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大中国现代文学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35640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开大中国现代文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开大中国现代文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开大中国现代文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开大中国现代文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开大中国现代文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开大中国现代文学答案.docx

《国开大中国现代文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大中国现代文学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开大中国现代文学答案.docx

国开大中国现代文学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

形考任务一

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滢为代表的刊物是()A.《现代评论》

1924年,蒋光慈、沈泽民等成立的春雷社是革命文学社团的代表。

他们的主要阵地是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抗战爆发前,连续创作了代表左翼戏剧成就的《赛金花》《秋瑾传》和《上海屋檐下》等优秀剧作的作者,正是左翼戏剧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夏衍

解放区民歌体叙事诗的主要作品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赶车传》《王九诉苦》和《巧儿》等。

其中《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923年8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狂人日记》

郭沫若在留学日本期间,曾受到泛神论哲学思想的影响。

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哲学()斯宾诺莎

郁达夫后期小说的代表作是()《迟桂花》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一起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的青年诗人是()徐志摩

徐志摩在剑桥的优美风光中,与16岁的女孩双双坠入爱河,不惜与有孕在身的妻子提出离婚。

几经周折离婚后,却只好独自品尝失恋的苦痛和来自父母的责难,并开始了诗歌创作。

这位引发诗人诗情的女孩是()D.林徽因

张恨水在回忆录中提到最多的一部小说,是奠定他小说生涯的苦心经营之作()《春明外史》

1922年在南京主办的《学衡》,是穿着西装的复古派,则产生了很大的迷惑性,其主要员有()等。

梅光迪,胡先驌,吴宓

30年代,文艺斗争日趋激化,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四个。

其中主要有()等。

A.反对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的斗争B.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斗争D.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文艺自由论辩”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筹办《新生》杂志失败后,开始在《河南》杂志上发表论文,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

这些论文主要有()等。

C.《文化偏至论》D.《科学史教篇》

闻一多关于诗歌的“三美”主张,是指()C.音乐的美D.绘画的美

《啼笑因缘》以樊家树的经历为中心线索,逐渐展开了樊家树和几位女性的多角关系。

这几位女性是()关秀姑

文学革命的开始,则是以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杂志分别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的。

周作人的《小河》是白话诗散文化的代表,以其精微的哲理性和敏锐的观察力名噪一时,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

1926年4月,主编《晨报副刊》的徐志摩与闻一多在副刊上开辟了“诗镌”专栏,新月诗派(格律诗派)正式形成。

1921年在上海成立的“戏剧协社”,是新文学第一个讲组织、讲纪律、讲方法的规范化话剧社团。

1936年6月发生的“两个口号”的论争,是指原左联成员围绕着“国防文学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展开的一场论争。

1949年7月,在北平(北京)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结束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开始。

鲁迅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曾在《莽原》杂志上《旧事重提》为副题发表。

郭沫若20年代创作了三部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后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出版。

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郁达夫在日本完成的《银灰色的死》《沉沦》和《南迁》三篇小说。

1922年1月创刊的《诗》月刊是中国新诗史上最早的诗刊。

《背影》写的是1917年冬,因为祖母病逝,作者朱自清从北京到徐州,和父亲一回扬州奔丧。

丧事办完,又和父亲乘车北上,到了南京浦口车站,父亲为了谋生不得不和他中途分手。

徐志摩生前共出版过《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本诗集,此外,还有其身后经亲友整理编印的诗集《云游》等。

闻一多一生出版过两部新诗集,一是《红烛》,二是《死水》。

在张恨水的小说中,《金粉世家》是写得最好的,而《啼笑因缘》则是影响最大的。

 

形考任务2

1、1925年在北京复刊的《甲寅》,具有官方的色彩,被看作是新文化运动一只最大的“拦路虎”。

主持这个刊物的是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兼司法总长(章士钊)

2、1928年1月,在世界性的左翼思潮影响下,在上海的两个社团三个刊物一起,共同提倡革命文学,形成了一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

其中,这两个社团是创造社和(太阳社)

3、“剧联”的全称是(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4、与鲁迅一样,曾留学日本,并“弃医从文”的另一位现代作家是(郭沫若)

