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脉络第一次被清华大学唐加文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6561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0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文明脉络第一次被清华大学唐加文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华文明脉络第一次被清华大学唐加文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华文明脉络第一次被清华大学唐加文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华文明脉络第一次被清华大学唐加文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华文明脉络第一次被清华大学唐加文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文明脉络第一次被清华大学唐加文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docx

《中华文明脉络第一次被清华大学唐加文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明脉络第一次被清华大学唐加文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华文明脉络第一次被清华大学唐加文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docx

中华文明脉络第一次被清华大学唐加文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

中华文明脉络第一次被清华大学唐加文教授整理的如此清晰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惟一文明从未中断过的民族。

中国曾经被打败,但中国文明从未被摧毁!

屹立东方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为什么绵延不断?

每一位国人都应好好读读这篇文章。

此刻,我枯坐在静静的清华园里写下此篇文章,就是担心当今和未来的人们在历史书上往往看不到一些很关键的东西。

我们有些历史书总在讲着哪个皇帝和他的弟弟搞什么阴谋,和哪个妃子谈恋爱,永远讲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重大的事情却都没有讲。

 01 

文化成熟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必须有文字。

第二,必须有城市式的居住方式,城市可以小一点,但必须有居住的方式。

第三,必须有青铜器。

所谓有青铜器就是必须有金属冶炼,青铜的冶炼熔点很低,人类最早能冶炼青铜器就是能冶炼金属的初步了。

 02 

四大文明是哪四大?

四大文明分别是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

1.第一名是谁

第一名是现在日子过得很不好的地方:

伊拉克。

那个地方古代叫巴比伦文明。

如果说得更大一点叫两河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文明在西方叫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那是人类最早发现文明的地方,也是文明最早成熟的地方。

它的文明高度成熟的时候,中华文明仅仅初露曙光。

2.第二名是谁呢

第二名是尼罗河边上的埃及。

3.第三名和第四名的名次之争

第三名照理应该是印度,第四名才是中国。

但是由于这六、七十年来印度的考古发现很少,中国的考古成果较多的,于是就有一些人在国际上把中华文明说成了第三名。

然而,真正有可能把中国的名次往前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遗址是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文化,这个比较早,但这还需要国际上的认定。

4.希腊文明怎么没算上

您可能会问,一个对后来世界影响极大的希腊文明怎么没算上呢?

因为经过全世界的学者们研究,这种文明讲的是第一名巴比伦文明和第二名埃及文明二者在地中海上的遇合,尽管后来有所创造,但不是原创,所以不能算四大文明之一。

5.波斯文明呢

还有一个文明,就是现在的伊朗,当时叫波斯。

波斯文明也很早,但经过研究以后是第一名巴比伦文明和第三名印度文明在陆地上的遇合。

因为它们都缺乏原创性,所以也不算。

6.留存到今比较完整的只有中华文明

这四个古文明我们不管中国是第三名还是第四名,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不中断地发展到今天,没有灭亡的只有一个文明,就是中华文明。

有一点很奇怪,文明的原址,现在为什么总是恐怖主义频发,永远是灾难不断、炮火连连?

这完全是一个逆反的状态。

而留存到今天比较完整的文明确实只有中华文明。

1.巴比伦文明

伊拉克是很少能够看到巴比伦文明的遗留的,虽然文明古老,但是它没有任何存档,永远是战场,几千年来永远是战场。

所以他们自己也搞不清古代的东西是什么了,甚至于他们的文化教育情况也是非常的差。

2.埃及文明

在埃及则是另一种情形——如今连什么是象形文字都不懂。

更严重的是,在埃及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法老的后裔,在亚历山大我们现在所能遇到的几乎都是白种人,这是欧洲侵略的混血结果。

在他们的首都开罗遇到零星的阿拉伯人,那也是战争以后混血去的结果。

法老的后代在哪里?

金字塔时代的后裔在哪里?

血缘都找不到了。

我们在尼罗河南部的西岸找到了一个法老村,但是由于几千年的近亲结婚,他们在体力和智力上都特别羸弱,而且他们现在也是信仰伊斯兰教,法老的后代荡然无存。

3.印度文明

那么印度呢?

