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重点知识一轮复习教案第4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56171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重点知识一轮复习教案第4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重点知识一轮复习教案第4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重点知识一轮复习教案第4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重点知识一轮复习教案第4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高三历史重点知识一轮复习教案第4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重点知识一轮复习教案第4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必修2.docx

《届高三历史重点知识一轮复习教案第4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重点知识一轮复习教案第4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必修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重点知识一轮复习教案第4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必修2.docx

届高三历史重点知识一轮复习教案第4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必修2

第4讲 两次工业革命

[考点清单] 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

1.条件: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市场需求日益扩大,经济稳步发展。

2.表现

整体把握

 

四个“一”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

3.扩展:

半个世纪后,工业革命开始向欧美扩散,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归纳总结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一个时代:

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两大革命:

动力革命和交通运输业革命。

三大变化:

城市化、工业化、平等化(社会关系)。

史论共识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

知识图解

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2.范围:

在英国、德国、美国和法国等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3.标志:

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合成化工为标志。

4.成就

5.影响

整体把握

用三个“一”巧记第二次工业革命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1.工厂制度

2.企业规模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途径

2.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易混易错 西方国家对外经济侵略手段的变化:

早期资本主义时期主要是直接掠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主要是商品输出,即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为主要手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是资本输出,即以寻求投资场所、瓜分世界为主要手段。

3.影响

知识归纳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三部分”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基准考点一 两次工业革命

主题一 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

史料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全球通史》

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

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信息解读] 上述史料从多个方面揭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主题二 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和影响

史料一 新兴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手工作坊……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信息解读] 史料反映了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是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手工作坊。

其反映出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产生了近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把社会关系简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史料二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重大影响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

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信息解读] 史料充分表明了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主题三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都引起了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都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变化

发明者

发明创造者大多是工匠

发明创造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工程师

成果

多数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多数是科研产物,量多质高

开展国家

起源于英国,后来逐渐发展到其他国家

一开始就在几个

国家同时进行

产生部门

始于棉纺织业,后来主要在轻工业部门展开

以重工业和电力行业为主要领域,对带动和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主题四 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类别

工场制度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时期

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生产手段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

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

规模

相对于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规模较大

相对于工场手工业,规模较大、工人集中

垄断组织是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形成的,规模空前强大

影响

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

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联系

①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

②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③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主题五 从多元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

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

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基准考点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主题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1)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

(2)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3)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

(4)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主题二 图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历程

(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世界市场得到拓展(16世纪初~19世纪)

(三)“蒸汽”的力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题三 多角度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

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

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从道德的角度看: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3)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

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

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

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

农场。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探究思考:

如何认识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提示 圈地运动是历史上罪恶的“羊吃人运动”,是资产阶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

重要途径,客观上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对圈地运动的认识要关注历史发展的过程。

最早进行圈地运动的是地主。

圈地养羊对英国农业从小农经济到农业大生产起了推

动作用,同时种草养羊也许更适应英国的自然环境。

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的近代化

历程,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要解决市场和生产的问题,又进

一步推动了圈地运动。

例1(2012·安徽高考)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林认为:

“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

‘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审题突破 本题以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林的观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即是市场的扩大,根据题干,“需求趋于无限大”“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都说明市场的扩大,B、C、D三项均与题目没有直接关联,排除,答案选A项。

答案 A

例2(2012·福建高考)

右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

A.奴隶贸易的兴起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D.垄断组织的形成

审题突破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图中的时间信息。

该图反映了英国从1841~1870年的经济发展状况,此时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故B项正确。

奴隶贸易在16世纪兴起,故排除A项,C、D两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70年以后)的成果及影响,故排除。

答案 B

例3(2012·江苏高考)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审题突破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信息:

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引领工业革命,由此排除B项。

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D项可直接排除。

棉纺织业的发展会带来工人数量的增加,但这与原棉重量的增加基本是同步的,根本上都是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带来的结果,排除A项,选择C项。

答案 C

       柱状图类试题的“三看、两注意、一相联”

(1)“三看”:

一要看表头及出处。

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

历史时期。

二要看表格中的项目。

根据题干设问,阅读表格数据信息中的时间、

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

三要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

有效信息,与己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作出判断。

(2)“两注意”:

一注意表格数据图形式的不同,不同的图表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特点

适合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优势,在提取信息时应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取信息。

要注意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表格数据图,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类型。

(3)“一相联”:

联教材、掘信息。

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1.(立意——科技创新) “如果某些生产领域并不需要根本的技术改良,工业革命无疑地就会被推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技术改良对工业革命起了推动作用B.工业革命并不需要技术改良

C.工业革命的影响仅限于生产领域D.技术改良不是工业革命的原因

答案 A

解析 技术改良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故选A。

B、D两项含义相同,皆错误;C项错在“影响仅限于生产领域”,工业革命还影响到生活、贸易等领域,排除。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或核心概念

2.(立意——主干知识: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有人说工业革命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答案 A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新兴行业,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等,工业布局进一步趋向集中,重工业突飞猛进。

本题选A项,B、C、D三项说法与题意不符,可排除。

3.(立意——主干知识:

蒸汽机的影响)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 ②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③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A.①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以及对外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均开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②④错误。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或核心价值观

4.(立意——文明史观)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

”下列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这种文明与传统的农业文明有本质的区别,再由“1500~1900年”建立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可知答案为A。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5.(立意——运用新材料考查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不仅为美国崛起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支持,还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外部环境,这使美国崛起从一开始就具有世界性。

这里强调的美国崛起的“国际化的外部环境”是指(  )

A.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开始建立联系B.美国独立后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

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不断发展D.美国全球霸主地位的确立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可知,“国际化的外部环境”是由工业革命提供的。

A、B、D三项均忽略了“工业革命”这一限制条件。

6.(立意——以消费现象为新情境命题) 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

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

……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

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财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提高

答案 D

解析 海外殖民掠夺带来的“巨额财富”出现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A项不符合题意;世界市场形成前,市场上就有“奢侈品”,但不是只能买得起“必需品”或“体面商品”的人所能购买的,商品的丰富程度与大众购买能力也不成正比,B项不确切;追求时尚只是表面现象,C项不正确;故选D项。

对点训练

考点一 两次工业革命的状况

1.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

……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憧憬 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从所学知识来分析,以上四个方面都是对工业革命的正确反映。

2.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答案 C

解析 题干材料中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不能得出A、B两项的结论,但它能为工业革命提供生产的原料、劳动力、市场和阶级的基础,所以C项正确。

因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所以D项中的“同步发生”错误。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方国家大多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东方各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落后

B.新航路的开辟

C.两次工业革命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征服能力

D.东方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 C

解析 关键词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高,积极寻找原料产地和海外市场,因此对外扩张,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要求。

4.下列关于下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该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广泛利用 ②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③电话、电报等新的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b段所示为1900~2000年,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中后期,故②是错误的。

5.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国家

总人口(单位:

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

约1800

48%

52%

法国

约3600

75%

25%

中国

约43200

89%

11%

此表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C.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化的影响。

从时间来看是19世纪,从各国农村、城市人口的比例看,英国的城市人口的百分比比农村人口的比例要高。

法国的农村人口比例比城市人口比例要高,中国的更高。

所以应该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有关。

6.郭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把人类文明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

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 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民主思想的传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 ④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回答本题运用排除法,题干中是问“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而④是东方农业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的表现,与题意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