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654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docx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docx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大学生的诚信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是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一:

 

  一:

诚信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诚信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

恪守诚信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

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

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把诚信这两个字刻进我们心灵的深处,用一生的言行去实践它。

只有当我们对于诚信的修养提高了,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个宝贵的人生际遇,让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二:

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表现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

《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孔子曾说: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见《论语•颜渊》)。

古人关于"诚信"的上述代表性观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呢?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长曾痛心疾首地说:

"从1999年起至今我们一共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了695万的国家助学贷款,然而至今年为止,拖欠贷款的比例还一直徘徊在20%—40%之间。

我们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送出我们的帮助的,但收获的结果却令人心寒。

"因贷款按期归还违约率太高,国家助学贷款曾一度暂停,到2004年才重新启动,并新增了大学生毕业两年后必须开始还款的要求,2006年也就成为助学贷款还款的首个高峰年。

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分调查调查显示,在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之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某些地方违约率达30%。

我想,除了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无能力偿还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可能是:

大学生诚信的"危机"。

与此同时,目前社会上假文凭、假证书、假学术之风也刮及高雅校园,难怪莘莘学子为之躁动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学生不守诺言、作风虚浮、毕业违约等不良现象有所抬头,"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抛于九霄云外,这样培养出来的"建设者"、"接班人"要么是营养不良,要么是底气不足,总之是"跛脚"的。

此外,大学生就业的诚信问题尤为严重:

 

  1、推荐时虚报材料。

部分毕业生为了能在众多应聘者中用人单位的注意和重视,使出浑身解数使自己的材料精彩夺目、完美无缺以至言过其实。

如伪造课程成绩、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考试证书;虚构在学校期间的任职情况,编造社会实践经历;采取"偷梁换柱"的方法摇身一变,变成"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2、面试中自我拔高

 

  部分毕业生在面试中面对招聘主管人员的提问时,对自己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夸夸其谈,结果到了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发现其十分普通平淡。

再如一些毕业生再接到面试通知时害怕自己不能通过而叫其他人代替面试。

 

  3、部分大学生随意毁约

 

  现在学校一般要求应届毕业生在三四月份就要找好签约单位,以便把毕业生的各种关系转到新单位。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毕业生会先找一个可以签约的单位签约以求得缓冲,一旦有更好的单位接收,他们就马上跳槽。

毕业生这种边签约边毁约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

 

  三:

关于解决问题的建议

 

  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人才,将担当社会重任。

而面对另人担忧的大学生诚信问题,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迫不及待。

 

  1、通过法制强制规定。

 

  立法建制是关键,应抓紧进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设,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信用社会。

政府要着手制定、完善和贯彻执行能充分体现诚实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以法律形式约束社会的各种行为。

在现行的法律中,都应有明确的、要求主体诚实信用的具体条款。

对违法者的处置,也要有明确的定性、定量的法律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有关人士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已将大学生助学贷款情况纳入了个人信用体系中。

某位大学生一旦有违约行为,即会被记录在案,在今后的房贷、车贷、留学、创业,甚至就业中都会受到限制。

 

  2、学校诚信教育

 

  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求高目标,但要从低起点,从基本行为抓起。

要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人格和对规则的虔诚态度,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中、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绝作弊、诚实守信,并逐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学校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

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结语:

调查中反映出种种诚信缺失问题,让我们担心,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各个领域的骨干,如果大学生诚信缺失了,我们还怎么谈社会的道德建设呢?

国家还能有什么发展呢?

诚信对创业如此重要,我会让它伴我永远!

 

  大学生诚信问题社会实践报告二:

 

  社会诚信现在看来是最重要的,诚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冠名磊落。

可是醉着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改变,诚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事情。

诚信开始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大的裂痕,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将诚信进行下去。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诚信度在逐渐下降。

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青少年一代。

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诚信现状,现对某市职业中专3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归纳如下。

 

  一、?