印度表面上看起来都在,都有遗留,但遗憾的是他们无数次的中断、无数次的灭亡,连这个过程都没有人记述下来。

他们的历史已不清晰,但是有一点知道,《大唐西域记》里面歌颂的佛教是在13世纪的时候,现在该佛教在印度已经消亡了。

现在他们的佛教是倒传进去的。

4.中华文明

所以,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地方还有一些孩子,能够很正常地朗诵着2500年前的老人家的话,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等。

但是这在中华热土上真正发生了,所以这是一个从4200年前进入文明以后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

 03 

炎、黄其实是对头。

4200年前,中国进行了700到800年的文明“热身赛”。

有六位伟大的王者,引领我们完成了这700到800年的准备。

第一位是炎帝,第二位是黄帝,第三位叫蚩尤,后面三位是尧、舜、禹。

这六位伟大的王者,为我们4200年的文明跨越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们严格讲起来是传说中的人物,可能我们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资料,但大体上是这样的:

1.炎帝

炎帝是个农业科学家,神农氏。

首先他教会了我们中国人耕种,这很重要。

在炎帝之前,我们是采野果子吃、打野兽的,这完全是被动的。

第二,炎帝发现了火,使我们能够吃熟食,我们能够在夜间工作,而且我们可以用火来防止野兽。

第三,炎帝亲尝草药,发明了中草药,避免了中华民族最早就有可能完全灭亡的一个原因,就是防止了传染病。

那么,这么伟大的人为什么后来会被黄帝打败了呢?

2.黄帝

黄帝也许是这样想的:

黄帝觉得炎帝虽然做得很好,但是当时部落之间对敌的情形太严重了。

敌人是野蛮的力量,都是说打过来就打过来的,所以我们要武装自己,我们要冶炼金属,我们要锻造武器,我们要骑上战马,我们要巡视在我们的周边,我们要发动战争来消灭那些野蛮的力量。

炎帝却觉得我安安静静地在过日子:

老农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于是黄帝和炎帝就打起来了,结果黄帝胜了炎帝败了,打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河北省。

这两位老人家浑身鲜血,面对面站着的时候,并不知道几千年以后世界上最多的人群把自己说成是炎黄子孙。

如果知道的话,他们有可能就不打了。

黄帝后来把炎帝的文明接过来了,所以我们叫炎黄子孙。

3.蚩尤及尧、舜、禹

但黄帝也有一个人打不过,那就是蚩尤。

蚩尤管着现在山东、河南的东部和安徽北部那一带,地方也很大。

黄帝打不过他,因为他也有金属冶炼,他也在制造武器。

黄帝就像我们常人一样,对于打不过的人,对自己的部落就讲他是妖怪。

因为文字是黄帝时期发明的,所以他把汉字里面最难听的两个字给了他,叫蚩尤。

后来由于自然的原因,蚩尤被打败了,黄帝又一次胜利了。

蚩尤的后代只能不断地逃跑,有的就归属于黄帝了,有的继续往南迁徙,黄帝的部队就接着再追。

追到什么地方呢?

贵州附近,现在的苗族据考就是蚩尤的后代。

尧、舜、禹是黄帝的继承人,一代代继承下来,完成了这个准备,然后就进入了中华民族更加重要的4200年,到了我们跨入文明的门槛。

 04 

全人类最聪明的人一起诞生了。

古代的历史我们要跳跃性地来看,到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中国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一起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

全人类最聪明的人一起诞生了。

1.轴星时代

我们来列个时间表:

孔子比释迦牟尼小14岁;

孔子死后10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诞生;

古希腊最聪明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比孟子大12岁,比庄子大15岁;

阿基米德和韩非子只差了7岁。

这个座次大家还可以不断地排下去,给大家造成什么印象?

就是聪明人那个时候全出来了:

差10岁、14岁不就是同一个时期吗?

大家前后跨入了文明的门槛,然后量变到质变。

智能大爆发,人类一起成熟了,聪明的人都一起产生了。

那个时代被德国的法兰克部学派称为轴星时代,就是人类智慧的轴星就在那个时候。

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华文明没有缺席,古希腊虽然不是原创,但是它那个时候表现得特别优秀。

2.使命分工

所以说,古希腊的哲学家在希腊海边思考的时候,印度的哲学家在恒河岸边打坐,中国的哲学家在黄河岸边散步。

而且他们使命当中也有一个分工:

希腊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物的关系,印度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神的关系,中国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人的关系。

