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明治知识分子的心境研究.docx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明治知识分子的心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明治知识分子的心境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明治知识分子的心境研究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明治知识分子的心境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的作品,多是描述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爱情并对当时社会进行批判。
长篇小说《心》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述“先生”、“K”和“我”这三位典型知识分子的生活悲剧,来透视明治时代下知识分子矛盾、孤独、彷徨并自我觉醒的内心世界。
《心》之所以最成功,是因为夏目漱石的不愿随波逐流,站在了多数为“明治精神”歌功颂德的学者的对立面,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剖析现状、批判社会。
一、《心》的创作背景
夏目漱石是日本著名作家、文学家,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座卓然特立的高峰,被日本人称为“国民大作家”。
他的作品更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其影响力及至今世,头像被印在了日本的千元纸币上,即是最好的证明。
他出自名门,自幼喜好汉学,这为他此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儿时离家外宿的漂泊生活又对他的心境及日后的创作风格产生极大的影响。
夏目漱石的一生贯穿了整个明治时期,在日本的明治时期,天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遍及了社会文化、教育、宗教、军事各个方面,在这一时期,日本的经济实力的增强,军事实力的强化,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这一切都来得让人措手不及。
为了实现现代化,政府大量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与文化。
由此出现了公共生活的西化与私人生活的传统化这一不可忽视的尖锐问题,以及知识分子在这一社会转型期痛苦的心境及无所适从的生活状态。
夏目漱石患有严重的胃溃疡,长期经受其折磨,久治不愈。
在朋友的推荐下,于1910年到了伊豆半岛的修善寺进行疗养。
未曾想,病情竟然急转直下,不但出现了胃部痉挛,而且吐血不止,甚至出现了长达30多分钟的休克状态,夏目漱石后来戏称为“30分钟死亡”。
在经历了这场频临死亡的骇人经历之后,夏目漱石摒弃了以往诙谐的创作风格,直面人生,着重描写和分析人物的社会心理,把创作重心转向批判明治时代的黑暗面。
可以说一次大病奠定了夏目漱石的感情基调,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心》在夏目漱石的笔锋下诞生了,并于1914年4月发表,好评如潮,时至今日仍然是日本中学生最喜欢读的十佳作品之一。
《心》这部小说共分为三个章节,分别讲述了“我”遇见“先生”,心底生出对“先生”一见如故的心绪,想要接近“先生”,经过与“先生”在生活中的往来,发生的种种,激起我想要探究“先生”的心情。
由于家中父亲病情恶化,“我”必须回家照顾父亲,遂与“先生”分开,直至“先生”自杀。
第三章讲述了“我”与“先生”最后的往来便是凭借那冰冷的文字,“先生”给我的信即是遗书,交代了“先生”生前的真相,亦解开了在我心中对“先生”的经历的迷惑心结。
夏目漱石以徐缓沉静而又撼人心魄的笔致,描述了爱情与友情的碰撞、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凸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矛盾、怅惘、无助、无奈的精神世界。
漱石主要以社会心理学的分析手法,无情地揭示了明治后期的社会现实与矛盾,为日后了解和研究二十世纪初日本知识分子的心理特质提供了丰富可靠的素材。
二、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知识分子阶级矛盾
(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从“先生”的寄宿家庭的主人战死于日清战争即可看出当时为明治时期,其间日本大量引进西方文化摒弃东方传统文化,以至于人们穿着西服却将和服作为礼服,酒吧兴起,茶室仍是静雅,人们不止可以吃米饭,还可以尝试面包与咖啡,抛弃佛教引进神教,这些都体现出日本极具欧化,欲迅速赶超西方的雄心壮志。
