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基础机房施工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7067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塔基础机房施工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铁塔基础机房施工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铁塔基础机房施工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铁塔基础机房施工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铁塔基础机房施工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塔基础机房施工技术规范.docx

《铁塔基础机房施工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塔基础机房施工技术规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塔基础机房施工技术规范.docx

铁塔基础机房施工技术规范

铁塔基础、机房施工技术规范

第一节基础工程

一、土方开挖

1、基础部分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土方时,从一侧向另一侧,边挖边退。

基槽采用自然放坡,坡度为1:

0.5(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为便于施工基槽四周挖出一米宽的工作面。

2、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深度,技术人员跟班作业进行监控,预留10cm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二、土方回填

1、回填土选用现场挖出的土,如现场土量不足则外购粉质粘土。

2、基础内外同时进行分层回填,层层夯实。

每层铺土厚度为250mm,蛙式打夯机夯实。

分层搭接长度不小2m。

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三、安全注意事项

1、开挖过程中,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检查挖掘机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理,严禁带病作业。

2、挖掘机工作半径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作业。

3、开挖过程中按要求放坡,随时注意土壁变动情况,发现有裂纹或坍塌时及时进行支护或加大坡度并做警示标志。

4、配合挖掘机清槽人员不得在挖掘机回转半径内作业,上下交通用的坑边扶梯须有可靠的防滑措施,并做醒目标记。

5、土方开挖完毕立即报请设计、监理、业主、勘察单位共同验收。

做好验槽记录。

6、如在垫层施工前遇雨雪天气应做好基坑内排水。

四、基础部分

基础开挖完毕经相关部门验收后进行基础轴线的标高的复核工作,无误后进行垫层施工,垫层施工完毕后在垫层上弹出轴线位置控制线及独立基础边线,并用红油漆画出柱、墙插筋位置,以确保基础尺寸、插筋位置正确。

垫层、基础模板采用钢模板,支撑系统主楞采用100×100方木和钢管,周边用钢管标直,模板配置数量按整个基础的2/3周转使用,钢筋用与基础同标号砼垫块和钢筋马凳垫好,确保保护层厚度。

浇注砼时严格按规范施工,振捣密实,按规定留置试块。

第二节钢筋工程

一、材料管理

1、钢筋进场按厂家、牌号、规格分别存放,检查是否与出厂质量证明书相符,发现任何问题不得验收入库,做好进货验收记录。

2、及进取样送检测部门进行钢筋物理力学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制作。

3、本工程抗震等级为二级,钢筋检测实测值应满足:

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比值不小于1.25;屈服强度与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比值不大于1.3。

二、钢筋加工

4、钢筋加工:

1)钢筋调直:

本工程采用机械调直。

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及较明显伤痕。

2)钢筋断料根据钢筋直径、下料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3)钢筋弯钩或弯曲:

①钢筋弯钩。

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

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须考虑弯曲调整值。

例如: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

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②弯起钢筋。

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③箍筋。

箍筋的末端应作135°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④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表3-5-1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a.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三、钢筋安装

三、钢筋安装

1、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仔细检查成品规格、尺寸是否与下料表相符。

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2、钢筋锚固、接长、保护层:

3)搭接长度、锚固长度:

除施工图中另行注明外,钢筋搭接、锚固长度不得小于表中数值,S为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梁中架立筋与受力筋搭接长度d≥10时为300mm,d<10时为200mm。

表3-5-2

钢筋类别

HPB235

HPB335

HPB400

混凝土等级

C25

C30

C25

C30

C25

C30

锚固长度(LaE)

28d

25d

35d

31d

42d

37d

搭接长度(LiE)

S≤25%

34d

30d

42d

38d

51d

45d

搭接长度(LiE)

25%≤S≤50%

40d

35d

49d

44d

59d

52d

 

5)本工程基础保护层厚度为40mm,室内柱为30mm,梁为25mm,板15mm。

3、钢筋绑扎时须注意下列问题:

