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试题有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75672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定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试题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保定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试题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保定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试题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保定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试题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保定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试题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定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试题有答案.docx

《保定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试题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定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试题有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定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试题有答案.docx

保定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试题有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试卷满分:

100分

第Ⅰ卷语言文字运用

基础巩固

一、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风又绿大地。

我们走过一个艰难的庚子之春,终于迎来曙光。

全国抗击疫情的这段时间,太多人经历了严峻考验。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纪录片人奔波在一线,用镜头聚焦抗疫,真实呈现了中国战疫画面,为   、众志成城战胜疫情传递了希望与力量。

面对突发灾难,人们会惊慌与焦虑。

此时,(   )。

虽然拍摄视角受到   ,每部作品只有三五分钟,但这些直面现场、传递希望的短视频,汇成一条纪实影像的河流,呈现出一种巨大的真实力量。

当前疫情纪录片大多是短视频。

在疫情发生后,不少记录者以影像日记的方式,第一现场传播出去,这些影像日记形成了一股能量,带给人温暖。

这些短视频自然生动,朴实无华,充满生活的质感。

因为仓促与限制,以艺术的标准来看,这些纪实短视频参差不齐。

现在,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变化,但在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快速   。

人类面临一次全球化考验。

面对这样的疫情,纪录片的使命仍在继续,不仅要纪录,更应当思考。

假如说,这些纪实短视频是一部宏伟乐章的序曲,我们未来还需要   式的作品,咏叹一曲人性的颂歌,深思一段艰难的记忆,陪伴人类走向光明的未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同舟共济  限制  曼延  黄钟大吕         B.患难与共  制约  蔓延  阳春白雪

C.同舟共济  限制  蔓延  黄钟大吕         D.患难与共  制约  曼延  阳春白雪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虚假信息只会加剧恐慌,而真实信息的透明传播能有效消除恐慌。

B.真实信息的透明传播是消除恐慌的有效办法,虚假的信息只能加剧恐慌。

C.使真实的信息透明传播可以有效消除恐慌,虚假信息会加剧恐慌。

D.消除恐慌的有效办法是使真实的信息透明传播,虚假信息只会加剧恐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疫情发生后,不少记录者以短视频的方式,把第一现场迅速地传播出去,这些视频形成了一股能量,带给人温暖。

B.疫情在发生后,不少记录者以短视频的方式,迅速地把第一现场传递出去,这些视频带给人温暖,形成了一股能量。

C.疫情在发生后,不少记录者以短视频的方式,把第一现场迅速地传播出去,形成了一股能量,带给人温暖。

D.在疫情发生后,不少记录者以短视频的方式,迅速地把第一现场传播出去,带给人温暖,形成了一股能量。

【答案】1.C   2.A   3.A

二、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人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       。

《茶经》云: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

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        。

俗话说,“三口为品”,这正是中国人对茶的品饮艺术极为朴素的认识,对于中国人来说品茶就是品味人生。

茶里面既有大千世界的班驳色彩,又有生活的酸甜苦辣。

在这里,茶就像人们自身气象万千的人生经验。

茶之“绿”,不仅是茶的本色,也是人类生命的本色。

而茶之“苦”,不但是茶之真味,也是人生的真味。

如此,茶才       ,回味不尽,中国人对品茶,强调的是切身的感悟与体验。

前人于此常有       的描绘。

近现代文学家林语堂有茶的“三泡”之境说,认为茶在二泡时最妙。

第一次冲泡时宛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而“二泡”时则如十六岁之妙龄女郎,至“三泡”时已是少妇了。

(       )。

此外,中国人在品饮时,注重体味茶汤中完整的世界,即融茶之色、香、味、神、境于一体,融诸多复杂的心理过程为一体,于无形之中完成从生理享受到精神享受的过程。

中国人对于一杯茶来说,也许就是完整的一个艺术世界。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莫衷一是   不足为据   意味深长   出神入化

B.众口纷纭   无案可稽   耐人寻味   炉火纯青

C.莫衷一是   无案可稽   意味深长   炉火纯青

D.众口纷纭   不足为据   耐人寻味   出神入化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正是对苏轼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极为传神的演绎

B.苏轼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正是对这极为传神的演绎

C.这正是极为传神地演绎了苏轼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

D.“从来佳茗似佳人”苏轼名句正是对这极为传神的演绎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人对于一杯茶来说,也许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B.中国人对于一杯茶来说,也许就是完整的一个艺术世界。

