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传承与创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42237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普传承与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科普传承与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科普传承与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科普传承与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科普传承与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普传承与创新.docx

《科普传承与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普传承与创新.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普传承与创新.docx

科普传承与创新

科普的传承与创新

章道义

传承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缺一不可的两只轮子。

传承就是把前人从生产、生活实践中悟出与创造的思想、理论、学术、见解、技能、才艺等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及各种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科学遗产,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通过适当的载体和传播与传授方式,留存后世,为后人学用、观赏。

这是人类得以不断进步的基础,否则就没有积累,也无可交流。

如果一代又一代的人,都从头摸索,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前人所走过的弯路,人类就只能停留在蛮荒时代,人也就不能成其为人。

创新就是在前人取得的各种成就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推出新的思想,新的认识,新的见解,新的理论,新的学说,新的形式,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才艺,新的工具,新的设备,新的手段,新的原材料,新的结构,新的组合,新的配方,新的作品,新的产品,乃至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等。

这是人类得以不断进步的突破口,否则人类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多少年、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还是那个老样子。

这在生产力发展缓慢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乃至各守一方的封建社会的早期,还可以得过且过,到了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就只能落后挨打。

因此,创新也就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快步前进,能否雄居于世界之林的基本国策。

一手抓传承,一手抓创新,两只轮子一起推,既充分发挥我国历代精英和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与传承的农田、工程、知识、智慧、才艺等物质与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物质与精神力量,又多方汲取世界各国创造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并使之与我国人民的智慧、才能、经验交融生辉,就可以不断地推出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多条战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科普也应如此,一手抓传承,一手抓创新,两只轮子一起推,前进的方向才会更加端正,前进的道路也才会更加平坦、宽广。

那么,科普有没有可以传承的?

如果有,又是些什么?

我国科普如果从辛亥革命前后,学界纷纷发起成立科技团体,从事科学技术的探索研究与传播普及算起,到现在也就是100年光景,比之我国5000年的文明史,也就是短短的一瞬间。

但我国有组织的大规模的作为一项国家级的任务,从上而下的推动开展科普工作的做法,在世界上则是不多见的,而且确实在不同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好的做法,以及成熟的理念,应当发扬光大,不必从头摸索。

明明是前人早就嚼过的馍,还自以为是一大发明,有什么意思?

根据我从事科普工作近60年的实践经验,我体会有这样几点是应当传承和发扬的:

1.高举鲜明的旗帜,突显科普的现实意义。

这就是要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包括增进人民的身心健康和防灾避险等等),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服务(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和破除愚昧迷信等),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培养造就科技后备力量服务,等等。

一句话:

为科教兴国服务。

不是为科普而科普,也不仅仅是为了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为了更好地发展本门学科。

这是我们与西方学会及科学传播事业的兴起的历史背景和直接动因的很大不同形成的。

是中国科普的特色。

2.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传播手段。

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应喜新厌旧。

有些好的传统方式,可以不断地改进利用。

3.要因地因时因对象制宜。

特别是一些与人们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更要切合当地当时的实际,不能闭门造车,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不看对象。

要远近结合,两当(当时当地的需要)为先。

4.要不断地提高科普宣传或科普作品的质量,努力确保科学性(真实、准确、成熟、先进、实用,并具有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自觉加强思想性(如体现科学发展观,弘扬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倡导奉献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尽可能做到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感染力和亲和力,使人们爱听爱看,能够确有所获,并深受鼓舞。

5.要不断提高广大科教文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切实感到这是发展我国科教事业不可或缺的一翼,是他们应尽的一份义务和社会责任,而不是一种负担。

6.要培养组建一支专群结合的科普队伍,为科普事业造就各种核心和骨干力量。

要为专职科普工作者排忧解难。

要为他们的成长和事业有成创造条件。

7.要加强科普理论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及时地有力地引导、评价,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的开展。

8.要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协同作战。

科普这种性质的工作,在不同部门或系统有不同的名称和侧重点,但都是围绕着同一个大的目标,应当既有分工,又密切合作,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这些都是我国几代科普工作者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和积累的成功经验,应当作为我们的科学文化遗产,传承后世,并不断地充实提高,与时俱进;而不应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妄自菲薄,好像过去的都是过时的,另起炉灶,那就必然要走许多弯路。

那么,在新形势下,在当今中国,科普如何与时俱进?

