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突工作面过断层措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40909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突工作面过断层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突工作面过断层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突工作面过断层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突工作面过断层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突工作面过断层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突工作面过断层措施.docx

《高突工作面过断层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突工作面过断层措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突工作面过断层措施.docx

高突工作面过断层措施

高突条件下综采过7米断层技术

研究与应用

一、开题报告

++是一座年产300Mt的大型高瓦斯突出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7.36m3/t,绝对瓦斯涌出量89.1m3/min。

1991年7月和2002年5月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抚顺分院鉴定,被定为突出矿井。

矿井井田东西走向长4.5Km,南北倾斜宽7.0Km,含煤面积31.5Km2,地质储量2.5亿t。

矿井于1958年开工兴建,1964年2月移交生产,原设计生产能力为120Mt/a,经过两次改扩建,核定生产能力达300Mt/a以上。

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采深不断加大,矿山压力、突出威胁、巷道失修、开拓条件越来越复杂,已严重影响到矿井的生产。

同时为了治理瓦斯,除工作面正常掘风、机两巷外,还要掘高位巷、偏Y巷等瓦斯治理工程,给正常的接替带来更为不利的因素。

特别采煤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出现断层:

一方面,断层落差较大,造成顶板破碎、压力大,直接威胁现场职工安全;另一方面,由于断层影响,煤与瓦斯突出几率增大,给安全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根据平煤集团以往的回采经验,工作面出现落差大于6米以上断层时,一般采取跳眼,采用此方案最大的缺点是工序多,诸如掘切眼、工作面收尾、回收、安装等,工期长,工作面不能连续生产,还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

同时,由于采煤工作面掘外切眼必须停采,造成煤炭自燃发火,是安全生产的不利因素。

在采掘接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为实现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把如何安全的通过此类断层,作为我矿攻关项目,目前已成为一个必要性、主要性和紧迫性的课题。

二、研究报告

我矿近几年综采工作面在过断层时,根据断层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了不同的过断层方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通常情况下现,过断层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常用方案:

⑴、硬过。

当断层落差不超过1/3采高,断层附近顶板完整,可以适当降低断层影响段的回采高度方法硬过,这类断层遇见的比较多,对回采几乎不受影响。

当断层落差超过1/3采高且不超过2倍采高,顶板中等稳定,可以通过断层岩石段放震动炮,托煤段加强顶板管理的方法硬过。

⑵、预掘巷提前“消化”断层。

当断层落差小于2米,顶板中等稳定时,可以提前沿断层走向开掘巷道,将断层带的矸石提前采出,并对顶板进行支护。

采用此种方法是把矸石提前采出,确保了煤质,将采面硬过断层转化为过老巷。

但在掘进巷道时,回采与掘进不能同时进行,增加了工序,影响正常回采,同时也增加了掘进工作量,使采掘接替更加紧张。

⑶、跳眼。

提前在断层影响范围之外开掘出新切眼,当工作面推至断层影响区时,工作面收尾,将综采设备搬迁到新切眼内,而后工作面继续推进。

此种方法适用于过落差大、且断层岩石段同时在采面暴露长度大,走向影响较长。

采用这种方案最大的缺点是工序多,工期长,一般从开掘新切眼、工作面收尾和新切眼安好需要三个月,工作面不能连续生产,并容易造成工作面接替困难,且增加了采煤成本,不利于矿井的高产高效。

2006年6月,在++++工作面前方50米处,有一条F3正断层,落差7米。

为了安全顺利通过断层,矿有关部门制定多种方案进行论证、比较。

㈠、工作面概况

++++采煤工作面位于-320水平北翼东区下山第四阶段,采面西靠东区轨道、运输机、专回下山,东至++北风井保护煤柱,南为戊9、10—21170采空区,北未开采。

工作面有效走向长890米,切眼斜长249米。

所采煤层为戊9、戊10合层煤,煤层结构稳定,煤厚3.8~4.5米,一般4.2米。

其中戊9煤厚1.0~1.4米,一般1.3米;戊10煤厚2.6~3.5米,一般2.8米;戊9与戊10中间有0.1~0.3米的夹矸泥岩。

工作面地面相对位置为+++西北侧。

地面标高+200~+330米,工作面标高-415~-465米,埋深615~795米。

本采面+++伪顶为0.4~0.6米的砂质泥岩,直接顶为1.6~6.5米的砂质泥岩,向上为戊8煤层,厚度为0.8米~1.1米左右,戊8煤顶板为1.0~2.4米的砂质泥岩,其上基本顶为大于10米的细至中粒砂岩。