1)箍筋、板筋的绑扎应从端支座边50mm起绑扎。

2)在绑扎骨架中受力钢筋采用非焊接接长时在其搭接长度内,当为受拉时箍筋间距不大于5D且不大于100mm(D为受力钢筋最小直径),当为受压时箍筋间距不大于10D且不大于200mm。

3)板钢筋网绑扎:

钢筋交叉点应满绑。

严格控制板上部的负钢筋的位置,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结构尤其注意。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5)框架梁节点处钢筋较密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不少于30mm,以免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

6)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7)遇楼板开洞影响钢筋通过时当详图未表示可把与断开钢筋面积相同的钢筋钢筋放置在洞口两侧,且各锚过洞口45d。

8)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当,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 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排 距

±5

取最大值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壳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接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四、钢筋支撑

1、本工程基础钢筋支撑采用预制砼垫块,成梅花状垫设。

2、平板钢筋弯矩支撑依据市质监站及强制性条文规定,采用12钢筋通长焊接马凳间距600mm支撑(见下图)。

五、质量控制措施

项目部施工员、质检员监督、指导钢筋工程施工。

每层钢筋安装完成后先由班组自检再由施工员、质检员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经各方签证后归档。

六、钢筋位移的控制及校核

1、钢筋位置的控制

1)钢筋绑扎必须牢固,松扣率不得大于10%,楼板分布筋须全部绑扎(不得呈梅花形绑扎)。

2)对易出现位移的柱插筋绑扎牢固后须在楼面或梁面位置焊接固定,并有一道箍筋或水平筋高出楼面。

3)基础钢筋绑扎放样时预留出一定位置,避免基础梁主筋与柱插筋冲突造成柱筋位移。

2、钢筋位移的校核

施工中出现钢筋位移立即通知监理单位并及进整改。

对混凝土已浇注完毕后发现的柱筋位移须凿除根据部混凝土校正后再以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填实。

第三节模板工程

一、模板用料选择

1、支模用料

1)为保证工程质量,方便施工中的模板拼装及加工,本工程均选用木模,模板为1200×2400×18竹胶板,双面镀膜。

2)木模背面以50×100木枋为背楞,表面刨光平整增加模板钢度的同时又可做为模板支撑系统的竖向受力构件。

2、支撑用料选择

1)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采用DN48×3.5钢管。

2)柱模由钢管与对拉螺栓组成支撑体系。

3)板模板以钢管搭设成支撑再在支撑架上放置木枋或钢管做支撑横楞。

二、柱模支设

1、模板支设前须先根据控制线在楼板上弹出柱子边线,并根据边线在钢筋骨架上焊四根据10定位钢筋以控制模板尺寸。

2、柱采用做质竹胶板做为混凝土成型模具。

3、柱采用钢管柱箍加固,柱箍采用DN48钢管搭设而成。

施工时设置四道柱箍,用钢管与板、梁满堂支撑体系联为一体,以防止柱模整体位移。

柱箍间距为最下一道距楼、地面150mm,以上各道间距500mm。

4、柱模支设须垂直、方正,拼缝严密,缝内贴密封胶带,柱模根部与楼地面接触部位有较大缝隙须用水泥砂浆封闭防止漏浆。

三、梁模支设

1、梁模根据柱或楼地面梇记的梁边线进行定位,要求准确无误。

梁的标高控制采用在梁支撑钢管上投入标高点的方法,用钢卷尺量测。

2、梁模支撑系统与板支撑系统连成一体,以增加其稳定性。

3、当梁长大于4m时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梁净长的1~3/1000起拱。

四、板模支设

1、板模支撑系统采用DN48钢管、扣件搭设满堂架,立杆间距为1.0~1.2m,小棚层板立杆下须用50mm厚垫木垫牢,防止支架下沉。

标准层楼板支撑立杆可直接支设在下层楼板上。

2、板模采用竹胶板拼装,接缝处用胶带密封防止漏浆,木模搁放在50×100的方木上。

3、板模标高根据立杆上的标高点进行控制,板模安装完毕后员测量人员对标高进行复核。

五、模板工程技术措施

1、模板安装工程的允许偏差见下表,实测合格率不得低于90%。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  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

