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6997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淄博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淄博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淄博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淄博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山东省淄博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x

山东省淄博市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部分:

(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陚予“公”“保”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

这表明

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2、清·《官场现形记》:

“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份大家私,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

”导致主人公如此感慨的是(  )

A.宗法门第观念B.仅男子可参予科举

C.近代新式教育推广D.秦代强制分户的立法

3、“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菁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

”这种现象是指(  )

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

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D.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

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5、1894年《申报》写到:

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

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覆琉球,乃可一劳永逸。

该认识

A.认清了这场战争爆发时的形势B.肯定了洋务运动的作用

C.反映了舆论界盲目自大的心态D.有利于坚定抗日的信心

6、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平等、法治的社会传统,而古老的中国则衍生出对权力的膜拜和等级尊卑鲜明的社会秩序。

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方式上的动与静的差别

B.经营方式上开放与封闭的差别

C.经济形态上商品经济与农耕经济的差别

D.文化观念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别

7、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

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B.美国总统对议会负责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由议会产生

D.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有权解散议会

8、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

“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辛丑条约》的签订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9、1840年间,英国输华货值为524.298磅,到1840年便一跃至1,456,180磅,1844年又升至为2,305,.617磅,1845年跃至2,394,827磅。

但道光十六年(1846年)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 年) 为一百万英镑多一点,仅略超过战前的水平。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鸦片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

B.咸丰比道光更加反对中英贸易

C.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

D.英国工业革命扩展到了大清国

10、史书记载:

“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

”材料反映了行省(  )

A.代表中央治理地方B.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

C.与都省相互制衡D.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

11、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12、1872 年到1875 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 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 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

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

“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

”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

以上情况表明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13、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一般由抽签产生的500个陪审员组成,开庭前他们中没有任何人事先知道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

这说明(  )

A.陪审人员的随机性可以降低误判率

B.古代雅典只有陪审法庭具有司法职能

C.力求保持公平是雅典陪审法庭的重要原则

D.雅典陪审法庭是五百人议事会的下设机构

14、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城邦不能够由公民自己来治理,而是要由“知道如何统治的人来治理”。

这一看法是针对(  )

A.直接民主的弊端B.民主范围的扩大

C.参政方式的平等D.贵族统治的专横

15、从《十二铜表法》一直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古罗马在债务法规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并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这表明在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中(  )

A.力图缓和民族矛盾B.重视维护帝国统治

C.被迫改善奴隶处境D.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16、1621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来觐见国王詹姆士一世时,国王无奈地对侍从吩咐道:

“你们摆好十二把交椅吧,我要接待十二位国王!

”这反映了此时的英国(  )

A.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B.议会对国王形成了制约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完全激化D.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7、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

1688年至今》中写道:

“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是缘于(  )

A.“光荣革命”的胜利B.议会改革的实行

C.《权利法案》的颁布D.内阁制度的确立

18、《联邦党人论稿》的“引论篇”中指出:

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美国那种“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为解决文中的现象,1787年宪法(  )

A.确立了自由平等原则B.确立了共和制原则

C.确立了联邦制原则D.确立了权力制衡原则

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实际人口调查,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后三年内举行,并于其后每十年举行一次。

”当年制定这一条款的目的是为了(  )

A.掌握印第安人、黑人和海外移民的人口数量

B.统计共和党、民主党的党员人数

C.确定选民人数及每个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

D.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20、朱元璋改行中书省为承宜布政使司,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管民政、财政;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刑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亊。

原来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各司其责,互不统成,互相牵制,各自直属中央。

朱元璋的这一改革

A.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C.加强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避免了诸侯国威胁中央的覆辙

21、《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

“《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资政新篇》

A.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

C.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D.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

22、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

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A.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

B.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

C.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

D.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23、汉初,皇室子女往往系以母性,皇室视外戚如宗室而不称异姓,太后及长公主在宫廷中拥有发言权,进而衍生出了外家帝舅的贵重之局。

这表明当时()

A.外戚对皇权构成了威胁B.外戚参政的政治特色

C.尚未真正实现专制集权D.郡国并行体制的弊端

24、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

这种变化有助于

A.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

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

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

D.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

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26、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淸、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亊上,太平天国借用了两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䜣、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习长技。

材料主要说明()

A.淸政府已认识到“借师助剿”的重要性

B.洋务派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壮大了势力

C.太平天国间接地影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

D.太平天国运动给予列强侵华以可乘之机

27、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的,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表明林则徐(  )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28、“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日本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  )