5、1924年,因好友王剑虹与瞿秋白结婚后不久病逝,丁玲受到情感创伤,离开上海到北京并结识了青年诗人(胡也频)

6、1945年,茅盾发表了他唯一的剧本(《清明前后》)

7、从1931年起,巴金历时十年,完成了由《家》《春》《秋》三部连续的长篇小说组成的近百万字的(《激流》)三部曲。

8、曹禺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的《琼斯皇》的影响,呈现出表现主义戏剧的特色的剧作是(《原野》)

9、《骆驼祥子》中,作为祥子命运的补充的人物,除了小马儿和他的祖父、二强子外,还有(小福子)

10、1924年,沈从文开始发表作品,192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蜜柑》)

11、1919年初由北京大学学生团体新潮社创办的《新潮》杂志,形成了一个“《新潮》作家群”,其主要作者有(俞平伯,叶圣陶)等。

12、京派是活跃在北方京津地区的一股强大的文学势力,其成员主要有(与语丝社有关的作家,如周作人、废名、俞平伯等,与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有关的作家,如胡适、沈从文、梁实秋、凌叔华、孙大雨、梁宗岱等,京津高等学府里的师生,如朱光潜、李健吾、林徽因、冯至、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萧乾、林庚、李长之等)等。

13、茅盾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是《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14、从1926年7月起,老舍在英国和返国途中于新加坡创作的小说先后在《小说月报》连载。

其中,主要有(《二马》,《赵子曰》,《老张的哲学》)等。

15、从1930年到1937年,老舍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教学期间,利用假期写作的长篇小说除《骆驼祥子》外,主要还有(《大明湖》,《离婚》,《猫城记》,《牛天赐传》)等。

16、

年,政治上“戊戌变法”的失败,为文学的变法提供了转机,中国文学也由此进入了“前五四文学时期”。

17、1924年,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和回答

在杭州成立了湖畔诗社。

18、民众戏剧社创办的《回答

》(1921)月刊,是新文学第一个专门的戏剧刊物。

19、抗战文艺运动指“回答

事变”至“皖南事变”期间,以开展抗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文艺活动。

20、《在酒楼上》《孤独者》和《回答

》都表现了知识分子觉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哀,是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三大杰作。

21、郭沫若在日本期间创作的新诗,主要发表在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回答

》上。

22、1927年回答

与王映霞在上海相遇后,几乎每天都要在日记里记下对王映霞的相思和爱慕,后结集有《日记九种》出版。

23、1922年年底,清华文学社出版闻一多与回答

合著的诗歌评论集《冬夜草儿评论》。

24、《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写得最好的小说,在回答

的形象塑造上具体表现出当时正风靡全国的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

25、1930年,丁玲以王剑虹与回答

的恋爱故事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透露出了创作转变的迹象。

26、“《蚀》三部曲”包括三个中篇《回答

》《动摇》和《追求》。

27、最能体现巴金后期小说创作成就的,是被称为“人间三部曲”的《憩园》《第四病室》和《回答

》。

28、1946年年初,回答

和老舍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到美国讲学,历时一年。

29、1938年,“文协”成立后,回答

被推举为常务理事和总务部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组织出版了“文协”会刊《抗战文艺》,直至抗战胜利。

30、1934年,回答

在回乡的行程中给妻子张兆和写了近50封信,这些书信经过加工整理,以系列散文的形式发表,后结集成《湘行散记》。

形考任务三

 

1、随着鲁迅与周作人由于政治态度分歧和家庭磨擦的加剧,但二人“兄弟关系”的决裂是在(1923)年。

2、《都市风景线》(1930)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主义手法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作品。

其作者是(刘呐鸥)

3、《在其香居茶馆里》和“三记”(《淘金记》《还乡记》《困兽记》),是这时期最杰出的讽刺暴露性小说。

其作者是(张天翼)

4、皖南事变后连续创作了《水乡吟》《离离草》《戏剧春秋》《天涯芳草》和《法西斯细菌》五部话剧的作家是(夏衍)

5、鲁迅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期间,接触到一些国外的文学作品,以翻译的形式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斯巴达之魂》)

6、徐志摩在眼看博士学位到手之际,却厌倦了美国社会的功利色彩,不顾家庭的反对,决然横渡大西洋,是想去拜一位英国哲学家为师,这位哲学家是(罗素)

