3300)良渚文化(前3300—前2200)
目前,民族史学界颇以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文化为追溯百越民族与文化起源的对象,而与中原文化的联系在考古学与民族史学都很受重视。
(四)长江中游,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向南包括洞庭湖平原,西尽三峡川东,北达豫南。
皂市下层文化(约为前5000)大溪文化(前4400—前3300)屈家岭文化(前3000—前2000)青龙泉三期文化(又称湖北龙山文化,约前2400)
考古学界与民族史学界颇以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为追溯三苗部落集团及其文化起源的对象
(五)辽西及燕山南北,红山文化。
新乐下层文化(前5300—前4800)红山文化(前4500—前3000)夏家店下层文化(前2000—前1500)
红山文化有玉龙、积石冢、祭坛、女神庙等重要发现,而且玉器很发达,与商代日常使用玉器渊源联系很明显,考古学界非常重视其在中华文明起源史上的地位。
燕山以北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一般认为是山戎和东胡人的文化遗存。
(六)黄河上游,甘肃、青海、宁夏一带。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至前2050.其后延一般认为是齐家文化。
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则可能是氐羌部落集团及其先民的文化遗存。
(七)华南地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包括两广、闽台和江西等省区。
早期遗址多分布于洞穴、贝丘和台地。
仙人洞遗址居下层,甑皮岩遗址,青圹洞穴遗址,约都在距今8000—9500年,即公元前7500—6000年。
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共存,骨角器比较发达,蚌器,器型简单的绳纹粗陶。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山背文化,为公元前2800年左右;石峡文化,约为公元前2900—前2700;昙石山文化约为前2000年左右。
较发达的农业,硬陶,彩陶。
广泛分布在华南的新石器文化,应是百越先民所创在的文化遗存。
(八)西南地区,包括云贵和川康西藏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发现相对少些,区系划分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昌都、甘孜地区、川西和滇西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大概与黄河上游、中上游新石器时代的居民同属氐羌部落集团的先民。
川东属于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区,可能是一只氐羌先民影响较深的三苗与百越集团的先民所创造的文化分布区。
(九)东北北部,蒙古高原,阿拉善平原和塔里木盆地东缘,普遍分布着以细石器为代表的遗存,而陶器与磨制石器始终未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些以细叶石器为代表的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除东北北部有些地方有农业的发展,大部分仍以采集、狩猎为主;进入青铜时代,或演化为游牧区;或为渔猎区。
这些细叶石器为代表的文化,是北方各游牧与渔猎部落集团的先民的文化遗存。
考古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各民族的起源
同上“多元特点”
中国古代传说所反映的中国各民族的起源及早期活动
1、神话传说,天神与祖神(部落)(创世)层积说(越后系统越完整)
《诗经》、《尚书》中较可靠的夏商周三代文献所记述的始祖传说及祭祀的神祇
《左传》、《国语》、《战国策》、《古本竹书纪年》等先秦史书所保存的远古神话传说
先秦诸子所征引的神话传说。
先秦保存着远古神话较为系统而流传至今的有《天河》、《九歌》《山海经》、《世本》及《大藏礼记》中的《五帝德》与《帝乐》等
2、传说资料的合理内核
关于开辟、创造的神话,反映着不同阶段的史影;盘古氏、伏羲氏、女娲氏、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黄帝集团、炎帝集团、以太昊少昊为主的东夷集团、三苗集团、九黎集团+下题。
各古代族群间的相互关系
部落集团集团间的战争:
黄炎阪泉之战、黄帝与太昊少昊蚩尤冀州、逐鹿之战、颛顼与共工的战争、尧舜禹与三苗之战。
各部落集团的融合与分化:
以黄帝为共同天神与共祖的部落的大联盟,经过千年岁月,促进了原有各部落集团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夏商周三族。
同时各部落又都有一部分按照原有传统发展,形成了氐羌、东夷、南蛮。
远古时代各部落集团的这种融合与分化,是中华民族起源时代的进化过程。
这一过程,打破了部落与地方的隔绝状态,完成由地区性部落联盟向国家与民族的过程而进入了华夏与蛮夷戎狄五方格局酝酿与形成的发展经历。
禹迹、区夏
禹迹:
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中国的疆城为禹迹。
语出《书·立政》:
“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
区夏:
诸夏之地,指华夏、中国。
《书·康诰》:
“用肇造我区夏”;也指中原地区。
东夷、西戎
东夷:
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郭璞《尔雅》注云:
「九夷在东。
」说明夷人活动在东方。
东夷在商代被称作人方,西周时代被称作东夷。
传说太昊、蚩尤、少昊都是东夷族的首领。
西戎:
先秦时期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集团之一,因居住在西方,也称“西戎”。
从西周到战国,主要是指氐羌系各部落,以允姓之戎、姜氏之戎,犬戎最为有名。
秦汉以后,狭义是指氐羌诸部,广义包括西部各民族。
西戎原分布在黄河上游及甘肃西北部,后逐渐向东迁移。
社会经济主要以游牧业为主。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习俗,语言与氐羌类似,应属汉藏语系。
装束尚“披发”,实现火葬。
夏、商、周的兴衰
1、夏:
《史记》:
“夏禹,名曰文命。
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鲧居崇山,成为崇伯鲧,分布在以河南嵩山为中心的地区。
夏人初兴与建国于晋南,后来由于与东夷的斗争,又迁回到其祖居以嵩山为中心的地区和伊洛平原。
《国语》上说“伊洛竭而夏亡”。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约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