C.一杯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一杯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就是完整的一个艺术世界。

【答案】4.A   5.A   6.C

第Ⅱ卷阅读与写作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1小题,36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彖,字伟才,陈郡阳夏人也。

父觊,武陵太守。

彖少有风气,好属文及玄言。

举秀才,历诸王府参军,不就。

觊临终与兄顗书曰:

“史公才识可嘉,足懋先基矣。

”史公,彖之小字也。

服未阕,顗在雍州起事见诛,宋明帝投顗尸江中,不听敛葬。

彖与旧奴一人,微服潜行求尸,四十余日乃得,密瘗石头后岗,身自负土。

怀其文集,未尝离身。

明帝崩后,乃改葬顗。

除秘书丞,议驳国史,檀超以《天文志》纪纬序位度,《五行志》载当时祥沴,二篇所记,事用相悬,日蚀为灾,宜居《五行》。

超欲立处士传。

彖曰:

“夫事关业用,方得列其名行。

今栖遁之士,排斥皇王,陵轹将相,此偏介之行,不可长风移俗,故迁书未传,班史莫编。

一介之善,无缘顿略,宜列其姓业,附出他篇。

”迁始兴王友,固辞。

太祖使吏部尚书宣旨令就。

坐弹谢超宗简奏依违,免官。

彖性刚,尝以微言忤世祖,又与王晏不协。

世祖在便殿,用金柄刀子治瓜,晏在侧曰:

“外间有金刀之言,恐不宜用此物。

”世祖愕然,穷问所以。

晏曰:

“袁彖为臣说之。

”上衔怒良久。

彖到郡,坐逆用禄钱,免官付东冶。

世祖游孙陵,望东冶,曰:

“中有一好贵囚。

”数日,车驾与朝臣幸冶,履行库藏,因宴饮,赐囚徒酒肉,敕见彖与语,明日释之。

寻白衣行南徐州事,迁侍中。

彖形体充腴有异于众每从车驾射雉在郊野数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养于伯母王氏事之如亲闺门中甚有孝义隆昌元年,卒。

年四十八。

谥靖子。

(节选自《南齐书·袁彖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彖形休充腴/有异于众/每从车驾/射雉在郊野/数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养于伯母/王氏事之如亲/用门中其有孝义/

B.彖形体充腴/有异于众/每从车驾/射雉在郊野/数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养于伯母王氏/事之如亲/闺门中甚有孝义/

C.彖形体充腴/有异于众/每从车驾射雉在郊野/数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养于伯母王氏/事之如亲/闺门中共有孝义/

D.彖形体充腴/有异于众/每从车驾射雉在郊野/数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养于伯母/王氏事之如亲/闺门中甚有孝义/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属文,“属”是“连缀”的意思与“属予作文以记之”中“属”的意思相同。

B.服未阕,指守丧尚未满期,古时与逝者亲疏关系不同,服丧的期限也不同。

C.微服,古代多指帝王将相或其他有身份的人为隐藏身份、避人注目而改换常服。

D.“迁书,班史。

”指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这两部著作都属于前四史。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彖少有风采,其父深知其才。

他少年时被举荐为秀才,不肯就任诸王府的参军;他父亲临终前给兄长写信,认为袁彖很有才识,能够显扬祖业。

B.袁彖议驳国史,能够坚持己见。

他反对檀超为处士立传的想法,认为这些人排斥帝王,欺蔑将相,孤高偏执,司马迁、班固都不曾为他们立传。

C.袁彖因罪入狱,最终得到赦免。

他因为预支俸禄被免官下狱;世祖出游时想起东冶还关押着一位贵囚,几天后借宴请之机,连袁彖一并释放。

D.袁彖宦海浮沉,遭人谗言挑拨。

他弹劾谢超宗时,因奏章模棱两可而被免官;世祖治瓜,有人进谗言,说他讲过关于金刀的话,世祖怀怒很久。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顗在雍州起事见诛,宋明帝投顗尸江中,不听敛葬。

【答案】7.C   8.A   9.C   

10.袁顗在雍州起兵被杀,宋明帝将袁顗尸体投入江中,不允许入殓安葬。

参考译文:

袁彖字伟才,陈郡阳夏人。

父亲袁觊是武陵太守。

袁彖年轻时便有风采气度,喜好写文章和谈论玄理。

被举荐为秀才,各王府要择取他为参军,他不肯就任。

袁觊临终时写给兄长袁颢的信中说:

“史公文才学识可嘉,完全能够使祖宗基业繁盛起来。

”史公是袁彖的小名。

袁彖守父丧还未满三年,袁颉便在雍州起事被杀,宋明帝将袁颢的尸体抛进长江中,不允许家人收安葬。

袁彖便与原先的一位仆人改穿平民服装,偷偷地去寻找尸体,找了四十多天才找到,将袁颢秘密地埋葬在石头城的后山岗上,他亲自背土。

他身边一直藏着伯父的文集,从没有离过身。

明帝驾崩以后,才将袁颢改葬。

后来,出任秘书丞,对历朝国史进行评议。

檀超认为,《天文志》记载星象及其位置次序,《五行志》记录当时的祥瑞灾异,二志所载的事实及用途都有差别,日食是一种灾异,应当放进《五行志》中。

檀超又想立处士传。

袁彖说:

“只有那些与国家大业有关联的起过作用的人物,才能够在国史中记录其姓名事迹。

现今那些孤栖隐遁之士,排斥帝王,欺凌将相,这是偏颇特立的行为,不能够助长这种风气,改变社会风俗,所以司马迁的《史记》没有为之立传,班固的《汉书》也没有将他们编写进去。

如果确有一些好的行迹,无法舍弃省略的话,那也应当把他们的姓名业绩,附录在别的篇章中。

”朝廷调任袁彖为始兴王府友,他坚决推辞不去。

齐太祖派吏部尚书向他宣布旨意命他就职。

因弹劾谢超宗的奏章模棱两可,被罢免官职。

袁彖性格刚强,曾经用寓意深远的言辞触犯了齐世祖,又与王晏不和。

齐世祖在别殿用金柄刀切瓜,王晏在旁边说:

“外面流传着金刀(刘)的说法,恐怕不适宜用这种东西。

”齐世祖很惊讶,追问事情的根源。

王晏说:

“这是袁彖告诉我的。

“世祖对此大怒,怀恨在心,很久都不得消释。

袁彖在郡任职,因预支了俸禄钱,被罢免官职交给束冶县处治。

后齐世祖游孙陵,望着东冶县说:

“那里有一位很高贵的囚犯。

”过了几天,齐世祖与朝臣们一起巡幸到东冶,对府库实行了检查,举行宴会时,顺便赏给囚徒们一些酒肉,敕命召见袁彖与他交谈,第二天便释放了他。

不久袁彖便以平民身份暂时代行南徐州事务,后升为侍中。

袁彖体态肥胖,与众不同。

每次跟随齐世祖到郊外去射野鸡,都要让好几个人相帮着扶持,才能徒步行走。

他幼年时母亲便去世了,由伯母王氏抚养他,后来他侍奉王氏如同亲生母亲。

他的妻子也很有孝心。

袁彖在隆昌元年去世,享年四十八岁,谥靖子。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良嗣,京兆武功人。

祖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

高宗时为周王府司马,王年少不法,良嗣数谏王,以法绳府官不职者,甚见尊惮。

帝异之,选荆州长史。

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

宦者所过纵暴,还过荆州,良嗣囚之,因上疏切谏,称:

“远方求珍异以疲道路,非圣人抑己爱人之道。

又小人窃弄威福,以亏皇明。

”言甚切直。

疏奏,高宗下诏慰勉,遽令弃竹于江中。

徙雍州,时韦安石举明经,调乾封尉,良嗣器之。

关内饥,人相食,良嗣政上严,每盗发,三日内必擒,号称神明。

垂拱初,迁工部尚书,拜纳言,封温国公,留守西京,赏遇尤渥。

尚方监裴匪躬案诸苑,建言鬻果蔬,储利佐公上。

良嗣曰:

“公仪休一诸侯相,拔葵去织,未闻天子卖果蔬与人争利。

”遂止。

迁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遇薛怀义于朝,怀义偃蹇,良嗣怒,叱左右批其颊,曳去。

武后闻之,戒曰:

“第出入北门,彼南衙宰相行来,毋犯之。

”永昌元年,安石迁.雍州司兵参军。

良嗣当国,谓安石曰:

“大才当大用,徒劳州县可乎?