我认为,这就要在以往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不断地进行创新。

包括:

观念与理论创新,如科普的定位、科普的性质、科普的定义、科普的主要对象、科普的方针任务、科普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等;

体制与机制创新,如科普的领导管理体制,队伍的组织建设和培养,事业机构的设置管理,如何适应和运用市场经济法则,以及不同系统间的系统合作,科普要不要从上到下地建立一个系统工程等;

传播的方法与手段创新,如网络与多媒体的运用,电子出版物的开发,数字图书馆的设计演示,博物馆与科技馆的展示如何与重点科普活动相结合,使其相辅相成,以及如何更新与现代化,传统方法和现代传播手段如何结合等;

宣讲、展示与创作的题材、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创新,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应当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希望广大科普工作者,特别是专业科普工作者,从我国的国情和当前所面临的时代潮流出发,结合自己的所长所思,对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

如果这样,我国的科普事业就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科普创作从相关学科汲取养分

王直华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不同学科间的互动、交叉与融合,已经成为现代学术发展一大趋势。

我们从事普及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事业,须从科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传播学家、新闻学家那里汲取思想与观念的养分,改进与提高我们的工作。

法国成人教育家 郎格朗

终身教育思想:

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

  1965年,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尔·郎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思想。

有人说,终身教育思想“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

郎格朗认为,数百年来都是将人的一生截然分成两半,前一半用来学习,后一半用来工作,这是毫无根据的。

教育应是个人从生到死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个人及社会的统一教育。

终身教育覆盖人生的全部时间。

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以后的教育、老年教育,都是分布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文化过程。

接受教育是从出生开始、持续一生的过程。

终身教育覆盖人生的全部空间。

在学校受教育是学习,在家庭耳濡目染也是学习,在社会经受历练更是学习。

“学而时习之”是学习,“习而时学之”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持续一生的学习。

后来出现的终身学习思想,比终身教育思想向前跨进了一步,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

把接受教育变成主动学习,把学习变成人生的不二选择,把学习变成人生的价值选择,把学习变成自己的生活方式,把学习变成自然而然的习惯,这人生便是自组织的人生、探索的人生、创造的人生、意义的人生、快乐幸福的人生。

美国心理学家 迦德纳

《智能的结构》:

学习理论的重大发展

霍华德·迦德纳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指出,人的智能是由多种智能构成的,如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存在智能,等。

在这以前,人们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能力。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编制出世界第一张智力测验量表。

从此,传统的智力测验开始统治心理教育。

传统的智力测验结果,称为IQ,即“智(力)商(数)”。

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对智能的这种传统认识,是学习理论的重大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为所有的人敞开了人生的大门。

迦德纳说:

“时代已经不同,我们对才华的定义应该扩大。

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入适应的领域,使其因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最大的成就感。

”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指出了方向:

面向全体学生,实行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多元评价。

一个人的智能结构的形成,除遗传因素以外,后天文化背景、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经历很重要。

教育就是发展人的个性、发掘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力量,实现人的社会功能的完满,达到现代意义的健康、幸福。

可以说,多元智能理论也是教育理论的重大发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布鲁纳

建构主义:

当代教学理论的革命

布鲁纳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当代认知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

他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发现学习。

在教学理论方面,他推动了建构主义的革命。

建构主义是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发展。

建构主义教学论思想被视为“战后教学理论三大流派之一”、“当代教学理论的革命”。

建构主义提出,学习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由教师传给的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和知识体系的过程。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思维能力为基础,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包括了新旧经验冲突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

学习的过程,是自主研究、探索、创造的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教学环境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是指导人生的学习、探索、创造理论。