7、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和成名作是中篇小说(《幻灭》)

8、最能体现曹禺创作成就的是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和(《北京人》)

9、“我”从小失去父亲,由母亲卖身供养求学。

当“我”发现这个残酷的事实后,坚决离开了母亲。

但是生活的艰辛无情地嘲弄了“我”,在受骗失身之后,“我”一步一步滑向命运的波谷,终于和母亲一样,做了“世袭”的妓女。

这个故事出自小说(《月牙儿》)

10、李劫人的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描写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被文学史誉为“大河小说”,其中,写得最好的一部是(《死水微澜》)

11、在鲁迅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乡土文学”作家群,其主要作者有(王鲁彦,许杰,许钦文,废名(冯文炳))等。

12、散文集《背影》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三类(《执政府大屠杀记》、《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等小品文,《背影》《给亡妇》《儿女》等亲情散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

绿》等写景美文)

13、茅盾及时反映当时社会重大事件的带有纪实文学特点的作品主要有(描写当时大革命中青年男女幻灭与追求过程的《蚀》三部曲,描写五四后十年来社会时代面貌和青年思想发展的《虹》,描写当时“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的特务内幕的《腐蚀》)等。

14、1940年萧红到香港后的两年,是她短暂一生中最后一个创作的丰收期,创作了中籍城三月》、短篇《北中国》《后花园》,以及(哑剧《民族魂鲁迅》,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长篇讽刺小说《马伯乐》)等。

15、1949年以前,赵树理发表了许多名重一时的小说,主要有(《小二黑结婚》,《李家庄的变迁》,《李有才板话》)等。

16、1915年9月15日,

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17、1921年3月出版的胡适的《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诗集。

18、新感觉派也称为“现代派”,既因《

》杂志而得名,又因他们的确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小说流派。

19、“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

”。

20、1918年5月,鲁迅在发表了白话小说《

》和白话新诗《梦》《爱之神》后,一发而不可收,几乎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杂文的创作。

21、周作人在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卷》时,所收

的作品最多。

22、丁玲的小说处女作是《

》,成名作是《莎菲女士的日记》。

23、在《

》中,汪家最后以汪文宣的死亡、婆婆带着孙子不知去向、曾树生不知自己的将来该如何把握而解体。

24、陈白露与方达生的重逢,勾起的是她失去的

时代的难言痛苦。

25、《

》起笔于1944年,完成于1949年,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

26、1923年,

与施蛰存一起进入共产党人主办的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192秋,二人又一同加入共青团。

27、

的《上海的狐步舞》曾注明“一个断片”,是描述1931年的上海风情的长篇小说《中国1931》中的一节。

28、《七月》的名字就是

起的,用以纪念全民抗战爆发的历史时刻。

29、小说《

》以成都郊外的天回镇为主要场景,以民女蔡大嫂、掌柜蔡兴顺、袍歪嘴、土粮户顾天成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为基本叙事脉络。

30、诗人

还创作有著名的中篇小说《伍子骨》和抒情散文集《山水》。

形考任务四

1、《毁灭》是利用传统技艺的真正长诗,以古雅著称,被看作新文学的《离骚》和《七发》。

它的作者是(朱自清)

2、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著名的游记散文。

另一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同样有名,它的作者是(俞平伯)

3、孤岛时期的“南明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和《杨娥传》是40年代历史剧创作高潮的前奏。

这些作品的作者是(阿英)

4、《憩园》的写作缘于抗战期间巴金两次回到老家成都所得印象,也可以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

5、1926年3月,戴望舒与施鲨存创办的第一个刊物是(《樱络》)

6、最早举起中国新感觉派旗帜的是台湾作家(刘呐鸥)

7、1933年萧红萧军自费出版了他们的小说散文合集(《跋涉》)

8、1936年底,艾青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大堰河》)

9、冯至的第一部诗集是1927年春出版的(《昨日之歌》)

10、20世纪50年代,河北、北京、天津的一批青年作家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韩映山、再淮舟等,受孙犁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荷花淀派)

11、在郁达夫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抒情小说的创作潮流,其主要作家有(庐隐,王以仁,冯沅君(涂女士))等。