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模板工程控制重点为垂直度、平整度及模板标高和位置准确性。

六、模板拆除

1、侧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须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2、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须符合下表规定。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试验报告或会同监理单位现场回弹。

3、拆除顺序为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拆除大跨度模板时须从中间向两头进行。

4、拆模时不得用力过猛,严禁大面积撬落,避免损坏模板。

不得对楼面形成较大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分散堆放并有时清运整理,不得抛掷。

七、模板的配制与制作

1、本工程施工值秋冬气温较低,拆模时间较长,相应地间加了模板的周转时间,为确保工程进度,柱模、,梁底模及板模均需备足。

2、为保证模板的利用率减少材料浪费,对工程中的每一构件须进行认真放样,并考虑模板原料尺寸进行匹配,尽量少锯,少出废料。

第四节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一、混凝土搅拌

1、使用的水泥应对其品种、标号、出厂日期进行检查,防止混用不同品种和不合格的水泥。

对袋装水泥尚应抽查重量,若不足用予以补充。

2、严格掌握各种材料的用量,必须符合配合比的要求,不得任意增减。

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配合比计算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水泥、外掺混合材料±2%;石子、砂±3%;水、外加剂溶液±2%。

3、搅拌第一盘混凝土前,搅拌筒内应先用水洗净,适当增加第一盘混凝土的水泥和砂子用量,或适当减少石子用量。

4、倒入搅拌筒内材料的顺序为:

水→石子→水泥→砂进行充分搅拌。

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内中起,至混凝土开始出料止,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不宜小于90分钟。

5、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水灰比、砂、石子的含水量和混凝土的塌落度及时测定。

若情况有变化,应随时测定,及时调整。

6、搅拌好的混凝土,应尽快运到浇灌地点进行浇灌,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出料后到浇灌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120分钟。

二、原材料要求

1、水泥:

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并经检验合格。

2、砂石:

石子选用粒径为16~31.5mm的碎石,含泥量小于1%,砂子选用细度模数为2.55mm左右的中砂,含泥量小于2%,并经检验合格。

3、施工用水:

须采用自来水或经检验合格的地下水。

三、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施工前由技术员进行坍落度检测,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应控制在3~5cm内,当发现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时立即通知搅拌站技术人员调整水灰比。

混凝土随拌随用,不宜超过45分钟以防凝固。

2、混凝土抗压试件的制作:

按照每班且不多于100m3为一批由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技术员现场制作标养试件一组,同条件及拆模强度检测试件会同监理单位商定后留置。

对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须留置一组试件用做开盘签定。

3、混凝土浇注

1)混凝土入模处设一台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梁柱,一台平板振动器振捣楼板。

振动棒应快插慢拔,以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沉落且无气泡冒出为宜。

振动棒插入下一层深度为5~10cm,插入点间距不大于30cm,对厚度较大的梁应分层浇注,单层深度不宜大于30cm。

2)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合理安排人力机械,减少施工产间歇,当间歇时间超过三个小时应留设施工缝。

3)楼板浇注时采用2m铝合金样板括平,木蟹收光,控制好楼板标高及平整度。

四、施工缝留设位置及处理

施工缝的处理必须在已浇砼强度达到1.2Mpa方可进行。

1、施工缝的位置留设

1)柱施工缝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下面。

2)单向板的施工缝可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3)有主梁、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的方向浇灌,施工缝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的三分之一范围内。

2、施工缝的处理

1)应清除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的水泥薄漠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将表面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

2)在浇灌前,施工缝处宜先铺(刷)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3)混凝土应仔细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并注意防止碰动钢筋。

五、质量要求及控制

1、混凝土拆模后应外光内实,不得有蜂窝、麻面、露石、露筋。

如出现上述缺陷须先书面通知监理单位,查明缺陷未对结构造成重大影响时可按下文的方法进行修补。

2、混凝土工程现浇结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实测合格率不得低于90%。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

位置

基础

15

钢尺检查

独立基础

10

墙、柱、梁

8

剪力墙

5

>5m

10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全高(H)