戊10煤底板为1.9~4.2米的砂质泥岩,其下为戊11煤层,厚度0.8米,其下为4米左右的泥岩及大于10米的砂质泥岩。

顶底板砂质泥岩为致密不透气。

该工作面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其中对回采影响较大的断层有6条见表1。

其中,在机巷1918点附近的F3断层,走向为

表1采面断层情况

序号

断层性质

位置

产状

F1

正断层

风11点外10m

H4.5m

F2

正断层

风11点外5m

H1.8m

F3

正断层

机18点外5m

H7.0m

F4

正断层

机18点里1m

H1.5m

F5

正断层

风17点里25m

H2.7m

F6

正断层

机24点里15m

H3.5m

N50°E,落差±7.0米,如图1、图2所示。

该工作面为高瓦斯突出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26m3/min,瓦斯压力为1.5MPa左右,瓦斯含量为15m3/t。

回采期,预计当采排从断层的下降盘向上升盘方向推进时,受外侧下降顶板的遮挡,里侧煤体的瓦斯释放将会受到阻碍,工作面在通过时瓦斯有增大甚至发生突出的可能,在采排过断层时,把受断层影响区段的浅孔抽放钻孔孔数至少增加1倍以上。

在工作面瓦斯治理方面,主要采取了高位尾巷排放并抽放、上隅角埋管抽放、采面浅孔抽放(采面浅孔深9米,孔径89厘米,孔间距1.5米,上、下两排布置,上、下两排每天交替施工)联合进行。

㈡、工作面设备配套

该工作面斜长250.5m,倾角为9.2°~11.1°,采用167组ZY4000-17/37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采用MG-200/475W型双滚筒采煤机落煤,运输机型号为SGZ-764/750,机巷选用SZZ—764/200型转载机将煤转运至皮带输送机中。

采用两套GRB-315/31.5A型乳化液泵轮换供液。

㈢、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及施工措施

瓦斯防治的一般要求:

①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及矿制定的各项瓦斯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各项瓦斯管理措施。

②工作面必须安装瓦斯自动监测断电报警装置,甲烷传感器悬挂位置必须符合通风部门要求。

非专业人员不经允许,严禁乱动电器设备的保护装置和瓦斯断电仪,瓦斯断电仪要保证准确、灵敏可靠。

③入井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自救器,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④班组长以上干部下井必须带便携仪,随时随地检查瓦斯。

⑤当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一切工作,当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⑴高位尾巷排放和抽放瓦斯

++++采面高位尾巷使用,设计采用高位尾巷排放和高位尾巷抽放瓦斯,本煤层抽放、浅孔抽放等综全治理如图3所示。

图3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示意图

①采面初期采用高位尾巷自然排放瓦斯方法,辅助采面浅孔抽、上隅角抽,高位尾巷辅助抽、本煤层抽放措施,通过巷道第三小川调节风量,使高位尾巷瓦斯浓度控制在2.5%以下。

②回采过程中视其瓦斯治理效果,一是继续采用自然排放瓦斯;二是在高位尾巷第三小川和高位尾巷外口构建密闭,封闭高位巷抽放瓦斯。

在外口密闭预埋12寸抽放管进行抽放,辅助采面浅孔抽、上隅角抽、本煤层抽放综合治理瓦斯。

 

方案1:

采取绕过落差较大的地段(如下图)

a、在采排中部位置开掘巷道,并与机巷贯通,安设两部SGD-40T溜子运煤。

b、采排推进到距断层15米时开始上网、炮采,并将前86架回收安入改造的切眼内,待采排位置推到该处时对接。

c、绕过断层需开掘巷道250米左右,且新切眼具备支架安装条件。

d、采面需停采时间长。

方案2:

采取新开切眼跳采

a、采排推进到距断层15米时开始上网、炮采,并将支架、采煤机、运输机回收安入改造的新切眼内。

b、在距机巷断层外100米处做新切眼。

方案3:

采面硬过断层

方案比较:

方案1、采用绕过断层。

采面回收一半支架,再安入新切眼,联络小川安小溜子,机巷收皮带,外移转载机等工作。

按保守估计至少需要2个月时间,仅按施工单位工资计算至少需要60万元;同时绕过断层煤炭损失50×130×1.389×3.5×0.95=30019万吨。

另一方面,该断层在风巷未暴露,地测部门推测中部断层落差到4米,对生产还存在一定影响。

方案2、采用跳眼。

在断层外新开一切眼,采排推至断层处搬家到新切眼,回收、安装、拆皮带、外移转载机等工作,至少需要3个月时间,仅按施工单位工资计算至少需要90万元,煤炭损失为100×249×1.389×3.5×0.95=11.5万吨。

方案3、采取硬过。

采排继续向前推进,断层落差较大,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大。

经过以上三个方案比较,从经济上硬过的方案最优。

为了安全顺利通过断层,++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召开工程技术人员和采煤战线领导参加的专题会。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目前矿接替紧张的情况下,硬过是最好方案。

大家集思广义,制定详细的过断层措施。

3)硬过断层可行性分析

3.1技术分析

a、F3断层为正断层,根据机巷掘进时期地质情况分析,该断层随着采面向外推进,预计该断层向采面机尾方向发展,在采面消失。

该断层对回采沿走向100米,预计在采面同时暴露的长度可达38米,全岩段预计会达30米,预计该断层对回采将会有重大影响。

但由于该断层与采面交角较大,每个一刀煤断层在采暴露的长度较小,便于劳动组织管理和实现正规循环作业。

b、从已回采该面的情况看,戊9、戊10煤层较硬,利于断层的下盘托煤,同时戊10与戊11夹矸、戊11底板为泥岩,全岩地段放震动炮后,采煤机可以割动。

c、通过该面矿压观测顶板压力为41MPa,周期来压为50MPa,而支架初撑力3090KN,工作阻力4000KN,支护强度65~69MPa。

完全能够满足支护需要。

三、工业性试验

一、主要技术管理措施

1、工程质量管理

1.1调整采面伪倾斜,使机头尽可能超前,加大工作面煤壁与断层走向方向的夹角,减少断层在工作面同时暴露的架数。

1.2当机头段受F3断层影响开始托煤回采时,机头做超前时,必须人工用手镐做超前,防止出现顶板事故。

若必须放炮时,先人工掏出梁窝,架上临时支护后,再装底眼放小炮进行作业。

1.3当断层随采排向外推进采面开始托煤回采时,要加强托煤地段的顶板管理,支架要提前“带压”移架,支架护帮板要及时护帮,采煤机割煤时只割底刀,防止所托煤层掉落。

若断层地段顶板破碎,必须在此段人工提前做出超前控制顶板。

1.4采面运输机受断层影响地段要尽可能把坡度衬平,确保运输机平稳过渡。

1.5采面需抬溜或落溜时,要控制抬刀或落刀幅度,把幅度控制在100mm/刀左右,严禁幅度过大,造成推溜困难,增加支架工体力劳动。

1.6采面受断层影响地段要保证过采煤机的情况下降低采高,把采高控制在2.4米左右。

1.7在采面过断层期间,要加强采面支架和液压系统管理,保证支架完好,无窜、漏液现象。

1.8在过断层期间,要要严格采面工程质量考核,保证支架正、直接顶严密,断层处每组支架要有数据,防止歪架、倒架。

1.9当采煤机在断层附近割煤时,要放慢割煤速度,采煤机司机要注意观察顶板情况,若出现顶板事故时必须先处理好顶板后再割煤。

1.10在处理顶板事故时,要将运输机、采煤机停电闭锁,采煤机滚筒摘刀。

1.11人员进入煤墙侧作业时,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派专人观山,保证退路畅通,关闭作业地段支架护帮板截止阀,确保安全施工。