12、《子夜》的“三条火线”是(吴荪甫与赵伯韬在公债市场的斗法,吴荪甫与裕华丝厂工人的斗争,吴苏甫与双桥镇农民的斗争)

13、在《寒夜》中,围绕着曾树生“是否去兰州”所展开的心理冲突,作了以下冷静的处理:

(作者没有将曾树生写成一个抛弃病中丈夫的轻浮女人形象,反而强调了她对丈夫的感情和责任,以及面对着陈主任步步紧逼的追求时内心的慌乱与不安,作者没有将曾树生被处理成忍辱负重的巾幅英雄,虽然她一直在经济上接济家庭,但去兰州却有她基于自己内心需要的自由选择,作者没有将风流偶悦、气宇轩昂的陈主任漫画化,而是强调了他对曾树生小心翼翼的体贴)等。

14、初到延安的艾青,一改往日忧郁和沉重的笔调,以欢快愉悦的心情写下了许多诗篇。

主要有( 《秋天的早晨》,《雪里钻》,《毛泽东》)等。

15、中国现代闲适派散文传承中三个最重要的作家是(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

16、新文化运动包括“思想革命”和“

革命”两个部分。

17、诗合集《

》是朱自清、周作人、徐玉诺、俞平伯、郭绍虞、叶圣陶、刘延陵和郑振锋八位文学研究会诗人的集体亮相。

18、戴望舒的《

》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一举成名,并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美誉。

19、《都市风景线》(1930)是

唯一的一部小说集,也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主义手法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作品。

20、洪深参加“剧联”后,受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创作了《农村三部曲》(《

》、《香稻米》、《青龙潭》)。

21、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在法国写成的《

》。

22、《

》的主人公镇师“神枪沙子龙”因为一身好武艺和“五虎断魂枪”的绝技在江湖上名声赫赫。

23、在鲁迅身边,萧红发生了很大变化,陆续发表了记叙自己在哈尔滨生活的散文,后结集为《

》。

24、李劼人的三部曲《

》《暴风雨前》和《大波》,被文学史誉为“大河小说”。

25、1946年周扬曾说,《

》《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的变迁》是“三幅农村中发生的伟大变革的庄严美妙的图画”。

26、1943和1944两年,张爱玲在沦陷区上海的发表了大量风格独特作品,其中,中短篇小说结集为《传奇》,散文结集为《

》。

27、有的研究者把《

》这样的故事称为张爱玲的“现代鬼话”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曹七巧的性格彻底变异的过程,便是“人变为鬼”的过程。

28、

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后,博览群书,手不释卷,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志向,又有“人中之龙”之誉。

29、“九叶诗派”得名于198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诗歌合集《

》。

30、《芦花荡》是《

》的姐妹篇,写的是白洋淀里的一位老船工护送两个女孩子投奔革命队伍的故事。

形考任务五

案例一:

你怎么看阿Q式的流氓无产者对于革命和社会的危害?

答: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在勃兴的现代西方文化和衰败的中国现实社会这一反差极大的历史背景的映照下,鲁迅较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更深刻地认清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本质特征,更清醒、更理智、更彻底地进行了内部的自我反省,进而对封建文化的弊端作了深刻而又强烈的揭露与批判。

《阿Q正传》是鲁迅所写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一篇著名小说。

他通过阿Q这一形象,历史地、具体地活画出尚处于沉默之中的国民的灵魂,鞭挞了当时许多国人的奴性心理,并揭示出辛亥革命失败的沉痛历史教训。

阿Q性格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实际的失败受辱和虚妄的胜利自傲,凄惨和得意,失败和胜利形成了强烈地对比。

阿Q的性格内涵是复杂的.s他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率直任性而又正统卫道:

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

争强好胜但文忽辱屈从:

敏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

阿Q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鲁迅在挖掘阿Q身上的“病态”的同时,也发现了压在阿Q身上,并且扭曲了阿Q性格的种种物质和精神的沉重压力。

从时代环境来看,鲁迅是通过阿Q在未庄的生活,深刻地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阶级关系的尖锐矛盾。

小说鲜明而生动地展示了阿Q精神所产生的那深远而又广阔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鲁迅不仅把攻击的矛头集中指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封建统治者及其精神文明的历史传统,而且对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也投射了批判的锋芒。

鲁迅这里具体讽刺的是一些所谓的“革命文学家”,但用来解释“流氓"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也不无道理,或许也正是出于对中国现代社会中新出现的这类“国民”的敏感,鲁迅创作了《阿Q正传》,真正让流氓出现在了文艺书中。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造反”的心态可以说是流氓无产阶级被卷入革命运动时心理的写照.阿Q“造反”的动机是“阿Q近来用度窘,大约略略有些不平”,他对“革命”的认识就是“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他的“革命”措施就是公报私仇。

这样的“革命”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人类解放斗争怎么可能找到共同语言呢?