中学生的诚信现状

 

  从调查问卷表中显示,中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严重腐蚀了中学生的健康思想,使中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

现从中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诚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1、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现状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5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如果你走在街上,发现乞丐或残疾人在路边讨钱,你会不会向他(她)投钱?

结果认为"会"的占50%,认为"不会"的占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要你帮他(她)照看行李,你会不会帮他(她)照看?

结果认为"会"的占37%,认为"不会"的占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说自己远在外省,钱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资助他(她)车费,你会不会给他(她)钱?

结果认为"会"的占15%,认为"不会"的占85%。

 

  (4)你讨厌不守信用的人吗?

结果认为"讨厌"的占100%,认为"不讨厌"的占0%。

 

  (5)你认为你自己是个守信用的人?

结果认为"是"的占93%,认为"不是"的占7%。

 

  2、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4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对你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诚信度是多少?

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70%,70%以下的占21%。

 

  

(2)如果你班同学找你借钱物时,你会不会相信他(她)一定会还给你?

结果认为"会"的占88%,认为"不会"的占12%。

 

  (3)你相不相信学校的收费是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收取的?

结果认为"相信"的占6%,认为"不相信"的占94%。

 

  (4)你对你所就读的学校诚信度是多少?

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48%,70%以下的占52%。

 

  3、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3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认为你的父母对你信不信任?

结果认为"相信"的占93%,认为"不相信"的占7%。

 

  

(2)你认为你父母会不会对你说谎?

结果认为"会"的占18%,认为"不会"的占82%。

 

  (3)你对你的父母诚信度是多少?

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98%,70%以下的占2%。

 

  二、中学生诚信现状的成因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中学生对调查中的诚信对象诚信度高低的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其对社会的诚信度较低,对家庭的诚信度较高。

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父母爱——人类的天性,是中学生对家庭诚信度较高的原因。

 

  家庭是中学生的港湾,是中学生的温床,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

父母对自己的儿女是真诚的,对儿女的关心和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

在父母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好象山中的小树苗长得再高大,也永远离不开那座山。

儿女对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任的,也知道自己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么会不心疼呢?

 

  2、社会不良思想的入侵。

 

  由于中学生正处在模仿性极强的年龄阶段,对社会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对于不正当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模仿心态。

中学生的思想可塑性较强,并具有一定叛逆心理,对于好的事物不易接受,而对于坏的事物却接受较快。

所以,稍不注意正确引导,就会使他们走进思想的误区。

 

  3、学校内部管理不善,形成了中学生对学校诚信度下降的结果。

 

  有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不思进取、散漫的学习、生活态度,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有些教师对学生声色俱厉,讽刺挖苦学生,违背教育规律,肆意增加学生负担,片面追求考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有损教师的光辉形象,也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诚信度。

此外,学校收费方面不太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诚信度。

 

  三、中学生诚信现状的对策

 

  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话题。

 

  1、培养中学生的"爱心"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心"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

要培养中学生对社会万事万物都具有一片真诚的"爱心",这样,社会就多了一片爱的天空,并且社会也会给予真诚的回报。

不能让受骗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受了骗却去骗别人。

要培养中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中学生辨别社会真假的能力。

只有自己不受骗,同时,也也不会去骗别人。

这样,社会才会得到净化,才会让"爱心"滋润人间每一个心灵。

 

  2、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摆在教书育人的首位,让中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道德教育。

教师对其进行教育时,切忌大道理连篇,唠叨不停,这样极易引起中学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德育的障碍。

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应注重规范中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要求在校内必须佩戴校徽,注意仪表,并提倡在校内使用普通话及文明语言。

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言传身教,以情动人,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同时,还应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让每个中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守法公民。

 

  3、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通过多种媒体对其进行教育。

要引导中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中学生解除心理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中学生先进行教育时,要让他们看到社会的亮点一面,不要过分渲扬社会阴暗面,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的真实,以增强对社会的信任。

 

  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