但日本想要在短短几十年赶上西方建立百年的文明,这是何等的痛苦。
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下知识分子亦是矛盾的,他们想要接收西方的自由意志又无法彻底从和式的传统文化中全身而退,这样的矛盾心境必然酝酿出他们的悲剧式人生。
文中的“先生”对房东小姐饱含着炽热的爱,却犹豫不决,不敢向她表露自己的心情,这个过程无比煎熬着“先生”。
如“先生”所讲“那时我有一种很固执的念头,认为作为日本习惯是不允许那样做的。
但绝不能说束缚我的仅仅是这个。
我估计,日本人尤其日本年轻女子——在这种情况下,缺乏无拘无束向对方倾吐自己心曲的勇气”。
由此可见,以“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仍然受到日本习惯的制约,缺乏无拘无束的勇气。
然而以“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同时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体现出不可忽视的个人主义,从“先生”拒绝叔父指定的婚事亦可看出,“先生”不爱叔父的女儿,即便是抛弃财产被赶出家门亦不委曲求全,仍要追求爱情的自由。
可悲的是,“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仍然受到日本传统文化的制约,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迟迟不肯表露自己的心曲。
试想一下,“先生”若是早些向“K”表白自己的心绪,“K”恐怕也不会对房东小姐产生别样的感情。
“先生”这样矛盾的心境伤害了“K”和妻子,从而造就了自己悲剧的人生。
(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K”的心境亦是极其矛盾的。
书中的“K”是真宗和尚之子,自幼受寺庙与僧人的熏陶,如“先生”所说“K尤其厉害。
出生于寺院的他经常使用‘精进’一词。
在我眼里,他的所有举动行为均可以此‘精进’来形容。
我在内心常对K怀有敬畏之感。
”“K”很喜欢“精进”,其中含义比禁欲还要严厉,他的第一信条便是应该为道牺牲一切。
这样忠于佛家,一生追求“精进”的“K”却对房东小姐心生喜爱之情,他自认为不妥。
这样控制心中的欲望让“K”痛苦,未能坚持心中的“精进”让“K”心中彷徨,他认为“精神上没有上进心的人是渣滓”,可他现在便是那个渣滓。
“K”的内心必然焦灼,这样的矛盾心境造就了他日后悲剧的人生——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K”代表了那些忠于佛教、儒家思想文化的知识分子,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日本政府摒弃佛教引入神教的攻击下,知识分子的迷茫,既想追求自由的爱情,又无法抛弃根深蒂固、深入内心儒家思想,孕育出当时知识分子矛盾的心境。
三、明治时代下知识分子的孤独心境
(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本书开篇交代了“我”与“先生”相识于镰仓海滩,”我”初见“先生”时“先生”与一位洋人在海滩。
日本与西方的交流就是海上的交流,西方文化通过海上传入日本国内,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封闭状态,“先生”与洋人的接触即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与“先生”初相识,“先生”对“我”的冷淡不免让“我”失望,但知晓“先生”被叔父背叛,与“K”的纠葛又大可不必惊讶了。
在全权西化日本,资本主义逐渐增强,人们对金钱的认识也逐渐深刻,在铜臭味渐浓的社会经济制度下,知识分子更显得孤独、迷茫。
在父母双亡时,无依无靠的“先生”投奔自己无比信赖的叔父,可是在叔父心中金钱的地位显然高于一切,诚然亲情抵不过金钱,“先生”只得在外借宿。
由此先生不信赖任何人,进行自我封闭,对房东母女的冷漠即可看出先生对人的抗拒与孤独的内心,寂寞吞噬了“先生”的灵魂。
即便后来消除戒心,喜爱上了房东女儿却不想自己信赖的、给予帮助的“K”也与自己有同样的心曲,这使得“先生”必然再次提防小姐与“K”。
正如先生告诫我之言“世人不会有像是从坏人模子铸出来的坏人。
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而到了关键时刻就摇身变成坏人,所以也才可怕。
大意不得的。
”其实这是“先生”对世人的评价亦是对自身的看法。
本着自己有一颗纯粹而明净的心,最终却如世人一样卑劣。
在叔父的背叛中,“先生”俨然一副受害者的存在;在对妻的感情中,妻与“K”却是受害者的存在。
“发觉K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往来彷徨,我着眼的只有一点:
我可以将其一拳打倒在地。
”在发现“K”弱点的“先生”丝毫没有顾忌朋友之情,在其弱点上重重一击。