H/1000且≤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标高

层高

±1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全高

±30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10

钢尺检查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10

钢尺检查

预埋螺栓

5

预埋管

5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5

钢尺检查

现浇结构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

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六、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1、通病类型:

砼工程缺陷主要有蜂窝、麻面、开裂、露石、露筋等。

2、形成原因:

主要原因为振捣不密实、漏振,漏浆,水灰比(配合比)不当,养护不好等。

3、预防措施:

混凝土振捣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中规定的间距、振捣时间操作;模板接缝处用胶带密封,减少漏浆。

技术人员检查时发现坍落度或精骨料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搅拌站进行调整,不得延误。

加强砼养护:

柱拆模后立即以塑料薄膜缠裹,楼板表面覆盖细砂,每天两次浇水养护。

4、缺陷修补:

1)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麻面或露石,可先将缺陷处浮浆及杂物剔除,用水冲洗干净后用1:

2高强水泥砂浆抹平洒水养护。

2)对面积较大的蜂窝、麻面、露石、露筋须将表面薄弱砼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全部凿除,用钢丝刷加水洗刷干净后用比原砼标号高一级的细石砼填补,仔细捣实后洒水养护。

第五节砌体工程

一、材料要求

1、材料采用黏土红砖,砌筑前须提前一天浇水湿润,严禁干砖上墙。

2、水泥:

水泥的材料要求与混凝土材料要求相同。

石灰膏:

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小于15d,不得有干燥、冻结、污染及脱水硬化。

砂:

采用中砂经过筛,含泥量不大于2%。

水:

采用自来水或经检验合格的地下水。

3、砌筑砂浆采用机械拌合,搅拌时间自投料完成算起不得少于1.5分钟,严格控制配合比,做好砂浆试块。

二、砂浆配合比

1、本工程采用M7.5水泥砂浆和M5混合砂浆,配比委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试配。

2、施工中须按照砂、石灰膏的含水率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如设砂浆实验室原配合比为:

水:

水泥:

石灰膏:

砂=W:

C:

D:

S,石灰膏含水率为A%,砂含水率为B%,则调整后的施工配合比应为:

(W-D×A%-S×B%):

C:

D(1+A%):

S(1+B%)

三、施工工艺

1、砖砌体施工过程:

抄平→放线→排砖→立皮数杆→砌筑→清理。

2、本工程砌体±0.000以下采用M7.5水泥砂浆,±0.000以上采用M5混合砂浆。

1)抄平:

砌筑前在楼面上定出各层标高,并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使各段砖墙底部标高一致,符合设计要求。

2)放线:

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放出墙身中心线及边线,并分出门窗洞口位置线。

3)摆砖墙:

砌筑时先要进行摆砖排出灰颖厚度,摆砖时注意门窗位置、砖垛等对灰缝影响,同时要考虑窗间墙的组砌方法及七分砖、半砖等,使各皮砖的竖缝错开不小于砌块长度的1/3。

同一墙壁各部位的组砌方法应统一并上下一致。

4)立皮数杆:

砌墙前须立皮数杆,皮数杆标时砖、灰缝厚度、门窗过梁位置等,立杆前用水准仪抄平,使皮数杆标高与楼地面标高一致。

四、质量要求

1、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

水泥砖水平灰缝厚度宜为8~12mm。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2、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3、填充墙砌筑时错缝搭接,竖缝错开不小于砌块长度的1/3,竖向通缝不大于2皮。

4、砌体工程允许偏差见下表。

砌体工程允许偏差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í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10

与控制线比较,钢卷尺检查

2

每层垂直度

5

用2m托线板检查

3

全高垂直度

20

经纬仪或重锤,尺子检查

4

平整度

8

用2m直尺和塞尺检查

5

灰缝平直

10

拉5m线,钢尺检查

6

10皮累计灰缝厚度

±8

与皮数杆比较,钢尺检查

7

上下窗口偏移(外墙)