英国学者 斯诺

《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

不同凡响的演讲

1956年10月6日,当代英国有影响的作家、科普作家、编辑查理·帕希·斯诺(1905-1980)发表了一篇短文,题为《两种文化》,1959年5月,他在剑桥大学作了以《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为题的演讲。

斯诺认为,整个西方社会的智力生活已日益分裂为两极,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已非常严重。

C.P.斯诺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

科学家们彼此之间也有许多互不理解之处,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科学文化的约束力,甚至比宗教、政治和阶级的模式还强大。

科学家如果背离了科学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那么,他的科学生涯就结束了。

怎样解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问题?

C.P.斯诺指出:

“只有一条出路,这就是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

1972年,美国学者小莫里斯.N.李克特在《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一书中提出,科学是一种认识过程,一种文化过程,也是一种发展过程。

科学家、哲学家 爱因斯坦

科学史应该写成思想发展史、观念变革史

爱因斯坦(1879--1955)认为,在科学历史的研究与写作中,科学观念的发展历史被忽略了。

他所感兴趣的,并不是资料的历史——什么时候、什么人干这个,等等——而是对观念发展的追踪。

比如,去了解牛顿想的什么,以及他为什么要干某些事,那是重要的。

他说:

“我们都同意,向这样的问题挑战,该是一位高明的科学史家的主要动力。

在爱因斯坦看来,有一种内部的或者直觉的历史,还有一种外部的或者有文献证明的历史。

后者比较客观,但前者比较有趣。

这使人联想到爱因斯坦评价科学理论的双标尺标准——“内部的完美”和“外部的确认”。

同样,也是后者比较客观,但前者比较有趣。

使用直觉是危险的,但在所有各种历史工作中却都是必须的,尤其是要重新描述一个已经去世的人物的思想过程时更是如此。

爱因斯坦觉得这种历史是非常有启发性的,尽管它充满危险。

爱因斯坦接着说,科学家的传记方面也像他们的思想一样使他始终感到兴趣。

他喜欢了解那些创造伟大理论和完成重要实验的人物的生活,了解他们是怎样的一种人,他们是怎样工作并且怎样对待他们的伙伴的。

美国宾州大学教授 马丁·塞利格曼

积极心理学:

哈佛大学热门的公共课

1998年,美国宾州大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引起学术界轰动,很快就赢得了3000万美元的研究基金。

自那以后六年之内,有关“正面思考”的论文超过2万篇。

2005年,英国剑桥大学“正面思考”研究中心成立。

同年,美国哈佛大学设立正向心理学课程。

2006年,英国威灵顿公学开设"幸福课程"。

什么叫“正面思考”?

简单说来就是:

在遇到挑战或挫折的时候,产生"解决问题"的想法,并且找出方法正面迎接挑战。

与“正面思考”相对立的思考方式,是“负面思考”:

一遇到挫折,就被负面情绪打败;一遇到挫折,就责怪自己,责怪环境,最后选择退缩、放弃,或者报复。

美国做过一项对大都会人寿公司11001个员工的5年追踪调查。

结果表明:

正面思考者的业绩比负面思考者高88%;而负面思考者的离职率是正面思考者的3倍。

正面思考能力强的人,具有三大特质:

1,能坦然面对现实;2,拥有“深信‘生命有其意义’的价值观”;3,具有很强的‘即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人们应该不断地练习改变思路,养成正面思考的习惯。

美国传播学者 哈罗德·拉斯韦尔

他提出“大众传播学”,被誉为“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美国传播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1902-1977),1946年首次使用“大众传播学”概念。

传记作家把他称为“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传播学是探索、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实现希望发生的变化的活动。

传播有以下四大特征:

传播是人类的文化过程;传播是双向的信息交流;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传播的目的是实现希望发生的变化。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汉语“传播”一词缺少“双向交流”或“共同拥有”的意义,而“传播”的拉丁文communicare的意义是“使共有”。

A.Gode在1959年给出的定义是,传播“就是使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有的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

传播的六大原则是:

可信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协同性原则、适时性原则、适量性原则。

受众通过选择信息来满足自己的广义文化需要。

关于“受众对传媒的选择”,传播学家施拉姆提出了一个选择几率的公式:

选择的几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任务是不同的,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信息的现象,是一种专业研究;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传播活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研究。

美国科学院院长 艾伯茨

在北京作报告:

《创造科学教育的革命》

世纪之交,美国科学院院长艾伯茨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邀请,在北京科技会堂做报告,题为《创造科学教育的革命》。

艾伯茨指出,一,科学教育并非只是为了培养科学家;二,科学教育要从儿童开始;三,科学教育不能只给结论,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1994年,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定稿并出版。

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是由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等四门艺术教育的全国性组织研制的,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部艺术教育标准。

它痛切地指出:

“没有艺术来帮助学生促进他们的感知和想象,我们的儿童就极有可能带着文化上的残疾步入成人社会,我们绝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出版。

在“总述”中,作者指出,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追求的目标,是面向所有的学生。

2000年春天,美国《技术素养标准:

技术学习的内容》出版。

它是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项目”的成果。

该书指出,技术素养对所有学生都是重要的,甚至对于那些不会进入技术职业领域的学生也是如此。

在谈论科学教育改革的时候,不能不提到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所作的工作。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团体。

它有14万名会员,有近300个科学、工程学、数学研究社团和科学院所。

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启动了一项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致力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跨世纪计划——“2061计划”。

“2061计划”表明了美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方向,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近年来,国际上和我国兴起的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的理念有五个:

携手全体学生;追求和谐发展;认识科学本质;体验科学探究;贴近时代生活。

在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总目标下,科学教育须在六个方面达到“分目标”要求:

过程、方法与能力;概念、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直觉、灵感与想象力;科学、技术与社会;思想、观念与历史。

科学教育的这些最新研究成果,对科普事业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科学家、思想家 爱因斯坦

《论教育》:

广受重视的和谐教育名篇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这篇演讲中,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教育思想。

在演讲开头,爱因斯坦就直入主题:

“有时人们把学校看成仅仅是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递给成长中的一代的工具。

但这是不对的。

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是在为活人服务......学校的目标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人,而这些个人又把为社会服务视为最高的生活问题。

”接着,他就层层递进地讨论了有关教育的一些最根本的问题。

具体到儿童教育,应注意他们哪些动机?

重点在于发展孩子般爱玩的倾向,以及孩子般的对被承认的愿望,并把孩子引导到对社会很重要的领域。

学校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

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在其他文章里说: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那么,“和谐的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具体的知识。

爱因斯坦指出:

“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情感教学理论:

将认知与情感、意义融合在一起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整个人,而不仅仅是接受事实。

他幽默地说,无意义的学习,是发生在“颈部以上”的学习,没有情感或个人意义的参与,与全人无关。

在真正的学习中,学习者能发现自己的独特品质,发现自己的人格特征。

学习即促进,学习即becoming,学习即成为完善的人。

他强调,学习活动是将认知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过程。

他还认为,当情感与认知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意义学习才会产生。

当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历史与时代、深度与能力等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学习者才能产生学习动力,才能成为完整的人。

学习应是学习者快乐参与、自主选择、自发探索、主动发现、领会掌握、自我评价、建构意义的文化过程。

在我国,有不少教育家、学者提倡情感教育、兴趣教育。

我们举一个例子。

《学问之趣味》是梁启超于1922年8月6日在东南大学为暑期学校学员做的演讲。

开门见山,梁启超就宣布:

“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

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原素(原文如此----注)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有个0了。

”接着,他表示:

“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我只嫌二十四点钟不能扩充到四十八点,不够我享用。

”这位博学不厌的学者,站立在讲台上对学生说:

“我一年到头不肯歇息,问我忙什么?