A.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B.赔偿白银4.5亿两

C.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D.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

29、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

“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

四夷入侵,各示所欲’。

”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

A.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B.“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C.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D.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30、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B.法国人民艰难曲折的斗争

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D.法国君主制的传统十分浓厚

 

二、非选择题:

(31题16分,32题12分,33题12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材料一朱元璋推行严刑峻法,对大臣擅权、武将骄横给予最严厉的打击,所谓“以重典驭臣下”。

明律简于唐律,严于宋律。

又在明律之外,把案例编为《大诰》,颁给各级学校作为必读教材,以后又编了《大诰续编》、《大诰三编》。

其序言说:

“诸司敢不急公务而务私者,必穷搜其原,而置之重典。

”所载都是惩治贪官污吏、地方豪强的重大刑事案件,其中凌迟、斩首、族诛的有几千条,弃市以下万余条,大都出于朱元璋亲自裁定。

针对元季官吏贪冒、徇私灭公,他下决心严惩贪污,说:

“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于洪武二十五年编《醒贪简要录》,颁行天下,官吏贪脏六十两以上即枭首示众,再处以剥皮之刑。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工业革命把英国变成一个工业强国的同时,也让它遭受了严重泛滥的政治腐败。

1872年,议会两次通过议案宣称贿买和威胁选民均属刑事犯罪,并于当年通过了《秘密投票法案》。

188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政府官员财产申报的法律,亦即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

该法令规定了议会中议员选举费用的限额和对选举舞弊的刑罚,并规定如果官员个人财产与其正常收入之间存在差距,就必须作出解释和说明,如不能提供合法所得的证据,就会被认定为灰色收入,进而被治罪。

该法案建立起的财产申报制度后来被许多国家所学习,“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并且还拓宽了社会公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方式和监督途径”。

——据唐朗诗等《英国腐败治理经验:

制度变迁的特征与时序》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明代整顿吏治和近代英国反腐举措的异同。

指出其反腐举措出现差异的政治根源(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反腐的重要领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反腐举措的重要影响(6分)

 

32、(12分)家族、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其发展变化反映了时代变迁。

阅读材料。

材料一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劾查良莠,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

——据明万历四十年《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注:

圣谕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即“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材料二叶善镕负责这版族谱(1906年版)的编写。

他详细叙述了自己留学日本十年的经历,以及对自己产生的影响,“琴自奏也,耜自耕杼,目织工自成器也,极之纤细……呈新社会庄严璀璨之现象。

”“何以故?

”他反问道,“此皆为国家主义的民族,而非家族主义的民族也。

”……而在1867年版的《叶氏族谱》倭仁序对传统家族制充满赞誉,认为它是中国社会秩序的基础。

——周锡瑞《叶一一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1)概括材料一中“族约”内容的主要特点?

这些“族约”在当时有何作用?

(6分)

 

(2)材料二中《叶氏族谱》前后两个版本序言中的家族观念有何变化?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6分)

 

33、(12分)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述。

答案

选择题部分:

1——5BACDC6——10CBACA

11——15BBCAD16——20BBCCB

21——25CDBAC26——30CACCC

31.(16分)

⑴同:

加强立法,通过法律规范和约束官员的行为。

(2分)

异:

明代突出君主个人意志,强调严刑峻法;(2分)

(若答出注重发挥案例的教化和警示作用亦可)

英国突出议会民主决策,强调公共意志和民主法治。

(2分)

根源:

明代实行君主专制。

(2分)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2分)

(2)领域:

选举,官员的财产申报。

(2分)影响: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民主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为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社会保证;为世界各国反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分,答出二点即可)

32、(12分)

(1)特点:

宣扬教化,维护等级制度;强调伦理道德,体现儒家思想;重视宗族关系管理。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作用:

约束族人言行,调节家庭关系,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2分)

(2)变化:

前者强调传统家族制度,后者强调民族主义(或者国家主义)。

(2分)

原因:

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学东渐,西方的民族、国家观念得到传播;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叶至镕本人留学日本的经历对其产生影响。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3、(12分)观点: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促使中华民族深刻反思、抗争、探索,最终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并建立了一个新中国(2分)。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1分)鸦片战争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企业产生;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3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掀起洋务运动,中国经济、军事、教育逐渐走向近代化。

(3分)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被提上议事日程——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