“明治精神”下的利己主义害人害己。
在尽心尽力帮助“K”的过程中,显然“先生”视“K”为他最好的朋友,却在最后让“利己主义”占了上风,让自己失去朋友,至其一生都活在谴责自己的阴影中,至死不能将真相告予妻子,一生不能表露自己的心境。
(二)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在“K”的心中“先生”同样是值得信任的存在。
执意要“K”搬进自己借宿的家中,帮助“K”度过了人生艰难的时刻,“K”信任了“先生”,向“先生”表白了自己的心迹,却不想被“先生”比作渣滓,本想在“先生”那里获得安慰却受到挫折。
并随即遭到“先生”的背叛,“K”同样是利己主义的受害者,孤独如他,只能选择自杀来还自己一条生路。
西方“利己主义”与传统道德的碰撞,造就了当时知识分子孤独的心境。
夏目漱石通过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悲剧生活映射时代的黑暗,与人性的丑恶。
四、“明治精神”下知识分子的觉醒心境
(一)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
德川幕府时代国家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国家封闭,思想陈腐,女性地位自然地下。
经过明治维新之后,西方“文明开化”引入国内,女性地位相应提高,女性也在接收西方文明。
“可视为夫人唯一骄傲的小姐也很快就要毕业”,从这句可以看出女性也上学,此处我认为也可将房东小姐视为一名知识分子。
“近视眼的我刚才未能看清,等错过K往女子身上一看,竟是房东家的小姐,着实吃了一惊。
小姐有点脸红,寒暄一声。
那时的西式发簪和现在不同,前边并不探出,而是在头顶正中像蛇一样团团盘起。
”由此可以看出,小姐可以接受西方的打扮与文化,这亦是当时知识分子做出的觉醒与改变。
由“先生”与其妻的感情可以看出明治时代下女性地位的提高,这便是知识分子的觉醒。
“先生”的叔父有小妾,可是“先生”却对妻有一种近乎信仰的爱情,这正是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不同所在。
在先生看来世上女人只有妻一人,在妻看来,世上男人只有“先生”一人,这是让“我”羡慕的爱情,可以看出在新文化的冲击下,在知识分子心中女性地位有所提高,恋爱自由更被知识分子所接受。
这也是新时代下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心境的体现。
(二)每见前世有名人、感激不避诛
“我”是贯穿小说的核心人物。
“我”不仅是“先生”长期受到心灵折磨的见证人,也是日本社会由明治时代过渡到大正时代的历史见证人。
作者通过塑造“我”这样一个不谙世事、年轻、单纯、正直求知的人物,目的不仅在于情节上起穿针引线作用,更重要的是从先生的心灵独白中汲取教训,摈弃旧时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封闭思想,以新生代知识分子的形象迎接新时代的曙光。
“我”是作品中惟一代表着日本的未来和希望的人物。
在新旧时代的撞击中,“我”代表的新时代知识分子对“先生”的“恶人论”感到厌恶与不解。
这样单纯、自由、干净的知识分子形象正是夏目漱石希望看到的。
在明治天皇去世后,意味着“明治精神”的结束,“先生”也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从他给我写的遗书可以看出,他愿意将自己生前的秘密告知于我。
这反映出先生在由旧时代向新时代迈进,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的心境,也体现了作者对新时代新精神的憧憬。
五、结语
由本稿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在夏目漱石笔下,旧时代与新时代交替过程中,知识分子的矛盾、孤独、彷徨并做到自我觉醒的内心世界。
《心》中所表现的是隐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利己思想。
使用卑劣的手法获取的胜利永远无法让自己安心,只会背负着罪恶度过余生。
作为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小说,夏目漱石清晰透视了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心境,感受良知与自私的碰撞,感叹最善良与最卑劣的共存。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阅读夏目漱石的同时,可以感受到夏目漱石那绝望中透露的丝丝微亮,正是这丝微亮,照耀着百年之后的读者,在黑暗中摸索,在绝望中独行,并给现代的知识分子乃至世人以光明的启迪。
作者简介:
果林霖(—),女,辽宁本溪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3级本科生,主要从事日本语言文学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