1.12在处理顶板事故时,要采取“自上而下”的原则逐架进行,并及时疏通通风断面,防止回风流瓦斯超限。

1.13在过断层期间,各班要在断层段备足物料,出现顶板事故时能及时处理。

2、防止煤炭自燃管理

2.1在过断层期间,由于采面推进度慢,为防止煤层自燃,要洒好阻化剂,施洒量400Kg/刀。

2.2增加采空区遗煤地段阻化剂施洒量的同时,加强机头段封堵,减少采空区漏风。

3、放炮安全管理

3.1采面在过断层期间,放炮时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放炮警戒的设置为风巷撤到风门以外,机巷撤到机巷压风自救处。

3.2为确保煤质和保护采煤机,需对岩石段进行放震动炮。

放震动炮时要坚持少装药和拉小炮的原则,防止因放炮不当而造成顶板事故。

3.3放炮前必须停止支架供液,放炮后检查支架手柄是否归零后,方可供液。

3.4放炮前必须对放炮地点的设备加以保护,防止蹦坏设备。

3.5放炮后,必须先检查有无瞎炮后方可进行采煤机割煤。

瞎炮不处理严禁进行其他作业,更不能交给下班处理。

4、防突管理

4.1在采面过断层期间要加强防突管理,风、机巷压风自救装置必须完好,无风时严禁生产。

4.2在采面过断层期间要加强防突测试工作,若出现测试超标时,要通过补打采面浅孔抽放钻孔后继续测试,直至不超为止。

4.3在采面过断层期间采面浅孔钻孔施工时出现喷孔时,必须在两侧补打钻孔,直至不喷孔为止。

4.4根据煤层突出规律,当采排从断层的下降盘向上升盘方向推进时,受外侧下降顶板的遮挡,里侧煤体的瓦斯释放将会受到阻碍,工作面在通过时瓦斯有增大甚至发生突出的可能,故在采面过断层期间,要把受断层影响区段的浅孔抽放钻孔孔数增加一倍。

4.5在采面过断层期间,受断层影响地段在打采面浅孔具体操作时,要根据断层上、下盘的煤层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打眼的角度,尽可能把浅孔施工到煤层中,提前释放断层处煤体中瓦斯。

在采面过断层期间,队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井下,发现、协调、处理过断层期间的各类问题。

二、劳动组织管理

1、采用“四、六”之作业方式,即三班采煤,一班检修和打采面浅孔释放眼。

早八点检修和打采面浅孔释放眼,其余三班生产,每班一刀煤,断层处过一次,实行正规循环。

2、早八点打采面浅孔释放眼时派专人配合防突队搞好采面测试,确保过断层期间不突出。

3、其他三个生产班过断层放炮期间,及时通知调度室,采取分采分运措施,保证煤质。

 

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

A、7月1日—10月8日,生产原煤11.5万t,净获经济效益1066.2万元。

表1戊9-10—21190采面过断层期间产量

月份

7

8

9

产量(万t)

4.0

3.5

4.0

合计(万t)

11.5

W=走向×采长×容重×采高×回采率

=100×249×1.389×3.5×0.95=11.5万t

A=115000×(301.04-208.33)=1066.2万元

B、节省因跳眼而需投入的工资费用101.1万元

C、减少掘巷道、回收上网、打木垛工程,少投入材料费(锚杆10元/根,坑木900元/米3,金属网99元/卷)。

C=1067×10+60×900+300×99=9.4万元

共获经济效益:

M=A+B+C=1066.2+101.1+9.4=1176.7万元

2、社会效益

2012年7月3日,该面正式进入断层,我们严格按照措施组织施工,在全矿相关单位的协调和支持下,到2012年10月8日,断层全面安全过完,生产走入正常。

此次硬过断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今后安全硬过此类断层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缓解了矿井采掘接替。

a、因为硬过断层,减少了一个掘进队2个月的工作量,减少了支架安装队1个月的工作量从而保证了其他工程的正常施工,缓解了矿井采掘接替的紧张局面,有利于矿井的高产高效建设。

b、为今后安全硬过此类断层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即在综采工作面出现落差较大的断层时,如果断层的上升盘在回采时易托,下降盘岩石不太坚硬采煤机能割动,断层走向与工作面煤壁夹角较大,断层在工作面同时暴露长度不超过50米时,可以采取上述措施,经过合理组织,是完全可以硬过此类断层,探索出一套安全硬过此类断层的成功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