”荐于武后,擢膳部员外郎。

载初元年,罢左相,加特进,仍知政事。

与韦方质素不平,方质坐事诛,引逮之。

后辨其非,良嗣悸,谢不能兴,舆还第,卒,年八十五。

诏百官往吊,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

始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其人往谢良嗣色泰定曰不闻有累在荆州时,州有河东寺,本萧詧为兄河东王所建,良嗣曰:

“江、汉间何与河东乎?

”奏易之,而当世恨其少学云。

(选自《新唐书·苏良嗣传》)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始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其人往谢良嗣/色泰定/曰/不闻有累/

B.始/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剌史/其人往谢/良嗣色泰定/曰/不闻有累/

C.始/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其人往谢/良嗣色泰定/曰/不闻有累/

D.始/良嗣为洛州长史/坐僚婿累/下徙冀州刺史/其人往谢良嗣/色泰定曰/不闻有累/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垂拱是年号,“垂拱初”使用了年号纪年法,古人纪年还可以使用干支纪年。

B.雍州,位于西北,与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合称九州。

C.迁,本意是指移动,搬换,转变,在古代也可指变动官职。

一般指贬官。

D.仪同三司,始于东汉,指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而给予与三公同等的待遇。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良嗣为政严明,治理有方。

他严肃法纪,维护社会秩序,每次有盗贼出没,必能三日破案,被百姓称为神明;数次劝谏皇帝要鼓励官员自给自足,不与民争利。

B.苏良嗣扣押皇使,直言切谏。

宦官借采办竹木之机到处恣行暴虐,后被苏良嗣扣押。

苏良嗣又上书称小人擅权,有损皇帝圣明。

皇帝抚慰他并下令将竹子投入江中。

C.苏良嗣知人善任,举荐贤才。

苏良嗣调任雍州时,就非常赏识韦安石,后来执政时,认为他不应当久做地方官,于在武则天面前举荐,将其擢升为膳部员外郎。

D.苏良嗣擅改寺名,学识浅陋。

河东寺是西梁皇帝萧詧为纪念兄长所兴建,而苏良嗣却不知其来历。

他上奏皇帝,将河东寺改名。

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学问不够。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出入北门,彼南衙宰相行来,毋犯之。

【答案】11.B   12.C   13.A   

14.你只管从北门出入,南衙是丞相往来之地,你不要去冒犯他。

参考译文:

苏良嗣,是京兆武功人。

祖父苏振,曾任后周宕州刺史,被封为建威县侯。

高宗时,(苏良嗣)任周王府司马,周王年少不守法度,苏良嗣多次劝谏周王,用法律制裁那些不称职的官员,(因此)苏良嗣很被尊重和忌惮。

皇帝认为他与众不同,选他为荆州长史。

皇帝派遣宦官到江南采买怪竹,将在上苑种植。

宦官所经过的地方都骄纵残暴(地对待百姓),返回的途中经过荆州,苏良嗣把宦官囚禁了,接着上奏恳切劝谏,称道:

“向远方求取珍贵奇异之物导致沿路百姓疲惫不堪,这不是皇帝抑制自己仁爱他人的主张。

又由于小人私下弄权作威作福,而损害皇帝的英明。

”言语非常恳切正直。

奏章献上后,高宗下诏慰劳勉励他,立即下令把竹子丢弃到江中。

(苏良嗣)调任到雍州,当时韦安石因明经被举荐,调任雍州乾封县县尉,苏良嗣非常器重他。

关内闹饥荒,百姓中出现人吃人的现象,苏良嗣执政崇尚严罚,每次有盗贼出没,三日内一定被他所擒,当时人都称他为神明。

垂拱初年,升任工部尚书,授官为纳言,被封为温国公,作为西京留守,待遇十分优厚。

尚方监裴匪亲自督造各处园林,提出要卖掉园中的水果、蔬菜,储备钱财补贴王公大臣的建议。

苏良嗣说:

“公仪休是一个诸侯的相国,却能拔除园中葵菜销毁织机,我从未听说过天子要卖水果、蔬菜来和百姓争利的事情。

”(这类事)就被制止了。

(苏良嗣)升迁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在朝堂遇到薛怀义,薛怀义傲慢无礼,苏良嗣大怒,命随从扇薛怀义耳光,拽他离开。

武后得知后,告诫(薛怀义)道:

“你只管从北门出入,南衙是丞相往来之地,你不要去冒犯他。

”永昌元年,韦安石升任为雍州司兵参军。

当时,苏良嗣担任丞相,对韦安石道:

“大才须当大用,怎么能在州县空耗力气呢?