20

经纬仪或重锤检查,以底层为准

8

门窗洞口宽度

±5

钢卷尺检查

5、与砌体填充墙相交的柱、构造柱沿墙高每500mm设26的拉结筋(带弯钩),拉结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少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

6、砌筑高度一天不得超过1.8m。

第六节抹灰工程

一、材料要求

1、水泥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后经复验合格。

石灰膏:

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小于15d,不得有干燥、冻结、污染及脱水硬化。

砂:

采用中砂经过筛,含泥量不大于2%。

水:

采用自来水或经检验合格的地下水。

2、水泥混合砂浆采用机械拌合,搅拌时间自投料完成算起不得少于2分钟,要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坍落度不大于3.5cm。

二、施工准备

1、基层的浮浆等杂物应清除干净,墙面孔洞用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后括涂界面剂,界面剂配合比为:

MST界面剂:

水泥:

砂=1:

1:

1.5,用笤帚蘸水泥浆甩成蘑菇状、跳棋式,布点均匀,洒水养护不小于24h。

基层如过于干燥抹灰前须浇水湿润。

三、施工工艺

1、施工顺序:

墙面清理→涂刷界面剂→贴饼冲筋→护角→基层、中层→面层→清理验收。

2、贴饼冲筋:

待基层处理完毕,涂刷的界面剂具有一定强度后即可贴饼。

在基层顶部两端距墙角(边)10~20cm处各做一个灰饼,厚度同抹灰层厚度,大小5cm见方,用托线板靠、吊垂直确定墙下部对应的两个灰饼厚度,灰饼位置在踢脚线上口附近,使上下两灰饼厚度在同一垂直线上,在灰饼旁钉钉,系上线绳按灰饼厚度拉出水平线,按间距1.2~1.5m左右做若干灰饼(墙口、洞口处必须做饼)。

冲筋时在两灰饼间先抹一层砂浆,后抹的第二层砂浆凸出呈现“八”字形,比灰饼凸出1cm左右,然后用样板紧贴灰饼来回搓动,直致把冲筋搓得同灰饼一样平为止,同时将冲筋两边用刮尺修成斜面,使其与抹灰层接槎顺平。

冲筋所用砂浆与本抹灰层相同。

3、护角:

所有阳角均采用水泥砂浆护角,护角使用1:

2水泥砂浆,要求线条清晰垂直,高度为2m,每侧宽度不小于50mm。

抹护角时以墙灰饼为依据,首先将阳角用方尺规主,靠门框离墙面的空隙为准,另一边以灰饼厚度为据,在地面上划好准线,按准线粘好靠尺板,并用托线板吊直,方尺找方,然后在靠尺板的另一边墙面层抹水泥砂浆,护角线的外角与靠尺板外口平齐,一边抹好后再把靠板移到已抹好的护角一边抹另一边。

护角抹完将尺板轻轻拿下,护角留出50mm,将多余砂浆以40°斜面切除。

4、基层中层:

其施工是在基层处理完毕,界面剂达到一定强度时开始。

1)外墙墙面:

a、8mm厚1:

1:

6水泥石灰砂浆;

b、12mm厚1:

2水泥砂浆打底;

2)内墙墙面:

a、15mm厚1:

1:

6水泥石灰砂浆一底一面;

5、抹灰完成后落地灰清理干净。

四、质量要求

1、普通抹灰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分格缝清晰。

2、有排水要求的部位须做滴水线(槽),滴水线(槽)整齐顺直,滴水线内高外低,滴水槽宽度、深度不小于10mm。

雨篷、阳台、压顶等构件上面须做出流水坡度。

3、本工程一般抹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立面垂直度

4

用2m垂直检测尺检测

2

表面平整度

4

用2m垂靠尺和塞尺检测

3

阴阳角方正

4

用直角检测尺检测

4

分格条(缝)直线度

4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钢直尺检测

5

墙裙、勒脚上口直线度

4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钢直尺检测

注:

普通抹灰第3项可不检查,顶棚抹灰第2项可不检查。

(国家颁发新的规范按照新规范,有具体设计要求时按照具体设计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