阿Q是流氓无产阶级中对社会危害度稍轻一些的无业游民,面流氓无产阶级的其他分子,比如恶棍、无赖、流氓、惯匪、敲诈勒索者、骗子手,他们是一一批彻底没有人性道义和基本的做人准则可言的社会渣滓,他们的理想完全是以一种剥削社会代替另一种利削社会,劳动人民除了付出血的代价,中国革命的实践,充分论证了马克思对流氓无产者本质分析。

即使是当代社会,流氓无产者也是滋生社会犯罪的根源。

邪教中的骨干,往往是流动着的农民中的‘流氓无产阶级’,是无业游民,是文盲加法盲,流氓地痞等破坏性很大的一批乌合之众。

案例二: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率先觉醒的时代新人,但是,在白话正文前的文言小引中,鲁迅为什么却要讲他病愈后“赴某地候补”?

答: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

鲁迅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成功塑造了一个狂躁而又清醒的狂人形象。

在小说中,狂人以神经质的病患特征为掩护,来展示作家的怀疑意识的。

在一个虚伪成性而又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里,或许只有通过狂人狂语,才能揭开掩盖问题症结的面纱。

小说中再描写狂人晚上睡不着觉,以一种“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的精神,去探求真相。

怀疑和发现使狂人成为最早的觉醒者。

觉醒了的狂人也必然会成为封建家族制度和吃人封建礼教的最坚定、最犀利的批判者。

可一个从旧文化传统中走出来的批判者,是很难脱胎换骨,重塑新身的。

当狂人经由自我来发现自己也是吃人的人时,其中是饱含着深深的自省意识和忏悔意识的。

正因有着对传统的负重之深的深切认知,小说中的狂人才会更多地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他一面做出“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论断,一面还要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

而《狂人日记》的反封建的意旨也正借此得以彰显和强化。

然而,《狂人日记》的真正结尾不在小说最后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吁,而在前面文言写成的序里:

被视为“病人”的狂人被治愈了,而且去某地候补做官,即将加入到纯治共

的行列,去维护那个吃人的世界。

这就使得狂人形象在患病者、怀疑者、发现者和X点多重形象之外,又增添了一重失败者的形象。

这是最令人伤心之处,也是狂人形象的悲剧意义所在,更是鲁迅思想的深刻性所在。

在白话的日记体正文里,表现的是一个“狂人的世界”,而主人公却表现得异平常地清醒,在“疯言狂语”之中,却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

在文言写成的序中,表现的是一个所谓“正常的世界”,曾经生病的狂人被治愈了,而且去某地候补做官去了。

至此,《狂人目记》这一一小说文木便具备了一种内在的分裂和对抗:

白话的世界可以看作是现代的正常的世界,一个人的意识获得了觉醒的世界,一个意识到不能容忍吃人的人存在的世界,可这个世界却被视为“不正常的世界”,觉醒了的人却被视为“狂人”“病人”;文言的世界象征了传统的吃人的世界,.一个表面上仁爱本质上却凶残的虚伪的世界,一个对觉醒者进行压制和“救治"”并最终使其成为帮凶的世界,可这个世界却被视为“正常的世界”。

在这种黑白颠倒、正反错位的斗争里,狂人终于回归于“正统”,被所谓正常的“吃人”世界所治愈、同化或湮没了。

这是令人悲哀的一种结局,可恰是在这种悲哀里,会使我们认识到反封建的艰难性和复杂性,会令我们体会到鲁迅式的深刻与绝望。

正如鲁迅自己所认为的,单纯为希望而奋斗的不是真正的勇土真正的勇士应该直面虚无,反抗绝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