”他在武后面前举荐韦安石,将其提拔为膳部员外郎。

载初元年,(苏良嗣)被罢去左相之职,加官授予特进,仍参与政事。

一向与韦方质不和,韦方质因获罪被诛杀,事件牵连到苏良嗣,朝廷将其逮捕。

后来辨明事情原委,苏良嗣受到惊吓,惶恐不已,拜谢时晕倒在金殿上,被送回府邸,当日便去世,时年八十五岁。

皇帝下诏命百官前往吊唁,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

当初,苏良嗣作为洛州长史,曾因连襟贪赃被连累而被贬官为冀州刺史。

妻妹前去道歉,苏良嗣泰然自若,道:

“我不知道你们连累了我什么。

”在荆州时,州中有一座河东寺,是西梁皇帝萧詧为纪念兄长河东王萧誉所建的,苏良嗣(不知河东寺得名于河东王,)道:

“江、汉之间怎能称为河东?

”他上奏皇帝,将河东寺改名,时人都认为他学问不够。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章楶,字质夫,祖频,为侍御史,忤章献后旨黜官,仁宗欲用之而卒,楶以叔得象荫,为孟州司户参军。

应举入京,闻父对狱于魏,弃不就试,驰往直其冤。

还,试礼部第一。

元佑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

时朝廷戢兵戒边吏勿妄动且捐葭芦安疆等四砦予夏使归其永乐之人。

夏得砦益骄。

楶言:

"夏嗜利畏威,不有惩艾,边不得休息,宜稍取其土疆,如古削地之制,以固吾圉。

然后诸路出兵,据其要害,不一再举,势将自蹙矣。

"遂乘便出讨,以致其师,夏果入围环州。

楶先用间知之,遣骁将折可适伏兵洪德城。

夏师过之,伏兵识其母梁氏旗帜,鼓噪而出,斩获甚众。

又预毒于牛圈潴水,夏人马饮者多死。

召权户部侍郎。

明年,除知同州。

绍圣初,知应天府,哲宗访以边事,对合旨,命知渭州。

至即上言城胡芦河川,据形胜以逼夏。

乃以三月及熙河、秦风、环庆四路之师,阳缮理他堡壁数十所,自示其怯。

或以楶怯,请曰:

"此夏必争之地,夏方营石门峡,去我三十里,能夺而有之乎?

"楶又阳谢之,阴具板筑守战之备,帅四路师出胡芦河川,筑二城于石门峡江口好水河之阴。

二旬有二日成,赐名平夏城、灵平砦。

夏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皆勇悍善战,楶谍其弛备,遣折可适、郭成轻骑夜袭,直入其帐执之,尽俘其家,虏馘三千余、牛羊十万,夏主震骇。

哲宗为御紫宸殿受贺,累擢楶枢密直学士、龙图阁端明殿学士,进阶大中大夫。

楶在泾原四年,凡创州一、城砦九,荐拔偏裨,不间厮役,至于夏降人折可适、李忠杰、朱智用,咸受其驭。

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哲宗亦为之寝兵。

楶立边功,为西方最。

徽宗悼之。

赠右银青光禄大夫,谥曰庄简,赙恤甚厚。

(节选自《宋史》)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朝廷戢兵/戒边吏勿妄动/且捐葭芦安疆等四砦予夏/使归其永乐之人/

B.时朝廷戢/兵戒边吏勿妄动/且捐葭芦安疆等四砦予夏/使归其永乐之人/

C.时朝廷戢/兵戒边吏勿妄动/且捐葭芦安疆等四砦予夏使/归其永乐之人/

D.时朝廷戢兵/戒边吏勿妄动/且捐葭芦安疆等四砦予夏使/归其永乐之人/

1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应举是封建社会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称呼,明清指乡试。

B.字,《礼记•曲礼》上说:

“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到了成年取字。

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C.侍郎:

古代官名。

自唐朝以后,中书省、门下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最高长官,地位渐高。

D.寝兵:

收拾起铠甲武器。

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愚以为且按甲寝兵,息养军士,定土分封,论功行赏。

”也是这个意思。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楶家世显贵,文才超群。

他出生于官宦世家,祖上多高冠,曾因替父申冤放弃当年考试,后在礼部考试得了第一,是北宋文转武职的名将。

B.章楶深谋远虑,扭转局势。

他采用古代对诸侯削地的办法削弱敌人,又派兵把守西夏要害之处,并攻取大片地区,取得了对西夏作战的战略主动权。

C.章楶长于边事,战功卓著。

他长期驻守在宋夏边境,有丰富的作战经验,长于作战指挥和战术运用,并运用了堡垒战术,是西北边境战功最大的人。

D.章楶知人善用,唯才是举。

他是伐夏名臣,手下也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勇将和智将,折可适、李忠杰、朱智用也为他所用,但他举荐将领不包括仆役。

【答案】15.A   16.C   17.D

参考译文:

章楶,字质夫。

祖父章频,担任侍御史,因为违逆章献太后的旨意而被免官。

仁宗亲政后,想要重新起用章频,但他已经去世。

章粢因为章得象的官荫,担任孟州司户参军。

他乡试之后进京考试时,听说父亲入狱,正在河北魏县对质,于是放弃考试,赶赴魏县申诉冤情。

回来后,参加礼部考试,得了第一名。

元祐初年,章粢以直龙图阁的身份出任庆州知府。

当时朝廷主张停止军事行动,告诫边疆将领不要轻举妄动,并将葭芦、安疆等四寨割让给西夏,让他们归还永乐的人。

西夏得到四寨后更加骄横。

章粢提出:

“西夏贪图利益畏惧声威,如不给予惩罚,边境得不到休养生息,应当逐步蚕食西夏疆土,像古时削地之制一样,来巩固边境。

然后派各路出兵,扼守要害之处,多发动几次攻势,西夏必定趋于灭亡。

”章粢于是趁着有利的时机出兵征讨,以引诱敌军,西夏果然大举包围环州。

章粢事先已通过间谍得知消息,派遣猛将折可适埋伏精兵在洪德城里。

西夏军队经过时,伏兵辨认出梁太后的旗帜,擂鼓呐喊着冲出,斩杀缴获很多。

又预先在水里放毒,西夏人马饮水,死伤很多。

(此役之后,)章粢代理户部侍郎。

绍圣初年,任应天知府。

宋哲宗咨询章粢应对边境形势的良策,应对合乎皇上的心意,让他担任渭州知府。

章粢到任后马上上奏提出在胡芦河川筑城堡,占据有利地势逼迫西夏。

章粢于是率领三月及熙河、秦凤、环庆四路军队,表面上修理别的数十座城堡,佯示怯弱。

有人认为章粢害怕,请战说:

“这是西夏必定争夺的战略要地,西夏刚好在石门峡扎营,距离我们三十里,可以夺取并占有它吗?

”章粢又假装道歉,暗中准备修筑城墙和守城作战的装备,率领四路兵马出胡芦河川,在石门峡江口好水河南边筑两座城池,二十二天建成,起名叫平夏城和灵平寨。

西夏统军将领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都彪悍凶猛、骁勇善战,章粢通过间谍得知其军戒备不严,命折可适、郭成率骑兵轻装在晚上偷袭,直入大营擒获嵬名阿埋、妹勒都逋,抓住了他们全家,并俘获夏军三千余人,缴获牛羊十万头,西夏君主十分震惊。

哲宗接到捷报,亲到紫宸殿受贺,多次升官章粢为枢密直学士、龙图阁端明殿学士,升任章粢为大中大夫。

章粢在泾原为帅四年,共创设一州、九城,举荐、拔擢人才,不问出身。

西夏降将折可适、李忠杰、朱智用等将领都被他任用。

西夏自从平夏城之败,不再能出兵,多次求和,哲宗亦停战休兵。

章粢在这一时期建立的军功,是西方边境最大的。

章粢去世,徽宗亲自哀悼,赠官右银青光禄大夫,谥号为庄简,抚恤助丧的财物很丰厚。

二、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一)(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①路

黄庭坚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②貂裘。

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

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③。

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

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注】①塞垣:

边防城池。

②戛(jiá):

敲击。

③骅骝,周穆王的八骏之一,这里代指强壮快速的骏马。

18.下列对这首词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