中国哲学家不管诸子百家哪一家,他们都不太去考虑物,也不太考虑鬼神,民间信仰到处有鬼神,但你看诸子百家,这两头都不太思考。

他就只思考人和人的关系。

印度哲学家思考人和神的关系,这个神不是迷信,按照我们现在的科学讲是“超验世界”,就是超出我们经验世界之外的另外一个高层抽象天地。

不要以为他们迷信,这恰恰是中国哲学所缺乏的。

所以玄奘他们要从印度取经回来。

西方哲学思考人和物的关系,主要不是考虑完全物质利益,而是主要考虑人和客观世界的事情。

所以现在,他们自然科学特别发达。

3.文明需要国家行政力量来捍卫

虽然这批人在海边思考,另外一批人在河边漫步,然而思考再高深的思想,如果没有行政资源的加持,没有国家力量的保护,他们的思想也将会随风飘散。

孔子算得厉害了,他的讲话如果没人听,就算学生听后记了下来,学生的笔记也会很快被烧掉。

那又如何能留传下来呢?

世界上聪明人多得很,为什么只留下了他们几个?

这就必须有行政力量的加持:

必须由国家的力量来抵抗野蛮,来捍卫文明。

 05 

帝国时代。

公元前5世纪前后,人类智能大爆发以后,马上进入到了帝国时代。

1.两大帝国并存:

西半球的罗马帝国和东半球的秦汉帝国

巴比伦王国,波斯王国,印度的孔雀王朝,一个个帝国起来灭亡、起来灭亡,最后地球上有两大帝国,长时间地并肩共存,就是西半球的罗马帝国,东半球的秦汉帝国。

秦朝太短,汉朝时间比较长,秦汉帝国,压住了地球的分量。

2.共同的敌人:

北方蛮族

这两大帝国遇到了共同的敌人,叫做北方蛮族。

中国的野蛮力量叫匈奴。

对付匈奴,秦汉帝国有两个方法,秦始皇是造长城,汉武帝是打仗。

汉武帝在位50几年一直在打仗,培养了卫青、霍去病这些大将军和他们打仗。

打的结果呢,匈奴打败了,跑掉了,汉代也打得非常疲惫。

我们在这打匈奴的时候,罗马帝国也遇到了北方蛮族。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北方蛮族打垮灭亡了。

那么这个北方蛮族是谁呢?

就是被汉武帝打跑的匈奴,跑到西边去了。

他们和当地的蛮族联合在一起,经过几代的努力,把罗马帝国瓦解了。

地球上两大帝国中的一个灭亡了,欧洲从此进入中世纪,慢慢长夜一千年!

 06 

秦汉文明。

中国秦汉文明也遇到了大麻烦,匈奴虽然打跑了,但是北方还有很多蛮族。

1.鲜卑族的统治

当时的中国被一个少数民族占领,这个民族叫鲜卑族。

中国的汉族会种地,但鲜卑族不会,便无法统治汉族。

所以他们认为,废除农田,恢复牧场,恢复到游牧文明,那就可以实现统治了(他们熟悉的是游牧文明)。

这里有两个策略,一个就是鹰派的策略,把汉族人全部杀光,鸽派的策略是不要杀光,让汉族人成为奴隶在那劳动。

2.冯太后和孝文帝

值得炎黄子孙永远万幸的是,在鲜卑族里面居然出现了两个极其优秀的人物。

一个是女性,她其实血缘是汉族,在鲜卑做了太后,叫冯太后,我们称她为“文明太后”。

另外一个就是她的孙子,是鲜卑族里面有一个拓跋氏,他叫拓跋宏,这个人在汉族的历史书上叫做北魏王朝的孝文帝。

孝文帝死的时候才33岁,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王者。

在他奶奶的带领下(奶奶死后,他一个人掌权的时间不长),八、九年的时间里面他做了几件重要的大事。

“我们在军事上是胜利者,但是在文化上我们是汉文化的学生。

废除鲜卑语,所有的官员都学汉族;

不准再穿鲜卑服装,必须穿汉服;

迁都,从他们原来的首都(现在山西大同)迁到河南洛阳,迁到农耕文明的中心地,实行《均田法》等农耕文明的法律;

鲜卑族的贵族努力和汉族通婚,造成血缘相通。

3.孝文帝的伟大成果

大家不要小看,这几条规定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成果,这个成果是人们无法想象的。

首先,中华文明不但没有被消灭(差一点被消灭,罗马文明其实当时已经被消灭了),而且更强大了。

为什么更强大了?

我们的诸子百家好是好,有一个毛病就是太斯文了。

光有他们能不能搞成一番伟大的文明事业?

不可能。

因为他们缺少生命力,缺少强悍的力量。

这一点,鲜卑族给予了,他们可以丢掉自己的鲜卑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