忙的是我的趣味。

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我常常想运动别人也学我这样生活。

接着,梁启超回答“怎样才算‘趣味’”这个问题。

他给“趣味”定了一个判据:

“凡趣味的性质,总要以趣味始以趣味终。

”他认为,能“以趣味始以趣味终”的,只有学问、艺术、游戏、工作这四项。

实际上,他说的能称为“趣味”的这四件事,对应于人类的四项天性:

神圣的好奇(问学)、神圣的审美(艺术)、神圣的游戏与神圣的自由创造(工作)。

人类从事文化活动,用得上古人的一句话:

“大体则有,具体则无”。

“无所为而为的玩索”,是“具体则无”;“有所为而为的人生”,便是“大体则有”了。

科学诗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我是一位科技工作者,也是一位诗歌爱好者,所以,特别关注科学诗的创作。

科学诗,作为诗歌园地里散发着时代气息的一朵奇葩,以它特有的风采和芳香,婷婷玉立在祖国的文艺百花园中,备受人们喜爱。

充分认识科学诗在繁荣科普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我国科学诗创作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科学诗创作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推动科学诗创作走向新的繁荣,已是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下面,我想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对科学诗的定义大体上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所谓的科学诗,就是科学与诗歌的结合。

凡是采取诗的形式,讴歌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揭示科学真理,抒发科学追求,描绘科学真善美的文学样式就叫科学诗。

如果认为只有纯粹的普及科学知识,描绘科学家及人类的科学活动,阐述科学道理的诗歌才叫科学诗,那显然是狭义的,不全面的。

我个人更倾向于广义的科学诗概念。

科学诗发展到今天,已经衍生出许多品种,包括科学抒情诗、科学哲理诗、科学叙事诗、科学常识诗、科学朗诵诗、科学幻想诗、科学民歌、科学儿童诗、科学歌谣等。

正是这么多的科学诗品种,共同组成了科学诗的花团锦簇,以它特有的风采和魅力绽放于诗歌的百花园中,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

著名科学诗人高士其先生说:

“对科学诗的形式、内容,尽管目前意见纷纭,存在种种见解和观点,但是在讴歌科学的伟大力量,普及知识与技术的社会应用,鼓舞人们向科学的高峰勇敢的进军,这一点都是相同的。

”著名诗人贺敬之也说过:

“科学诗为诗的发展增加了科学这个主题,又为科学发展增加了诗这个重要的鼓舞力量。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科学诗的使命和定位是显而易见的。

同其它文学样式一样,科学诗必须以讴歌时代精神、切入社会生活为己任。

琳琅满目的科技成果,奥妙无穷的自然现象,妙趣横生的科学知识,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催人向上的科学精神,都是科学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高尔基把科学称之为理智的诗,赫胥黎认为“世界本质是诗的。

”科学诗人生活在繁花似锦的时代,总能以独特的慧眼在科学世界的舞台上捕捉到诗的灵感,挖掘出诗的宝藏。

科学诗的特殊作用是一般抒情诗无法替代的,它要求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更加完美的结合。

就内容而言,它描述的应该是科学事件、科学知识、科学活动;就思想感情而言,它必须是积极向上的,健康进取的,给人以鼓舞和启迪的;就艺术而言,它必须是诗的,富有诗意、诗味和诗美。

由此可见,要写好科学诗,不仅要求诗人具有较高深厚的科学知识积累,而且要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写好诗难,写好科学诗更难。

然而,一切有志气的科学诗人不应该也不会因为“难”而不为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不少人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发生了错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浮躁之风甚嚣尘上,科学诗人何去何从,是随波逐流,还是激流勇进,经过清醒的思考,相信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我国科学诗的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自从有了诗歌,也便有了科学诗。

例如,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其实有许多篇章就是真正的科学诗。

它以含蓄精炼的语言,巧妙的构思和比喻,讴歌了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感情,鞭笞丑恶现象,揭示社会压迫和阶级对立,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同时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记载了日蚀、月蚀和大量天文知识、农业知识。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已故的刘后一先生统计,《诗经》的305首诗歌中,写到植物132种,动物200多种。

由此可见,科学诗自古就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科学诗一直都在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